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3338300000016

第16章 喜地篇(3)

瑶族民风

(1)黄泥鼓舞

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喜跳“黄泥鼓舞”。黄泥鼓用木质松软而轻便的泡桐树制作的。有公鼓和母鼓之分。将一根长三尺、粗六寸的泡桐木挖空两端,两头大中间小呈喇叭状。用羊皮蒙上两端作鼓面。两端用八条棕绳对拉,中间用棕绳捆紧,成为母鼓。母鼓声音深沉而柔和。公鼓制法基本相同,但鼓身较细较长,声音高亢而清脆。为了使鼓声洪亮。瑶人在鼓皮面上涂上一层黄泥浆水使鼓面湿润,再加上一层薄薄的黄泥,敲起来特别动听。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每天晚上,当明月从山头冉冉升起时,瑶族山寨的“鼓歌坪”上,便烧起一堆堆篝火。天上皎皎明月与上熊熊的火苗互相辉映,照得瑶山亮光光。几声铜锣亮响划破山寨长空,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闻声云集到篝火旁参加黄泥鼓舞会,欢喜若狂,击鼓跳舞。

黄泥鼓舞队是由一个母鼓带四个公鼓组成。舞蹈开始由一个胸前挂母鼓的长者,首先出场“引舞”,两个手掌各击鼓的一端,边跳边击,发出空空砰的声音。四个矫健的青年鼓手从人群中跃出,右手拿公鼓,左手拍击,围绕母鼓转动,应声敲击大鼓,喝彩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在小伙子们激越鼓声和呼唤声中,四个穿金戴银装饰一新的姑娘手摇彩带。踏着鼓声,翩翩而舞。四个公鼓和歌队姑娘围住母鼓边舞边跳边唱。犹如天上的群星拱月。正月击黄泥鼓有一个传说故事:远古的时候,瑶人居住在干家洞,那里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官府遣兵攻打,强占了干家洞,还企图窃走黄泥鼓。瑶人被迫带着黄泥鼓等传家宝,离开家园迁徙他乡,乘船在大海中漂流了七天七夜,正月初一这一天狂风大作、浊浪滔天眼看船有沉没的危险,人们祈祷祖先保佑。盘王派来了三干兵马,营救了瑶人也保护了黄泥鼓。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一,瑶人就敲起黄泥鼓,跳起黄泥鼓舞,感激盘王搭救瑶人的千古恩德。

(2)打铜鼓

打铜鼓是瑶族百姓的一种文体活动形式。在桂西的巴马、都安、大化、南丹等等自治县的瑶族地区,每逢喜事佳节能看到瑶人打铜鼓。人数场面气氛热烈,在民间舞蹈中并不多见。每年农历五月廿九日,都安大化瑶族自治区的布努瑶胞穿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欢度“达努节”。达努节又称瑶年。每到这一天,瑶家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活动中心,打击铜鼓,对歌跳舞。在活动中心放置铜鼓架上,上挂两面铜鼓,旁边放一面皮鼓。参与者组成若干队,分别出场,相对起舞。每队打铜鼓的二女一男,女击铜鼓,男打皮鼓,按传统的鼓点和节奏边击边舞,另外有八个姑娘手持瑶带和藤圈,背着竹帽,绕鼓跳跃。男女动作协调,舞姿健美。时而轻鼓慢舞,时而密鼓急舞。表演完毕人们向最佳鼓手敬酒献礼。祝贺并且授予“铜鼓王”美称。瑶家不论婚娶喜事还是欢度节日,都会盛请铜鼓王击鼓助兴。

(3)盛装插田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各村瑶族插秧之际,人们互相帮助插田,插完一村又一村。亲友趁机借口会面,青年男女趁机找对象。妇女们插田时穿上新衣。戴上银板和耳环。青年男女更注意打扮。双方见面心中有意,便使用歌声,以歌传情:“四月插田行对行,插个小行对大行,插个月亮对星子,插个小妹对情郎。四月里来正插田,妹问情哥插几天,妹拿禾秧六十把,把把插在郎身边。”

水族端节

端节又叫“借端”,有开端的意思。端节是贵州省水族的民间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民间水历以农历九月为岁首,节期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这期间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过节。水族端节的来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有一个流传较广:从前,有兄弟三人随大水飘流到现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这块地方。他们看到被洪水肆虐得满目荒凉的田舍村庄,便下定决心恢复家园。三人约定一年以后取得成绩再相会。于是,在水历一月初,三兄弟分手了。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劳动,终于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重新团聚了。

为了表达对前辈的敬慕和怀念,水族人民便把三兄弟分手和重逢的日子作为节日。过端节的前一天晚上,村寨里就普遍地响起了铜锣声。其实这个锣在平时是不打的,只有在喜庆的大事和大的节日时才敲响。铜锣声声迎新送旧,预示着新年的来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查看过“端节”的物品是否齐备。端节的早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装,用丰盛的食品祭祀祖先,用刚收的新糯米煮成新米饭,用鲜活美味招待登门拜节的客人。

在节日里,水族人民还举行赛马,击鼓,吹芦笙,跳舞等等民族特有活动。赛马一般在村寨附近山坡进行。这样的山坡又叫端坡和年坡。参加比赛的小伙子将高头大马牵到场地旁边,仔细地给马儿梳妆打扮,给马辔头上系上铜铃,扎上两朵绣花球,在马背上垫上一层厚厚的绒毯。赛马开始小伙子跃马扬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击鼓是水族端节的又一项有趣的民间活动。

