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
3341900000022

第22章 健康(2)

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状,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很多都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或处于不良生活环境诱发的。在发病的前期,病灶就会引发一些全身性的功能失常或障碍,体检却很难准确检查出病因。这是真正需要引起重视的亚健康。

(4)人体生物周期中正常的低潮时期。

如女性在月经期间的烦躁、不安、易激动等。

为了积极预防和应对亚健康,医学专家为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均衡营养;保证睡眠——睡眠应占人类生活的1/3时间,它是获得免疫力的最佳途径;保持轻松——让心宽松:人在社会上生存,难免有很多烦恼,必须应付各种挑战,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常晒太阳——在上午光照半小时,对经常处于萎靡状态、有忧郁倾向的人很有效;了解生理周期——每个人的生理周期不一样,找出自己精力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项活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维持健康的身体,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而是为了提高生命的质量。许多和压力有关的疾病,并不一定会致人于死地,例如关节炎、气喘、溃疡、结肠炎、糖尿病、湿疹、偏头痛等等都是。其中一些疾病,是由:身心问题引起的。这就是说,心理上的失常,会在生理上表现出来。除了生理疾病以外,还要能善于控制情绪和精神痛苦,才算是健康良好。情绪方面的疾病,像焦虑、恐惧、惊惶、生气、怨恨、厌恶、罪恶感、无助感、不适宜的感觉,都跟任何生理疾病一样的伤人。精神疾病则是另一种骚刮的原因,这些疾病的种类有:高血压、精神官能症、癫狂忧郁症、恐惧症、歇斯底里症。

健康管理是自我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认清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

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所做的到底是什么。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那就是不愿面对令人不愉快的事实,过去的行动、思想或见到的事,若是会叫我们不安,我们就会设法忘掉。我们对于坏习惯的态度也是一样。

实际上,单单要让自己知道事实,就不是简单的事。要认清事实真相,并且保持着这样的认识,就要和自我保护的反应抗争,否则那反应会遮蔽一切事实。单单是知晓、接受所发生的事情,就会叫你觉得痛苦。但是,若想革除有害的习惯,以健康的习惯来代替,关键就在于认知事实。

压力和坏习惯会造成健康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这样想,压力造成的疾病,是经理或老板才有的问题。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劳工、店员、技术员、专业人员都和经理一样受到压力。不良的工作环境、单调的工作、负担过重、艰巨的目标、高品质的标准、严密的监督,以及工作组织中其他许多层面都可能造成压力。老板、经理还是比较幸运的,就工作方面来说,有比较多的选择,而且比较能掌握得住;或者,至少本来应该是这样子的,有压力,这也是经营、管理工作的特征,这样的情况,也会提供个人主动、冒险的机会,我们都是靠着这样的机会发达的。

(2)相信你能控制自己的健康。

有些人不承认自己会生病,这样的人也常常会觉得,对自己的健康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命定论,“如果我注定要完蛋,再怎么担心也没有用”。自我管理的哲学中,可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态度是很愚蠢的,因为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天生的资质,阻挡不了“上帝的旨意”,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做的事情,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我们能控制的并不少。

(3)能让自己过得快活。

我们对于自己的坏习惯,往往会很固执,不愿意放弃。“除此以外,我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了。”我们通常会这样说。其中有大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不知道我们有时候需要过得快活一点,就好像有时候要克制一下自己一样。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是戒除坏习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

(4)争取别人的支持。

这是养成健康习惯的又一个主要步骤。这是因为,假使其他人不是站在你这边,很可能就会拖你的后腿。有些人喜欢逼人家喝酒、抽烟,这些人也在寻求伙伴,只不过是自我毁灭的伙伴。倘若你希望戒除自我毁灭的不良习惯,养成新的、健康的习惯,那么最好是能找到支持你的人,或者是自我发展的小团体。

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活力

健康专家指出:一般来说,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使你本人充满活力,而保持充沛的活力的方法,则在于防止疲劳,防止疲劳最重要的方法则是休息。的确,休息能够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为什么医学专家特别重视防止疲劳的问题呢?很简单,因为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虑;疲劳会降低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等等感觉的抵抗力。

在二二次大战其间,邱吉尔已经60多岁了,还每天工作16个小时,指挥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秘诀在哪里?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举行很重要的会议。

吃过午饭以后,上床睡1个小时。到了晚上,在8点钟吃饭以前,他要上床睡两个钟点。因为他适时休息,所以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

有大量材料和证据支持“积极休息”的理论——

《为什么要疲倦?》的作者丹尼尔-何西林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情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棒球名将康黎·马克告诉我,他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不睡一个午觉,到第5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如果他睡午觉,哪怕只睡5分钟,也能够赛完全场,一点也不感到疲劳。

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亨利‘福特过80大寿时说:“我能坐下的时候绝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绝不坐着。”

好莱坞一位电影导演杰克·查纳克后来告诉人们,这种办法可以产生奇迹。几年前他常常感到筋疲力尽,什么办法都用过,喝矿泉水、吃维生素和别的补药,一概无济于事。随后,他试了试这一类方法,两年后他说:“出现了奇迹。以前每次和我手下人谈话时我总是坐在椅子里,非常紧张。现在每次开会,我都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现在我每天能多工作两个小时,很少感到疲劳。”

专家建议,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中午睡个午觉,可根据情况在晚饭前躺下来休息1个小时,这比喝一杯饭前酒要便宜得多了。这样,你就可以在你生活中每天增加1小时的清醒时间。

