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定养心
3338100000002

第2章 佛教与养生(1)

在佛教医学的认识中,病有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佛教的观念中,人人都是有“病”的,因为人人都是有欲望的,而这欲毕就是心病,它更是身病的引子。

既然有这么多身体的痛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佛教提出,“不贪身,不惜寿,不恶死,不悦生”,这就是说,要想身体自然康泰,就要调心寡欲,远离淫欲、嗔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疑心等心理症结。只有将这些病因去除了,才可能真正没“病”。

当然,没“病”并不等于永生,只不过它比较容易达到长寿而已。在佛门中,长寿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宋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位290岁高寿僧人的事迹。这位法号为慧昭的高僧,出生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即公元,526年,到了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16年,他还在人世,这时候他已经有290岁了。记载中说,在他百岁的时候,虽然容貌看起来已经显出老态,但是筋骨和体力还是保持得很健康的,一天可行走百里。另外,在《洛阳伽蓝记》和《续高僧传》中也记载了菩提达摩,说他在梁代普通年间来到洛阳永宁寺的时候,就已经150岁了,等到他在公元534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有160岁了。

这说明,人是可以长寿的,但长寿并不等于不“死”,也并不等于没有“病”,只不过,他们的“病”比常人少了很多,这就是佛门养生的作用。关于身体健康的标准,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论述,其中,身体方面是指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四大调和,而心理方面是能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心理平和宁谧。只有身在佛教医学的认识中,病有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佛教的观念中,人人都是有“病”的,因为人人都是有欲望的,而这欲毕就是心病,它更是身病的引子。

既然有这么多身体的痛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佛教提出,“不贪身,不惜寿,不恶死,不悦生”,这就是说,要想身体自然康泰,就要调心寡欲,远离淫欲、嗔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疑心等心理症结。只有将这些病因去除了,才可能真正没“病”。

当然,没“病”并不等于永生,只不过它比较容易达到长寿而已。在佛门中,长寿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宋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位290岁高寿僧人的事迹。这位法号为慧昭的高僧,出生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即公元,526年,到了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16年,他还在人世,这时候他已经有290岁了。记载中说,在他百岁的时候,虽然容貌看起来已经显出老态,但是筋骨和体力还是保持得很健康的,一天可行走百里。另外,在《洛阳伽蓝记》和《续高僧传》中也记载了菩提达摩,说他在梁代普通年间来到洛阳永宁寺的时候,就已经150岁了,等到他在公元534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有160岁了。

这说明,人是可以长寿的,但长寿并不等于不“死”,也并不等于没有“病”,只不过,他们的“病”比常人少了很多,这就是佛门养生的作用。关于身体健康的标准,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论述,其中,身体方面是指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四大调和,而心理方面是能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心理平和宁谧。只有身体与心灵处于和谐无忧的状态,才是健康的人生。

而健康的人生,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的。

§§§第一节佛教生活中的养生原则

佛教在养生方面的原则,体现在饮食起居、为人处事和心灵净化等多方面,我们仅从经典中摘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词句,挂一漏万地了解一下佛教养生的观念。

无病第一: 《法苑珠林》中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从养生的角度讲,前三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点则是修习佛法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佛法不以世间的利益为目的,比如,它不追求长寿,不追求吃好穿暖,但对于修佛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知足的心态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相互帮助,要想悟道也是不太可能的。对于世俗的人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生活的根本,要懂得知足,不能贪得无厌,不能利欲熏心,要学会从小事中寻找乐趣,才能感知到生活中的幸福。同时,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群居动物,要时常和亲朋好友来往,一可培养感情,二可解答自己心中的困惑,排遣抑郁的情绪,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快乐的生活。

忌食五辛:《楞严经》中说,“是五种辛,熟食发淫,发啖增恚”,大意就是说这五种辛菜,如果熟着吃可以使人发淫乱之心,如果生着吃则能够增加人的愤怒,因为五辛是具有刺激作用的蔬菜,所以在戒律上是禁止食用的。

