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3341000000067

第67章 跋

本书作者之一近来研究媒体伦理学时的一次探索。

对我来说,新闻自由这个观点一向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这个语体现了宪法的庄严,又是极具说服力的理论财富。我在一班又一学新闻和广告的二年级学生面前,不断挥舞新闻自由这面旗帜。从缪尔·林戈尔德到伊利亚·洛夫乔伊,到托马斯·杰斐逊,他们的故事能说明新闻自由的价值。我对那些出自良知,能说心里话,能写出自的信仰,无所畏惧,从不妥协的人充满敬仰之情。

然而,为新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从来就不是为解决个人当前的机去担风险的事。我所了解的新闻业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是有保的。当然,公司管理上存在问题,财政压力及偶尔有某人为报复他误用标题的事,这些也都需要做些调整。但是,在我们国家里很少有者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时,会去考虑在太阳下山时他自己的职业或入的安全问题。虽然有很多制约新闻的法律,但是我们的传统是保证息来源和出版自由。不符合第一修正案的只是个别特殊情况。媒体有威望,甚至也有名和利。

后来,我去了非洲。

那儿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我执教的那部分非洲,新闻业不是由府部门垄断控制,就是由外国公司拥有,掌握在那些比攻击和批评控新闻纸进口许可证的人更奸诈狡猾的人手中。政府部门只准许他们己的新闻机构存在,新闻只是执政党的宣传工具;广告支持使富人富、穷人更穷的经济制度。新闻记者接受贿赂,司空见惯。在一个政演讲之前,会有人悄悄塞给你一个信封,以表示对报纸发表其演说的息的感谢之情;也可能请吃饭或开车出游;或以其他形式表示谢意。

治领导人可能会遭到批评,但不是直接的。在有些情况下,他们说的都可能不被引用。白宫式的记者招待会被看作是例行公事,只会引人们的诧异,不会被重视。非洲学生问,在这样腐败的行业中,怎么会有正直的人考虑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呢?

在一个由紧张不安的人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制度中,道德价值观起什么作用呢?在世界的这块土地上,一个呼吁公共服务、或是为该不该讲真话引起的争论,对一名新闻记者或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职业会带来什么压力吗?

非洲使我觉醒。我在那儿所遇到的记者中,没有几个持乡村俱乐部会员证或能在医院董事会的联谊会上找到为自己专栏写稿的内容。赞助优惠和帮派斗争的传统每天都在和公正、诚实、廉洁这些美德争夺阵地。被不主张自由选举的政府指控煽动叛乱罪的编辑必须面对由多数党所控制的法庭。呼吁宪法保障(几个宪法才能保障新闻自由)是例行公事,是惯例,只有通过它才能得到法律的判决,而判决早已被运作和动摇这个制度的“教父”收买了。有些地方,人身安全面临的威胁大大挫伤了本书提及的媒体对辩论的执着,对娱乐的欣赏。

非洲是新闻记者坐牢的地方。几年前埃塞俄比亚的德鸠(Dergue)政权被来自东北方面的提格雷人赶下台。然而革命领导人对媒体人士从法律上加以保护没制订什么具体措施。很多新闻记者没有逮捕证就被关进了污秽不堪的监狱,他们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重见天日?

一名东非记者谴责政府让选民在选举站里,排队站在自己所选定的候选人坐阵的桌前投票。为了写这篇社论他进了大狱。同一作者支持罢课的大学教授——因此又加了几年徒刑。在这个国家里作为媒体伦理学教授,如果你让学生阅读入狱作家的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可不再是学术交流,却成为个人做策略上的选择。一个国家的政权基础越不稳定,越集权制,它的道德陷入的困境就越深。

学生会问,从道德上做选择的基础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能躲开因发表不同意见惹来的麻烦?为什么不能靠拢那些与当局关系密切的人,以满足个人私欲呢?为什么不能走那条路呢?如果崇高的文化道德理论不承认、不奖励老百姓的美德它又有什么用呢?最完善的西方个人良知价值观有什么可以奉献给那块土地呢?它的当权者是可尊敬的或可惧怕的,或兼而有之呢?

虽然我的经历只在非洲,但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里,那些当地新闻编辑部无疑也是按照类似的规则行事的,这些地方的伦理学成为夸夸其谈,廉政被贪婪所战胜;法律条文屈服于腐败的法官;他们审看每个案例都要从总统宫殿得到暗示。

我将永不忘记那位给我班学生演讲的新闻记者,他谈到宁愿坐牢也不会因使政府难堪而去向他们道歉。另一位记者谈到他的杂志社最重要的一条规矩——绝不说出你的稿源——这是一条面对如此恐吓威胁很难做到规则。我也不会忘记那位公共关系职员,她是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当政领导人恶毒而又显然是无中生有地攻击她的组织的廉政时,她是那么勇地去回击。他们都是当代的道德英雄。他们走的是一条正道。

法莱斯·姆蒂巴教授著的当代乌干达历史是以充满希望而又谨慎的子结尾的。阿明与奥伯特带来了那么多不必要的苦难与死亡。然而,每一个有民主动机和良好愿望的新政府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一个小官吏千:

百计,损害工人利益,把钞票放进自己的衣袋。姆蒂巴写到:“腐败不但仍存在,而且变本加厉,它膨胀的速度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论述经济战性发展那一章的结尾处,他说:“乌干达需要的是道德复兴,这比什么都要。若道德沦丧,其他任何尝试都将以失败告终。”因此,在一个非洲人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追求道德规范和做出在伦理上有充分理由的决定会一个国家从根本上带来长期的效益——从房屋、教育、修路——一切都需恢复和发展。

如果对你来说这本书只不过是学术研究,你读过后并不感到困惑、忧、害怕;或被传播学专业人员的重任所鼓舞,你可就没读懂这本书。注意课就要结束了,你可以把伦理学放到一边。分数是次要的;美德是终身的在我们称之为民主的社会组织里做些小试验,它的支柱是新闻自由,如果认为不投入自己的勇气和对道德的看法,社会仍会存在,那你可不能这么言。这本书正是激励你的加盟而写的。

我在那块美丽而又充满斗争的土地上,学到的远比讲授的多。

【注释】

1.参看:Phares Mutibwa著Uganda Since Independence(Kampala:Fountain Press,1992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