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同理心
3344700000021

第21章 忠诚度高,感恩心强(2)

过了几天,贝尔又来了,言辞恳切,说即使没有报酬也行,只要能填饱肚子。见店长没有吭声,贝尔感到了一点希望,于是小声地说:“我看到您这里厕所的卫生状况似乎不太好,这样会影响您的生意的。要不然,安排我去扫厕所吧。只要能给我解决吃住问题就行。”店长答应了。这位店长,就是麦当劳澳大利亚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里奇。

虽说扫厕所的活儿又脏又累,贝尔却干得踏踏实实。他常常是扫完厕所,接着就擦地板;地板干净了,就去厨房做其他的帮活。这一切都被彼得·里奇看在眼里。

没过多久,里奇就说服贝尔签署了员工培训协议,把贝尔引向了正规职业培训。

培训结束后,里奇又把贝尔放在店内各个岗位进行锻炼。虽然只是钟点工,但悟性出众的贝尔不负里奇一片苦心。

经过几年的锻炼,贝尔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19岁那年,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

凭借这样的忠诚和踏实的努力,贝尔赢得了认同和机会,终于在43岁时,成为麦当劳全球的CEO。

贝尔正是凭着忠诚的心,把店里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干,并干到最好为止,才获得了职业生涯的成功。如果你留心观察职场中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一个人即便有着非凡的能力,横溢的才华,倘若没有忠诚的话,也不会取得公司的信任,从而重要的事就轮不到这样的人头上。相应的,这样的人也就很难受到老板的重视,故而难以获得被提拔的机会。

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期待有升职加薪的机会,那么首先我们要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即便我们能力稍微差一点,老板也会认为我们是值得信赖的人,经过培养是能够有很大进步的。这样一来,老板就乐于在我们身上进行投资,给予我们培训和历练的机会,使我们的技能得到提高。

关于忠诚这个问题,曾有学者专门做过一项调查。该学者把公司比喻成一个“同心圆”,不同程度忠诚于公司的员工,则分布于离“圆心”不同距离的外圆上。调查结果表明,忠诚度越高的员工,离“圆心”越近,被提拔和重用的机会就越多,成就得就越快。

谭丁是沃尔玛中国区总经理。谭丁加入沃尔玛公司是20年前的事了。1995年,沃尔玛集团在中国刚开始筹备,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谭丁就加入到了这家公司。

当时,谭丁从事的是采购工作。由于他没有经验,所以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学起。因此,他的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不过,从进公司那天起,谭丁就打定了一个主意: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都始终要秉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忠诚于公司,为公司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在之后的工作中,谭丁以一名学徒的工作作风,勤奋努力,认真学习,从来没有松懈过。逐渐地,他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掌握了谈判的要诀和技巧。很快,他变成了公司采购方面的得力人才。

由于始终对沃尔玛公司忠诚不移,谭丁时时刻刻都以主人翁的姿态默默地奉献着,最终得到了公司的肯定。此后的几年,他由一个普通的采购员晋升为了助理采购经理,然后又晋升为了采购经理,再后来又晋升为总商品经理,可以说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尽管职位的提升和薪水的增长为谭丁带来了不错的生活品质,但他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而是认为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因此他对于自己的忠诚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多为公司尽一份力,他不停地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升自我技能,把沃尔玛在中国的生意搞得越来越红火,而公司对他也越来越重视了。

因为忠诚,谭丁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厚爱;因为忠诚,谭丁让自己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始终如一地带着自己的忠诚,始终如一地不断学习和进步,让谭丁一步一步地迈向了“成功金字塔”的顶端。

其实,对任何一个职场人士来说,只要对公司、对老板有着始终如一的忠诚,他的才能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更容易被老板委以重任。这样的人想要有个好的前途,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作为员工,我们要始终把忠诚作为自己职业生存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忠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利益诱惑的考验。这样,老板才会对我们百分之一百的放心,才会给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才能收获到更多的回报。

忠诚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相对于工作能力来说,忠诚度是任何一个企业和任何一个老板更为看重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最强大的职场竞争力。

同理心思考题

1.贝尔为什么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2.谭丁为什么越来越受公司重视?

3.请谈谈你对“忠诚”的理解。

公司遭遇困境时,不离不弃

要想让自己所在的企业取得良性发展,就必须尽己所能地想企业所想,在企业和老板遇到困境的时候,自己能够挺身而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各种磨难和困境。身为企业的一员,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要想受到老板的重视,要想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在企业遭遇困境的时候,与企业共患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和老板一起共度难关,努力做一枚救企业于水火的“棋子”,而不是置之不理,甚至一走了之。

在史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率大军由边境长驱直入,明军一败再败,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率领50万大军亲征,结果英宗兵败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后,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局势十分危急。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涌现了像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力挽狂澜。

在当时皇帝被俘、军队伤亡过半的情况下,于谦临危受命,率兵抵御强敌,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得此消息后,军民人心极为振奋。

天下安定,对于明朝来说,空前的危机终于过去了。只此一战,于谦便名满天下。他处危不惊,指挥若定的气度才能,帮助自己的祖国度过了危机,进而也成就了自己的盖世英名。

于谦临危受命,救皇帝与国家于危难之中,最后得到了功与名的双重回馈。应该说,当老板面临危难时,能够挺身而出面对困境的员工,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及赏识,日后渡过难关,坚守的人一定会收获到丰厚的回报。

所以,无论企业是发展不顺利还是遭遇到重大危难,我们都不要做见风使舵、望风而逃的人。企业老板聘请一个员工,是想他能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里来。老板与员工其实都是“一家人”,只有大家都团结尽力,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锻炼员工的时候。

刘峰是西宁一家机械厂的普通技术员。一次,厂里的电机坏了,全厂陷入停电的局面,好几个技术员研究了半天,就是找不到毛病在哪里。

负责安全生产的牛厂长对秘书说:“去请纺织厂的孙工程师吧。”秘书答应着,正要走的时候,刘峰站了出来,说:“牛厂长,要不我来试试吧。”

刘峰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大个头,黑脸庞,两鬓络腮胡子,穿着沾满油污的藏蓝色工作服,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因此,许多人都不看好他,牛厂长也有所怀疑地问道:“你有多大把握?”

