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楼市何处去
3330100000016

第16章 房地产商等待崩溃的日子(2)

第八宗罪:助推官员腐败

毫无疑问,几乎每一个贪官的落马,都是与房地产领域腐败相关的。一批又一批与土地相关的案件中,相关联的省、市、县级干部经受不住诱惑,相继落马,重量级高官和小官们都是如此。

相比落马的官员,没有露出马脚的更多。房地产腐败案件之所以高发,与房地产行的制度缺陷有关,也与监管、惩罚机制不到位有关。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人只要是寻找到了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只要按贯例行事,不是太过分,基本上都能得以满足。

那些落马的大小贪官们,用他们手中的权力为高房价托市,与房地产开发商们结成利益共体,各得好处。

因而,可以说房地产行世的畸形发展,一定程度上就助长了政府不法官员们的腐败行为,而官员们在房地产相关的腐败行为,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房价的发展。

城市化并非高房价的理由

城市化与高房价的互动

相比农村,城市中的生活更加方便,发展的机会也更多,而且城市越大优势也就越多。为了获得机会,人们就非常愿意向城市集中,城市里的人多了,房子自然也就好卖了,房子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更多的人不断地挤进城市里,房价也就可能不断地上涨。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使房价提升的,但这并不是说城市化就一定可以导致高房价,其原因会在后面讲到。

虽然城市化不是导致高房价的理由,但高房价却一定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

不管一个城市的大小,其住房市场是不是理性的,这对于城市的民生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如果城市的房价非常高,老百姓在城市里根本就买不起房,那么城市化就是很难的一件事了。另外,高房价逼走城市建设人才,也是高房价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不少优秀的人才,就是由于生活成本太高,不得不离开他们所衷情的大城市,到别的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是高房价的理由

高价的房子是给谁建造的,是给那些将要转化为市民的农民工吗?显然不是,并不是进城的农民提升了房价。

房地产商人以及他们的帮手们,一说到高房价的时候,经常以城市化作为幌子,实际上是由于进城农民使商品房供不应求,推动了房子价格上涨的吗?中国现在正好处在城市化的历史大潮中,将来还要有数亿的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里。但是,并不是这种所谓的刚性需求导致房价变态。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好多已经卖出去的房子在晚上都是不亮灯的。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土地规模和住宅数量自然也应该增加得更快。因此就算是有很多人进了城,房价还可能由于供过于求而下跌。所以要是说城市化一定导致房价上涨,基本上是不能成立的。

城市高房价的一部分原因是反映在供求关系上的,但这供求关系并不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而是城市化之路没走好。.、谁都可以感受得到各地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封闭性,不论说得多么好听,在各自城市管理者的根本意识中,城市基本上就是当地人的城市,所以很大部分的城市服务内容都是为本地户籍人口提供的,而不是为外来人口设置的。就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城市化建设中与外来人口的相关定位都是有问题的,都是由位高权重的当地人掌握话语权,并不是外来者与本地人一起规划、实施城市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加大了,供增加人口使用的住房规模也要加大,土地投放也要增加。并不是没有土地,可以投入的土地其实是很多的,只是应用不合理而已。或者说,那些土地上建设的住房并不是专门用于解决城市人口增加的,好多时候还要加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需求、房产商和炒房者的逐利需求以及其他种种灰色、阴暗的需求。

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住房安排合理的建设,这高高的房价肯定要下降一大截。增加正当的供给、调控合理的需求才是正道。

任何一个东西,它的价格如果高了,应该就是供给不足了,需求过旺。想要价格降下来,要么就是控制需求,要么就是增加供给。现在商品房价格很高,那就是因为城市供给的土地太少,地方政府也没有积极性和动力,去增加住宅建设用地的供给,更没有积极性去主动地剥下那些附着在住宅建设上的灰色、阴暗的利益需求。

要是真正建设出够用的,只是针对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的商品房,你看那房价才能有多高?不直接去调节供需,不把附着在商品房上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剥离开,就想要高房价降下来,那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也是大家一直对楼市没有信心的根源。

