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
3341900000032

第32章 快乐(4)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的能力和心理素质。除了极个别智力超常的人外,大家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而能力却相差很大。在同一个目标下,能力强的人往往比能力弱的人压力要小,因为能力强的人觉得获胜的机会比较大,目标离他越近,压力就会越小。

有压力不一定就是坏事,压力来源于人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就是人追求奋斗的原动力。感受到压力,体会到自己的需求,就能产生为之拼搏的欲望。人在遇到绝路的时候,巨大的压力往往爆发巨大的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或由于客观原因压力过大,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则会使人感到心力衰竭,不堪重负,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更别提奋斗了。就像弹簧一样,在没有超过其承受范围时,你用力压紧它,松开手,它会用力反弹;而一旦压力超过其弹性范围,弹簧发生变形,即使再用劲,也反弹不回去了。

有的压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当上司让你完成一件超负荷的任务时,像这样你必须完成却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务,也能让你感到压力。责任也会产生压力,当你担负起某一责任时,责任本身就要求你完成你必须完成的事情,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摆在你的面前。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压力总是存在的,而且有的压力并不是你自己带来的,但却要让你承受。问题出现了,你只能面对,别无选择,这本身就是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压力呢?

(1)学会丢包袱。

生活中繁杂的事务会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肢解,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干最重要的事情。这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有效的办法是,先分析一下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2)善待自己,放低标准。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吧!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无缺。适当放低一些标准,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许在客观上也减轻了别人的压力。

(3)远离虚荣。

在生活中,许多压力完全是由于自己的虚荣心导致的。为了穿名牌时装、用高档化妆品、住漂亮豪华的房子,不得不拼命地赚钱,无端地增加了自己的压:匀。金钱、名誉、地位这些如同过眼云烟,却常常被人视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为之所累。要减轻生活的压力,就要学会真正地享受生活,摆脱虚荣。

(4)给自己留一点儿思考的时间。

压力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对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过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不少人往往因为急于求成,而忘记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点儿时间思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解剖情绪、分解压力的机会。

(5)不要忘了休息。

过重的劳动会导致人生理疲劳,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过分的焦急与紧张。适当的休息不但会缓解大脑疲劳,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减轻心中的压力。特别是上班族,周末应好好休息一下,张弛有度的生活对对抗压力是很有帮助的。

积极消除工作中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作和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在人们选择机会的同时,自己也同时被选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人感到难以承受工作压力,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反应,如: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易发脾气,情绪低落,思维敏捷度和清晰度下降,记忆力下降,感到头昏脑胀,甚至对工作产生了畏惧感;有时还会出现躯体反应,如:疲乏无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血压上升等等。

那么,如何驾驭工作压力,使它成为你事业成功的动力,而不会阻碍自身能力发挥呢?心理学家的建议是:

(1)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因为每个人都有稳步发展的长处和短处,在选择目标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长处。另外,还要考虑到实际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这就像盖房,光有设计蓝图(理想)还不行,还应该有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能力、机会等)。如果建筑材料有限,却去盖摩天大楼,就必然会半途而废,永远达不到目标。这时,就要根据现有材料,设计建设一座“具有特色的建筑”,它能让你找到“成功”的感觉。

(2)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

要达到目标,就像上楼一样,不用梯子,一楼到十楼是绝对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遭受挫折和失败)。

必须是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制订计划就像设计楼梯一样,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那么在你一步步实现计划时,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强化你的自信心,促使你去更多地发掘自我潜能。

(3)劳逸结合,使生活规律化。

不管工作多么忙,都应该注意保证睡眠时间和饮食规律。在工作之余给自己留点时间,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打球、钓鱼、书法、绘画、音乐、烹饪、郊游,甚至睡懒觉等,都能使你紧张工作的大脑松弛下来,这能使你在下一个工作单元中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长期、持续、紧张的加班工作,不但难以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4)适时地转移。

如果条件不具备,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那么你应该分析一下,这个目标对于你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再努力下去也只能是失败。就像是一楼向十楼蹦一样,再蹦下去,只能是多跌几个包(挫折、失败)。这时,你可以说一句“我尽力了”,适时地退出,重新设立新的目标,就像俗话所说的,“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5)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不要对心理医生有偏见。这就像手指被刀割破了,疼痛、流血,如果伤口小,贴上创可贴就能止血,过几天自己就长好了;而伤口大,流血不止时,就应该看医生,让医生给你止血包扎。在你心理调整不过来时,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能帮助你减轻痛苦强度,缩短痛苦时间,修正心理上的偏差,发挥你的潜力,去重新寻求事业的成功。

适时宣泄和疏导心理压力

人所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总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时,心理发展便出现一系列困扰,同时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危害。但是,如果我们在适当的时机(即适当的时间与场所)打开自己的“心理控制阀”,进行适当的宣泄,将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犹如洪水上涨,危及堤坝而开渠泄洪一样,便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度,恢复心理的平衡。比如,当人们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的。”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宣泄疏导法是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解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它具有简捷、易操作、收效迅速的特点。对情绪变化剧烈,心理反应敏感的人来说,宣泄疏导法是一种容易接受,短、平、快的方法。

为什么宣泄之后人会变得平静呢?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神经过程有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的规律。情绪中枢兴奋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负向诱导,即情绪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人的情绪就平静了。

