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去的辉煌——海上丝绸之路
要说中国人不重视海洋,其实也并不准确,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在充分利用海洋为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服务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古代中国合理利用海洋的例证。
追根溯源,丝绸之路只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中国西北内陆那条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这就是俗称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历史记载是起始于秦汉时期,经过长期不断的中西方人员往来摸索,在三国、隋朝时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而海上丝路真正的繁荣与全盛期则是中国的唐宋时期。
遗憾的是明清时期以后,由于政府的海禁政策,这条沟通东西方的大动脉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早自汉朝,中国东南亚各国已经有了往来,一部分通过陆路,更大一部分就是通过海路进行的。发展到隋唐,从中国泉州港出发的货船运送的主要货物是丝绸,这也是海外诸国最需要的物品,因此史学家就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除了丝绸,瓷器越来越成为出口的主要货物,故而也有人称之为“海上陶瓷之路”。当然,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海上香料之路”,那是因为回来的中国商船从海外带回来的大多是一些香料,比如最受欢迎的乳香等。
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发展到鼎盛,在这条线路上,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远销亚非欧,西方的象牙、犀角、药材等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度达到了顶点。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然后由“海上丝路”返回本国的。这条公元三世纪以来形成的最长的远洋航线道路从今天的广州起航,沿着南中国海经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波斯湾,最后进入阿曼湾、亚丁湾和东非海岸,沿途经过了今天的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坦桑尼亚、也门、阿曼、巴林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代学者有很多人都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甚至比西域的路上丝绸之路还要早。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定南越时就打通了通向南海各国的海上通道,汉武帝曾派使者前往南海海域进行官方贸易,最远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
据古籍记载,当时从岭南的日南、徐闻、合浦等地乘船,沿着海岸线航行,5个月左右可到达马来半岛;继续航行4个月,即可到达今天的泰国西海岸;在泰国西岸航行20多天后登陆,步行可以到达缅甸西南部;再从那里坐船航行60天左右就能抵达黄支国。黄支国就是今天印度南部海岸康契普腊姆,据中国史籍记载,黄支国风土人情很接近中国的海南,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繁华之地,尤其出产硕大的珍珠,而这正是当时中国上层社会最喜爱的奢侈品。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以后,黄支国开始与中国的汉朝来往,双方以黄金、绢丝、明珠等互相交换贸易,一度十分兴盛。
在公元前后,外国商人和使节已经成规模地穿梭来往于中国沿海,还多次进入内地。尤其是中国史籍记载的大秦王安敦派使团由海路来到中国,向汉朝贡献象牙、犀角、玳瑁等珍稀物品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虽然现在有不少学者都质疑这个使团的身份,认为他们根本不是由罗马皇帝派遣的,因为他们所呈献的礼物与大秦王安敦的身份实在不太相符,也不是罗马当地的土特产。但是毫无疑问,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当时东西方的海路通道已经完全对接,中西方的人员和物资往来已经比较频繁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丝织物出口更为普遍。日本的和服世界知名,不过不少人可能并不知道,和服还有一个名字叫吴服,最早就是由杭州运输来的丝织物。因为杭州古代称“吴”,所以从这里产出的丝织物通称吴服。今天的日本不少服装店仍然还叫吴服店,其起源就在于此。
《三国志·魏志》的记载确切表明当时罗马商人大部分都是从海路来中国的。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效法玄奘和尚前往印度取经,去的时候走的是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回来走的就是海路。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虽然发达一时,但大部分走的还是陆路,这是因为唐代对外贸易的物品主要为丝绸,少量货物走海路。但到了宋代,海上贸易占据了当时对外贸易的一多半,因为宋代对外出口的大多是瓷器。而且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国家的强大不是依靠武力,而是依靠经济,当时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也难怪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如果用今天的GDP概念来统计的话,当时的宋朝经济最高峰时占了世界经济的8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因为如今世界第一的美国,其经济总量也不过占了世界经济的23%多。80%意味着当时的宋朝经济相当于今天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总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海外贸易做的贡献。
当时的中国商人从杭州、明州、泉州、广州等地出发,远航至南洋群岛、印度和阿拉伯国家,与当地人交换各自的物品,这在交通发达的今天都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中国商人带去的主要是丝绸、瓷器等日用品,而换回来的则是檀香、樟脑、大黄、丁香、豆蔻、金、银、马、象等物品。
元代虽然短暂,但也不甘寂寞,从草原上起家的蒙古人居然对海上贸易情有独钟,蒙古贵族们在泉州、上海、杭州、庆元、温州、广东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司,出口绢缎、瓷器,换来珍贵药材和其他急需的物品。
明太祖建国伊始就派大臣杨载等分别前往安南、占城、爪哇、日本等国家传达明朝建国的“上谕”,再遣使到安南、爪哇、琉球等宣布明朝的国策,欢迎各国来与明朝进行贸易。
清代由于初期曾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海上贸易,不过民间商业往来不是那么容易禁止的,江南的丝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生产力大大提高,急需与国外互通有无,在执行海禁政策20年后还是有限度地在广州一地恢复了海上通商。开禁之后,大量的中国人载运丝织品销往海外,更多的外国商人携带金银财宝来到中国购买他们眼中的高贵消费品。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果是各国纺织品交流活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纺织品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得中国商品走遍世界,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为国民带来了滚滚财富,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员往来频繁,中国文化深远影响了世界,中国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领袖。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声望、国威,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海洋这个媒介而达到了顶点。
2.郑和之后……
