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3343300000025

第25章 给投资者的忠告,成为投资专家并不难(2)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对于那些受到呆板的数量分析训练的人,处处都会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话,还不如用电脑算命。选择股票的决策不是通过数学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数学知识是你上小学四年级就学会了的。

但在实际股票投资中,由于那些技术指标使用方便,判断直观,仅通过简单的观察“金又”或者“死叉”似乎就能得到今后涨跌的信息,因此深受广大投资者的喜爱,于是有相当多的投资者特别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把技术分析作为买卖决定唯一依据。他们很相信KDJ、RSI、MAcD等常见的技术指标所表现出的信息。其实,技术分析派所依赖的理论前提是:市场行为含涵一切,价格朝趋势移动,历史会不断重演。该派的代表人物有江恩、艾略特。不过让人沮丧的是,靠技术分析投资股票在股市上发大财的人至今在全世界还没有出现一个,包括江恩和艾略特自己。

技术分析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分析的图表和指针信号的出现往往滞后,任何分析、预测都是基于已知信息做出的,即不能超越现在。未来也必定会受到新的因素的干扰。所以,并不是由技术分析描绘出市场走势,而是市场的变动给技术分析启示,如果投资人根据某些滞后的信号采取行动,往往会错失良机。

(2)技术分析很大程度上属于事后分析,所以技术分析并不是时常有效,更不是对人人都有效,因为它易学难精。技术分析只是辅助性的预测工具。技术分析得出结果的大前提是,市场有产生这个结果的可能性。信号的出现往往和最高价或最低价有一段距离,同时也无法告诉人每次上涨或下跌完结的时间。例如,大盘经过长期调整后,产生反弹还是反转,要看整个市场在这个阶段是否有反转的可能性,如果无反转可能性,则只能是反弹。

(3)关键点的市场方向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市场经常出现短期“背离走势”,甚至时常会出现“走势陷阱”。目前许多散户都拥有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可以很快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技术分析,因此也就出现了反技术分析的操作方法,就是在某些时候,庄家故意按照和技术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以相反的方向去做,这就是所谓“骗线”,我们也称之为“技术陷阱”。

比如庄家发觉这趋势是个大调整,跌势中肯定会有反弹,反弹顶上有一定的阻力,它在阻力位关键点上给你破坏掉,让有的散户认为又是一波起来了,赶紧抢进,而它却顺势把手中持股抛售,股价又唏哩哗啦地滑落,抢进的小户都输得欲哭无泪。原来是假突破,可见技术指针和图表有时也会有骗线,诱散户上当。

(4)技术分析不可能准确预测每次波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同时对具体时间也无法给予明确信号。通过以往所发生的事,并非一定可以预测到将来,往事与未来并非完全相关的,而且同样的技术指标在某一市场适用,在另一市场则失灵。技术分析不能反映突发事件,比如国家领袖或公司领导人遭遇不测,又或发生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等等。突发事件一般人都不知道,技术分析就更没法子预测出来了。

(5)技术分析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换,当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市场的规律或技术分析的方法时,这个市场往往会发生逆转。

当然,技术分析能在股市中流传至今,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和生存的土壤。其实,彼得·林奇只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认为股市中不存在可以程序化的绝招,也最忌讳用固化的思想应对多变的市场。他真正的意思是,不要过分依赖基于数学运算的技术分析,而要认真扎实地做好基本面的调研,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克服人性的弱点。

不要相信投资天赋

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认为别人生来就是股票投资人,而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为悲剧性的天生缺陷。我的成长历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的摇篮上并没有吊着股票行情收音机,我长乳牙时也没有咬过股市交易记录单,这与人们所传贝利婴儿时期就会反弹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彼得·林奇

有人认为“投资才能是一种天赋”,他们在努力之余常常感慨自己没有投资股票的天赋,不如别人聪明等等。实际上,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成功的投资者,因为投资是可以学习和把握的,投资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在股票市场上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在赚钱,但是市场给予每个人获取收益的机会是均等的,当然那些直接参与内幕的交易者除外。只要能把握住机会,努力做足投资功课,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因为林奇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告诫投资者:不要相信投资天赋。

关于投资天赋的问题,林奇在其著作《战胜华尔街》中进行了这样的论述:“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认为别人生来就是股票投资人,而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为悲剧性的天生缺陷。我的成长历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的摇篮上并没有吊着股票行情收录机,我长乳牙时也没有咬过股市交易记录单,这与人们所传贝利婴儿时期就会反弹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对此,股神巴菲特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当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并不需要超人的智商——投资并非是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他认为,自己的致富之道并非是智商的缘由,最主要的是理智。他把智商、天赋比作发动机的功率,却相信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大小取决于理性,而成功就是100%地输出自己发动机的功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仔细观察,而不要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那些虚无的东西上面,比如什么天赋、特异功能以及占卜等等。在股票投资中没有与生俱来的投资天才,即使爱因斯坦还认为天才仍然要靠99%的努力,更何况在股票投资这个领域就愈加复杂了。很多投资者将彼得.林奇每次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运气好或者其他因素,却忽略了投资者本身的努力和对于市场的关注,这种关注并不代表每天在营业部看盘就行了,而是从投资的角度入手去关注生活和社会每个细节。

