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
鸟类之最
最耐寒的鸟:北冰洋的“极地鹅”。它能在-118℃严寒下生活。
视力最好的鸟:金鹰。它在1900—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能准确地辨认地面上的小兔、小鸡等小动物。
飞得最远的鸟:北极燕。它在南北两极之间往返飞行,总行程4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最凶狠的鸟:南美洲的大兀鹰。它能战胜雄狮,称之为“鸟王”。一般体重15千克.体长1.2米,两翅展开有3.6米。
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鸟:非洲鸵鸟。
高达3米,体重达150千克。
飞得最快的鸟:楼燕。每小时飞行110—170千米。
飞得最高的鸟:尼罗河天鹅。能在17000米高空自由飞翔。
最大的鸟蛋:鸵鸟蛋。一只重1.5千克。
翅膀最大的鸟:阿房鸟。两翅展开4.5米。
最小的鸟:蜂鸟。它身体长约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大小和蜜蜂差不多。
嘴最长的鸟:产于巴西的妥空鸟。
嘴长约1米。
候鸟迁徙
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候鸟要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作定时的迁徙。世界上有1/3以上的鸟,每年都需要迁徙。
候鸟的迁徙是遵循着一定路线的。这种路线基本上是不变的,即使有某种程度的变更,候鸟最终还是能够飞到原来生活过的目的地,而且还会准确找到自己所筑的老巢。
候鸟迁徙为什么有如此精准的办向感呢?原来世界上的候鸟,不管是白天飞行,还是夜间飞行,它们都有一种特殊的导航本领。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在白天飞行的鸟,多数是根据太阳的方位、高度来定向的。在夜间飞行的鸟,是依靠星空来识别方向的。当星星从东转向西的时候,鸟体内的生物钟会帮助它保持原来的飞行方向。某些生物(包括鸟在内)脑部有一种十分完善的“微型计算机”,它能根据视觉和其他感觉信息算出目标所在的方向和最短的路程。
另外,候鸟也能利用地球磁力线来确定飞行的方向。而且许多鸟类对超声波特别敏感。它们在高空飞行时,能听到远处的雷雨声,甚至能听到1000公里外的波涛声,这种特殊的本领也能有效地帮助他们,修正迁徙路线。
大雁“人”或“一”字形往南飞
大雁是冬候鸟,每到秋冬季节,就从它们的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来到我国的南方度过漫长的冬天。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形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
大雁发出“嘎、嘎”的叫声是一种信息。那叫声能起到互栩照顺、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大雁每小时能飞60—90千米。飞行速度很快,曝管如此,迁徙的时间仍需约一两个月。在长途飞行中,除了扇动翅膀,也常利用空中上升的气流滑翔,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当前面的雁鼓动翅尖发出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就利用这股气流的冲力,在高空中滑翔,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就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了。
鱼下沉和上浮
为什么鱼能在水中自由升降呢?它们靠什么器官控制这种活动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绝大部分的鱼的鱼腹内有一个充满气的银白色的囊袋,这就是鱼鳔,它就是控制鱼的上浮或下沉的器官。鱼鳔一般有前后两室,室内充满气体。鳔内有气体部分是通过和食管相通小管吸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鳔壁上的毛细血管内的m中渗透出来的。鳔的前后两室相通,前室收缩时,气体被压入后室。鱼的尾部就向上抬,头部向下沉,借着鳍的摆动,鱼就下沉到水下层;如果后室收缩,气体被压人前室,鱼的尾部下沉,头部抬起,借着鳍的摆动,鱼就向上浮起。
当然,也有些鱼没有鳔。
鲨鱼是无鳔的。有的鲨鱼靠肝中一些物质的增加或减少来控制沉浮,还有的鲨鱼是通过吞入空气的多寡来控制沉浮。还有些深水鱼也是无鳔的,它们主要靠脂肪来保持浮力。
飞蛾扑灯
大家都知道飞蛾特别喜欢光亮,“飞蛾扑灯”说的正是飞蛾的趋光性。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们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它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当它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在没有月亮的时候,飞蛾看到灯光时,误认为这是“月光”来辨别方向。由于灯光离飞蛾很近,飞蛾为了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就会不停地绕着灯光打转转,直到最后筋疲力尽地死去。
