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3338600000010

第10章 爱好写作——使孩子善于表达思想(2)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兴趣有所差异。3岁以前的孩子通常喜欢阅读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物品的图画书;3~6岁的孩子喜欢阅读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7~10岁的孩子喜欢阅读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富有挑战性的图书;10~13岁的孩子喜欢阅读富有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孩子喜欢阅读有关思维、发明、论证、推理及人物传记类的图书。

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不同类的图书。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两种,即精读和略读。它们都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精读比较注重理解与领会,要求孩子善于分析相关内容。在精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让孩子大声朗读,而且要求孩子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多读一个字,不可错读一个字,也不可颠倒字词的次序。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父母也要适时表示对孩子朗读的欣赏,鼓励孩子多多朗读。略读比较注重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某些关键部分。

孩子学习时应该运用精读的方法,反复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其他的书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目的是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时要先看前言”,这是需要孩子养成的一个习惯。因为前言常常是全书的内容提要之类的内容。孩子先看阅读前言,首先对全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阅读正文内容时就不至茫无头绪了。

父母可以为孩子挑选一些古文或古诗词,让孩子背诵。当然,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书最好是有注释的、比较通俗易懂的。如果孩子能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对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固然,由于孩子掌握的知识较少和拥有的经验不多,理解古诗词来有很大困难,很多时候即使能倒背如流也未必理解其中的含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孩子会慢慢地理解的。

孩子在阅读时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记笔记的时候条理性就很强了。因此,记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

孩子读书是不知道记笔记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读书记笔记,因为记笔记不仅能够增强孩子对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强化孩子的记忆。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家翘先生在上大学时就非常重视记读书笔记,整理读书笔记。他不仅每天晚上整理一遍读书笔记,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写出摘要;而且每月月底还要把当月的笔记再进行一次专门的整理,将所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整理成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在期末复习时,他只要认真阅读自己已经整理好的笔记,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就能轻轻松松地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边阅读边做笔记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整理读书笔记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边阅读边记笔记可以延长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增强记忆。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边阅读边记笔记的习惯。父母可以让孩子用特殊标记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可以让孩子有选择地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还可以摘录书本的梗概提纲、简短书评乃至心得体会,甚至在书本的空白处加上自己的批注。例如,“精彩的描述!”“这句话一语中的!”“这个词语用得很传神!”“这里让人非常费解。”

父母要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笔记,让孩子把作者的姓名、书名或篇名记清楚,以便日后查找。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考虑到所选的图书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父母不能只看到图书的装帧华丽,而不考虑图书的内容质量。

鼓励孩子多积累信息

家教案例

大文豪托尔斯泰小时父母就双双离他而去,他成了一个孤儿。幸运的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收留了他,才使他的生活得到了安定。

托尔斯泰上学时非常刻苦,博览群书。在一次文学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谁阅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提问都面面相觑。这时,托尔斯泰站起来说:“老师,我读过。”同学们都非常吃惊地将目光投向了托尔斯泰。

老师对托尔斯泰的回答非常满意,鼓励托尔斯泰说:“你能把剧本主要内容讲述一下吗?”托尔斯泰信心十足地说:“能!”接着,他大声背诵了莎士比亚剧本中的精彩段落。当他背完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和老师都惊呆了。

自此以后,老师不断鼓励托尔斯泰在文学道路上发展。托尔斯泰树立了人生的目标,更加刻苦学习,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终于创作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等一系列世界名著,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

有人问托尔斯泰:“你能成为伟大的作家,是不是因为你有文学天赋?”托尔斯泰说:“文学天赋是不可否认的。但孩子的天赋要尽早被发现,尔后才能树立目标,为之奋斗,也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孩子回到家苦思冥想,抓耳挠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写作文成了使孩子感到痛苦的事情,而父母也常常是急得手足无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关键的就是缺乏习作素材。

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解决写作文难的问题,就要丰富孩子的习作素材。

父母要让孩子博览群书。有一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形象地比喻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人们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父母引导孩子读书,不能仅仅随便挑几本书,扔给孩子让他去阅读。父母要引导孩子阅读,至少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帮助孩子选择可读的书

帮孩子选择图书不仅要注意图书自身的价值,还要兼顾到孩子的认知水平。

(2)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

父母让孩子学会读书,可以选择一些书与孩子一起读。孩子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事迹叙述,这些都可以成为孩子写作文时的素材。不仅如此,读好书对提高孩子的习作技巧,丰富孩子的词汇也大有帮助。

(3)引导孩子看电视

电视已经得到了普及。它在带给人们娱乐的同时也能直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它能丰富孩子的习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消极地控制孩子看电视并不恰当。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多看健康的电视节目,比如,一些有意义的纪录片、历史剧、人物介绍、动画、喜剧,还有些体育、文化、科学节目等。

父母要引导孩子观看电视中有特点的东西,如山峰、树木、花朵等。看完一个节目后,父母可以让孩子写写内容提要,然后再与电视报上的介绍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当孩子对节目特别感兴趣时,父母还可引导孩子写写观后感。这些都能起到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丰富孩子的习作素材的作用。

