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3331500000046

第46章 思想中国·后记

李楯

收入这个集子中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第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现在的大学和图书馆还都不是一流的,但我们正在努力。

说到大学,当我在1999年走进清华大学的时候,就想起了当年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教授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梅先生是我的长辈(他的夫人是我奶奶的妹妹,我称他五太姨夫),作为晚辈,我和我的朋友们斗胆说一句,梅先生的话拿到今天尚觉不足。在今天,大学,既非大楼之谓也,也非大师之谓也,乃制度之谓也。没有良好的制度,就出不来大师,有大师,你也容不下。

我们说:大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化的自由空间,它使学问有各自的场域,使各种思想纵横驰骋,相互启迪,相互搏击,诸多的“无用之学”和“有用之学”即形成于此。

大学又是一个遵循着与社会、与国家有不同规则的地方。大学当然是开放的,但大学和社会和国家之间应有一道无形的墙(而不是现在我们这里这样的有形的墙),它保障了在这道墙之内可以有着与外面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评价规则和理念。

大学中的教授走出大学,到大学之外的国家图书馆去作学术报告,是走向了一个公共场所。因此,我们说,我们的“学术报告”是一个公共平台,在这里,听教授讲的,不是他的学生,而是公众。他不是讲给本学科、本专业的人听的,而是讲给诸多的非本专业的,学识、主张、年龄、身份、专业背景和职业各不相同,但却都关注问题,愿意体验思维乐趣,参与思想论争的形形色色的公众听的。凡参与过我们的“学术报告”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会场布置和会议程序与其他报告是不同的:报告人并非居中上坐,面对听众,而是和评论人和参与者三方对坐。报告设一个主持人——在很多时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教授,也有时是我——穿插于报告人、评论人和其他参与者之间;一般每次均由报告人先讲,然后评论人给出评论,评论可能是对报告人论述、主张的回应、质疑,甚至是批判,也可能是评论人自己对相关问题主张的阐释,或者是基于报告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就是参与人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问可以是向着报告人的,也可以是向着评论人的。这之中,人们相互交流、争论,思想的撞击由此形成,不同主张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启迪也由此显现。

“学术报告”还有两个名称:一是“华睿讲堂”,作为教授,太需要自己的讲堂了。

我们的讲堂借地国家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容200人,有时门外都是人,要拉扩音器出去;有时人很少,但摄像和速录使其后想知道报告内容的人仍可分享。多功能厅已显老旧,我们借用它时,就给了智慧一个场域。

另一个名称是“月涵先生学术文化讲座”,“月涵”是梅贻琦教授的字,2000年与他的公子祖彦先生相约再为清华做十年事,这个“学术报告”就是计划中的诸项之一。

称之为“月涵先生学术文化讲座”,是不忘月涵先生掌清华时的大学。祖彦先生已辞世,我苦苦撑着这个学术报告,也是为表对前辈的忆念和尽对后来者的一点责任而已。

“学术报告”初设时,由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青年报《青年参考》编辑部、中国教育电视台《学术报告厅》、国家图书馆信息咨询中心联合举办。后由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公众传播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北京社会学学会、国家图书馆信息咨询中心联合举办。

自1999年后在这里作的学术报告有:

2000年6月25日,丁学良博士(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讲: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黄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郑也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杨东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评论。

2000年7月2日,杨大利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讲:“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建设”,李强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石小敏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陆建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评论。

2000年8月6日,王浩博士(清华大学博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讲:“中国水问题”,李强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敬一丹女士(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评论。

2000年9月28日,棚濑孝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讲:“全球一体化与法的变动”,季卫东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翻译,朱景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祥平教授(农业大学)评论。

2001年2月17日,周立太律师讲:“工伤索赔中的法律运用和推进”,李楯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评论。

2001年7月25日,特奥多尔·霍夫曼海军上将(原民主德国最后一任国防部长)讲:

“历史的回顾——德国:1989·11·9~1990·10·3”。

2001年9月15日,高坂键次博士(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教授)讲:“当代日本变化中的社会分层及未来的社会性质”。

2001年9月20日,季卫东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博士、神户大学教授)讲:“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对文化传统的解析与反思”。

2001年9月25日,六本佳平博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讲:“法学院的教学方法及日本的法律职业教育”。

2001年9月27日,大昭保昭博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讲:“日本的争战责任与中日关系”。

2001年9月29日,三谷博博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讲:“‘教科书’问题”。

2002年3月16日,周雪光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杜克大学教授)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李强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评论。

2002年4月12日,罗家德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社会学博士)讲:“关系营销与关系管理——社会网分析在当代美国企业管理学之应用”,周雪光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2年5月26日,林南博士(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博士、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讲:“社会力量: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强动力”,黄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夏建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评论。

2002年6月8日,陈光兴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讲:“消费社会的形成——台湾经验”,黄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孙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陈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评论。

2002年7月6日,边燕杰博士(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讲:“社会资本的概念、理论与未来的研究任务”,罗家德教授(台湾元智大学)、杨善华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2年8月8日,李中青博士(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与麦克法兰博士(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讲:“对《大分歧》的反思——从人口与社会的结构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谈起”,王相印女士(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翻译,刘兵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周孝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2年9月7日,罗家德博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社会学博士、台湾元智大学资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讲:“网络理论: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谢寿光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刘世定教授(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王苏波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专家)评论。

2002年9月21日,刘金云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讲:“9·11’事件是否改变了美国公众的态度和行为”,金灿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苏波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网络专家);郑路先生(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评论。

2002年11月14日,刘远立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卫生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讲:“健康保障在中国:挑战与机遇”,王若涛教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裴晓梅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2年11月16日,李宝臣教授(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讲:“礼制传统与京城礼仪文化”(自此后每周一次,共讲七次)。

2002年11月17日,李楯教授(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讲:

“艾滋病与法律和公共政策”。

2003年11月16日,王绍光博士(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讲:“人民的健康也是硬道理”。

2003年12月7日,彭凯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及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国际博士导师)讲:“中国人的思维之道”,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评论。

2004年3月11日,高柏(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讲:“全球化:

美元本位制与企业的治理模式——从日本的经验看中国泡沫经济的危险”,刘少杰教授(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评论。

2004年6月13日,赵鼎新(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讲:“霸权迭兴的神话——兼谈东周时期战争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唐晓峰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研究所)评论。

2004年11月28日,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讲:“清醒认识艾滋病”,王若涛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论。

2006年6月25日,麦可·布洛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2003~200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讲:“公共社会学”,沈原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6年7月2日,席德立(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原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清洁生产工作组中方专家)讲:“清洁生产:理念的深化与普及”,李浩博士(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石小敏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评论。

2006年7月8日,凌瑞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微型计算机分会顾问、中国LINIX用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北京市分会数据转换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清华大学与美国IBM公司对等合资的北京鼎新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一Advanced System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Beijing)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刘兵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郑也夫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2006年7月15日,程曜(德国鲁尔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讲:“可持续科学观:有险与无限”,邱泽奇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评论。

感谢诸多的前辈和朋友们——他们都是今天学术界不可多得的精英,是关注着这个世界的有良知的学者——参与我们的学术报告,作报告人或评论人。

希望我们的学术报告能持续下去,使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