为什么适度地发泄有利于身体健康呢?这是因为,人的情绪过度压抑会使否定情绪无处释放,而伴随着否定情绪产生的有毒物质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人体的血管、心肌、肠、胃、平滑肌等,损害这些器官。而适度地发泄,就会使这些毒素释放于体外,避免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在发泄悲伤情绪痛哭时,会随着眼泪排出一些生物化学物质,而正是这些物质能引起血压升高、消化不良或心率加快,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自然有利。可见,适度地宣泄比过度地压抑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最常见的宣泄疏导法是心理宣泄法,就是让自己的负性情绪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达到心理上的调节,求得代偿性满足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出气室”宣泄、书写宣泄、向人倾诉宣泄三种方法。

(1)“出气室”宣泄法。

“出气室”宣泄法是指让受挫者在专门建立的软体房间内(用海绵和帆布装修),室内放些橡皮人和其他不怕摔打的橡胶制品。在这个房间里受挫者可以通过打骂橡皮人、大哭大叫、大唱大跳来发泄自己的否定性情绪。这样,受挫者就会得到一种代偿性满足。因为人的情绪一旦发泄出去,心情就舒畅多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摩加庄园里有个人叫洛加,此人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为了改变自己的脾气,他买来一把短剑,每天都要跑到农庄一角的竹林园,花上几小时用短剑砍林子。竹子韧性大,很不好砍,每次从竹林回来,他都累得大汗淋漓,但奇怪的是,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格外平静。他坚持砍了几个月的竹子,竞把火爆脾气改掉了。

(2)书写宣泄法。

书写宣泄法是指让受挫者通过写信、日记、绘画等形式发泄自己情绪的方法,但其作品永远是主人的秘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永不发出的信件”被人们公认是消除怒气和烦恼的良方。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在一系列实验中让受试者表达出最使他们苦恼的情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让受试者连续5天左右,每天都花15分钟至20分钟写出“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或当时最让人心烦意乱的事情。受试者写出东西后若想自己保留。则悉听尊便。这个自我表白的效果惊人:受试者的免疫力增强了,随后半年里去看病的次数大大减少,因病缺勤的天数也减少了,甚至肝功能也得到改善。此外,受试者对其痛苦情绪越是无保留地表白,其免疫功能的改善程度就越大。

研究发现,发泄愁闷情绪的最佳方式是:先把悲伤、焦虑、生气等情绪统统表达出来,接着,再花几天时间把它们写在纸上,最后,从心灵的痛苦中找出某些有意义的东西。

(3)向人倾诉宣泄法。

所谓宣泄无非就是向他人发泄压抑在心中的苦闷、痛苦。通过向人倾诉得到了宣泄,同时,由于受挫后否定情绪的干扰,受挫者主体认识变得思维狭窄、肤浅、固执、偏激,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即缺乏主观调节能力。而向知心人倾诉就可得到开导。

美国杰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这样说过:“我希望人们能听我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在我的一生中,有好几次我感到自己因无法解决问题而火冒三丈,或者陷入苦恼不堪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或者一时被绝望的心理和认为一切都毫无意义的心情所压倒。可以肯定,在这时候我已经处于病态的心理状态。我比大多数人幸运的是,在这些时候我总能找到人倾诉自己的苦衷,由此使我从精神纷乱中解脱出来。最幸运的是,他们往往能够比我自己更深刻地倾听和理解我的意思。……当你处于精神痛苦时,如果有人能听你诉说衷肠,同时又不试图评判你,不替你承担责任,不打算改变你,你就会感到非常愉快。这样,我内心的紧张就会解除。我能和盘托出深藏在心底的令人恐怖的情感、罪过、失望、迷茫等等,我可以通过一条新的途径重新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继续沿着生活之路走下去。使人万分惊讶的是,如果有人倾听并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变得可以忍受,那些似乎不可思议的因素都会变得合乎情理易于理解,那些看来永远无法澄清的迷茫困惑也都变成比较清澈透明的涓涓细流。我一直很珍视别人能以敏感的、充满感情的、聚精会神的方式听我倾诉的可贵时刻。”

当你满腹冤屈的时候,到朋友那里,滔滔不绝地说出来,得到同情和安慰。也许,朋友给你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但给你精神上的抚慰和帮助却是无法计算的。

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心理上的焦虑

当你将要进入到某一社交场合、某一个新的环境,面临升学、考核、升级、分配住房、评选先进等情况时,由于怀着某种期待而又担心不能实现,往往就会焦急不安,顾虑重重,情绪紧张,这是有一定对象和具体原因的焦虑。在另一些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却产生莫名其妙的紧张,总是心神不宁,茫然若失,这也是一种焦虑情绪的反应。由于焦虑往往伴随着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和不愉快,所以它比压力下的紧张更折磨人,是一种不良的情绪。

焦虑是怎样产生的呢?有的是由于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造成的;有的是希望有所成就,但不知自己的目标在哪儿,怎样达到目标,空有成就事业的愿望,却不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由此而产生焦虑。此外,不如意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过高的成就欲而久久不能达到的受挫感,对切身利益过于重视而期待殷切,却又担心实现的可能性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不仅是一时的状态,它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便有可能内化为性格特征。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被不安、惧怕、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会导致精神变态。尽管每个人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不同,但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