关于五辛的说法有很多,大体可归结为两种,一说为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一说为蒜、葱、兴渠、韭、薤。其中的兴渠,据传生于西域,中国没有。

但也有人认为,在佛教中“五辛”只是一个名称或概述,不一定是绝对明确的哪几种,凡食后口生异味、污秽不净的蔬菜部统称为五辛。

戒五辛在大小乘佛教中都是有规定的。佛家把吃葱蒜的过失和喝酒吃肉同等看待,认为它们都能滋长僧人的爱欲之心,使之不能静心修行,坚决不能食用。

从养生角度讲,这五种食物可以起到杀菌、排毒的作用,但凡事不可无度。五辛会刺激人的口、鼻和眼,引起不适,吃蒜引起的口臭还有可能污染朋友间谈话的空气,影响谈话的情绪。因此世俗人食五辛要适度,吃后要注意口腔的清洁。

戒荤素食:佛家有很多饮食禁忌,广为人知的一项就是禁食肉类,但这种禁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逐步演变而来的。

佛教最初出现在印度时,并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因为出家的僧人都是过着乞讨的生活,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要随缘,不能有所挑剔。所以在印度,佛门弟子允许食“三净肉”。

佛教传人中国后,佛家“戒杀、放生”的思想和儒汉文化中“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思想相契合,慢慢便形成了禁肉类的戒律。

不食肉食,不仅和修行相关,还有益身体的健康。《大乘经》中说:“食肉的人,众生见到他,都会惊怖不已。食肉的人,他的身体臭秽。食肉的人,口气常臭,增长疾病,易生疮癣。”佛家规定,修行的弟子不能吃荤腥的食物,只能吃素食。

因为吃肉能导致饮食无度,不能节制;还容易产生眷恋红尘之心,妨碍修行;亦能破坏众生间的亲缘关系,导致修行人丧失慈悲心。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但人体摄取过多也会引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所谓的“富贵病”。所以,要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其实,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完全可以从素食中获得,比如菇类、笋类、豆类、萝卜类、水果类等。平时,注意荤素结合,健康是可以吃出来的。

过饱伤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说,“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成从多食而起。”大意是说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人,之所以会产生各种疾病,都是由于饮食过量而引起。因此佛家要求修行之人要节制饮食,不能过量。

人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也会有运转不灵活的时候,所以人难免会生病。从饮食上来说,每顿饭所食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要做到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才能健康长久。

戒贪美食:《法藏碎金录》中说:“饮食美昧,太多则伤;权利过求,亦复如是。”大意是说,尽管饭菜美味可口,但吃得太多就会伤害身体。同样,过分的追逐权势和利益,也会导致身心受伤。因此,佛家要求清静修行。佳肴、美酒和权利都是凡尘的事物,都不可过多追求,否则一来使身心受损,二来妨碍修行。

从养生角度讲,佳肴虽好,吃得太多不仅口感不如从前,还会生出很多病来;美酒虽醇,喝太多,既伤胃又滋生是非;权利虽诱人,过分追逐则会把自己推上不归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都不可贪多,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要善于总结,及时弥补过失,这样才能活得洒脱自如。

酒乱心性:《法句经》中说,“酒致失志,为放逸行。”大意为喝酒能够使人情志迷乱,做出放荡不羁的行为来。因此佛家要求修行人必须要戒酒,这样才可专心钻研佛道,也有利于掌握佛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精进。

从养生角度讲,饮酒容易使人产生幻觉,失去理智,进而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此外,现代医学还认为,酒能麻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长期饮酒能使人失去活动能力,还会引发食道炎、胃炎,甚至可以导致心、脑、肝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进而诱发脑溢血、胃溃疡、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肝癌等严重疾病。

酒为不善: 《大般涅槃经》卷二中称,“酒为不善,诸恶根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才能健康长久。

