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3329000000005

第5章 食品安全与安全食品(2)

1.未煮熟透四季豆

2006年6月13日,安徽蒙城县万佛塔水泥厂职工集体午餐后,有72名职工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70名职工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蒙城县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在对病人呕吐物样品等化验后,发现了氰等毒素,通过比对中午职工所食的四季豆,最终确认产生中毒的原因是四季豆未加热熟透。生的四季豆,包括菜豆角、扁豆含皂苷和血球凝集素,由于皂苷对人体消化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此外,豆粒中还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具有红细胞凝集作用。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豆类的毒素成分未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通常四季豆中毒是在食用后30分钟~5小时内出现不适反应。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和头痛等,体温一般正常。

正确烹调四季豆,是预防中毒的有效措施。先去除含毒素较多的菜豆两头和豆荚及老菜豆,充分加热,彻底炒熟;四季豆中所含的皂素在加热100℃或经30分钟以上加热后可破坏毒性,烹调加工时必须煮熟、炒透。最好采取炖煮的方法,炒前必须先用开水充分加热。炒时不能急火快炒,不要贪图脆嫩和节省时间。用大锅加工四季豆更要注意翻炒均匀、煮熟焖透,使四季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味。而一旦发现中毒,有呕吐不止,造成脱水,或有溶血表现,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来历不明的毒蘑菇

2007年8月,河北省文安县和承德县近日相继发生自采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24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毒蘑菇又称毒蕈,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表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等约150余种毒性很大的毒素。因食入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和分量不同,且患者体质、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故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误食者死亡率甚高。

掌握毒蘑菇与普通蘑菇的形态特征,提高辨别毒蘑菇的能力,是防止毒蘑菇中毒的有效措施。不随意采集野外蘑菇使用,尤其对一些色泽鲜艳,形态美丽的蘑菇应避免食用。发生毒蘑菇中毒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3.发芽的马铃薯

薯类尤其是马铃薯,含有一种叫龙葵素的有毒物质,龙葵素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引起溶血。通常每100克马铃薯含龙葵素5~10毫克,不会引起中毒。但当马铃薯发芽或表皮变黑绿色后,龙葵素的含量可大大增加,每100克马铃薯所含龙葵素可高达500毫克,尤其以外皮、幼芽、芽孔及溃烂处为多,多数人一次性食入0.2~0.4克龙葵素即可引起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潜伏期短者为30分钟,长者达3小时,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咽喉部及口腔有烧灼感和痒感,上腹部有烧灼样疼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偶有血便。严重者多次呕吐后可发生脱水、酸碱失衡、血压下降和体温升高,并出现头痛、头晕、昏迷、瞳孔散大、全身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在储存马铃薯时,应放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照射的地方,防止其发芽;不吃栽培马铃薯植株残留的原薯块和薯体上赘生的仔薯;不购买、不食用已发芽、有青皮或黑绿色的马铃薯;用马铃薯做菜肴时,应削皮、制熟、煮透;不提倡爆炒和凉拌的烹调法,提倡炖煮法。

4.新鲜的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也称金针菜,为贪口感新鲜、甜美,近年来部分消费者喜欢买回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黄花菜打汤、清煮。但事实上,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毒性成分,它在体内被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其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神经系统则有抑制作用。中毒重的则可损伤肾脏,出现血尿、尿闭,它能使脊髓及延脑麻痹,如发生上行性麻痹,在一二天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食用加工不当的鲜黄花菜后,短者12~30分钟,长者4~8小时就会发病。

为预防黄花菜中毒,烹饪前应先用水充分浸泡30分钟;在加工鲜黄花菜时要注意不能直接炒,必须在开水中煮透,煮软后挤出水分,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几次炒食。另外,最好食用干制黄花菜。可将鲜黄花菜蒸熟后晒干,食前用水泡开,再进一步加工食用。

5.惑人的曼陀罗

2006年6月底,上海市的一名3岁小朋友小军,接过伙伴们递来的一颗鲜绿色的果实。小军食用后没多久,家长发现其精神开始恍惚,反应慢,脸色潮红,而且浑身发热,立即将他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此时小军已经神志不清,并伴有中度的抽搐。经了解,小军误食的植物是曼陀罗的果实。幸好发现及时并得到妥善治疗,目前患儿小军已恢复神志。

曼陀罗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白花曼陀罗、洋金花等,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其全株均有毒,毒性物质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有报道误食其果实3粒即中毒。误食曼陀罗植物的种子、浆果或幼苗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中毒的临床表现类似阿托品中毒。潜伏期短者20分钟,长者3小时,多为1小时左右。症状先有唇干口渴,嗓子发苦,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继而有头晕、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甚至幻听幻视;严重者心率加快、躁动不安、血压不稳、惊厥、昏迷,甚至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对于误食曼陀罗中毒的救护措施为催吐和洗胃,迅速清除毒物,减少体内吸收;解毒治疗可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也可皮下注射水杨酸毒扁豆碱,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