在中国,只有政府有这个力量和资格去做这样的事,如果依靠市场把非市场行为推高的房价降下来,那就只有等着崩盘吧。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地方政府在合理解决新增人口住房问题时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外来的农民工人口住房需求,他们可以管也可以不管,外来的农民户籍并不在他们那里。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各个地方政府往往把房地产业当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压倒一切。作为主要产业自然是可以的,地方政府以为这个主要产业提供大力的支持。但是房地产虽然可以扮演促进或捣乱的角色,但却并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所有问题,也不能解决当地的各种文化、政治等问题,房子再重要也只是一个供居民居住的房子,以合理的价格让公众买得起、住得上就行了。

房地产业想要大发展,一个前提就是房价必须要跟民众的收入保持在合理的比例上,高房价并不是房地产支柱产业的保证,也不是中国城市化的理由,别在玩什么新概念了,如果还想坚持糊弄公众,就想个更好的理由再来吧。

中国高房价的根源

我们中国各地目前过高的房价,不管开发商们有没有良知,他们都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产业已经就是一个极度投机和畸形的暴利产业。

可是,在民众普遍反对房价高涨,不少学者也觉得房价过高,一批政府官员也在试图控制房价,在这样的形势下,房地产价格却不降反涨,虽经调整却仍然在蓄集力量准备着强势反扑,问题出在哪里?

要说根源,其一就是房地产商品属性的缺陷。

这是我们房地产制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的房地产作为市场行为,本来主要是房产市场行为,而土地并不是由商人控制的,是由政府来控制的。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我们为了理解方便,也可以笼统叫做房地产。

一直以来,在制度上实际是把住房作为普通商品来安排的。既然是普通的商品,其价格就可以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自由地确定,就像彩电、服装一样。既然是普通的商品,居民也就可以任意地拥有,并不需要政府来进行特别的调控。

可能有房地产商人说了,国家不是经常对房地产进行特殊的控制吗,怎么能说政府把房子当成了普通商品来管的?

实际上,不管怎样忽冷忽热地调控,我们的房地产制度却没有什么变化,现行制度一直是允许居民可以无限制地拥有多套住房,政府对于住房价格不管怎么干预,也没有改变它的基本属性。住房这个实际上应该成为垄断型的民生产品,是直接关系到公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如果一直当成普通商品,让住房任由各种商人搞来搞去,让少数团体囤积居奇、炒来炒去,房价怎么能不变态呢?

其二就是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高度依赖问题。

有了房地产这个所谓的支柱,各地政府手里的土地就成了可以随时取用的金库,当它们缺钱时,卖地就可以了。

现行的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制度,导致了地方上的大部分收入都被中央抽走了,因此不少地方的发展和建设在统筹不当时,就会出现资金亏空,就不得不靠卖地来补充地方的财政收入。

尤其是现在,GDP就是政绩,任期不长的地方大、小官员们,并不把地区总体发展当成一回事,他们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在不长的任期内,让所辖地的经济迅速出现亮点,这样就可以求得个人在仕途上的更大发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上的不少社会性支出,如教育费用等等,都是由地方财政承担的。为了保障收入维持支出,一些地方政府就靠卖土地来解决问题。

房地产业所需要的土地具有区域垄断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土地的收益主要又是由地方政府支配的,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会热衷并支持土地价格上涨。这个观点是在不考虑地方政府的责任心和良心的情况提出来的,如果考虑的话,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反正我们是看到各地的地价一直在上涨。

地价的上升导致了开发商水涨船高地提高房价,转而更加凶猛地追求暴利,高热的房价又返回来抬高地价。控制土地的地方政府为追求更多的收益,也乐于见到地产和房产的价格上涨。

就这样,除了普通的公众,房地产市场的各个参与人在这个市场的各环节中,都获得了相应的回报,除了控制土地的地方政府,各房产商人、炒房者、房地产研究和管理者、房产中介和广告商、房产媒体、房地产规划部门等一系列附着在楼房上的利益群体就形成了。这个群体掌握着包括话语权的一切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房价下调,是很难的。

改革中央和地方财税制度,改变GDP政绩观,为民生服务,用科学发展观衡量各处地方官员政绩,对各级地方政府土地使用的立法与监控,这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是房地产市场走向健康的关键因素。当然,说到这里我们更能看得出,房地产不是普通商品,相关的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些因素需要由中央政府统筹安排协调,并且需要痛下重手来处理。

其三是炒作行为,这是区别于炒房人的一种行为。银行也在炒,大型国企也在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