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3331400000039

第39章 礼制传统与明清京师文化(8)

这个礼呢,我刚才讲了,我先把礼究竟分几类,给大家讲怎么操作和礼法的总论。

明清礼典运作按历史传统分为五类

明清礼典运作仍按历史传统分为五类: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吉礼,《周礼》讲以吉礼祀事邦国鬼神祗。上至皇帝一年一度的冬至祭天,下至平民百姓的祭灶,都属于吉礼。朝廷正式举行的祭祀,根据对象的等级,分为大祀、中祀、小祀。象征皇朝权力的天地、社稷、宗庙为大祀。其次日月、风雨雷云等自然之神以及历代帝王、孔子等历史人物,为中祀。再次司户、司灶等为小祀。民众仿效朝廷,在相应的时间也要祭灶、祭里社、谷神、逝去的祖父母、父母。明朝在京师每年正式祀典四十六次,清朝七十八次。北京现存丰厚的坛庙物质遗产,昔日都是朝廷为举行吉礼而专门修建的。譬如大家所熟悉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孔庙、历代帝王庙等等。

嘉礼,《周礼》讲以嘉礼亲万民。在朝廷经常发生的诸如朝会、宴飨、上尊号、徽号、册命、经筵、表笺、视学等等都属于嘉礼范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适用的冠礼与婚礼。

宾礼,《周礼》讲以宾礼亲邦国,是朝廷接待藩国君长或其使节的仪式。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没有平等国家概念。只有藩部属国,因而,自乾隆朝以后,中西屡屡发生外交礼仪冲突。同时还包括平时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在这一意义上,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或礼貌大都属于宾礼。古人平日相交往来的许多礼仪习惯,很可以为今天借鉴。

军礼,《周礼》讲以军礼司邦国。朝廷有关军事行动的仪式。如皇帝亲征、任命出征将领、出师之际的杩祭、战争中的受降、战争结束的凯旋、午门前的献俘、战争后的论功行赏等等。和平时期的皇帝阅兵、阅武以及大射之礼。出现日食的时候,救日伐鼓的仪式,也属于军礼。

凶礼,《周礼》讲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安葬与纪念死者的仪式,包括丧制丧服与忌辰纪念等内容。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中国自古就极其看重丧礼,通过凝重铺张的丧礼来伸张孝道,表达血缘亲爱与宗族团结。古人在操办丧礼时往往超出家庭的经济能力,甚至出现薄养厚葬的现象。在这方面,急需建立一种历史批判精神。

五礼中除了军礼以外的四礼都与普通的生活相关。譬如:吉礼中的祭里社、祭谷神,就与朝廷的祭社稷一脉相承;嘉礼中的婚礼;宾礼中的社会交往礼仪;凶礼中的丧制丧服。在京师社会中,由于国家典礼频繁浩大,使普通人的礼仪程式相形见绌。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只有京师人能够经常近距离地感受到现实过程的朝廷典礼,因而在震慑、敬畏、崇拜与模仿的驱动下,京师社会礼仪化程度远比皇朝其他城市高得多,显得更为规矩,更为大气。

五礼的仪式,首先表达的是朝廷以礼为标准的政治信念和一统之君对和谐安定社会的期待。其次才是仪式本身的凝重神秘的形象。在一个向来看重表率感召作用的国度里,礼作为先民政治道德遗产的文化形式,早已是程序化规范性的了。人们从中随时感到不得不趋从这些礼的标准。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礼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一定是强制性的,通常由价值观而不是由惩罚来说明为什么古人愿意接受礼的约束。事实上,礼一直贯穿于华夏文化体系之中,皇朝都城文化模式主要由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整套礼典礼仪行为构成。

吉礼——敬天法祖的庇佑情结

《周礼》讲以吉礼事邦国鬼神祗。鬼系指人鬼,不言而喻,人鬼都是曾经在世间留下生活痕迹的历史人物,譬如祭祖与纪念著名历史人物等;神系指天神,人们创造出来的上空诸神,譬如日月风雨雷云之神等;祗系指地神,人们创造出来的地上诸神,譬如山水土地之神等。后世对此间的区分,不再像周代那么严格,而把需要祭祀的对象,一律笼统地称之为神。

