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3335100000046

第46章 常见的育儿迷误(5)

最为重要的,也最难的就是让孩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绝大多数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家长的共同特点就是经常去“管”孩子,对孩子不断提出限制性要求。他们的目的也是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经常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单看家长给孩子提出的安排,确实是很好,很合理。家长们正是由于相信自己做出的安排会变成孩子自己的安排,所以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该做这事了,该做那事了。事实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肩负起来了,孩子哪里还有机会去学习自我管理呢。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还是要自己去解决。

另外,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中大人的言行对目的是成全的还是破坏的。比如,想让孩子去做习题集,就把孩子正玩的高兴的游戏关掉,硬从电脑前拉开,硬塞给他一本。这样做其实更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强化了他对游戏的欲望。还有家长急于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给孩子规定严格的作息时间,特别是严格的游戏时间,一旦孩子安排得不好,就批评他不善于管理自己——这样,家长就又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

如果孩子哪天对你说他想玩电脑游戏,家长最好痛快地告诉他,玩去吧。

让他自己安排时间,他才能慢慢学会如何安排。

“独生子女真的不善于与人交往”

独生子女也需要朋友,并非愿意享受“孤独”。没有人愿意只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只要家长的教育方法得当,“独苗苗”一样热情地与人打招呼,一样拥有很多真挚的朋友。

“独生子女”这个称谓,家长们也不陌生,而且人们也总在谈论着有关独生子女的问题。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诞生后,这个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甚至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以独生子女为主体”。这个群体,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家长们总叹息,“孩子任性骄横、性格孤僻、不爱和人说话,也没有什么朋友”;还有一些网上资料说,在大学新生中,1/3的独生子女,“不爱与同学交往,喜欢独来独往”,更多的独生子女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冷淡,而很多学者在解释这些现象时都少不了这样的解释:

这些孩子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果真那么令人可怕吗?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这些孩子们,而是家长们。我接触过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占苗”,可是他们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远离集体,我行我素。

妞妞,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人缘就好,亲戚们都夸她“知书达理”。奶奶家在乡村里,妞妞初中时自己一个人就坐车看望奶奶,她在电话里听说,奶奶年龄大了,眼睛花了做针线活不方便,就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了副老花镜,每次只要妞妞回去,就会帮奶奶做家务活,还学会了喂鸡。妞妞对我说,她觉得乡村景色很美,很宁静,在乡村她看到了很多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动物和农作物,妞妞说起自己的乡村老家,满脸的留恋之情。妞妞身上的品德令我很是欣赏。妞妞并不只是对自己的亲人如此热情,对自己的同学也是如此。妞妞有很多的“死党姐妹”,小学时的好友从初中时就不在一个城市,两人上了大学还保持密切的联系。妞妞在班上,是个“活跃分子”,中学时一直是班里的班干部,她和同学们的关系相处的很融洽,同学们的生日,她都会记在自己的记事本里,班里轮到哪位同学生日,她会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商议着出“节目”;妞妞上了大学,听丽文说,这几天正忙着和同学们举行“爱心血库”的成立。从妞妞的身上,我看不出所谓的“独生子女”的问题。其实,很多像妞妞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都很好,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可一世、与世隔绝的“问题儿童”。

