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3331500000035

第35章 霸权迭兴的神话 ——兼谈东周时期战争与政治发展的关系(1)

主讲人:赵鼎新(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昆虫生态学博士、麦基尔大学社会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芝加哥大学中国研究委员会主席、北美中国社会学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评论人:唐晓峰(美国雪城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策划人:李 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时间:2004年6月13日

现在开讲

在帝国历史里中国是最特殊的

我这次报告的题目,叫《霸权迭兴的神话——兼谈东周时期战争与政治发展的关系》。首先讲讲我为什么做这个题目。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实际上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历史资料,但是在接触的时候我考虑,中国的社会,过去2000多年来和世界各国的文明有很大不同。

比如,中国是唯一一个帝国下来了以后还能“回去”的国家,别的帝国像罗马帝国、孔雀帝国、奥斯曼帝国,帝国下去了就不叫帝国了,有人叫“朝代循环”;中国也是唯一一个最早实现了地方官僚体制的国家,2000多年,西方是一八七几年实现的,中国是一时同化扩张。另外,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帝国史上最容忍宗教的国家。

我总结了七八个特征,都是中国特殊的,我实际上想做一个野心比较大的计划,花10年时间,把这七八个特征同时解释清楚,为什么出现这些东西。当然,要解释清楚,势必回到先秦,因为中国差不多是从东周到汉武帝这六七百年间形成的。所以,我把我的目标定位在那段历史,做学问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秦的文献很多,我在各种先秦的文献上找到的战争有700多个,一个个地把战争的起始点找出来,到底打仗经历了多少时间、经过了多少距离、死了多少人,有的没有,有的有,能定量到哪一步就定量到哪一步,通过定量看看有什么规律。今天我的报告就是我的项目中很小的一部分,谈谈战争和国家的关系。

我的整个观点,也就是报告的主要论点:第一,当我量完尺寸以后发现第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当时几乎没有出现过一国称霸的局面,春秋早期的几个霸主,特别是郑庄公和齐桓公,仅是中原地区的强国,而不是全中国范围内的霸主。

第二,在公元前627年(鲁僖公33年),秦军主力在崤山为晋军伏击而遭惨败,秦国继齐国之后而沦为二流强国。此后近百年,一直到公元前546年弭兵大会时,一般史书给我们的印象是晋国要强于楚国,但我们的研究认为,晋国要明显地弱于楚国。

第三,传统史学均把以争霸为主轴的春秋政治,延续到整个春秋以至于战国早期,但事实上,霸主政治作为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政治形态,在弭兵大会后就已进人尾声,取而代之主导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因,则是中原国家特别是晋国整个封建体制的全面危机与崩溃。这一封建危机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促使了三晋改革,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官僚国家的形成。

最后,鉴于以上对春秋战国政治的理解,我在传统的东周历史“春秋战国二期说”

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对该段历史的三段分期说:第一期是霸主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46年;第二期是转型时代,定位为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19年,公元前419年是第一次战国进入全面冲突的一年;第三期我叫做全民战争时代,公元前419年~公元前221年。

我的整个文章,今天的报告就是除了把前两点解释清楚,还把为什么分为三期,以及分为三期的依据解释清楚。

周朝衰落与四大战区的形成和归一

我的报告主要分八个小题目:第一,周朝衰落与四大战区的形成和归一。

实际上,大家一看诸子百家的著作,这些经典的先秦著作,基本都给我们留下一个印象,春秋时代是霸主时代。当然,春秋五霸有各种提法,但是这个提法有几个共性:第一,除了晋文公和秦穆公这两个历史时期有很大重叠,一般来说他们认为,在一定时间内整个中国没有一个主要的霸主,而整个春秋时期是霸主政治,而且霸主有迭兴过程,一个霸主衰落了,另一个霸主起来了。这一点许倬云在《剑桥早期中国史》

中也有提到,他写到:“郑国的领导地位,齐国的领导地位,晋国的领导地位,楚国的兴起,吴越的崛起……”周苏荣最近编了《春秋史》,他也写到“周郑胥戈之战,郑庄公小霸,管仲的改革与齐桓公争霸,楚国的鼎盛和楚庄王的霸业,晋景公与楚顾王争霸,晋、楚相继衰落,吴越争霸”。他们基本上有个时间线索,而且把春秋一直推到战国早期。