鼓有铜鼓和皮鼓,铜鼓呈金黄色,宽一尺五寸重六十多斤;皮鼓是用一节两尺五寸长的泡桐树挖空树心,两端绷上牛皮造成的,敲起来发出洪亮悠扬的乐音。击铜鼓一般在节日夜晚进行。有铜鼓的家户用绳子将铜鼓吊在房子中间,击鼓为乐,击鼓为快。击鼓时青年男女吹起芦笙,跳起具有民族特色的铜鼓舞和斗角舞。铜鼓舞是一种豪情奔放的助兴舞,鼓点从慢到快,从低到高,舞步矫健,气氛热烈。斗角舞是水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一般在年成好的时候的庆丰喜舞。就是把斗牛和斗牛的形象,艺术地穿插在撒种、育秧、收割的过程当中,表现了水族人民热爱劳动、祈求丰收的美好感情。

京族“哈节”

京族“哈节”是居住在广西东兴一带的京族传统民间歌节。哈节的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在农历的六月初十,有的在农历八月初十,还有的在农历正月二十五。京族“哈节”是由“哈亭”各家各户捐助兴建。哈节的节期一般连续三昼夜。节目内容分为祭祖乐神、祈佑丰年等等。京族哈节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分为迎神、祭神、入席、送神四个程序。每一程序中都要“唱哈”和跳舞。唱哈要聘请“哈妹”,两人唱歌,“哈哥”一入伴奏等等。“哈”或者“唱哈”在京语当中意为唱歌。关于哈节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在七八百年以前。有一位歌仙来到了京族的聚居地区,每天劳动之余,他还教领百姓唱歌。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京族百姓兴建了哈亭,经常在哈亭唱歌和传歌。这种活动世代相传成了后来的哈节。哈节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活动是唱哈,在哈亭举行。哈亭是木造建筑,结构严谨,外形美观,极富民族特色。哈歌有固定手抄本。专人演唱,一男二女,轮流演唱。歌词内容往往叙述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幸福生活、友谊和爱情。

东北黑貂习俗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不用说是大森林中的自然植物。

而貂皮是一种小食肉兽黑貂的皮。在东北黑貂多栖息于乌苏里江上游的山地、绥芬河流域和长白山中幽密的针叶树林里。黑貂在一月末二月初开始交配。大约经两个月的妊娠期,在三月四月母貂就在巢里生下两只到五只小貂,并用自己奶水喂养仔貂长大。猎人守猎黑貂的时候,一同走到山里来。到了猎场人们分成几个小组,各自选定自己的守猎地点。然后建立一座临时小木屋子,贮藏食物和狩猎住宿。每天晚上同组的猎友们都聚集在一间小木屋里就宿,等到天明再各自外出打猎。寻找黑貂是猎犬职业。猎犬在雪地里发现了黑貂的影子,立刻追上去,把它赶到树枝上大声吠叫,唤来猎师猎取。猎师用枪把黑貂打中,猎犬紧紧追赶。它躲进树洞、土穴,或者石窟里,猎师把树洞锯断,土穴掘开进行围猎。

在漫长的冬季里,每个猎师顶多不过能捕到十几只黑貂,运气好点的也有捕到二三十只。黑貂产量年年不同。因为黑貂跟长白的野猪和栗鼠一样,它们经常成群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种迁移完全受着自然环境的支配。譬如在土地冻得铁硬的时候,地上的积雪堆了好几天,貂就找不到食物吃,所以必须向别处迁移。黑貂的主要食物是繁殖最快的栗鼠。栗鼠常常为了寻觅松子丰富的山林,集结大群而迁移。所以以栗鼠为饵的黑貂,也是同样追随着栗鼠到处流转。从前,民间猎师所猎的黑貂皮一般都不是自己使用的,他们用貂皮和当地毛皮商人交换火药、烟草、食盐等日用品。每次交换可以供应他们用一年。到了下一个冬季,猎人又到山里去打黑貂,交换明年的生活用品。

长白山采参风情

东北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有关人参的古老传说。长白山盛产人参的传说奇特:传说有巡视长白山的仙官听见大山里婴儿啼哭。就放几支人参王以示安慰。从此在长白山留下了人参的后代。清代还有《佛库伦吞果》的神话和《老罕王放山》的民间传说,都是讲长白山曾经被封为“龙脉”禁区不许采挖。因为长白山出产人参、貂皮、乌拉草,一直被认为是三宝聚集的福地,所以数百年来吸引着穷苦人民不远千里冒险采参。

采参人最信奉山神“老把头”。老把头,也就第一个进山牺牲的人孙良。

他曾经留下一首绝命诗,死后成神,时来显灵,保护参农。中国旧历三月十六日是老把头生日,采参人、伐木者和猎手们在这一天都会置办酒席,焚香祭奠,乞求平安。当采参人进入深山老林,看见人参要“喊”。采参人一般是结伴的,五七人组成一个小组,由把头率领集体进山。人山时候每个人手持一把索罗棍。索罗棍比农用锄头的把子粗一些,用来寻参压草。采参时刻发现人参要立刻大声呼叫道:棒槌人参!这时候把头要问:“什么货?”发现参者回答说:“得了几品叶大货。”然后同伙大喊:“快当快当!”这种发现报告,在民间叫做“喊山”。而后边应答者的问语叫做:“接山”。一喊一接目的是要把人参吓住。百姓采集生活当中也有一些禁忌,比如抽烟叫做“拿火”,做饭叫做“端锅”。这些说法都是象征采获了大货。系绳挖参是采参人世代相传的风情习俗。这种习俗是在挖参时候,用两根树枝插在距参秧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人参秧棵用红绳系在树枝上,红绳两头系上大铜铁。依据民风讲,这样取参可以把人参绑住不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