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3338600000033

第33章 自我管理——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1)

能够自我管理是孩子自立的前提。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可以提高孩子处世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家教案例

屈斯克利曾经进行了一个测试孩子自制力的试验。

他在所有参加测试的孩子面前放了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如果孩子能够忍耐15分钟,他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得到少的那盘。结果,超过80%的孩子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试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

这说明大部分孩子抵挡不住眼前的诱惑,自制力较弱。

帕瑞克说:“除非你能自我管理,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在哈佛商学院接受两年MBA教育后,帕瑞克回到了印度。起初,他始终希望做得更多,干得更好,不断取得进步。后来,他变得越来越焦虑。他发现周围那些成功的商界人士都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中,他们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领域内,既不健康又不快乐。

帕瑞克认为,学校教育经常教我们怎样去管理他人和事物,却从不教育我们怎样去管理自我。帕瑞克还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自我管理在管理界非常受重视。对于孩子来说,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进入社会前,必须学会自我管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会意识到需要管好自己,也就是自我管理。但是,许多孩子由于经验太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上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学生的问题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生活,将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

一位母亲说:“我一直教育我的孩子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另外,就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一样的时间,有的学生学得很轻松,但有的孩子却学得很累,效果还不好。”

孩子的自我管理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孩子上学以后,父母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识,让孩子整理书包、课本、画册和文具等;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其实,这是父母造成的。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从未想过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就会盲目行事。例如,一名学生成绩很好,由于迷上了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子游戏机室里打电子游戏,一发不可收拾,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导致被学校开除。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孩子事先在脑海中有一个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控制自我。

父母不妨通过制订规则来指导孩子的行为。例如,进别人房间前要先敲门;晚上不能太晚回家;未经家人同意不能在外留宿;下棋、玩游戏要按规则决定胜负;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要礼貌道歉;看电视时不要干扰别人,等等。当然,父母在制订规则的时候,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比如,未经家人同意而在外留宿会让家人担心,这样孩子会比较好接受。

父母应该避免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一旦父母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孩子不但不会自己检查作业,反而觉得这是父母的事情,对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

一些网站、报纸、杂志、电影、录像、图书等中都有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很具有诱惑性,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讨沦什么内容是健康的,什么内容是有毒害的,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

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骗未成年人的钱,诱惑未成年人走歪门邪道,甚至拐卖未成年人。比如,有的骗子诱惑未成年人赌博;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乱思想;有的在未成年人单独行动时,以认识其父母或亲友、带其出去玩儿等为由拐骗孩子。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告诉孩子这些坏人的真实面目。

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教案例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父亲为了帮助他控制情绪和行为,想出了一个办法。

父亲把男孩叫到一面墙壁前,对男孩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然后,父亲给了小男孩一叠图标。

一周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父亲指着墙壁对男孩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没发火。这周内,男孩居然有三天没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

之后,父亲又把男孩叫到了墙壁前,对他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留下了伤害。”

男孩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男孩很少再发脾气了。

艾森豪威尔小时候,他父母让他的两个哥哥在圣诞节前去远足,却坚决不同意他去。艾森豪威尔感到十分愤怒,就冲到屋外,捏紧拳头在树上猛击。他一面哭一面打,双拳血肉模糊都没感觉到。最后,艾森豪威尔被父亲拖回家中,但是父亲并没有呵斥他。母亲给他涂上止痛药,并扎上绷带,但是也没有安慰他。

又恨又怒的艾森豪威尔倒在床上大哭了很长时间。直到他平静后,母亲才进来对他说:“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发怒是自我毁灭,是毫无用处的,需要学会克制。”

遇事不如意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大喜大悲,或者是做事不顾后果,容易冲动。而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就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情绪的体验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

有些孩子喜欢骂人、说脏话。他们虽然知道骂人、说脏话是不对的,每次骂人、说脏话以后也常常后悔,但是由于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总无法控制住。许多孩子骂人、说脏话其实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情感宣泄。例如,东西被他人偷走,自己被他人踩了一脚,等等。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与他人之间的摩擦,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种协议,当孩子在气愤、想发泄时,父母用某种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让孩子及时冷静地想一想,考虑如何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改正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常常做出过分的事情。父母协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避免孩子做出过分的事情,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父母要尽量少管束孩子

家教案例

一位母亲从孩子上幼儿园时起,就培养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用过之后放回原处的习惯。需要父母做的,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父母从不代劳。

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画忘记了带纸,她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忘记带的东西吗?”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然后背起画夹就走了。到了教室后,孩子才发现没带纸,只好自己又回家去拿。

有的人批评这位母亲这样不管孩子未免太过分了。这位母亲说:“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惩罚错误的方法,必须是自己去改正。父母替孩子改正,孩子永远也改不正。这次孩子虽然上课迟到了,但这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而不管孩子则是父母的失职。然而,父母管要有个度,不能把孩子管死;不管应有不管的原则,绝不能放任自流。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是在父母的周全当中去享受。父母事事让孩子自己管下去,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管教越多,带给孩子身上的问题越多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生活上,父母成了孩子的保姆,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上小学了不会穿衣服,上中学也由父母收拾书包,上大学了仍需要大人洗衣服……这种保姆式的管,使孩子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对孩子管与不管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这就要求父母树立榜样影响孩子,用无声的教诲为孩子展示做人的准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允许孩子在实践过程中栽跟头、犯错误,进而帮助孩子总结教训,树立信心,继续前进。父母以理智的方式指导孩子,给孩子指明成长的道路、奋斗的方向,才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人类天生具有一种追求自由的倾向,这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父母不要过度管束孩子,而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使其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