世界航海史上,有着几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可以说,他们的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海洋时代的开启。
因此现代人提起地理大发现,提起大航海时代,首功一定是记在他们的身上。但少有人知的是,如果要论真正的大航海家,哥伦布还根本不够资格,这项桂冠应该戴在一个中国人的头上,他就是中国航海的杰出代表——郑和。
明朝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纺织、冶铁、瓷器、印刷、造船等技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老百姓都希望能够和外国通商,东南亚各国也遣使通好,并表示希望与明朝往来。
明成祖朱棣想要宣扬国威于海外,同时也为了扫清来自海上的威胁,便派深受他赏识的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海军,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一场航海壮举。由此也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人已有了优越的造船技术,才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海上活动。
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技术力量最高的船队,光是各种船只的建造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郑和船队中体积最大的是郑和本人乘坐的旗舰,叫做“宝船”。
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仅是它的一个铁舵就需要两三百人才能搬动,它的舵页长达十几米,可见其船只的体积多么巍然高大,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还有一种叫“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是专门用来在船与船之间运兵的。还有一种叫“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专门运输粮食马匹。还有“坐船”用于载人,“战船”用于保卫船队。
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分工明确细致,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的规模宏大的集团式无敌舰队,完全能匹敌现在的航母战斗群。
再看郑和下西洋的人数,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都在27000人以上,当时西方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少则100人左右,多者不过将近300人。航海人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一支船队的实力,因为人数越多,越需要更强的后勤保障、通讯指挥与调动,更反映了严密的组织性、超强的纪律性。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按照军事组织进行编制的,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分析世界历史,对于郑和舰队,用他的评价是:明代海军在历史上比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出色,甚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郑和率领的明朝海军匹敌。
在二十九年的时间内,郑和率领百余艘超级战舰七下西洋,航程十万余里,到达西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东非等地区的大小三十多个国家。历时28年,郑和远航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在当时绝无仅有,表现了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已处于世界尖端水平。
郑和下西洋在我国古代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郑和下西洋将我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到了顶峰,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时间更早、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活动范围更广,比西方航海家哥伦布还要早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其次,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郑和向海外诸国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共同进步。郑和所到之处,向各国传播先进的中国科技、制度、礼仪、艺术,中国的建筑、服饰、医学等技术也进入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甚至一度进入了非洲国家。郑和还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等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方法。郑和七下西洋,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郑和进行的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尽管自己拥有超强的武力,但从来没有干过恃强凌弱的行径。体现了中国宽厚待人、世界大同、诸国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再次,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郑和下西洋,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为振兴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国是一个既有陆域又有海域的国家,中华民族为探索海洋奥妙、发展海洋事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勇于探索海洋、经略海洋的生动写照,激励我们不断增强海洋意识,加倍努力,振兴中国的海洋事业。
然而,在这一巨大辉煌之后,却是智慧的中国人长达几百年的尴尬。一个拥有如此强势海洋力量的国家,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的海上蹂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梁启超曾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为什么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率领的明朝海军在舰队规模、航海技术和组织协调水平诸方面都是当时的最高水平。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但是为什么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海洋的国家最后却退缩起来,从而错失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我们仔细分析这种反差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对海洋的重视,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而根本不是对于海洋真正的重视。
明朝政府在花费巨资打造庞大舰队的同时,却对老百姓实行严厉的禁海措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当政府组织的下西洋被下令停止后,海洋就被彻底封闭起来了。
清朝以后,海禁政策越发严厉。清朝初期实行的是严格的禁海政策,片板不得下海,违者将被处以最严厉的刑罚。在明代中后期和满清一代几百年时间里,中国人彻底告别了大海,将自己封闭在这片黄土地上作茧自缚。而就在几乎同一时期,西方的航海家们正在全世界扬帆远航,开疆拓土,大片处女地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领土,无数有主之地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就在一次次征服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渐渐强大起来,当我们还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时,强盗的枪炮已经架到了家门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郑和若在,强盗焉敢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