但实际上,这是个神话。当时,在我量距离的过程中,早期的战争距离平均在几十公里到100公里左右,而且早期的主要国家,像郑国、魏国、鲁国等,在春秋早期、早中期都是没有常规军的,他们之间有战争了,就到祖庙,发了武器,国人打仗,平时大家就回去了,常规军是很晚才有的。当时的国家能力非常弱,战争距离小。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周平王东迁,周王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减弱以后,中国实际上形成了四大战区,相当于足球的小组赛。四大战区分别是以齐为中心的东方中原战区,西方以秦国为中心的主要战区,南方以楚国为中心的战区,以曲沃晋为中心的北方战区。

早期的几个霸主,郑庄公、齐桓公就是小组赛的领先者,齐桓公可以说是小组赛的“第一名”。

当时,《左传》主要是以鲁国为记录中心展开的,大国如果不把战事扩大到中原的话基本不记,扩大到中原的时候才开始记。所以,早期如果读《左传》,给你的感觉好像是鼎业争霸,如郑庄公、鲁庄公、齐桓公,实际他们都是地区性霸权。当然,这四国争霸,之所以最后能称霸,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际上你会看出,他们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都是不一定的。比如在齐桓公变成霸主之前,郑庄公很厉害,齐僖公有一个阶段也很厉害,鲁庄公也很厉害,实际上一直到齐桓公执政刚刚当权的时候,还在长勺之战被鲁国打得大败。事实上,四个国家都带有一定的渐进性,晋国也是这样,晋国当时分为两个晋,曲沃晋和冀晋,整整打了60年才统一了北方。在西方,秦国从秦襄公到秦穆公,经历了五代,才取得了“霸西戎”的地位。楚国也是,楚国当时一直是南方强国,但是《左传》记载,楚国也被巴国打败过,也被郑国打败过,经常打败仗。当时有一句话“汉中之国随为大”,他打随国,打了整整16年才打下来。

我这里有一个图,主要是讲楚国北侵的战略。楚国往北方发展分两路推进,一条是沿武当山东侧平原,往南阳盆地插过去;一条是插过大别山,征服了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随国后,挺兵出山消灭了位于中原南端的息,并挥师北上,占领了中原,对中原形成了钳状之势。实际上,钳状之势起来之前,当时《春秋》第一次记载楚国的时候,有一句话,“蔡侯郑伯会于邓”。《左传》进行了解释,为什么会于邓呢?“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楚国向北扩张的野心,就可以看出来了。在会见之后26年,那时候楚国已经兵临城下,到蔡国,把蔡哀侯活捉了。在鲁庄公16年,楚的军队终于兵临郑都,把它的势力插入了中原腹地。

随着各个国家是小组第一名,取得了区域性霸主地位后,都会往中原进发。中原当时不但土地肥沃,气候比较好,也是政治中心所在,所以各诸侯国会逐鹿中原,秦国、晋国、楚国,都往中原跑。往中原跑的过程中,四个战区逐渐合为一,在合为一的过程中,从战争距离可以看出:在公元前700年左右,春秋时代进攻一方军队每次的平均进军距离是100公里左右,而到公元前650年前后则猛增到400公里左右;在公元前650年主要的力量一下子就全逐鹿中原,战争距离同时提高到400公里左右,后来逐年下降,到战国时重新上升。

战争距离从100公里左右一下子升到400公里左右,我比喻成像足球赛中的半决赛阶段。随着距离的扩张,那时候也是春秋时期灭国最多的时候。齐桓公灭了35个国家,晋国在晋献公手上灭了17个国家,秦国在秦穆公手上灭了12个国家,楚国的楚周王灭了26个国家。通过中国早期写历史的书上说,春秋初期的战争比较小,因为当时兄弟之间、亲属之间打仗,打得比较客气;实际上,春秋初期打仗并不客气,春秋中期以后,打仗又重新开始客气起来了,我待会儿会解释为什么。

