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父母要培养孩子正视挫折,使孩子走出挫折的阴影。
适当给孩子创设挫折
家教案例
一位日本画家曾提出过“一人旅行”的教育方式。
一次,这位画家5岁的儿子想去五千米外的外婆家。画家知道后并没有因为儿子小而加以阻拦,而是对儿子叮嘱了一些在人行道靠右边行走、遇到红灯停止、遇到绿灯前行之类的话,就让儿子独自一人上路了。
儿子给画家告别后就上路了。画家当然不放心儿子独自一人上路。就暗中尾随着儿子。令画家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平安地到达了外婆家。
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当代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常常出现怯懦、任性、自私、孤僻、懒惰等心理问题。这是由于家庭中老人娇惯,父母宠爱造成的。专家认为:这些孩子是因为家庭给予他们的太多,约束他们的太少,使他们从小在一个过于顺利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一个从小总是生活在顺境中的孩子,是很难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生存能力的。
对那些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受挫较少的孩子,父母不妨有意制造一些适当的挫折,使孩子从小就承受一定的挫折。有意给孩子制造一些令他不满意、不舒服、不愉快甚至难受的外界刺激,对常被娇惯宠爱的孩子来说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这将会对孩子长大后适应复杂的社会,经受各种挫折和困难起到良好的作用,至少能使他们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的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应放手让孩子自己活动,积极鼓励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的孩子,父母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一些有益的打击或挫折。
父母要让孩子感受一下饥饿的滋味,因为有些孩子的营养补品多,零食不离口,经常挑食拒食,饭到嘴边没胃口。父母不妨有意识地让孩子挨挨饿,孩子饿了就能食欲旺盛。同样,孩子在心理上也需要经受饥饿的考验。每个孩子都有欲望,父母如果无限制地满足他的一切欲望,孩子的兴奋感会处于饱和状态,就会失去追求的热情。因此,父母就要制造欲望的空腹状态,让他心理上有“饥饿感”。例如,有些父母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这反而会使孩子东挑西捡,兴趣不专一。相反,当孩子缺少玩具时,他会专心地玩,玩得更津津有味。
在父母温暖怀抱中长大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长大后稍遇困难就束手无策,表现出胆小、依赖成性、意志薄弱。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例如,孩子学走路会摔跤,要让他克服困难,在多次摔跤后,慢慢学会走路;要孩子独自一人关灯入睡,就需要他克服胆小、惧怕的心理;喜欢睡懒觉的孩子,早上不肯起床,父母不妨安排好作息时间,让他早起跑步锻炼。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父母要让孩子感到人生的道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碰到困难和障碍是常有的事。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做不了什么事,就包办代替。孩子从小不劳动,不知什么是苦累,以后就会逐渐变得懒散、依赖、怕苦。孩子活动少,缺乏锻炼,不仅对身体发育不利,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不良性格的形成。即使孩子还小,也要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自己穿脱鞋袜,洗手洗脸,整理玩具,帮助父母拿东西、浇花等。
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听到批评就不高兴。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分清是非,知道对错;要让孩子明白做了不对或不好的事情要听从父母的劝告,否则要受到批评。例如,有一个孩子乱翻爸爸的抽屉,把里面的东西扔了一地。妈妈看见批评了他,他就大哭。妈妈又给他慢慢讲道理要他接受批评,去将东西拾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几次批评后,孩子再也不乱翻爸爸的抽屉了。
教育专家对父母的忠告
父母有意给孩子创设一些适当的挫折和打击,也就是一种挫折教育。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能强化孩子的生存意志、培养生存能力。
父母不能过分娇惯孩子
家教案例
杨洋刚入小学读书。杨洋的妈妈为了让杨洋能够用功读书,就对她说:“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要什么都给你。家里的事情你也不用做。”
杨洋听了妈妈这样说,就没有做过任何家务活,想要什么东西了,张口向妈妈要就能得到。还不只这样,每天上学前,杨洋的妈妈给杨洋准备好学习用品、收拾书包;放学后,杨洋的妈妈为杨洋检查作业,替杨洋查字典和解决难题。
但是在杨洋的妈妈的百般呵护下,杨洋不仅连系鞋带都不会,而且学习也跟不上。
孩子学习不自觉,总要家长督促,对各种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一提到做作业、练琴、画画就头痛。上述情况的出现,如果不是父母施加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那么就是孩子意志力薄弱的表现。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往往缺少主见,或者固执己见、独断专横,或者冒冒失失,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缺乏恒心和毅力,等等。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常常是导致孩子意志力薄弱的根本原因。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减少了孩子面对和克服困难的机会;父母采取专制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做事畏缩、犹豫、缺少主见;父母对孩子管教太多,限制了孩子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使孩子的行动缺乏主动性。
孩子娇气、懒惰、依赖性强、吃不了苦并非天生的,都是父母惯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吃苦受累,从小就倾向于为孩子创造一个顺利的成长环境。然而,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十分顺利的环境中并不是一件好事。过于顺利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相反,适度经受挫折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目的劳动时间进行的不完全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中国则为12分钟。其实,即使是刚会走路的孩子,也有帮妈妈做事的愿望,2岁时会帮着递送物品,3岁时便产生了参与成人生活的愿望,4~5岁时就能自己收拾玩具、衣服和洗刷自己的碗筷,这说明孩子的娇懒不是天生的。从人的本能来讲,孩子是愿意做事的。只是父母过分照顾,事事都要包办代替,才使孩子养成了不劳而获、娇懒成性的恶习。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把孩子视为宝贝、心肝,担心孩子跌倒摔伤而不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孩子没有机会锻炼身体,训练行为能力。父母怕孩子做家务太多而累坏,怕影响孩子学习,这都是不明智的看法。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成为一个什么都千不了,什么苦都吃不了的无用之人。
