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海泛舟
3341400000063

第63章 经贸管理(7)

1914年扩大经营范围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他想方设法挖来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竟然隐约可见。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己驰名京城,东来顺还开办酱园作坊涮羊肉所需的酱油、香油、芝麻酱、糖蒜、韭菜花、火锅等都由这些作坊加工制作。经过几代厨师博采众家之长,苦心钻研羊肉菜品的制作技艺,在爆、烤、涮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家风味的熘、炸、扒、炒等烹调技法,经营的菜品日益精美。

全聚德

“全聚德”原本叫做“德聚全”,是个位于前门大街卖干鲜果品的店铺,可不知怎的,生意日益惨淡,最终倒闭了。

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一位河北冀县早先经营生鸡生鸭的名叫杨全仁的小贩,将此店铺买了过来,开始经营烤鸭和烤驴肉。开业前,一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后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途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扭转运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才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杨全仁一听正中下怀,一来自己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可以标榜店铺做买卖讲德行。于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六必居

相传六必居是山西临汾一个赵姓商人在明朝嘉靖年间创立的,距今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六必居最初仅仅是一个前店后厂的小酒铺。因在制酒始终遵循“黍稻必齐、曲孽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的基本原则,故得名“六必居”。后来的经营者将自己腌制酱菜的手艺和这酿酒的“六必”精神相结合,研究创新出不少好吃的酱菜。久而久之,酱菜的名声倒在酿酒之上,六必居就成了以制售酱菜为主的铺子了。

六必居中“六必”两字的由来,众说纷纭,大都跟明朝书法家,也是臭名昭著的一代奸相的严嵩有关。相传贵为宰相的严嵩吃腻了山珍海味,平日里都靠六必居的酱菜佐饭。六必居的老板知道后,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托人求严嵩为六必居题写匾额。严嵩本不想写,觉得自己贵为宰相,给一个小小的酱菜铺题匾,有失体统。但是,生性猜忌多疑的他,害怕如果一口回绝,万一那老板一气之下在他的酱菜里下毒,令他送命,得不偿失。思来想去,老谋深算的严嵩想了条妙计。他只题写了“六必居”三个大字,而不书落款,用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店老板,又巧妙的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从此这个匾到底是不是严嵩题写,就成了一个未解的谜。

关于严嵩题匾,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严嵩晚年罪恶滔天,被抄家革职,沦为平民。一日,他经过正阳门外的这家小铺,店主看他年老体弱,饱经风霜,心有怜悯,就赠送给他一杯酒和一些酱菜与干粮。落魄的严嵩早已风光不再,经历大起大落的他吃起这些普普通通的酱菜来,更觉得风味独特。恰巧这时老板无意中提起,他和五个合伙人刚盘下铺子不久,准备换了字号,以特制的酱菜为主重新经营。严嵩感激老板的慷慨仁义,主动请求为这个铺子题写牌匾。老板正在发愁起个什么名好,于是就请严嵩帮忙给想个好名字。严嵩知道这个店铺是六个人合伙开的,于是写下了“六心”二字,可是细细揣摩,一铺六心,很不吉利,便非常懊恼自己写的这两个字,更由此想在亲身经历。自己一生追逐名利,不料晚年落魄凄凉,而到现在才明白,这香甜的酱菜和平淡的生活更胜往日浮华。只是自己已被名利误了一生,悔之晚矣。严嵩越想越悔恨,提起笔来在那个心字上重重的划了一撇,从此就有了“六必居”这个字号。

六必居在清朝康熙年间着了一场大火,店铺里的全部物品都被烧毁。

财物虽然没了,可制作酱菜的手艺还在,不怕不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只是那严嵩题的匾,着实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再也不能寻着。就在老板痛心疾首之际,一个店里的伙计挺身而出,使老板转忧为喜。原来那伙计在平日空闲时,常以临字为乐,而店里那块据传是严嵩所题的匾,自然成了他临摹的对象。他还偷偷地将牌匾上“六必居”三字拓了下来,随身携带。