体力劳动的人,休息时间多一些,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贝德汉钢铁公司佛德瑞克·泰勒工程师对产生疲劳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学性的研究,认为工人不应该每天只能往货车上装12.5吨的生铁,应该装47吨,而且不会疲劳。为了证明这一点,泰勒选施密德先生来做试验,让他按照严格的规定时间来工作——有一个人站在一边拿着记时器来指挥施密德:“现在拿起一块生铁,走……现在坐下来休息……现在走……现在休息。”结果怎样呢?别的人每天只能装12.5吨生铁,施密德却能装47吨,而且在3年里,施密德的工作能力从来没有降低过。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在疲劳之前就得到了休息:每个小时他大约工作26分钟,休息34分钟,休息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工作成绩却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

再次强调:要在你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让你每天清醒的时间增加一小时。保持充沛的精力的关键是夜晚要有充足的睡眠。睡觉睡得“熟”非常重要,因为若想在世间出人头地,就必须不断努力奋斗,其间,头脑是否能保持清晰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至于一天该休息(小睡)几次,休息多久,根据专家的建议,每个人在工作时间内应平均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约5~10分钟,一天大约总共休息4次。除小睡以外,其他像喝水、上厕所的时候皆可借机休息,活动一下筋骨。休息后再开始工作,你会惊讶于精神恢复得竟如此之快。

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有人把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中风等“中老年病”称为“生活习惯病”。其实,不管把这些病症称作什么,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是毋庸置疑的。说是“生活习惯病”,是因为任何疾病的起源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累积而造成的。并不是每一位中、老年人都会有疾病。生活习惯伴随而来的疾病,我们可由生活习惯着手来预防。了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改正它。

(1)生活习惯病的特征。

相信不少人都会目睹或遭遇过这样的经历:某日因身体稍有不适去看医生,一量血压才知道有了“高血压”。更糟糕的情况是,一看医生就被诊断为“癌症”。其实,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癌症,一旦发病,药物就只能起到控制不再恶化的程度,要根治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生活习惯病带给人的痛苦。

生活习惯病的最大特征是,当它侵犯人体时,不声不响,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与感觉,而是慢性进行,重复恶化。通常男性在约30~35岁,女性在约35~40岁开始发病,待到发现时,疾病已经在体内潜伏过一段时间了,往往无法痊愈与复原。

(2)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疾病。

生活习惯病虽然与遗传基因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但最最重要的是与生活习惯、饮食生活、运动习惯、休息睡眠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就以最常见的高血压为例,若是经常暴饮暴食、嗜酒、缺乏运动、忙于工作而休息不足、熬夜等,这些糟糕透顶的生活习惯将会使原本家族病史就有高血压的年轻人,提早患上高血压。长期具有如此的生活习惯,会促使病情恶化且很快并发脑中风、心脏疾病或肾衰竭。改正生活陋习,会延缓高血压的发病期并避免所有并发症的发生。

(3)去除陋习是根本。

人们以往的预防观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生活习惯病的预防效果却并不理想。生活习惯病的病因,是由生活陋习反复作用、累积恶化的结果,即使在未有症状之前就提早发现诊断,也是无法根治与恢复的。一旦确诊,完全治愈就很难。定期地进行全身的综合健诊:生活习惯、健康及病史调查、身体状况等等,对身体异常的早期发现,对生活陋习的及早纠正,将疾病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方法。

(4)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要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常见的不良习惯有:

①不良的嗜好。如嗜酒、酗酒,嗜烟(大量吸烟)、嗜赌(赌徒)。有人说得好,在危害健康的诸因素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不良嗜好所起的作用持久而普遍。

②不良生活习惯不可轻视。如卫生习惯差,病从口入,易得胃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暴饮暴食者易患胃病、消化不良以及易于致命的急性胰腺炎。爱吃高脂及高盐食者,最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对健康的危害作用就会经常或反复出现。

③滥用药物。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药害已成为仅次于烟害和酒害的第三大“公害”。全世界每年死于药害者不下几十万人。为此,欲求健康长寿,必须停止滥用药物,包括滥用补养药品。补药用之不当,也会伤人。

④劳累过度或生活懒散。有的优秀知识分子中年早逝,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力劳动强度过大和生活无规律。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生活无规律者能长寿。而生活规律,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恰恰是长寿者共有的特点。

⑤不讲究心理卫生。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所具有的特殊的重要地位。

比如,强烈的焦虑,长期持续紧张、愤怒和压抑等,常常是心身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诱发因素,并能使病情加重。又如长期或强烈的劣性精神刺激所引起的恶劣心境(忧虑、哀愁、恐怖等)还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患癌症。

为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形成建康的行为,科学家提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

①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②合理设计饮食,既要防止营养不足,又要避免营养过剩,坚持平衡膳食。

③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特别是脑力劳动者、企业界人士,更应当挤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④生活规律,起居正常,善用闲暇,苦中求乐。

⑤不吸烟(包括被动吸烟),不酗酒。

⑥家庭和睦,生活安定,气氛融洽。

⑦与人为善,自尊自重,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⑧讲卫生,爱清洁,注意安全。

⑨合理用药,不乱作检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⑩保持健康的性行为,不纵欲,避免不洁性行为。

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内容合理饮食的结构和内容,首先是指摄取的食物是多品种、多成分以及它们在数量上的合理搭配,其次是避开“减寿食物”。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否则,持久而稳定的健康状态就很难维持,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更是如此。为了保持合理饮食,如下原则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