蜜蜂蜇人后会死去
蜜蜂会蜇人,很多人都怕蜜蜂。但是蜜蜂蜇人之后,它自己也要死去。
蜜蜂是用其腹部末端的蜇刺蜇人的。蜇刺是工蜂的产卵器演变而来。
工蜂的背产卵瓣、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转化形成蜇刺;其产卵瓣上具有一些小倒钩。蜇针后面与毒腺、碱腺以及内脏器官相接。当蜇刺蜇人人体再想拔出时,由于倒钩牢固地钩在人的皮肤上,与蜇刺相连的一部分内脏也被带出,留在了人的身上。这样,蜜蜂自然也就无法活了。因此,蜜蜂是不会轻易蜇人的。但是当你招惹了它,它照样会毫不客气地舍命攻击你。
猫科动物之最
猫科动物中最珍贵的可能是爪哇虎,目前生存在爪哇岛上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总数大约只有6只左右。
猫科动物中最大的是虎,在已发现的虎中,最大的长度为3.2米;站立时,肩地最大距离为1米。
猫科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大动物可能是狮子,在驯养环境中能活上30年。“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实际上,大熊猫属于熊科,而不是猫科。它是中国的特产,产于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它身体肥胖,长约1.5米。
四肢粗壮,头大颈精,眼小尾短。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他部分为白色。性孤独,常生活在高山峻岭。喜食箭竹等竹类植物。
1896年,一位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在四川省宝兴县获得熊猫的毛皮,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鉴定为新物种,介绍于世。当时用通行的拉丁文为其定了学名,意思是似猫足兽的熊,中文就译名为“猫熊”。
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北碚首次展出熊猫标本时,说明牌上写拉丁文学名,为了和外文书写方式保持一致,就从左到右注上“猫熊”。当时中文均是直书,从右至左认读,于是观众就误读为熊猫,熊猫这个称为就这样流传至今。
世界上最珍贵的10种动物
红狼:不到100只,生活在美国。
大熊猫:800只,生活在中国。
直角大羚羊:不到150只,生活在阿拉伯地区。
爪哇犀牛:约50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
夏威夷海豹:700—1000只,生活在美国。
毛里求斯茶隼:20只,生活在毛里求斯。
加利福尼亚神鹰:不到40只,生活在美国。
考艾鸥鸟:不到10只,生活在夏威夷群鸟。
新西兰鹦鹉;不到100只,生活在新西兰。
西班牙王鹰:150只.生活在西班牙。
二、植物
植物之最
最长的植物:白藤。
植物老寿星:龙血树。
最古老的树:银杏。
最轻的树木:轻木。
最稀有的树:普陀鹅耳枥。
最高的植物:杏仁桉。
最长寿的种子:古莲子。
树冠最大的树:榕树。
最孤单的植物:独叶草。
花序之王:巨魔芋。
最硬的树:铁桦树。
最粗的植物:百骑大栗树。
含糖最多的树:糖槭树。
最毒的树:加布树。
最粗的树干:尖叶落羽杉。
寿命最长的植物:芝松。
最高的树:红杉。
花之最
最大的花:大王花,生长在苏门答腊的阿诺尔特大花草,无根、茎、叶。
终生只有一朵花,花直径1.4米,靠一根花柄寄生在一种藤本植物的根上。
品种最多的花:世界上的蔷薇有1.5万种,其次是水仙,有3000种,芍药2000余种,菊花1500多种。
浮萍科植物叶微萍和无根萍为世界上最小的花,植物体为一粒绿色细沙,悬浮于水面,无根无叶,长1毫米,花仅0.1毫米,比针尖还小,靠裂变生殖。
花期最短的花:葡萄花的花蕾刚开,花瓣就纷纷飘落,花期不过1分钟。
最耐热的花:洋马齿苋花又叫太阳花,在中午12时顶着烈日开放。
开放最早的花:蛇床花,它在凌晨3时开花。
开放最晚的花:昙花,它在夜晚10时左右才开花。
最耐寒的花:腊梅花在零下20℃时黄色花朵压满枝头。
花期最长的花:热带兰花,也是花中的“老寿星”,鲜艳的花朵80天不衰。中国十大名花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依次为:“花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高风亮节”——菊花;“花中君子”——兰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一杜鹃;“花中珍品”——山茶;“水中芙蓉”——荷花;“秋风送爽”——桂花;“凌波仙子”——水仙。
蔬菜之乡
红椒之乡:四川成都。
海带之乡:渤海。
心里美萝卜之乡:北京大兴。
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
生姜之乡:河南鲁山县。