日子久了,竟然也摹得入木三分了。

老板得知后,忙让伙计将拓片送去制新匾。伙计手忙脚乱之间把自己临摹的一张稿夹带在拓版里送了去。做匾的师傅看到了两幅字,虽然极其相像,但一副在苍劲中略显暮气,另一副劲道十足且有蓬勃向上之感,他误认为前者是六必居老板自己临摹的作品,于是就用后者制了新匾。可阴错阳差,他做匾的那幅字,却是店伙计的杰作。由于那伙计临得惟妙惟肖,谁都没有发觉,只感到这新匾比以前更有朝气了。可能真的是因这充满朝气的牌匾,六必居经这场劫难后,更加兴旺了。

“狗不理"包子

天津有一家享誉津门,闻名遐迩的包子店名日“狗不理”。至于这家包子店为何偏偏取了这样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呢?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传这家包子店开业于清同治年间,店主姓高名贵友,乳名叫“狗仔”。据传,高贵友去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不仅选料考究,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独到;味道更是十分鲜美,独树一帜,因而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慈禧太后慕名品尝后,不禁也赞不绝口。从此,这种包子“一登龙门,声价十倍”,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前来品尝包子的顾客与日俱增,门庭若市,常常令高贵友忙不过来。

后来高贵友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经营新点子:即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埋头照碗里的钱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对客人不理不睬。于是街坊邻里们都打趣地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没有表示异议。此店名久而久之远近闻名,一直传至今天,可谓久盛不衰。

茅台酒

茅台酒因产自茅台镇而得名,但这个镇子最初的名字并不是茅台镇,而是叫茅草村。

中国历史上的唐代,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其后宋、元、明三朝间,位于今大方县以东不足百公里的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制作白酒运用的就是这种普通酿酒技术。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600年),朱明王朝发动了平息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的战争。遵义境内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而聚集此地的前后共20多万官兵,酗饮欢宴,播州白酒的消费量大大增加。相对集中在茅台村的酒作坊主无奈之下只好采用对整地窖酒醅进行多轮次发酵蒸馏取酒,其间掺入部分新原料的权宜之计,以便充分利用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节省来源不足的高粱、小麦。于是在茅台村酒作坊中产生出了一套“多轮次掺沙发酵蒸烤”茅台酒生产原如工艺。此后这里的各代酒师又相继创造了“堆积工艺”,使多轮次间掺人的新原料得以充分发酵;有的酒师又大胆地把第一次蒸馏得到的质量较差的酒液泼回酒醅使之在再次发酵中增香。于是又产生了茅台酒生产的“回沙工艺”。之后,又有了高温制曲、大量用曲、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陈酿及其他环节的技术。大约发端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前后的茅台酒生产工艺,到清乾隆初年,历经一百多年已经日臻完备,并产生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白酒酒体,名扬四海。

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规模也日益扩大,茅草村遂改名为茅台镇。

五粮液

自古川贵多好酒,“五粮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四川宜宾是五粮液酒的故乡。五粮液酒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五粮液”一名的产生有一段故事。

明朝初期,四川宜宾一位姓陈的老板,建立“温德羊”酒坊,潜心研究酿酒工艺,探索出杂粮酒的配方,嫡传六代。到了清代,因陈家无嗣,最后一代陈三便将“秘方”口传心授给徒弟赵铭盛。1915年赵去世前,又将“秘方”传给徒弟邓子均。邓根据其“秘方”不断改进,确定了新配方。1929年,宜宾县团练局长雷东垣有一天大宴宾客,席间使用杂粮酒,客人饮后皆赞不绝口。在座的举人杨惠泉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鄙俗。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众人无不称善。

