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3338300000028

第28章 喜花篇(1)

花节

中国民间的节历中有一种花的节气。每一年从小寒到谷雨,一共有八气,总共四个月,每气十五天,五天为一候。八气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花气和花节。比如,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菊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龙。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骰,三楝花。这二十四个花信时光极为准确。

每逢梅花烂漫地开放的时节,更会知道,春天就要悄悄地回到人间了。

感觉让人有了生气。古人对于春之去,也有不胜恋的。词中的代表作如宋代黄山谷的清平乐:“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何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也就是说,春天既然挽留不住,那么还是送它走吧。苏州画圣唐伯虎与社友携酒至桃花坞园,一同品酒赋诗,曾诵有“三月尽头刚立夏,一杯新酒送残春,夜与琴心争密烛,酒和香篆送花神”等等名句。可谓“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二分尘土,零落如许?纵不能留春,亦当送春,春未必不待我。”道出了古人以情送春的态度。

广州花市街如锦

在我国农历除夕民间活动中,广州大年除夕的花市应当是最热闹的。这个除夕花市也称为年宵花市,当地又称做迎春花市。这一种春节放花的风习,也只在广州独有。广州的年宵花节是从古代的花市和夜花市逐渐发展来的。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里面这样说:”广州有四市,其一为花市……”在广州的大策花市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广州花早在明朝已成专业花市,人们从河南运来馨花到广州城五仙门码头上岸,这一个码头被称为“花渡头”。花渡头当然也是花市之一。

按照民间传统惯例,广州花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之前的三天开张,到正月初一凌晨二时半收市。广州地处岭南地区,气候温润,四季常青。每逢春节珠江两岸的南海、番禺、中顺德等等地方的鲜花人群,如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断涌来。人们在花市可以随意选购艳丽的桃花、高雅的菊花、姿态绰约的水仙和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金橘,还可以观赏著名的佛山宫灯。听着悠扬轻快的广东音乐。从花市归来人们手中捧着一束束鲜花、一盆盆金橘,灿烂的春光就这样由花市分布到干家万户,使热闹的春节飘散着花的清香,呈现出花的笑颜。

除夕的广州花市除了鲜花以外,还有古董、杂架、挥春、冬果、陶瓷、漆器、玻璃器皿、年宵品等等物品上市。广州花市开市以后,常有两个地方较为集中热闹。早先一个地方在藩署前,而另一个在十八甫。开辟马路以后东移到了桨栏路上。如今广州花市出售的花枝花头品种繁多,比如有桃花、梅花、吊钟花,盆头有茶花、兰花、芍药、月桂、玫瑰、含笑、牡丹、水仙、海棠、热带肉质植物、大红柑、大红橘、金橘、四季橘、金蛋果、代代果、朱砂橘、蟠桃等等。花市的散花又叫做花脚。当中有菊花、鸡冠花、芍药、剑兰、银柳等等。可谓百花灿烂。

梅花时节百花先

英文直到今天还没有专指梅字的单词,梅似乎与李子混为一谈,它们都是叫做Plumn。梅花总是在农历的二月下旬,缓慢而馥郁地开放起来。梅花开在百花之先,所以梅花在一切花谱当中,总是位居第一的。梅花的品格,在百花当中也确有居第一位的可能。古人曾说水陆草木之花,香而可爱者甚众,梅独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先天下而春,就是梅花的可爱与可贵处。古代时候,梅花种类很多。比如有重叶梅、官城梅、同心梅、照水梅、台阁梅、九英梅、丽枝梅、品字梅、百叶缃梅、消梅、时梅、墨梅、侯梅、紫梅诸种。南方还有绿萼梅、玉蝶梅、朱砂红梅、胭脂红梅、铁骨红梅、红梅、淡红梅、送春梅等。有的梅可以种在土地上,有的可以栽在盆景里,其中也有老杆枯干,这要算是梅花中的瑰宝了。梅花属蔷薇科,在植物分类学上与杏李的关系极密切。梅花与杏花的格外差别,主要在于它们的果实。如果两花的果肉容易与核分离的是杏,不好分离的是梅。