戒贪美食:《法藏碎金录》中说:“饮食美昧,太多则伤;权利过求,亦复如是。”大意是说,尽管饭菜美味可口,但吃得太多就会伤害身体。同样,过分的追逐权势和利益,也会导致身心受伤。因此,佛家要求清静修行。佳肴、美酒和权利都是凡尘的事物,都不可过多追求,否则一来使身心受损,二来妨碍修行。

从养生角度讲,佳肴虽好,吃得太多不仅口感不如从前,还会生出很多病来;美酒虽醇,喝太多,既伤胃又滋生是非;权利虽诱人,过分追逐则会把自己推上不归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都不可贪多,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要善于总结,及时弥补过失,这样才能活得洒脱自如。

酒乱心性:《法句经》中说,“酒致失志,为放逸行。”大意为喝酒能够使人情志迷乱,做出放荡不羁的行为来。因此佛家要求修行人必须要戒酒,这样才可专心钻研佛道,也有利于掌握佛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精进。

从养生角度讲,饮酒容易使人产生幻觉,失去理智,进而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此外,现代医学还认为,酒能麻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长期饮酒能使人失去活动能力,还会引发食道炎、胃炎,甚至可以导致心、脑、肝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进而诱发脑溢血、胃溃疡、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肝癌等严重疾病。

酒为不善: 《大般涅槃经》卷二中称,“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断除,则远众罪。”大意是说,酒是不善的东西,也是各种罪恶产生的根本源泉。修行的人如果能断绝酒,就不会犯任何罪恶。延伸来说,不仅修行的人要远离酒,还要不跟喝酒的人来往,也不要在有酒的场所活动,这样才能潜心修佛、不会犯错。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喝酒而惹祸的事情不胜枚举,比如酒后驾车,不仅对自身不利,也对周围的人产生威胁。因此,一定要适度饮酒,适情况而定是否饮酒。

从养生角度看,如果饮酒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好还是把酒戒掉,改饮酒为喝茶,这样既对自身健康有益,还可促进家庭美满、社会和谐。

放纵为患:“若常愁苦,愁遂增多;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这句话出自《法苑珠林》。此句是说,如果一个人经常忧愁苦闷,那么忧愁就会更多;如果一个喜欢睡眠,那么瞌睡也会越来越多;贪淫和嗜酒也遵循这样的道理。这句话说明,修行的人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这样才能抛却忧愁苦恼,才能遵守戒律,才能静心修行。

从养生角度看,经常愁苦的人自然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因而忧虑更多;正如睡眠和饮酒,越睡越想睡,越喝越想喝,结果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最终一事无成。人活不易,要学会放松自己,但放松不等于放纵,一定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贪欲伤神:《法苑珠林》中说:“夫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者多,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脂肥浓……成事云本,若能断除,则远众罪。”大意是说,酒是不善的东西,也是各种罪恶产生的根本源泉。修行的人如果能断绝酒,就不会犯任何罪恶。延伸来说,不仅修行的人要远离酒,还要不跟喝酒的人来往,也不要在有酒的场所活动,这样才能潜心修佛、不会犯错。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喝酒而惹祸的事情不胜枚举,比如酒后驾车,不仅对自身不利,也对周围的人产生威胁。因此,一定要适度饮酒,适情况而定是否饮酒。

从养生角度看,如果饮酒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好还是把酒戒掉,改饮酒为喝茶,这样既对自身健康有益,还可促进家庭美满、社会和谐。

放纵为患:“若常愁苦,愁遂增多;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这句话出自《法苑珠林》。此句是说,如果一个人经常忧愁苦闷,那么忧愁就会更多;如果一个喜欢睡眠,那么瞌睡也会越来越多;贪淫和嗜酒也遵循这样的道理。这句话说明,修行的人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这样才能抛却忧愁苦恼,才能遵守戒律,才能静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