对于真正的成功者来说,获得高额的收益,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是投资天赋,而是以下几点:

第一,靠理性。贪婪和恐惧是投资市场最大的敌人,而只有理性才能克服。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一定要克服三种非理性投资行为。

(1)盲目杀跌。在股市的下跌过程中,投资者不宜盲目杀跌,而要正确使用止损策略。一旦看见大盘下跌,就不计成本地盲目割肉,是不明智的。止损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重大损失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对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伤害。止损是利是弊,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它。止损应该选择浅套而且后市反弹上升空间不大的个股进行,对于下跌过急的个股,不妨等待其出现反弹行情时再择机卖出。

(2)急于补亏。股市下跌以后,大部分投资者损失很大,想早些弥补亏损,尽快保本卖出。于是,急急忙忙地采用短线操作、换股和摊平等弥补损失的手段。但是,这些操作策略都有严格的应用原则、技巧和应用条件,是不可以盲目随意使用的。否则只会导致投资资金从浅套演变成深套,最后变成完全被套。投资者急于弥补亏损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任何投资行为都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和趋势,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当趋势向上运行时,当市场确实涌现出大量的获利机会时,才是投资者扭亏为盈的最佳时机。如果在非理性下跌中,一味地与趋势顽抗,频繁地逆势操作,只能使亏损更加严重。

(3)匆忙抄底。抄底是一种投资策略,但在下跌行情中盲目抄底抢反弹是不合适的。因为非理性杀跌属于跌市行情中最疯狂的阶段,这种跌势往往是杀伤力最大的,并且具有加速的可能性。因而已出局观望者不必急于抢反弹。特别是在跌势未尽的行情里,抢反弹如同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上身。

第二,靠经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依靠经验来避免错误,依靠经验来把握投资的机会。但经验需要慢慢地长期积累,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

第三,靠知识。通过展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洞察上市公司的价值变化,熟悉反映投资心理变化的技术分析原理,这些都是投资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缺乏投资必备的知识,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容易掉进市场的陷阱之中。

第四,靠勤奋。投资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要想在投资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勤于学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学习证券投资的经验和规律;要勤于思考,思考投资的真谛;要勤于观察,观察科技、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对投资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彼得·林奇就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总之,投资成功不仅仅是靠天赋,所以,也就不值得去迷信这类的天赋。

对于林奇来说,其成功的基础是不知疲倦地调查研究,是各种投资策略的正确运用。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与生俱来的长处,这些对投资来说应该是非常有益的。过分地追求投资天赋,忽略本身的优点和特长,最后的投资也不会尽如人意。投资者要做的是不迷信虚无的东西,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将自身的优点和所长发挥到对股票的研究上,比如对行业的熟悉、信息渠道、耐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学习权威并不是完全相信其成功来自天赋,客观和全面地分析他们的投资思想对于每位个人投资者都会是有益的借鉴。

一定要远离这几类公司

热门行业中的热门公司

很多人喜欢投资于让人激动的高增长热门行业,这里总是人潮如涌,但不包括我。我喜欢投资低速增长的行业,例如生产塑料小刀和叉子的公司,但是我也只有在找不到像葬礼服务业这种没有增长的行业时才会这么做。正是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才最有可能找到能赚大钱的股票。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不喜欢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他认为这种公司的股票受到人们最广泛的关注,每个投资者都在议论着这种股票,并且由于禁不住这种强大的压力和诱惑而买入这种股票。这种盲目的行为,使得热门公司的股票上涨得更快,总是上涨到远远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价位,这时公司基本面就无法跟上这种快速的上涨,最终演变成股价的大幅下跌,其速度和涨上来的速度一样快。

彼得‘林奇举了地毯行业的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地毯行业热门的行业了。由于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簇绒工艺,大大减少了地毯中的纤维用量,还有人使编织自动化,于是地毯的价格大幅下降,到处铺上了这种物美价廉的新型地毯。地毯销量的大幅增加,使生产这种地毯的公司获得非常惊人的发展速度。这时,地毯行业的股票成了热门的抢手货,投资者大量买入这种股票。结果使得投资者损失大半,其原因在于,一下子就有200家新的竞争对手加入原来只有五六家厂商的地毯行业中,它们彼此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每个厂商都赔了钱。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追逐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是一种严重的盲从行为,是一种羊群效应的表现。

被称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经典的寓言,来描述投资者的这种盲目性: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说:“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这位勘探石油的人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突然被打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地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位“聪明的人”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通过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实际上,在大熊市或大牛市中,跟风总是盖过理性思考,这是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钱的铁律。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遇到市场冲动时也往往无法做到理性。

金融学家用羊群效应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具体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下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

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星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