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家庭里就一个孩子,父母将所有的教育投资用在这个孩子身上,精力与条件都充足;他们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充分爱的阳光中儿童个性发展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因此,多数的孩子容易形成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的性格特点,这些也都很有利于他们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国内有不少儿童教育学者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牛活技能、社会规范、角色认同、社会交往、生活目标、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的结果让他们也感到很惊奇和高兴。比如,独生子女在中学阶段的新环境中很快结识新朋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有关社会交往的各项指标普遍优于非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能力、好朋友的数目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家长们常常谈到的孩子的“孤僻感”则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这些结论也就否定了以往在社会流行的独生子女“孤僻…‘不善交往”、“处处以我为中心”、“难以与人交往”的一些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教师、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独生子女交往能力弱、合群性差。而在对大量独生幼儿和低龄儿童的观察中发现,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兄弟姐妹交往,往往更多“被迫”在家庭外与同学、朋友交往,反而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是发现有不少的孩子在生活技能和自理方面表现的不足,但不足以个别代表这一群体。我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独生子女在处理个人生活问题上明显要强于非独生子女,比如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工作忙,每天孩子们独自骑车或乘车上学,父母不在家时,“自己买菜煮面条”,更明显的是,大多数独生子女为人处事很自信、果断。在成人角色意识方面,初中阶段的独生子女“自我感觉像成人”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到高中阶段两个群体已基本持平,而且这一时期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喜欢与成人交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强。当然,从一些调查数据上来分析,独生子女在“动手能力”、“责任感”等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出办事“懒惰”。

那么对于一些家长们所担心的孩子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又是什么造成呢?

一位家长对我说,孩子都二十四岁了,性格还是那样内性,什么事情都不给家长说,自己就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呆着。当我了解了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时,我就知道了,她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小的时候,她和先生正是忙工作、事业的时候,每天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托付给六十多岁的爷爷,而孩子的爷爷性格就比较内性,爷俩每天就在家看看电视,爷爷的责任就是不要让孩子磕着碰着,等到孩子懂事后,他们就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问学习,爷爷去世后,孩子几乎每天不和父母说话,每天孩子上学很自觉,自己起床,自己买早点吃,放学回到家里,不和父母打招呼,这位妈妈说,好像孩子的眼里就没有爸爸妈妈。我提议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而这位妈妈却说,现在的孩子那么坏,要是交了坏孩子还不如不交呢。这位妈妈说,她一般都禁止孩子和别人说话。这就难怪孩子总是不愿意张口了。

这位家长却不知,在孩子心里多么希望有个朋友啊!我在工作中发现,独生子女更是希望自己有朋友,他们更是珍惜和同学们的感情。而很多的妈妈却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她们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将孩子培养成了“孤独的蚂蚁”。

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范畴内的概念,他并不同于心理学上的“问题儿童”,并不必然有“问题行为”。某些独生子女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他们不良的家庭教育引起的。在全社会的范畴中,独生子女和其他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必须遵守同样的社会规范,将来履行同样的社会职责。只要不使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独往独来”,在行为上“独断独行”,他们将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种“爱”,八岁的女儿在看电视时电视台突然停止转播,女儿在家大哭大闹,要爸爸一定要去找电视台恢复转播,而这位父亲居然真的跑去了电视台……这位父亲向邻里讲述这件事情时,居然一脸的温情和得意。可是他的女儿在大学后,没有办法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也没有办法和同学们交往,因为这个女孩总是要让同学们干这干那,而同学们没有人去“服从”,她就闹情绪。这个女孩休学了几次,最后不得不退学。家长们啊,一定不要这样“爱”孩子,这样的“爱”只会害了孩子。

家长们总是将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上,过度保护孩子,一切都顺从着这个“小太阳”。而这种过度保护会限制儿童的活动积极性和独立性,压抑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妨碍他们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束缚。家长们过度保护的结果,带给孩子的不是安全和欢乐,而常常是焦虑和失望。当他们一旦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现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家长爱抚孩子,而不是要迁就调皮的孩子,不是不加思考地满足闲得发慌的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要求。纵容、姑息孩子的顽皮淘气和刁钻古怪的要求会把孩子引入歧途,使孩子的心变得粗鲁、冷酷无情;一个淘气又被溺爱的孩子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他是自私自利的人,而自私自利的人,他的个人小天地就是他快乐的中心。

妈妈们,不要让孩子只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孩子需要朋友。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成长做出良好的指导,在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下,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培养他们关爱亲人、尊重他人的情感倾向。只要你指导得好,孩子会真诚地与他人交往,因为没有孩子愿意在孤独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