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同理心
3344700000014

第14章 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2)

在一次业务谈判过程中,康敏为了拿下那个客户,就给了对方很低的折扣。而这个折扣已经超出了公司的底线。老板知道后,大为恼火,就在发工资的时候扣掉了她的提成。

对此,康敏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回到家就在互联网上跟自己的同事、朋友们唠叨。她当时带着对公司、对老板的怨愤情绪,一股脑说了很多公司的坏话。除了这件事,她还说公司的产品弄虚作假,老板为了挣钱不惜欺骗客户,还引起了同行业的恶意价格竞争。不仅如此,她还说老板作风不正,经常花天酒地,乱搞男女关系。

期间,有朋友问康敏:“既然这个公司这么不堪,那你还在那里工作这么多年。这是为什么呢?”康敏无奈地说:“没办法啊,我也要养家糊口的嘛,这里毕竟收入还不错,所以为了工资我就忍了!”随后,康敏还写了一篇博客,内容基本上都是诽谤公司和老板的。

没过几天,这件事就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原来,康敏的同事在谈一笔业务时,客户板着脸说:“我不会和你们公司合作了,你们公司的声誉简直太差了,连自己的员工都有那么多怨言。”

这件事反映到老板那里,老板很重视,经过几天的调查,得知是康敏从中作祟。对此老板非常震怒,不但把康敏开除出公司,还让她公开道歉,并删除博客上所有关于公司的内容,而且还要状告康敏恶意中伤公司。

在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让我们感到生气的事情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找合适的时机,用委婉的话语向老板提出来。就算是有争议的,也万万不可在外人面前诋毁公司。

故事中的康敏就犯了这个大忌,这种无所顾忌地批评自己公司的做法,无异于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痰,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这样做,不但把水给弄脏了,自己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在外面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外人的眼中影响着企业的形象,甚至可以说,员工的形象也就是企业的形象。尤其是在客户的眼里,员工的谈吐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

身为员工,我们在心里一定要记住这样一种关系:只有企业发展了,我们的工资待遇才能更上一层楼;只有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了,我们才会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荣誉感。一个员工不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公司的形象与声誉,他就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忠诚的员工,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

张强在一家机械公司做销售员,来这里工作都10年开外了,也没取得过什么突出的业绩。但由于他工龄较长,所以老板也没想解雇他。

去年,公司“空降”了一位新领导。他首先了解了公司人员的构成,然后发现了销售员过多的情况。于是,他决定裁掉一部分销售人员。

不过,这位领导还算通情达理,认为张强算是公司元老级人物,没功劳还有苦劳,所以看在他有资历的份上,对他网开一面,让他兼任了一部分外勤工作,并没有按照公司的职位淘汰制度开除他。

张强运气还算不错,不久之后,就遇到了一位大客户。他们老家的一个亲戚打来电话说,要在他们公司定一批器械,只是有个条件,就是代销。可是公司规定,不允许代销。

然而,张强禁不住亲戚的甜言蜜语,又疏通了一下关系,就决定帮亲戚这个忙。当然,他自己也会从中拿到一部分“好处”。

就这样,张强在公司里为亲戚做了担保人。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多少钱,也承担不起十几万货物的风险。可是,张强觉得,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小,自己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于是他就天天缠着老板,想让公司垫付这笔钱,并以自己的人格担保。

老板是个实在的“50后”,禁不住张强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强的那个亲戚居然是个骗子,他拿了货物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迟迟不肯汇货款过来。

对此,公司感到很无奈,最终不得不责成张强前去追讨货款。由于张强之前拿了人家的好处,所以向人家催款时显然底气不足。公司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损失,于是只好向有关部门报案,并开除了张强,同时告诉他,什么时候把货款追回来,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回来上班。

从道义上说,公司这样处理,算是对张强很仗义了。可张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公司对自己太不留情面了,简直是卸磨杀驴。因此,张强开始对公司怀恨在心。

于是,从被公司开除的那天起,张强就开始到处诋毁公司和老板的声誉,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捏造出来的,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他把这些言论公布在互联网上,还给工商和司法部门写了匿名信,举报公司和老板。

很快,这些诋毁言论在这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传开了。工商、税务等司法部门也介入了进来,对公司进行全面清查。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公司是清白了,但因此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张强这样的行为,公司和老板真是无可奈何,只好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张强将面临着法律的判决。

在现实中,类似于张强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也常常能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看到类似的案例。有些人因此成了高墙之内的囚犯,更多的人则面临着以后在就业中频吃“闭门羹”的遭遇。

如果想获得良好的个人声誉,我们就要做到真诚、坦荡,不要背后挤兑公司,不要向外人发牢骚抱怨老板。即使我们离开了公司,也要像个绅士一样对待我们曾经的雇主。这是一种素质的体现,也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切记,现在这个时代,职场是一个动态的、延续的过程。一个行业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善始善终,因为不满而诋毁公司和老板,势必会给日后自己的职场生涯制造很多麻烦和障碍。

所以,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我们都要做到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做到好聚好散,切勿触犯道德的底线和法律的准绳。

同理心思考题

1.康敏、张强为什么会被公司开除并被状告?

2.你能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公司的形象与声誉吗?为什么?