从此,邓子均就把自己配制的杂粮酒改名为“五粮液”了。

竹叶青酒

相传在竹叶青酒的故乡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很久以前就以盛产好酒驰名远近,当地几乎是家家酿酒,为了招揽生意,竞争客源,凡酿酒之人也几乎是家家都有固定的客户,对这些固定的客户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一醉楼,是杏花村有名的酒家,生产各种档次的酒,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至今仍大名鼎鼎的杏花村汾酒,当然那时还没有竹叶青酒。有一年夏天的一天,一大早,一醉楼接到王大户的话,要求天黑之前送去一坛好酒,于是吃罢早饭,一醉楼的两个伙计便抬着一坛汾酒上路了。

路上两人禁不住美酒的诱惑,在路过一片竹林时,偷喝了酒坛中的酒。

因二人虽在酒楼干活,但毕竟年少,所以不一会儿二人便不胜酒力,在竹林中倒头呼呼大睡。二人直睡到日头西斜,才终于睡醒,可是,送去给王大户的酒被二人喝掉许多,这可怎么办呢?二人便抬上酒坛,到小溪边用手掬水,续满了酒坛,但手忙脚乱忙之中,他们二人谁也没有发现被风吹进坛中的几片竹叶。二人又用溪水将坛口泥封糊弄一番,看着没有什么破绽时,方才又抬着酒坛,到王大户家去了。买酒的王大户家是大户人家,并没有十分在意查验,付完酒钱便送二人出门返回,二人回去后给师傅交上酒钱,以为已经瞒天过海,暗自庆幸。

谁知第二天头天要酒的王大户亲自登门,说是要找一醉楼的东家,说说酒的事情,王大户一见一醉楼的东家便连连道谢,说昨日所送之酒乃酒中极品,平生从未有此好饮。今日拜访,一者是为感谢掌柜所赐仙酿,二来向老掌柜的再求数坛昨日之酒。一醉楼的东家听完王大户之言,不知所以,但又不便细问,只好含混应承下来。王大户走后,送酒的两个伙计以为事情败露,便上前将昨日偷喝酒之事对师傅一五一十一一坦白出来,谁知师傅听完不怒反喜,哈哈大笑之后立即吩咐今天关门谢客,要两个伙计依昨日之景如法炮制一番。

从此,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便初见雏形,后又经过几代人不断品味、创新,就形成了今天的曾经进人中国八大名酒之列的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为古老的中国酒文化又增添了一朵奇葩。

西凤酒

陕西凤翔古称雍州,酿酒历史源远流长。西周时期已有酿酒,唐代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将雍州改称“凤翔”,取意周文王时“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的典故。自唐代以来,凤翔就素称“西府凤翔”。据张能臣《酒名记》载,宋代“凤翔橐泉”酒已十分有名。宋嘉祐七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作有赞柳林酒的诗文:“花开美酒唱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明代也有文人赞誉柳林酒的诗文,苏浚《东湖》诗中有“黄花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清代以“凤酒”著称,而且在“八百里秦川”的宝鸡、岐山、郿县及凤翔县等酿制之烧酒均称“凤酒”。

西凤酒无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幽雅、诸味谐调,回味舒畅,风格独特。被誉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即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饮后回甘、味久而弥芳之妙。

汾酒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随着炼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1975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

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远近闻名。

泸州老窖

四川古城泸州酿造大曲酒,始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关于此酒来历,据“舒聚源”酒坊在清朝嘉庆十一年(公元1870年)重修“龙泉井”碑文记载,明朝末年,泸州有一个姓舒的武举,任职驻节陕西洛阳,喜欢饮酒,对当地所产洛阳大曲,情有独钟,多方探求酿制大曲酒的技术。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舒解甲返泸时,把当地的酒母、曲药、泥样,同酿造技师一起带回四川。泸州南城中云沟一带,土质柔软,黄泥有少量夹沙。但是碰巧附近有“龙泉井”,井水清澈见底,清冽回甜,适宜酿酒,他就因地制宜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曲酒坊,取名“舒聚源”。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扩大规模开建四个窖,这时酒已名满川境。

清咸丰末年(约公元1860年),舒姓因人力所限,后来将所创办的“舒聚源”酒坊让给杜天生经营。后来杜天生又转让与温姓,招牌名“温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