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鹦鹉下了两个蛋,孵出了两只小鹦鹉。一天,当母鹦鹉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这两只小鹦鹉被一个猎人捉走了。其中有一只运气好,悄悄地逃跑了;另一只却被猎人关进笼子里,开始教它说粗话,让鹦鹉为他解闷。那一只逃出去的小鹦鹉,幸运地被一个游方的仙人带到自己隐居的地方,同样喂它东西吃,却教它礼仪和待客之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只鹦鹉都长大了。有一天,国王和他的卫队从猎人居住的森林经过,来到猎人的住房。那只粗鲁的鹦鹉看到国王来了,立刻发出了一种乱七八糟的声音:”喂,喂!我的主人呀!有一个人骑着马跑来了。你赶快出来杀死他。”国王听到了鹦鹉的话,拔出剑来杀死了这个报信的小间谍,然后赶快逃跑了。
当国王筋疲力尽的时候,他看到了仙人居住的静所。在这笼子里也有一只鹦鹉,它一见到国王就说道:”来吧,来吧,国王呀!请休息一下吧!请喝点泉水,吃点甜果吧!仙人们呀,请你向尊敬的国王献水致敬吧!”
国王非常开心和满意,就向仙人求情,把自由重新还给了它。国王说:“这一只伶俐可爱,我一见了就喜欢;那一只粗鲁无礼,真是死有余辜!”仙人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后,感叹道“都是一样的小鸟,只因为说的话不一样,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下场。”
分析:
不同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后果。好的沟通方式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懂得礼仪的鹦鹉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现代许多公司都要对员工进行礼仪训练。沟通所采用的方式必须是有礼貌、有修养的,同时避免采用直接、尖锐的沟通方式,否则就要失败,导致结果达不到原定的目的。
理论延伸:
一个人的礼貌显示出他的素质,一个公司大部分员工的礼貌显示出公司的文化。缺乏礼仪文化的公司在其运作上总是滞涩的。
好的做法:
一个企业对于沟通礼仪的细节应该详细地规定。由于许多主要的经营沟通活动是重复性发生,因此,它们可以采取具体的、有规则可循的沟通方式。
只要企业坚持加强对员工沟通礼仪的培训,就能切实提高管理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日本公司在聘入新的员工后,都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礼仪训练和团体合作培训。
不好的做法:
如果不强调沟通中的礼仪和修养,即使有设置良好的沟通渠道,也无法保证沟通活动能够达到原定的目的。同一件事情安排缺乏礼仪修养的人去做,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中国的大企业在招聘新员工后,通常会安排军训,强调员工对公司的服从,但是往往缺少对新员工行为举止进行礼仪训练。一位美国公司的华裔主管谈到与中国方面同行打交道的感想时说:“我注意到他们在与别人交换名片的时候,没有双手递过名片,这往往让别人觉得没有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