当今的孩子,物质享受大都不缺,文化生活上也比先前丰富了许多,所缺的恐怕要数吃苦精神。现在的父母可以体会到,年轻时吃点苦,能增长见识,受益无穷。倒是一个人一生不曾尝过吃苦的滋味,才是一件悲哀的事。中国数百位帝王中,除了那些艰苦创业的开国皇帝外,有所作为的能有几个?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无忧无虑的帝王生活方式。
再看当今的一些孩子,不是同样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吗?把他们戏称为“小皇帝”,倒是极为确切。做父母的甘心为子女当“保姆”甚至是“孝子”(孝顺儿子),这种环境能培养出孩子的吃苦精神吗?孩子总有长大的那一天,总有离开父母之时。孩子总是在父母编织的网中生存,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等到该自己编网了,就会无从下手,茫然无措。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苦难中,环境逼着他们自强不息,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嚼得苦菜,百事可做。”因此,就目前生活条件而言,吃苦不再是一种为生活所迫的被动行为,而是做人应有的一种优良品质。不要说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是很富裕,即使将来国富民强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在子女面前大摆阔气。吃苦仍应作为一种精神,用来激励后来人。
因此,当今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的“穷阔”是不可取的。面对子女日益高涨的物欲,父母必要时可表现出几分小气,有勇气对孩子说:“孩子,这东西太贵了,咱们买不起!”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震动,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不能满足的欲望。父母还可以为子女创造一个能够培养吃苦精神的环境,有意把富日子当苦日子过。当今的父母有一些是从贫困中爬过来的,倘用“时代不同了”为借口,不再用“吃苦”精神来激励后人,若干年后,孩子的吃苦精神和意志品质将面临严重的挑战,长此下去,一代人娇惯成风,不思进取,那就可悲而危险了。
孩子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千万别替孩子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准则。父母替孩子做孩子能做的事,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也就等于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有做这些事的能力。”如此一来,孩子会感到危机、不安全。安全感是建立在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不自信,哪来的安全感呢?
孩子在感到不安和无助的时候,会本能地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孩子知道父母的爱会给自己以温暖与支持。因此,为了确保可以一直获得这种舒适的感觉,有些孩子一直把情感的支点靠在父母身上,而孩子在交出了自己情感领地的独立权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情感支配。一些在此方面有心理障碍的人,情感上一直高度地依赖他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安全感,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为了支持自我,他们都高度地依靠别人。他们按照父母或老师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他们的自我安全感实际上是他人的反映。
有个孩子的父亲早逝,他的母亲倍加疼爱他。当孩子4岁时,母亲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梳洗。当孩子长得再大一些的时候,他仍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捆衣服上的纽扣,也不会穿鞋子。和他同龄的孩子做这些小事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他却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让他学着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学会穿鞋戴帽了。但他的母亲却说:“我爱我的孩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这位好母亲并不知道,她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她认为自己是一位好母亲,把一切都贡献给了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上在告诉孩子:“你是没用的、不行的。”这种超常或过分的爱起的负效应很大,使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干,不想学习,只顾自己玩耍。当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时,他便会产生失落感。
母亲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孩子本身发展的需要。等孩子长大之后,这位母亲还是一如既往、不断地替他做事情。孩子这不会做,那不愿学,更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勇气和同学们在一起。这样,孩子将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内心毫无准备、毫无自信。
有关研究表明:从小爱劳动、能干事、能吃苦的孩子成年后,比不爱劳动的孩子更能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过得也更美满充实。因为从小所受的磨难、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生存能力,并使孩子感到自己对社会是一个有用的人。
引导孩子挑战挫折
家教案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
在开普勒几岁的时候,天花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弄坏了他的眼睛。但是,开普勒凭着顽强、坚毅的精神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
在开普勒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
在以后的生活中,开普勒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止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
开普勒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
一次考试没考好、一次作业没做好、受到同学或伙伴的嘲笑、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也许是很平常的小事,却可能成为孩子精神世界里的重磅炸弹,摧毁孩子的求生意志,让孩子彻底放弃求生的希望而走上不归之路。这种悲剧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生命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则突显了孩子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太低,无法走出挫败感的阴影。而事实上,那些在挫败感中轻生的孩子,大多都是一些在别人眼中十分优秀的孩子。由于家长的忽视,平时对孩子的心理感受关注得不够,才导致一场场悲剧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