到那以后,他们打仗大量占领了土地以后,怎么管理就是个问题。在那个时期,主要的霸国占领了大量领土,怎么管理呢?实际上,当时有两种方法管理,一种是采取官僚体制,所以,好多郡县制都是在那个时候发明了;但是,主要还是采取分封制,所以很多历史学家叫二级分封制,就是诸侯对大夫的分封,那时候是大量的。这两条路线并存,当时君主采取的这个策略,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那个时候,四个国家在交战过程中,齐国首先衰落,齐国在齐桓公以后王位交替一直不稳,所以就衰落了。秦国在崤山之战以后也衰落了,这以后,应该说从齐国的衰落到弭兵大会的近一百年,基本上这时处于晋楚争霸阶段。这时候,唯一的强国就是晋国,楚国弱一些。从我的研究看,晋国比楚国要弱很多。我的证据就是战争,实际上还是从作战距离出发:从图上可见,从楚都至郑都新郑之直线距离为460公里左右,而从晋都新田至新郑距离仅此一半左右。但是,从齐桓公死直到弭兵大会这段时间内,郑国与楚结盟时间达49年,而与晋方达48年。因为古代的战争不像现代战争——现代也一样,运输能力非常弱,打仗经常会出现这种局面,围城外面的部队都快饿死了,城里面的部队还是好好的。所以当时基本上是,晋国和楚国在争霸过程中,都想把郑国当作跳板,因为郑国正好在中间,但是,谁也不能容忍把对方郑国作为跳板。我算了,郑国在100年期间来回结盟20多次,但是郑国离晋国近,离楚国远,但是,从结盟时间上看,跟楚国结盟长,跟晋国结盟短。

第二,看他们主动发动战争的次数。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如果主动打仗越多,这个国家肯定一般就强大,就像美国一样,动不动就主动打仗;中国就不敢像美国一样,到处找人打仗。在整个春秋历史中,楚国主动发动的战争达111次之多,晋国主动发动的战争仅90次,齐国主动发动的战争70次,秦国仅44次;在秦国以后,郑国才30多次,包括魏国才十几次,越来越少。从主动发动战争次数来看,各国军事实力强弱可见一斑。

第三,是各国战争的平均进军距离,这是很重要的。当时是车战打仗,据说一天的平均进军距离是30华里左右,非常少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军距离越大,越说明这个国家的军事能力大。这样,比比当时主要四个大国的军事能力,可以看到,首先,齐国进军能力在齐桓公的时候是500公里左右,非常大,但是,在齐桓公以后一下子跌到300公里。秦国比晋国低,因为秦国往中原发展,晋国会起阻挡作用,所以基本上在300公里多一点。晋国比较高,将近400公里,但是没有超过400公里线。

就楚国最高,平均在400公里~600公里左右,大大高于其他三国。不管从上面哪一个角度说,基本上楚国的力量大于别的国家。

“二次封建化”和“封建危机”

下面我要讲的,是春秋、战国两个阶段二期法的问题。一般大家认为,传统分类是从公元前481年为界,以前叫春秋,以后叫战国。而且大家认为,这两个时期的确有很大不同,比如春秋时代是争霸时代,战国时代是兼并时代;春秋战争规模小,战国战争规模大;春秋为封建时代,战国为官僚时代。这些说法一般均有道理,但是也有问题,为什么呢?

从春秋到战国的政治转型,并不是在公元前481年突然完成的,我们说战国是官僚时代,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问题,很多战国官僚体制的雏形,从春秋时代早期就有了。

当我们说春秋时代战争规模比较小,实际上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战国期间的典型大规模战争,基本上是公元前405年后才有的。在文件中查找了一下,历史文献中共记载了20次战国时期发生的伤亡人数超过两万人的战争,最早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05年,最后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45年,其中15次发生在公元前317~256年之间的61年之间。那以前有很多,以后也有很多,很简单,以前战争规模没那么大,国家能力也没那么大,那以后是被秦国打怕了,基本上大家逐渐对秦国失去抵抗力。所以,仅从战争规模考虑,公元前450年那段时期怎么解释?

还有,和春秋比,战国的确是兼并时代,但并不是唯一的问题。为什么春秋初期国家的领土欲望那么大,而真正到中期以后,国家的领土欲望就变小了?我做过一个统计,晋献公灭了多少国家,从文献中是可以看出的,晋国在公元前七世纪灭了17个国家,而在公元前593到公元前五三几年,才灭了一个国家,叫泌阳。灭了以后,这个国家的领土还不要,给宋国了。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灭了国不要领土,这种现象很普遍,为什么灭了国不要领土?领土欲望变小了,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