吉礼就是以神灵为祭祀对象的庄重典礼的程序。从京师恢弘的礼制建筑的使用性质上看,只有专为举行吉礼祀典而建的坛庙的用途比较单一,完全是为了敬天法祖的政治需要,和专门祭祀各类性质的神鬼而祈盼人间事事安康的目的。神秘肃穆、声势浩大的吉礼典仪,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无益的浪费,难与统治效果与社会秩序相联系,但只要对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寄托着人们对政治清明,生活安定和年景丰登,纳福去祸的渴望。皇朝通过这些祀典的铺张形式,神化了皇上敬天法祖,代天行政的神圣形象。京师拥有比皇朝任何其他城市都多的大小祀典仪式。

朝廷根据历史传统、政治需要与祭祀对象之间的差别,把祭祀仪式分为大祀、中祀和小祀,清朝又把小祀称为群祀。不言自明,天体空间,人间诸事总是有高低大小轻重之分的,譬如天上总神谓之吴天上帝或皇天上帝,其下日月,再下风雨云雷等等。

地上总神谓之皇地祗,其下山川海渎,再下各处土地以及城市的城隍等等。人鬼之神,首重莫过于皇朝的列祖列宗了,其下孔子,历代帝王,再下名将贤臣直至各个家庭的父祖。显而易见,祭祀的等级几乎完全照搬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吴天上帝、皇地舐、列祖列宗构成最重要的祭祀对象,与皇帝紧密结合,皆列在大祀之中。

祀礼主要就是祭祀,但是在明清,是归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而综合于礼部,就由礼部管这个。祀典在北京,明朝一年有四十六项国家主持的,到了清朝,一年有七十多项。皇帝亲临的,在清朝就是五项:天地、辟谷、征战、太庙、社稷坛五个,中国所有的祭祀之典,最繁琐的莫过于祭天。祭天,现在大家知道在哪里,在天坛。

现在北京流行坛票文化,北京现在祭祀的地方,基本上都存在。比如说先农坛、天坛、日坛、月坛、地坛。

祭天是皇帝专有的权利,除了皇帝,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能行祭天之礼。皇朝通过法律与行政手段,阻断皇帝以外的一切人与上天对话和获得天示的机会,一方面维系皇帝神人双重性的绝对;另一方面防止背叛者通过与天神对话的仪式,获得天助蓄谋造反。祀典礼仪是皇朝具有工具性、表述性、象征性与文化性的信仰和实践。

祭天同祭地及日月星辰诸神一样,仪式的核心不在于神灵膜拜,而在于伸张皇朝的集体价值观(collective values),这种价值观念包含着等级秩序的和谐与皇朝团结安定的期盼,人们若要获得超自然神灵的眷顾,只有通过皇上才能实现。皇帝是唯一能与上天对话祈福的人。

在此以祭天为例,简略叙述其程序过程,借此体会一下朝廷重大祀典的文化氛围。

皇帝经常亲临的,在明清两朝就是天地、祈谷、宗庙和社稷等五项。国家的祭祀由六部之一的礼部率领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安排。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祭祀之典最繁琐最隆重的莫过于祭天。历代皇朝都把敬天法祖常挂在嘴边,视为金科玉律,体现在国家祀典上,祭天就是表现敬天的情结,祭太庙就是表达法祖的诚孝。

祭天仪式在圜五(天坛)举行。《尔雅》说:土之隆者日丘,丘之圜者日圜丘。以象天也。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所以天坛修成隆起的圆形,地坛修成方形。明清两朝的主要国家坛庙建筑,现在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但是,大部分坛庙划归公园管理之后,兼之历史久远,功能全变,渐渐丧失祀典文化的记忆。在追溯历史时往往闹出一些笑话。譬如有人介绍圜丘时说,明清两朝皇帝共出席了五百四十余次祭天仪式,因为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根据两者相加得出的是五百四十三年,而且五百多年间年年都必须祭祀,所以就断言皇帝出席了五百四十余次。殊不知圜丘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天坛的名称也是嘉靖皇帝命名的。此前,明初的五十三年定都金陵(南京)。永乐十八年正式迁都北京以后,天地合祀,都在原天地坛大祀殿,就是现在祈年殿的位置。圜丘的历史到现在也只有四百七十余年。再者,即使不必深究具体位置,五百四十余年之说也经不住推敲。虽然朝廷年年都要祭天,但皇帝不见得年年都出席。老幼皇帝因年龄或身体状况不能出席自不必说,就是成年皇帝也不见得每年都亲临,皇帝缺席的时候,则指定人代行。比如晚清的同治、光绪,都是髫龄之君。

髫龄之君或老年皇帝因身体状况欠佳往往不能亲自出席。所以要知道明清两朝皇帝亲自出席了多少次祭天仪式,就别怕麻烦,查阅相关史料,逐年记录,必出确切数字,因为祭天是国家大事,皇帝去了肯定有记载,没去肯定没有记载。

