书城科普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3329000000029

第29章 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

2明星代言要担责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3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不能用

新法从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条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4消费者可索10倍赔偿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5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三章共九条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中国食品认证制度

食品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相关环节,并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在各有关方面的协作下,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为了规范我国的食品认证工作,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1991)、《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2)、《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规则》和《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实施程序规则》(1994)、《认证认可管理条例》(2003)等。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的认证机构有130多家,其中影响较大的综合性认证机构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方圆标志认证中心、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中国认证人员和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等。

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有关食品认证,如前述的HACCP、ISO 9000、ISO 14000、ISO 22000等认证,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认证,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另外还有部分行业、地方和其他认证机构各自开展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食品认证”、“葡萄酒认证”、“饮品认证”等多种形式的产品认证。

1“QS”认证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认证,是围绕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贮运、包装等方面进行审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对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出场前要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

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到市场准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受理有关的投诉、申诉工作。

3绿色食品认证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布绿色食品。农业部1990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全国倡导、推动发展绿色食品,具体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组织和指导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权威管理机构,也是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所有者,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目前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门计划单列市建立了40个委托工作机构、56个顶点环境监测机构和14个顶点产品质检机构,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4有机食品认证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多家,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共有8家。主要的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5绿色市场认证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食品流通过程的安全、卫生,根据国家“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商务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实施,从而开展了针对农副产品、食品批发、零售市场的“绿色市场”认证。

中国的食品召回制度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98号局令,于当日公布并正式实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共五章四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召回的管理体制;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食品召回实施,包括主动召回、责令召回和召回结果评估与监督以及召回食品后处理,以及法律责任。

根据这一规定,食品召回将采用“二级监管”的模式,由质检总局统一组织、协调全国食品召回的监管工作,监督、指导省级质监部门开展召回工作;省级质监部门根据国家质检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召回的监管工作,市级质监部门配合省级质监部门实施召回过程的监督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将组织建立食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食品召回信息。食品生产者应向所在地省级质监部门及时报告食品安全危害相关信息。食品生产者应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准确记录并保存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事发的根源。

在食品安全危害的调查和评估方面,食品生产者获知其提供的产品可能存在危害的,应立即进行缺陷调查和评估。必要时,所在地的省级以上质监部门启动监管部门调查和评估。并设立食品召回专家委员会,为食品安全危害调查、评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做出认定。

在食品召回分级方面,根据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评估对食品召回分为三级。一级召回是已经或可能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二级召回是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范围较小、社会影响较小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三级召回是已经或可能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危害程度轻微的,或者是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分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的召回。

食品的主动召回方面,食品生产者确认其加工制作的食品存在安全危害,决定实施主动召回的,应及时制定召回计划,提交所在地的省级质监部门备案。

食品的责令召回方面,食品生产者故意隐瞒安全危害问题,不主动实施召回的,由于食品生产者的过错造成食品安全危害扩大或再度发生的,以及国家监督抽查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调查、评估确认属于不安全食品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或公告责令企业召回不安全食品,并发布消费警示。

在食品召回结果评估方面,食品生产者按规定程序完成食品召回后,应向所在地的省级质监部门提交召回总结报告,监管部门必须对召回效果做出评估认定。

这一规定的出台为规范我国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规范程序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对不安全的食品通过更换、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减少和消除不安全食品可能导致的危害。

知识点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标准是一种动态信息。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GB)和推荐性国标(GB/T)。强制性国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四级。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