守住公司的秘密

在公司的机密问题上,坚决闭嘴、绝不泄露是一个员工对公司的基本职责,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

在战争年代,常有一些人叛国投敌,把机密泄露给敌人。我们会把这些人称为“叛徒”、“汉奸”等,觉得这些人对国家不够忠贞,只图一己私利,抛弃民族大义,实在可恶。

其实在职场中也存在这样的人。有些员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出卖公司的机密,结果给公司造成了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这样的人和“汉奸”、“叛徒”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知道,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包括发展规划、核心技术、薪资待遇等。往往这些东西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否则将会给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为此,很多公司在和员工签订聘用合同的时候,都会签一份保密协议,主要内容便是不得泄露公司的机密。

在公司的机密问题上,坚决闭嘴、绝不泄露是一个员工对公司的基本职责,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

牛天阳曾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由于公司要改变发展方向,他觉得已经不再适合自己,所以准备换一家公司。

由于牛天阳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业界也是屈指可数,所以他要找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容易的事。好几家大型软件公司在听说牛天阳打算辞职的消息后,都想方设法要把他挖到自己门下。

其中的几家公司,还纷纷找到了牛天阳,并开出了非常可观的条件。牛天阳也为此心动,但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判断,这些丰厚条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这些公司看重的并非只是自己这个人,更多的是看上自己身上的一些秘密。

有了这层认识之后,牛天阳暗暗打定了主意:“我不能为了这些优厚的条件而背弃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于是,他把这些公司都给拒绝了。最后,他决定去一家美国软件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应聘。

该公司的技术总监非常看好牛天阳的能力,但他最后提出的一个问题让牛天阳很是惊讶。总监问道:“你能加入我们公司,我感到非常高兴,你的能力和资历都很出色,这是我们很看重的一点。我听说你之前所在的公司要转变发展方向,你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你在以前公司所做的一些业务也透露给我好吗?希望你能够清楚,这些对你的新东家——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没等这位总监说完,牛天阳的脸色就变了。他勉强听完,然后义正词严地说:“对不起,可能我让你们失望了,对于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不能答应。虽然我离开那个单位了,但是关于它的机密我无可奉告。因为这关乎我的个人原则问题,我要忠诚于我的每一个东家。”说完,牛天阳就起身离座,愤愤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后面的日子里,牛天阳继续发简历、面试,寻找着合适的工作。然而,就在他忙着找工作的时候,前几天那位面试他的总监来电话了。他说:“恭喜你,牛天阳,你被我们录取了,并且将成为我的顶头上司,因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你的工作能力,还有你对公司的忠诚。请下周一来公司报道。”

牛天阳用自己的绝不背叛,赢得了一个理想的职位。像他这样的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坚决保守公司的机密,不随意张扬和泄露公司的任何动向。老板们需要的、渴求的不正是这样的员工吗?

假如一个人不顾企业的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人对于曾就职公司的忠诚度自然就会降低,对这样的人来说,泄露公司机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这样的人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利益上的满足,但一旦被人察觉,那么东家就会对他轻则有所防备,对他产生鄙夷之情,重则诉诸法律,后果严重。

同样,当企业得知员工泄露以前东家的机密后,便会担心:谁知道他以后又会不会“如法炮制”地对待自己的公司呢?公司里放着这样的人,岂不是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吗?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经说:“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诚。”可以说,泄露公司机密,这不仅仅是背叛公司的一种恶劣行为,实际上也是背叛自己的行为。因为在出卖自己忠诚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这种行为只能使这种人名誉扫地,不但在原公司中无法立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老板也不会养虎为患、收留这种人的。最终,他将失去自己最大的利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

季小辉是某名牌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之后又在另一所名牌大学进修了工商管理课程。按理说,这样优秀的人才,在职场上应该是顺风顺水,前途无量的。可事实却非如此。他被很多企业拉进了“黑名单”,大家纷纷表示永远不再录用他。

这是为何?

原来,两年前毕业之后,季小辉去了一家公司,参与了该公司一项重大决策的制定。接着,他又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并以出让那家公司决策的代价换来了公司副总的位置。而一年多之后,他又带着这家公司的机密跳槽到别的公司。

就这样,季小辉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背叛了好几家公司,业内的大公司知道他的品行后,都表示不再任用他,都怕有朝一日被他给出卖了。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能为外人知道的秘密;每家公司同样有着自己的机密,不能说与他人听。在职场中,老板们更是把保守公司机密作为衡量员工品质的首要标准。保守秘密,是身为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成就员工自身人生价值的需要。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自己的员工跟别人聊公司的秘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秘密。“大嘴巴”员工总是让老板和公司信不过。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也不管有多大的利益诱惑,我们都要闭上嘴巴,防止“祸从口出”。这是作为一名员工的基本素质,也是生而为人的一种美德。

同理心思考题

1.你是怎么对待公司的秘密的?

2.牛天阳的做法能给你什么启示?

3.季小辉为什么会被很多企业拉上“黑名单”?

带着“过门心态”工作

员工进入公司后,要有“过门心态”,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公司发展好了,自己才能好;公司发展不好,自己也不好过。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新娘子过门到婆家的当天,走进院子的时候,看到一只老鼠窜过去,她便回头对自己的老公说道:“你们家居然有老鼠呀!”新郎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话。

第二天早上,正在睡梦中的新郎忽然被一阵追打声吵醒。他从床上坐起来一看,原来是新娘拿着木棍追打老鼠,一边追还一边骂:“可恶的老鼠,居然敢到我们家偷吃大米,看我非打死你不可!”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你们家”与“我们家”,仅仅一字之差,新娘子的心态却已经完全不同了。进到婆家之后,她已经把自己当作这个家的一分子了。古话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许正是这个道理吧。

其实,这个道理同样可适用于现代职场上。员工进入公司后,要有“过门心态”,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公司发展好了,自己才能好;公司发展不好,自己也不好过。

对于国内知名的网络公司百度公司我们都不陌生。崔珊珊是百度最初的7位创始人之一。她进百度公司之前,技术等级很低,在百度一开始只是一位很普通的技术员,而且薪水也比别人低一大截。但是,她一直秉承这样的信念:“只要我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公司就一定会给我同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