(4)多与孩子交流

父母带着孩子感受生活、参加活动,指导孩子读书、看电视,虽然能够为孩子增加一些习作素材,但这也存在局限性。如果父母能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常常与孩子聊天交流,也能不断丰富孩子的习作素材。因为许多事情都是孩子无法直接经历与体验的,父母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间接地来感受更多的事情,积累间接经验。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留意偶然发生的事情。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地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大量的创作素材。

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家教案例

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三个孩子。老大叫至善,老二叫至美,最小的叫至诚,都小有名气。叶圣陶对孩子的写作训练,对父母不无启发意义。

吃罢晚饭,叶圣陶戴上老花镜,坐下来开始给孩子改作文。至善、至美和至诚兄妹三人,分别站在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杆儿。他们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叶圣陶并不加以制止。

叶圣陶给孩子改作文,不像老师那样只在作文上画画改改,而是边看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那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语表达?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遇到他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孩子:原来是怎样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有时候,叶圣陶指出了他们可笑的谬误,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每改完一段,叶圣陶就会朗读一遍,看语气是否顺当,孩子们也跟着父亲默读。

在叶圣陶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的习作渐渐地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兄妹三人在很小的时候,写的作文就得到了朱自清、宋云彬的好评。出版社还出版了他们的习作《花尊》和《三叶》,朱自清和宋云彬分别为两本集子写了序。

父母要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当孩子稍大时,父母应当要求孩子尽量说出完整的句子,不要任其总是说孩子话,比如,把狗说成“狗狗”,把杯子说成“杯杯”。

在孩子小的时候,掌握的词汇少,只能用一些简单的字或象声词来表达想法。随着孩子年龄变大,父母要不断地教更多的词汇和正确的表达。父母平时与孩子说话时速度不要太快,发音用词要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因为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说话经常颠三倒四,词不达意,孩子的语言表达也就不会好的。

语言环境对孩子学习语言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朗读孩子读物,常常讲故事。然后,父母让孩子复述,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清楚准确,写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父母只要让低年级学生把想说的意思写下来,就可以写一篇不错的作文。父母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主要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让孩子多读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课外书籍,熟能生巧,看多了自然而然地会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常常带孩子走出家门,让其能有更多的实际感受,以增加写作题材。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写出真情实感,描写要生动而有特点,不要让孩子一味地模仿范文。

孩子初开始写作时往往是写一些自己的经验,然后才是写一些想象中的故事、诗歌等。孩子如果不能轻松地口述一件事,在试图写下它时往往也会发生困难。因此,父母有必要多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复述已经听过的故事,讲述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在父母有意识训练下,孩子会逐渐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写作时也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在一所幼儿园里,一群小朋友们围着一位幼儿园老师,在听她讲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教你们如何制作自己的图书。你们说,好不好?”老师面含微笑在征求小朋友们的意见。

“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由于略显激动,小朋友们的声音相当响亮。

“我们知道,一本书是由很多很多篇文章组成的,就像老师已经带领你们阅读的这本《格林童话》一样,”老师边说边将身旁的一本书拿出展示给小朋友们。

“《格林童话》是专为我们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它是由大量的故事组成的。我们今天也来编写一本这样的书。我上次布置了编写一篇故事的作业,你们带来了吗?”老师看到小朋友们期待的表情,知道小朋友们的兴趣正在渐渐被激发。

“带来了,”小朋友们一边说着,一边分别将自己准备好的故事文稿递交到了老师的手上。

“好了,我们将故事文稿依次叠放。我们知道,现在这儿有十几份故事文稿了。我们要想翻看到自己的文稿,就需要找好一会儿,很不方便。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对此进行改善吗?”老师说着就将《格林童话》翻到了目录那一页,并且有意地展示给小朋友们。

“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制作一个目录?”一位小朋友受到了老师的启发。

“当然可以。首先,我们将依次放叠放的故事文稿,从第一页起开始补上页码。然后,我们将每个故事的题目誊写在目录上,同时将相应的页码也标在后面。这样,我们想翻看自己的故事时,只需要先在目录上查找到所在的页码,再翻到相应的页码,就可以很快地找到了。”老师边说边给小朋友们做演示。

“我们现在的故事文稿是由很多故事汇集而成的。我们自己当然知道这些故事是哪方面的,但是别人看到就不容易明白这份故事文稿的内容。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老师又边说边将《格林童话》翻到了前言那一页。

“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给这份故事文稿编写一个前言,用于简单介绍包含的内容。这样,才便于别人翻看我们的故事文稿。”老师说着将自己准备好的前言拿出放在了故事文稿的最上面。

接下来,老师用一个上面标有“我们的故事”的封面将故事文稿包起来,又用订书机从左侧加以装订。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制作的图书。”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脸成功的喜悦。

“这本图书是我们共同编写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平时勤于写作,就会逐渐写出很多很多文章。那时,我们每个人就都可以出自己的书了,”老师在结束时恰如其分地点出了本堂课的主旨。教育幸家对父母的怒告

父母让孩子写作构思时,要耐心启发,要让孩子自己谈想法,自己做适当提示。讨论时,父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要以大人的构思习惯去束缚住孩子活跃的思维。哪怕你是一位作家,也不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