刘峰很自信地回答说:“请您给我两天时间,我保证修好。”

就这样,牛厂长在别无它法的情况下,半信半疑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峰。

刘峰马上开始了工作。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里。就这样48小时很快过去了,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于是更加加重了对他的怀疑。有同事还笑话他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牛厂长也劝他:“能修吗?不行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刘峰笑着说:“别急,今晚就知道结果了。”

当天晚上,刘峰叫人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铅笔在一处画了个圈,说:“毛病就在这,线圈烧坏了!烧坏了20圈。”

听他这么说,技术工人们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想看个究竟,就爬上电机顶去看。一看果然如此,毛病找到了,电机很快就修好了,整个机械厂又恢复了生产。

事后,牛厂长问刘峰为什么能找到毛病。刘峰说:“我只是用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找毛病,没有神奇的地方。”

通过这件事,牛厂长感觉到刘峰这个小伙子是个难得的人才,心想如果把他调到技术部门一定会发挥他的才能。于是牛厂长一纸令下,刘峰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

这个事例启示我们,要想拯救企业于危难,仅仅有心气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手拿得出手的本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紧要关头无从下手,帮不上忙甚至帮倒忙。

诚然,正如一年有春秋冬夏四季一样,企业也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既然我们让自己在企业里占了一个位子,就应该抱着为企业贡献力量、为老板排忧解难的心态。

总之,要想让自己所在的企业取得良性发展,就必须尽己所能地想企业所想,在企业和老板遇到困境的时候,自己能够挺身而出。当然,平时还要让自己练就过硬的本领,这样才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无计可施,为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遗憾。

同理心思考题

1.于谦的故事能给你什么启发?

2.刘峰为什么能得到牛厂长的重用?

3.当公司遭遇危机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服从:忠诚度的有效证明

忠诚决定着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忠诚的员工不管是面临难题还是简单事务,都会坚决服从上级的指令,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完成。

“员工的天职就是服从!”这是镌刻在美国UBC公司培训室中最醒目的格言!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服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因为这是热爱工作和“忠诚度”高的有效证明。

但在职场上,总有一些员工自命清高、眼高手低,往往只找简单、轻松的工作来做,对上级安排的那些苦、累、难、险的工作,推三阻四,不愿服从,这不只是个人心态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不够热爱工作,忠诚度低。

从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王琦顺利地被一家做电子商务的外企录用。可是,就在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十足的信心和无限的憧憬时,她却被人事部告知需要先去厂房车间实习一个月,试用期若被通过,才可以转为正式员工。

此前,王琦一心想着自己将坐进环境幽雅的办公室,工作之余可以悠闲地去茶水间泡杯咖啡,所以当听到公司对自己所做的去车间实习的安排时,心里很受打击。

王琦心里琢磨道:“我堂堂名牌大学毕业的人,居然要去一个厂房做工人,真是岂有此理!”不过,为了让自己保住这份工作,王琦还是咬了咬牙,听从了公司的安排。于是,王琦就在车间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第一天,没有具体的工作,王琦只是跟随车间主任了解了一下工作流程。在王琦看来,这些工作就是简单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自己肯定能比他们做得好。

如王琦所感受的那样,这些工作确实不难,她做起来很是得心应手。但是才一周多,王琦就对这份工作厌倦了。于是她跑到车间主任办公室抱怨,说这个工作的工作强度太大了,自己身体不好,可不可以换一个比较轻松点的岗位。

车间主任信以为真,很体谅地把王琦换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但是没多久,王琦对这份工作也厌倦了,还是觉得很累。她又找到车间主任,要求再换一个岗位,主任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她。

三个礼拜下来,王琦尝试了车间里四五个岗位,即便是最简单、最轻松的岗位,在她看来也是疲惫不堪、异常乏味的。因此,她对工作越来越不认真,有时候还故意偷懒。

第四个星期刚开始,车间主任就把王琦叫到办公室,通知她她已经被公司解雇了。王琦很不服气地说道:“解雇我?为什么?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来做这样的破工作,居然还解雇我?”

车间主任说了解雇她的理由:“对于整个公司来说,车间工作是最基层、最简单的,你却没有尽心努力去做,而且每一个岗位都做不了几天就厌倦了,对于上级的分配你也总是不服从,公司是养不起这种挑肥拣瘦的员工的。这不得不让我怀疑你对于工作、对于公司的忠诚度,所以不能录用你。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试想,如果你是老板,对于王琦这样的员工会作何感想?这样的人别说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就算他是博士后,也未必能有老板愿意录用。因为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挑肥拣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种人的忠诚度是很值得怀疑的。

要知道,忠诚决定着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忠诚的员工不管是面临难题还是简单事务,都会坚决服从上级的指令,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完成。

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有时候老板交代的工作确实是自己无法轻松完成的。那么,面对这种超强难度的工作,我们该怎么办呢?

正确的答案仍是——服从。因为这更加能证明你对公司、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具备了这些,你必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郭亮和凌志同在一家公司做技术专员。但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利润下滑很快,于是他们俩就合计着一块跳槽。没过俩月,二人便很顺利地进入了现在这家公司,职位同样是技术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