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3338600000014

第14章 审美教育——让孩子接受美的熏陶(2)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活感悟的提炼,是作者人生经验精华的浓缩。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用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描绘了社会人生百态。孩子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提升人生境界。

孩子阅读文学的欲望通常是很强烈的。不过,由于年龄小,孩子没有太强的识别能力,往往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父母应该为孩子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例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思想健康向上的图书。

孩子处于一个充满幻想的人生阶段,就应该多读童话故事。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孩子能够明白世问不仅存在真、善、美,也存在假、恶、丑,从而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童话故事中浮想联翩的事物,也能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进行表达,也可以通过声音进行展示,而且有些体裁的诗文离开声音的表达也是不完整的表达。父母要通过让孩子背诵经典诗文,增强孩子欣赏文学作品中美的能力。

开发孩子的音乐才能

家教案例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一生致力于翻译法国文学。傅雷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傅聪是一个音乐天才。傅聪在19岁时就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艺术比赛中获得了钢琴三等奖,在21岁时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傅聪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参加肖邦钢琴比赛并获奖的人。他对肖邦灵魂的准确把握、对肖邦作品的精湛演奏,震惊了中外乐坛。

当人们问到傅聪的音乐成长之路时,傅聪说父亲是他步入音乐殿堂的启蒙老师。其实,傅聪的音乐成长之路也充满了艰辛。

傅雷交往甚广,家中常常高朋满座。他们聚在一起畅谈文艺理论,抒发人生抱负。傅家的家风很严,大人之间谈话,小孩子是不能在旁倾听的,更不容许胡乱插嘴。而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很浓厚的,大人越不让听,越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一次,画家刘海粟来做客。傅雷与他在书房欣赏字画。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傅雷到外间取东西,开门发现了傅聪和傅敏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自己在同客人谈话。傅雷当场就狠狠地训斥了傅聪和傅敏。事后,傅雷对这件事仍耿耿于怀,再三思量究竟自己这样做合适不合适。最后,傅雷作出了让傅聪和傅敏倾听大人谈话的决定,因为通过听大人谈话,孩子可以较早地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傅雷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教育子女时要顺应他们的天赋,而不能违背他们的天赋。傅雷因为自己精通美术理论,也有很多老友是美术界的巨擘,就想让傅聪学习美术。不仅自己可以亲自教导傅聪,而且也可以让他拜老友们为师,将来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在美术方面开创出一番天地来。

令傅雷大失所望的是,傅聪根本就不具备学习美术的天分。傅聪的绘画习作,胡乱涂画,没有章法,而且学习起来也是心不在焉的,似乎对绘画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傅雷正在为傅聪的这种表现感到苦恼时,惊喜地发现傅聪时常在留声机旁一动不动地听音乐唱片,这时的傅聪没有了平时的活泼好动,表现得非常文静。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傅雷很果断地决定放弃让傅聪学习绘画,而让傅聪学习钢琴。傅聪好像天生就是学音乐的,刚学琴几个月,就能听出钢琴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傅雷在得到雷垣教授对傅聪“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的评价后,知道了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傅聪于1954年8月被送到波兰学习钢琴,其导师是著名的“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次年2月,傅聪在经过长达1个月的比赛之后,获得了第三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之后,傅聪继续留在波兰学习,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乐坛的一颗新星。

音乐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也能够促进大脑的协调发展,提高思维能力。音乐能够消除孩子性格中的消极因素,激发孩子性格中的积极因素。例如,激昂澎湃的音乐使孩子克服胆小怯懦的心理,舒缓柔和的音乐使孩子消除脾气暴躁的毛病,等等。

许多父母都很重视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意识到了音乐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情操、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播放与活动相应的音乐。例如,起床后,播放一些有活力的曲子;吃饭时,播放一些和缓的曲子;睡觉前,播放一些催眠的曲子。让孩子随着乐曲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动作,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讲故事时,播放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音乐只能依靠听觉感受和想象,让孩子入门也不是易事。父母要向孩子介绍一些音乐常识。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两件乐器,让孩子对音乐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之后,再让娃理解音乐是作曲者根据音乐的基本规律创作出来的。按照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形成的旋律,是塑造音乐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首乐曲的灵魂。

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作品多种多样,其中大部分是只适合大人听的,对于孩子而言,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父母要为孩子选择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欢快明畅的音乐作品,例如《牧童短笛》《我们的田野》《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这些音乐是专门为表现孩子生活情趣或者提高孩子音乐美感而创作的,都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此外,《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天鹅湖》《英雄交响曲》等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都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音乐内容的表达需要一定的音乐形式,没有音乐形式的存在,音乐内容也就无法得到表达;同时,音乐形式是通过~定的音乐内容体明出来的,没有音乐内容的存在,音乐形式也就不复存在。父母要使孩子认识音乐内容,从中使得情操得到陶冶;父母也要使孩子通过一定的音乐形式,能够表达一定的音乐内容。用美术陶:台情操家教案例

达.芬奇在其名作《蒙娜丽莎》中塑造的永恒的微笑让世人叹为观止。

我们只要见过画中蒙娜丽莎的脸庞,就永远不会忘记。为何《蒙娜丽莎》具有如此的魔力?

