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胭脂是古代妇女化妆用品。主要产于西域匈奴地区焉支山,所以胭脂又名“燕支”或者“焉支”。传说中,胭脂是用一种名叫“红蓝花”的野生植物作原料制成的。胭脂用以涂抹嘴唇和脸颊、眼睑等部位。隋唐以后也有用石榴花等代替的。民间素有“南朝金粉,北地胭脂”的成语。古语以“金粉”为南朝妇女,以胭脂为北地妇女的代名词。唐人制作胭脂,除红蓝花外,还有石榴山花两种原料。唐人制作胭脂的第二种原料是“花”。《北户录》记录:“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正月开花,土人取含苞者卖之,用为胭脂粉。或时染帛,其红不下红蓝。”此种胭脂特称为花。胭脂在近代有两种制法。第一种用红蓝花先榨取花汁,依法制炼而成嫣红液质,然后用金箔纸浸于液中,待干即可上市。或将液汁制成饼片,用器皿盛供妇女用。第二种用苏木制胭脂,先把苏木用刀削为薄片,煮取其红色素然后浸入丝棉,也有依上法涂于金箔纸上发卖的。苏木是外国染料,用苏木煮汗制赤色染料之法是异族人传入的。这又是胭脂外来的一个民俗证据。
黛眉
黛眉是唐代妇女的一种面饰。使用时用一种鸦黄色染料蘸水画在额上,而且还要将原来眉毛剃去,以一种柳条烧焦制成的青黛色颜料,在眼眉处描绘出各种式样,民俗称之为“黛眉”。黛眉是细而长的蛾眉。宽而阔的广眉一般不属黛眉。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说:“纤纤初月上鸦黄”,“初月”指的就是黛眉。另外,唐诗还有“青黛点眉眉细长”和“巧句轻黛约残妆”等句,讲的也是古人黛眉。《佩文韵府》引《海录碎事》讲:唐玄宗命画工画十眉图,有鸳鸯、小山、五岳、三峰、垂珠、月跌、分梢、涵烟、拂云、倒晕等。真正到位的黛眉有十种:一鸳鸯眉,二小山眉,三五岳眉,四三峰眉,五垂珠眉,六月陕眉又名却月眉,七分梢眉,八涵烟眉,九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倒晕眉。
鬏髻
鬏髻属于明代妇女发饰。鬏髻是一种假髻。一般用线丝织圜外编以发,做成一种固定的装饰物。当时称为鼓。鼓比原来的发髻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鬏髻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的发式。在一些首饰铺里,会有成品出售。《三冈识略》里面讲:“余为诸生时,见妇人梳发高三寸许。号为‘新样’。年来渐高至六七寸,蓬松光润,谓之‘牡丹头’。皆用假发衬垫,其垂玉不可举首。”清初比较流行鬏髻。鬏髻品种主要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飞髻、百合髻、归顺髻、平蕃髻、长乐髻、闹扫妆髻、盘桓髻、惊鸿髻、抛家髻、倭髻、囚髻、乌蛮髻等等。
铅华
铅华又称铅粉,是古代妇女化妆用品。因以铅锡等金属烧化碾碎后制成而得名。传说夏商时就已出现,唐代以粉敷面风气日盛。唐代诗人元稹《恨妆成》讲:“敷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张祜《李家柘枝》还说:“红铅拂脸细腰人”,红铅指的就是铅华。
妆靥
唐代妇女面饰。妆靥用丹青、朱红等颜色在面颊两旁点出各种形状。民间传说有一位贵妇,面颊有一块斑痕,用上妆靥作为掩饰,众人觉其妍丽。纷纷竞而效之,成为一时风气。
蔽髻
蔽髻是魏晋时期妇女发式,是一种假髻。贵族妇女的蔽髻上镶有金翠首饰,规定十分严格。普通妇女的蔽髻比较随便,装饰并不复杂,当时称为“缓鬓假髻”。由于发髻越束越高,假髻无法竖立,但仍然披发于肩,仅仅露出眉目。两鬓垂下的头发也往往掩住双耳,有些还下垂至肩。据说梳这种发式时候,最好还要抹上一层蛋白,使之拥有油光发亮之气。
髡发
髡发是古代契丹男子发式。髡发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篦梳
篦梳又称为“栉”。篦梳是一种妇女头饰用具。以金属或竹木制成。一般有弓形和长方形等样式。有背有齿,背相连成一整体,齿有疏有密。梳子齿疏、篦箕齿密。用作梳理头发,去除发垢或纯作装饰。远在商周即有骨梳、象牙梳、铜梳,战国有彩漆木梳和竹篦,南北朝有雕花木梳,唐宋时有银梳。苏轼有诗云:“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
头箍
头箍是明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由“包头”发展而来。最初头箍以棕丝为之,结成网状罩住头发。以后戴的人渐多,又出现了纱头箍及熟罗头箍。形式初期尚阔后又行窄。最后只留下一条窄边,系扎在额眉之上。又被叫做“貂覆额”和“渔婆勒子”等等。一般多为年轻妇女爱戴。
带钩
带钩就是连结衣带的钩子,位置在衣带两端。最早用石骨木藤制成,后来用金玉铜铁,有的镂刻雕凿各种纹饰,有的镶嵌珠玉琉璃,长者几乎盈尺,短者仅有寸许,古有“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之说。带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称“鲜卑”、“犀毗”、“饰比”、“胥纰”等等。带钩原来属于胡人风俗。战国时形成民间风气。除了束腰外还可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挂其他装饰物品。南北朝时一种新型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用带扣连结,带钩作用随之消失。
戴花冠
戴花冠属于宋代妇女首饰,戴在头上用罗绢通草或金玉玳瑁制成花朵。
有桃、杏、荷、菊、梅等等,有的还将这些花朵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冠上叫做“一年景”。这一风俗起于唐代,宋代时候昌盛,而且男子也戴。当时有诗日: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干官帽上开。”
倭堕髻
倭堕髻是汉代妇女的一种发髻。由堕马髻演变而来,髻歪在头部的一侧,样子似堕非堕。犹如汉乐府《陌上桑》里讲:“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飞天
“飞天”是南朝妇女发式。梁代的沈约在《宋书》里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并且还说这种风俗自元嘉六年先在宫中流行,后普及于民间。“飞天”另外一说起源于魏晋年间。
堕马髻
是汉代妇女发髻。唐代李贤《后汉书注》引《风俗通》说: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即一种稍带倾斜的发髻。据说梳这种发髻,加上愁眉啼妆等,能增加妇女的妩媚之态,样子像似刚从马上摔下来一样,从而得了“堕马髻”名字。
三搭头
“三搭头”是元代男子发式。先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开两道直线,然后将脑后一束头发全部剃去,正面一束或者剃去,或者加工修剪成各种形状有一狭条形或尖角形以及桃子形等),任其自然覆盖于额间,再将左右两侧头发编制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南宋孟珙《蒙鞑备录》里讲: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比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两旁者上角垂于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