6.危险的白果

白果,又称银杏,可以炒食,也可入药,有祛痰止咳的作用。但因其有毒,故食之过多或者生吃,可引起中毒。因白果果肉中含有白果酸,果仁中含有白果二酚和白果酸,被人体吸收后,可作用于神经系统,致使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并引起末梢神经障碍,刺激胃肠黏膜引起各种病变。对于食用白果的中毒症状,轻者只表现为神情呆板、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等,病人可很快自愈;重者早期多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继而出现烦躁不安,精神恐惧,有时惊叫,有时痴呆,频繁抽搐,体温升高,有的病人可有惊厥,并可发生肢体强直,皮肤发紫,瞳孔散大或缩小,角膜反映消失;病情严重者,可有意识丧失转为昏迷、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脉率不稳,微弱而乱,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下肢可发生轻瘫或完全性弛缓性瘫痪。当体温下降时,多预兆病情转危,若继续恶化,病人可在1~2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潜伏期短者1小时,长者12小时。一般年龄愈小,中毒几率愈高。幼儿生食白果5~10粒就会引起中毒,10粒以上可致死。2005年1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连续收治了数名因食用白果而中毒的儿童,这些孩子中,最小的1岁,最大的也只有8岁,来院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抽搐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一名7岁的女孩仅食用了5颗白果即发生休克。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有效救治,这些孩子先后脱离了危险。

由于白果中毒者多为儿童,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当对小朋友多做宣传教育工作,告诉他们不要生吃白果。即使是制作熟的白果也不能多吃,最好以不吃为安全。

7.苦杏仁

苦杏仁属于含氰苷果仁,包括桃、枇杷、樱桃的核仁,都含有毒性物质苦杏仁苷和苦杏仁苷酶。苦杏仁苷遇水后,在苦杏仁苷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而氢氰酸是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氢氰酸离子被吸收入血液,可随血流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使细胞不能呼吸,引起组织缺氧,并首先作用于延髓中枢,引起兴奋,继而引起延髓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并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苦杏仁中毒量,成人生食40~60粒,小儿生食10~20粒,致死量约60克。

如发现有误食苦杏仁中毒的现象,轻者,尽快用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口服绿豆汤进行解毒。重者,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胸外心脏按压;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每隔5~16分钟吸一次;血压下降者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5~1毫克,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并人工呼吸;肌肉注射尼可刹米0.375克;速送医院。

8.野生蓖麻籽

2003年,成都市锦江区琉璃乡江家堰小学多名学生以为吃蓖麻可以防治非典,2名男学生在上学途中从路边的野生蓖麻树上摘来许多蓖麻子,散发给同学们。学生们吃了从野外摘来的生蓖麻,结果25人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另外10名吃过少量蓖麻的学生在家接受观察。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毫克蓖麻毒素或160毫克蓖麻碱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蓖麻籽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使血细胞凝集和产生溶血,导致肝、肾坏死和神经麻痹。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等症状,如救治不及时,2~3天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引起死亡。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9.生豆浆

豆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传统食品,深受百姓喜爱,而且被许多地方列为学生饮食必需品。然而因喝豆浆等豆制饮料而中毒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当地8所小学的4000多名学生课间饮用了区教委推荐的豆奶引起中毒反应,截止2003年4月11日中午,共有2500多名学生出现了腹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原来,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细胞凝集素、皂素等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比较耐热,如果加热不彻底,毒素没有被破坏,饮用后可导致中毒。豆浆在沸腾之前会起很多泡沫,有人往往误认为豆浆已经煮开而停止加热。豆浆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30分钟~1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一般不发热,严重者可以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预防豆浆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把豆浆彻底煮开后再饮用。需要提醒的是,当把豆浆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豆浆开始出现泡沫,此时豆浆还未煮开,应适当减小火力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然后再持续加热5~10分钟,这样豆浆就彻底煮熟了,饮用就不会发生中毒。若豆浆量较大或较稠,加热时一定要不断地搅拌,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烧煳锅底。另外,市场上销售的豆粉,出厂前已经过高温加热处理,饮用用豆粉冲的豆浆不会中毒。

10.桐油

油桐又名三年桐、五年桐、桐树。其果实榨出的油称为桐油。主要有毒成分为桐子酸及异桐子酸,对胃肠道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可损害肝、肾。榨油后的桐油饼所含毒苷,毒性大于桐油。桐油的色、味与一般食用植物油相似,曾发生多起粮店将桐油误当食油出售,造成误食而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中毒表现为,食用30分钟~4小时后出现口渴、胸闷、头晕。多数患者有全身无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者会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及肝脏、肾脏损伤。发病较慢者可有发热。

对于桐油中毒的患者来说,急性中毒病情轻者,可大量饮服糖开水或淡盐水。中毒较重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温开水,导泻可用硫酸镁。洗胃后给鸡蛋清或牛奶、米汤内服,以保护胃黏膜。而急性中毒者应立即停止食用含桐油的食物,并送往医院输液、治疗。

动物性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近年发生较多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有毒贝类中毒、动物肝脏中毒等。

1.河豚中毒

民间流传有“冒死吃河豚”,以及“无毒不美味”的说法,意思就是河豚味美虽有毒,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尝一尝,更有报道显示,日本人河豚中毒病死率为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