茭白之乡:上海川沙。
辣椒之乡:河北望都县。
山药之乡:河南汤县。
大葱之乡:山东章丘县。
韭菜之乡:河北深县。
蕨菜之乡:吉林梨树县。
芦笋之乡:山东青岛市。
萝卜之乡:四川江安县。
紫菜之乡:浙江宁波。
笋干之乡:浙江天目山区。
冬笋之乡:广西大苗山区。
榨菜之乡:重庆市涪陵区。
白莲之乡:江西广昌县。
莼菜之乡:江苏苏州市。
发菜之乡:宁夏吴忠市。
大白菜之乡:山东胶县。
黄花菜之乡:河南邵东县。
香菇之乡:浙江庆元县。
水果之乡
杨梅之乡: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东山。已有500余年的杨梅栽培历史。
木瓜之乡:安徽宣城市。栽培木瓜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荔枝之乡:福建龙海县九湖乡。该乡是著名的荔枝产区。“中华之最”之…的“荔枝王”也出自该地。
柑橘之乡:浙江黄岩市。全市有100多个柑橘品种,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
蜜桃之乡:山东肥城县。已有1000多年的桃树栽培历史。全县有桃园6000多亩。
香蕉之乡:广东东莞市麻涌镇。
红果之乡:河北隆化县。
酥梨之乡:安徽砀山县,酥梨又名砀山梨。
椰子之乡:海南文昌市。已有2000余年的椰子栽培历史。
红枣之乡:山西稷山县。
我国四大古梅
隋梅:浙江天台国清寺的一株隋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隋梅相传是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亲手栽植。
晋梅:据湖北《黄梅县志》记载,这株晋梅乃是晋朝和尚支近亲手所栽。他当年从九华山带来珍贵白梅一棵,来到黄梅的蔡山,植下此树。
唐梅:种植于浙江杭州超山大明堂院内的一株唐梅,素誉为“超山之宝”。据说,此梅因种植在杭州吴家桥庞姓园中,一直保留下来。
宋梅:杭州超山的另一宝就是宋梅。这株宋梅植于超山之麓的报慈寺前,是六瓣名种(一般梅花是五瓣),距今已800多年了。
世界上最毒的植物
在我国云南南部、广西和海南岛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生长一种高达30米的大树,叫箭毒木,又叫见血封喉,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毒的植物。属于桑科见血封喉属。为常绿大乔木,基部有围长8米的板状根,树皮灰色。它春季开花,雌雄同株,雄花生于叶腋,雌花单生。紫红色的卵形果实,肉质,长约1.8厘米。
割开这种树的树皮,就会流出白色的乳汁,用它制成毒箭,毒性非常剧烈。在我国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把这种植物叫做“贯三水”,意思是用这种树液制成的箭射中野兽以后,不管它如何凶猛,跳不出三步,必然倒毙。傣族人民在出猎前,要走到村寨边的见血封喉树下,轻轻拔下插在树干上的毒箭,放入背在身上的箭盒中。等到他们抬着猎获物胜利归来时,又要把箭盒里剩下的毒箭一支支射在这种树的枝干上?他们不轻易把箭带进卡寸寨,以防误伤人畜。见血封喉的树液中含毛皮黄毒苷,有剧毒。
人、兽如果不小心眼中滴进这种白色乳汁,顿时双目失明;皮肤破了,沾上了乳汁,会使血液凝同,心脏停止跳动;人、兽误食了它,电会引起心脏麻痹而停止跳动,或窒息而死。
人参’人参是名贵中药,长得像人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参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们看到的人参部分,实际上是人参的根,它既怕强光照射,又怕风雨侵袭,树阴浓密的大森林最适合它们生长。深山土硬,多石块,当人参的主根向下生长受到阻力的时候,根被迫分权。人参叶子制造的养料继续往下,送往邻近的侧根,于是侧根膨大起来,就长成了两条“腿”。主根的上端有一个像人头的突起“芦头”,上面有一些凹痕,这是人参在根上方的茎上留下的痕迹。人参每年春天发芽长出新枝,秋末茎叶枯萎,因此每年在芦头上留下一个眉眼和嘴巴形的凹形。凹痕越多,说明人参的年龄就越大,其药效也越好,也就越珍贵。
藕断丝连
当我们将藕折断时,在折断的地方,可以看到有许多长长的细丝连在一起,这就是藕丝。成语“藕断丝连”,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为什么藕断丝连呢?原来,植物体内有一种叫导管的运输系统,是专门用来运送水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的。
藕是莲的地下茎,深埋在泥泞的池塘中。藕中导管的内壁上有一层叫次生壁的组织,形成环形和螺旋形的花纹,有维护导管的作用。其中,螺旋形花纹的木质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弹性。藕被折断时,螺纹导管会像弹簧一样被拉长而不断,这就是藕丝。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藕丝不是圆柱形的,而是扁平的。每一根藕丝都是由3—8根细丝组成的。它们像弹簧一样螺旋状地盘曲着,可以拉长,一放手又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