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与野生动物共舞
3329400000015

第15章 重新回归的它们(2)

鸟类环志, 是一种传统的鸟类迁徙研究方法,通常是在候鸟身上用套脚环的方式做标记并编号, 然后放飞,再根据以后捕获的情况,了解其栖息、迁飞的路线和生活习性等。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收录到13种140只环志鸟的观察信息,其中就有3只黑颈鹤,这些鸟分别环志于中国、俄罗斯、韩国、蒙古、日本、澳大利亚和台湾等地区6个国家或地区。所获得的信息,对相关鸟类的迁徙和越冬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其中蒙古国环志的大天鹅,作为全球禽流感监测网络项目之一,对于认识野生鸟类对禽流感的传播有重要价值。

目前,已知黑颈鹤的迁徙路线主要有两条。第一条迁徙路线是,往返于西藏若尔盖与贵州草海之间,直线距离约800千米;第二条迁徙路线,是由青海隆宝滩到云南纳帕海,约700千米;此外可能还有第三条迁徙路线,是由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经唐古拉山口,在藏北、藏西北繁殖的鹤,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越冬,其中一部分是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至不丹越冬。

2005年,由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和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卫星跟踪黑颈鹤在云南越冬的研究项目。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研究人员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了卫星信号发射器,这种现代化的仪器重约90克,每只价值5000美元。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每天把从卫星接收到的数据传到中国,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可以准确掌握黑颈鹤的活动情况。

例如,研究人员在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相关数据后,准确找到了放飞的黑颈鹤,然后用望远镜进一步观察,详细记录黑颈鹤的活动情况。

在这次黑颈鹤的春季迁徙中, 有2只被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 其中1只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由此了解到的迁徙路线是,沿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的白河,以及黑河沿岸的若尔盖湿地内。迁徙过程中停歇3~4次, 总迁徙距离是674~713千米, 迁徙全程所用时间为3~4天。通过这次卫星跟踪,确定了黑颈鹤的迁徙停歇地和目的地, 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黑颈鹤大部分终年都生活在青藏高原,只有一部分种群会到云贵高原越冬。青藏高原是我国藏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因此黑颈鹤又被称为“藏鹤”。由于独特的高原环境,许多黑颈鹤通常生活在离当地居民不远的地方,它们与藏民共同分享着宝贵的湿地资源。

美丽的黑颈鹤在历史上,高原地区人口密度不高,并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鹤类和人类一直能够和谐共存。但在倡导发展经济的今天,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黑颈鹤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在四川北部的黑颈鹤繁殖地,当地居民从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了增加收入,他们饲养了越来越多的家畜。过度放牧导致本来贫瘠的土壤中水分更快地蒸发,干燥又导致鼠害加剧,进而破坏了植被。这样,原来能够为黑颈鹤提供良好栖息环境的草原,逐渐变得沙化,黑颈鹤于是难以在这里生存下去。

在越冬地,黑颈鹤主要在秋收后的耕地中取食,在浅水和河流中间的沙丘上过夜。由于城市的扩展和温室大棚面积的增加,黑颈鹤觅食的农田正在减少。湖泊的开发利用、建立渔场、修筑公路,以及大规模排水、改造沼泽,游牧区域扩展等活动,都使得沼泽干枯,面积不断减少,干扰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因此,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栖息地的减少,是对黑颈鹤最大的威胁。

现在全国以保护黑颈鹤为主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有3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成立,缓解了黑颈鹤的生存压力,为其种群的进一步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昭通是黑颈鹤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这里的志愿者成立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并建立了“黑颈鹤保护网”网页。他们在城市和乡村长期坚持保护黑颈鹤的宣传,并通过实际行动保护黑颈鹤。在大雪覆盖、食物短缺的冬季,协会的成员利用募集的资金购买黑颈鹤的食物,在多个地点进行人工投食,数量达25万多千克。每人为黑颈鹤献出一点爱,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世界上仅有8000多只黑颈鹤,在它们的生活地区却有9000万人口。鹤类与人类共用一个脆弱而贫瘠的高原生态系统,对于黑颈鹤的保护,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知识点

丹顶鹤

丹顶鹤是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长江下游的江苏盐城、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即吉林、黑龙江齐齐哈尔最多)、在云南也有少量野生种群分布。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还乡的普氏野马

迁地保护是挽救濒危种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些数量特别稀少,仅仅依靠自然保护已经不足以保证本种延续的,处境非常危险的珍稀野生动物,只有利用各个动物园、饲养场以及自然界的少数残余者,通过各种人工技术方法,进行精心的饲养和繁育,建立起中心种群和谱系簿,待繁殖到足够多的数量之后,逐步将它们释放到原产地,在自然保护的条件下,重新恢复和扩大野外种群。世界上有3种最著名的珍稀兽类,即欧洲野牛、麋鹿和普氏野马,就是在野外的种群已经绝灭或即将绝灭的时候,由于动物园或饲养场的收养保护才得以免于绝种的。

1878年,为俄国军队服务的波兰籍地理学家普热瓦尔斯基首次在我国准噶尔盆地一带发现了野马,一时引起轰动,而欧洲野马早在18世纪时就已绝灭。

在美国肯塔基的马类公园,有这样一句碑文:“人类的历史是在马背上写下的。”野马在我国的记载最早见于《穆天子传》一书:周穆王西游东归时,西王母送周穆王“野马野牛四十,守犬七十,乃献食马”。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开始捕杀野马充当食物和礼物,到元代成吉思汗率兵西征经准噶尔盆地时,猎杀野马已成为衡量是否是壮士的重要标准。契丹人耶律楚材“千群野马杂山羊,壮士弯弓损奇兽”的诗句,便是当时猎杀野马的真实写照。

人类几千年的战争,曾经受益于马,在野马的生存地区,它还被作为人类的食物。人类与马就是结下了这样一种不解之缘。

自普热瓦尔斯基发现野马之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德国和英国等纷纷来到中国新疆和蒙古西部捕捉活的普氏野马,特别是德国海京伯动物园和乌克兰的某个庄园曾先后运往欧洲40余匹,分别收养在欧洲和美洲的若干个动物园、饲养场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饲养在乌克兰的种群全部灭绝,现今散布于世界100个动物园和禁猎区中的600多只,均是保存在德国慕尼黑动物园和捷克布拉格动物园的普氏野马的第8~9代后裔。但是,这些圈养普氏野马的命运并不佳,由于几代均在各国动物园狭窄的兽栏内饲养,种群密度过低,近亲繁殖,活动面积太小,生态要素不足,噪音污染,动物的“妻群制”和“社会序列”遭到破坏等,如今生活能力已经大大降低,表现为体质变弱,难以配种,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寿命缩短等等。普氏野马原来的体质粗犷,行动敏捷,勇猛善斗,耐粗饲,耐严寒,抗热,抗病等特有性状,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形成的,但在80多年的栏养驯化中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