和陶渊明爱菊一样,近代文人林和靖嗜梅有名。清人龚自珍认为: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这其间的曲、欹、疏三个字,的确道出了梅花三味。

山茶花开春未归

“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这是宋代曾巩的咏山茶花名句,把山茶开花的时期和模样说得明明白白。山茶花的另一名称叫做“玉茗”。又名“曼陀罗”。江苏苏州拙政园里面,有一间十八曼陀罗花馆,因前庭有十八株山茶花而得名。山茶花树身高的达一丈,低的大约二三尺。山茶花可以作盆栽;叶厚有棱,终年不凋。山茶犹以云南产品最为丰富,拥有滇茶之称。根据滇中茶花记录说:山茶花最甲海内,种类七十有二,冬末春初盛开。大于牡丹,一望若火齐云锦,烁日蒸霞。南城邓直指有茶花百韵诗,言茶有数绝。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枝干高辣四五丈,大可合抱;肤纹苍润,黯若古云气樽。枝条黝纠,状如麈尾龙形。蟠根轮穗离奇,可凭而几可借而枕。丰叶如幄性耐霜雪,四时常青次第开放。历二三月水养瓶中,十余日颜色不变。

山茶自冬始,一直至清明开花不已。有古诗道:“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由此看来,万花丛中最能耐久的,确实以山茶花为最了。一般状态下,山茶花开放半个多月还是鲜活如故。过去的山茶品种繁多。表面浅红色的有真珠茶、串珠茶、正宫粉、赛宫粉、杨妃茶等品种,深红色的有照殿红、一捻红、干叶红诸品。纯白色的有茉莉茶、干叶白诸品。最难得的有一种焦萼白宝珠,花蕊纯白,形如宝珠,清香醉人。有一种玛瑙山茶产于温州,兼红、黄两色,深红为盘,白粉作心。确属山茶当中一个异种。还有一种鹤顶茶产于云南,大如莲花,猩红如血。中心塞满,好似鹤顶。更有一种像山踯躅般开小花的,小名叫做“踯躅茶”。此外比如云茶、宝珠茶、磬口茶、石榴茶、海榴茶、菜榴茶等,都以形态胜。更有黄色的山茶很罕见。最奇怪的是明代正德年间,有人在青山的僧寺中见到一种鹦鹉山茶,花形活像一头鹦鹉,左右两花瓣互掩似为双翼,中间另有两花瓣合成腹部,两花须下垂如足,花蒂横生如头,两面更有黑点各一似是双目。宋代爱国诗人陆放翁心爱山茶,赋诗咏叹道:“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迎春花放喜立春

迎春花又名叫做“金腰带”,是一种小型灌木,往往数株丛生,也有独本露根,张如龙爪,姿态娇美。迎春花干高的一二尺或三四尺不等。迎春花可以盆栽,要是种在土地上面,可以高达一丈往上。迎春花茎作方形,上端纤细而延长。因有金腰带之称。迎春花茎上对节生出小枝,一枝三叶,叶比较厚呈深绿色。与小椒叶很相像而没有锯齿。迎春花春天之前开放鹅黄色六瓣小花。迎春花有开花作两叠的,据说来自日本。迎春花开在梅花之先,性不畏寒,花时很长。民间旧籍当中称迎春为僭客。迎春种在盆中作悬崖形,柔条下垂,美观。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有迎春花诗:“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还有晏殊咏颂迎春短句:“浅艳侔莺羽,纤条结菟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诗上寥寥二十字,便将迎春花的芳芳特点写得妙趣全现。民间词中咏叹迎春花的,还有宋人赵师侠清平乐一阕:“纤裱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词身虽小,但是把迎春和金腰带两个名称全都带出束了。

杏花春雨江南喜

每逢杏花开放时候,江南一带往往春雨绵绵,一位词人曾经写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如果把这三个名词拆开来一读,顿觉隽妙。宋代诗人陈简斋也吟:“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足证雨与杏花不解之缘。爱国诗人陆放翁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讲到了更平凡的雨巷民生。唐明皇游别殿看见柳杏含苞欲吐叹息吟道:“对此景物不可不与判断”。命令高力士取了羯鼓过来,临轩敲击并奏一曲,名叫春光好。回头一看柳杏都放了,他说道:“只此一事我能不能唤作天公啊?”王禹翱也有诗云:

“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只有流莺偏趁意,夜来偷宿最繁枝。”明指江南春雨有情。元好问也有诗说:“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原是太憨生。”道破江南春意又生。黄蛟起更有诗道:“烟波影里画船轻,尺五斜辉拥树明;马上销魂禁不得,杏花山店一声莺。”喻明喻暗,杏花江南。又比如那更有名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都是有关江南雨期看杏花的名句。如此看来,这人间杏花真的是江南花园深闺中的宠儿了。

人面桃花春尤闲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这是千古诗经当中的久传名句。每逢到了阳春三月。看见了那些烂漫的一树红霞,就会不由想到诗经拘这几个字。桃花的品种不少,大致可分单瓣、复瓣两大类。单瓣的能结实,有一种十月桃,迟至十月才结实。产地不详。复瓣的有碧桃,分白色、红色、红白相间、白底红点与粉红诸色,而以粉红色为最名贵。其他如鸳鸯桃、寿星桃、日月桃、瑞仙桃、美人桃也就是人面桃,也都是复瓣的。安徽的碧桃也颇名贵,它干身粗如人臂,屈曲下垂,作悬崖形。花为复瓣大似银元,作粉红色很难得,着花累累鲜艳可爱。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写一个理想世外桃源。而《武夷杂记》载:“春山霁时,满鼻皆新绿香,访鼓楼坑十里桃花,策杖独行,随流折步,春意尤闲。”

这些文字显然是桃源实录的模样。

宋代时候有所谓“蒸霞匾额”,是因为山上独多桃花之故。民间二三月间游人纷纷来看桃花,称之为“小桃源”。比如栖霞岭满山满谷都是桃花,仿佛红霞积聚,所以有了这个好听名字。古田县的黄蘖山桃树密集,山下有桃坞、桃湖、桃洲、桃溪诸胜,到处都是桃花。上海龙华一带,旧年桃树极盛,每逢春光好时。游人趋之若鹜。明代画家唐伯虎晚年曾在家中,卖画为生,居住之名桃花庵。唐明皇御苑中有干叶桃花,每逢桃花盛开时,与杨贵妃天天宴饮树下。皇上说:“不独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销恨。”说着还亲自折了一枝插在贵妃的宝冠上。端详笑道:此花尤能助娇态也……

干叶桃花就是碧桃。因为它是复瓣,比单瓣的更见娇艳。诗词中咏碧桃的并不多见,曾有宋代秦观有虞美人一阕云:“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向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一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他说所谓不是凡花数,这是给与碧桃的一个很高的评价。崔护的传世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也是流传最广的有关桃花的诗句。

韩愈在他的《桃源图》中,开头便指出:“桃源之说诚荒唐”。在这一点上,韩愈似乎要比渊明现实得多。几百甚至千年以来,桃花一直是鲜艳甚至是妖冶的化身。虽然有人给桃花蒙上了一层暖昧的色彩,但是种植和欣赏桃毕竟中国最早,比如《礼记·月令》当中记载:“仲春之月桃始华”。可见,中国人在公元前十世纪对于桃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历史表明,全世界的桃子都是中国传去的。印度开化虽早也不例外。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便是明证。梵文中的“桃”字的涵义是中国的水果。原产中国的桃经由印度、波斯而逐步西传,终于遍及了世界。古希腊植物学家希阿弗来斯塔士,一知半解地以为桃既来自波斯,遂命名为波斯桃。其中这便是桃的拉丁文名字中。为什么有波斯的桃的原因。苏轼诗中出现的“碧桃”是出名的花桃。碧桃多为重瓣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达尔文还把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贡献,作为人工选择学说的重要依据。世界上果桃品种很多,比如太仓的蟠桃、上海的水蜜桃等等。明朝的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有:“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的说法。由此可见上海水蜜桃出名很早。清代嘉庆年间的褚华编过一本叫《水蜜桃谱》的书,里面专门记叙了上海地区的水蜜桃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