这种魔力隐藏在微笑之中。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之中,她那单纯地往两边抿去的嘴角,会使我们产生一种疑惑,这微笑是将笑未笑的开始还是微笑的结束?嘴唇上的皱痕是不是她本来面目上就有的?她的嘴唇原来就有这微微地向两边抿去的线条吗?这些问题是很难解答的。这微笑所引起的疑惑还多着呢,假如她真在微笑,那这微笑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温婉的微笑,还是多愁善感的人的感伤的微笑?这微笑是一种蕴藏着快乐的标志呢,还是处女的童真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高深莫测的神秘!

然而,能够吸引我们的恰恰就是这种神秘。因为她这带有神秘色彩的关貌,使你永远无法忘怀。我们仿佛在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我们的心情及表情完全随着它的波动而波动。如果你是悲哀的,这微笑就变成伤感的和你一起悲哀了;如果你是快乐的,她的嘴角也在牵动,笑容在扩大,与你一样欢乐着。蒙娜丽莎这谜一样的微笑给我们以一种缥缈、恍惚、捉摸不定的感觉。

蒙娜丽莎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嘴唇抿着的皱纹一直波及到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睑差不多已成了直线,因此,眼睛显得有些扁长。这种倾向与嘴唇一样,都是微笑的标志。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延长并牵动着脸的下部,鹅卵形的轮廓因为嘴唇的微动,在下巴部分稍稍变成不规则的线条。由此可见,作者在肖像的颜面上用的是十分轻灵的技巧,各部特征表现得极其生动和细微。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表情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蒙娜丽莎的眼睛是一对没有光彩的眼睛,所以有些人认为达.芬奇当时没有画完此作。其实不然,试想:即使再平庸的画家也不会忘记在肖像的眼中加上一点鱼白色的光。这平凡的一抹或许正是达.芬奇想摒弃的,这副蒙着一层怅惘的双眼与她的似笑非笑的面容正好相照应。她的头发从脸庞直垂下来,显得那么单纯,除了稍有些卷曲之处,只有一层轻薄的发网作为装饰。她的手上并没有饰物,然而又是一双何等美丽的手!在人像中,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表露人的性格。她的手沉静地、单纯地放在膝盖上。这是作品中又一个神秘气息的闪光点。

在她身后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中,用了何等的艺术手法,以黑发与纱网来衬出苍白的脸色。无数细致的衣褶,正烘托出了双手的纤细。她的身体更注入了何等的温柔,使她从正面旋转头来正视。

文字比较抽象,图画比较形象。孩子通常都比较喜欢观看图画,也比较容易爱好美术。孩子比较喜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色调。让孩子将图画中表现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比较,他会对图画中的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美术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绘画用的布、绢、纸、颜料和雕塑用的木、石、铜、泥等)通过线条、形状等手段在平面上或立体中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和个性追求的造型艺术。

即使美术作品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欣赏它,那么它的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

美术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也就是说,欣赏美术作品,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我们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获得美感,注意到的色彩的不同、浓淡等属于形式方面,而画面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则属于内容方面。内容因形式而得以表现,形式因内容而得以存在。将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观察,才能获得对美术作品全面的认识。

通常情况下,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合理的审美态度

欣赏美术作品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准备。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合理的审美态度,不仅可以调动欣赏者已有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且是欣赏者欣赏美术作品的基础。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因此,欣赏者欣赏美术作品就离不开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而且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越强,欣赏者才能越深刻地体昧到美术作品的意蕴。

(3)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美术作品中

欣赏者只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美术作品中,才能真正地与美术创作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获得最佳的审美体验。

(4)再三观摩,深入体味

有些意蕴丰厚的美术作品,需要我们反复观摩才能全面理解其所表达的意思。

父母要让孩子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类美术作品独特的美。在人类历史上,美术作品不断涌现。大体而言,美术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四大类。各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以绘画为例,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连环画、组画、年画、壁画、插画、漫画等;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山水画、花鸟画、静物画等。各类美术作品用料、技法不同,表现美的形式就千差万别。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去参观画展,听一些绘画讲座,从而提高孩子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