中国人认为冬至这一天是日南归,我们学了现代地理学气象学的人都知道,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赤道以北地区受的日照最短。中国人是向前看的,冬至过后,白天就一天一天地变长了。过去有一句俗语叫“冬至长,夏至短”。所谓冬至长,就是说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北半球离太阳一天天近了。所以选择冬至祭天,取其大地万物即将复苏,迎接光明未来之意。

关于祭天之前的物品准备工作,就不一一介绍了,放到例证中展开再叙述。先看祭祀前的斋戒。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顺洽八年规定大祀斋戒三日,中祀二日,皇宫乾清门中门左边设黄案,上置斋戒牌与铜人,宫内各处于门帘上方悬挂斋戒木牌,朝廷各衙门亦如此。可见斋戒是朝廷宫廷全体成员的事,而不是只有出席的人才参加。

在权力财富的名利场中,时隔不久,君臣就被强行进行一次静心素心的自我反思,多少可以起到调整心态趋向平和的效果。

祭日前十天,太常寺选定参与祭祀官员的名单,报皇上批准。凡是名单之内的官员,从即日起,不再审理案件,不参加宴会,不欣赏音乐,夫妻不同房,不饮酒吃荤,不探视病人,不吊丧,不祭神,不扫墓。凡是生病或有孝在身的人,一律不能参加。

如果人选之后出现了类似生病等问题,也要退出。

皇帝祭祀前斋戒三天,一般前两天在宫内,后一天在坛内斋宫。也有三天都在坛庙斋宫或大内斋宫的。所有的大型坛庙都建有斋宫。斋戒期间,与对官员的要求一样,皇帝也是独处吃斋,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更不能召幸后妃。如果皇帝祭天前一天不住在坛内斋宫,则当日天未亮之际,直接从宫中出发。以清朝为例,陪祀王公齐集午门随行,不参与陪祀的王公在天安门金水桥南迎送,皇帝驾至圜丘南门昭享门外降辇。

前引大臣十人和赞引官、对引官引导皇上进入更衣幄次更换祭服。

清朝皇帝祭天穿的是天青礼服,天象玄远,深不可测,所以用黑色。祭地是明黄色礼服,与黄土地的颜色相符。现在许多清装电视剧,为了显示皇帝的尊贵,总是让皇帝穿上类似的服装,显得十分可笑。其实,皇帝日常生活办公,穿戴的是常服。祭日是大红色礼服,阳光普照,恰似火红的颜色。祭月是浅白色礼服,月光清澈,正是淡淡泛白色。而明朝与此不同,皇帝郊庙祭祀,一律穿衮冕。在此选择明朝皇帝祭天程序,作一扼要介绍。

清晨六时祭祀仪式开始。皇帝着衮冕从幄次出来至盥洗位净手,然后循中路登东阶至二层正中的拜位前,分献官各就位。

圜丘共三层,为了表示对天神的崇敬,把顶层称为一层,往下是二层、三层,不像今天对于多层建筑,都是从地面开始往上加数的,在此仍按照古人的习惯叙述。顶层正中设“昊天上帝”神板,神板栗木制成,高二尺五寸,宽五寸,厚一寸,趺高五寸;同时还要以本朝某祖某宗为配位。凡天地、祖宗的牌位称为神板,其他的神位称为神牌。神板皆黄质金字,从祀的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位牌赤质金字。正位南向,配位西向,神席用龙椅龙案,上设锦褥。从祀神位,置于案上,不设席。各案同时陈列祭品。

仪式开始后,分为九大程序依次进行:

一、迎神,奏中和之曲;

二、奠玉帛,祭天用苍璧,奏肃和之曲;

三、奉牲,又称进俎或奉馔,奏凝和之曲;

四、初献,奏寿和之曲;先舞武功之舞,再舞文德之舞;

五、亚献,奏豫和之曲;舞文德之舞;

六、终献,奏熙和之曲,舞文德之舞;

七、微豆,又称为微馔,即将供品撤下,以待焚烧,奏雍和之曲;

八、送神,奏安和之曲;

九、望燎,又称奉燎,奏时和之曲。

第一程序迎神,典仪即司仪赞“迎神燔柴”;司乐官即负责向乐队发布命令的人赞“举迎神乐”;赞引即负责向皇帝传递程序信息的人奏“升坛”。皇帝从二层循东阶上到一层,至香案前,跪上炷香,然后三上香。回到二层拜位,行三跪九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