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聚焦中国改革
3345100000026

第26章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3)

大部门制改革,就是要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将承担职能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机构加以归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王澜明提出,进行大部门体制改革,可在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比如:

第一,政府机构与党委职责相近和相同的部门联合设置。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委的工作和政府的工作密不可分,因而在机构设置上有些完全可以合并或合署。党委的纪检部门和政府的监察部门综合设置、合署办公,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除此,其他一些部门也可考虑综合设置,或“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或“合署办公”。我国乡镇党政机构的综合设置,就符合我国国情并且精干有效。

第二,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可以设想搞“大农业”、“大交通”、“大文化”、“大市场监管”,将现有承担以上职能的部门分别整合成大部门。

第三,最大限度地减少议事协调机构,不设实体性的办事机构。2008年政府体制改革中,已经取消了大量的议事协调机构,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且相对偏多。实行大部门体制,议事协调机构原则上不应存在,确实需要在政府层面上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一般也不要设立实体性的办事机构。

第四,优化部门的内设机构。大部门体制不仅指部门的设立要综合,而且指部门的内设机构也要尽量的综合精干。在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司局的设置要少而精。

第五,鼓励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进行“大部制”(厅、局)设置。地方和中央情况不同,省、市、县各级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坚持大部制的总的要求下,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尝试,不搞“一刀切”,不搞“上下对口”。这样,一些地方的机构数量还会更少一些。[19]

(四)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是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在不断地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点突破,为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累了经验。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出了部署和顶层设计,提出了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坚持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通过改革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事业单位整体服务水平,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要求。

科学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按照社会功能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类、经营类、公益服务类,有利于根据不同类型确定政策和改革方式。对行政类事业单位,通过严格认定标准、严格审核、逐级备案,有些通过转变职能进入行政机构序列,有些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转变运行机制,落实过渡政策,进入企业行列。对公益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按照两小类的标准分类后,分别进行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责权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督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机制。

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清理现有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提出不同的改革重点,分别进行指导。事业单位广泛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不同行业,这些行业的改革应按照既有的部署继续推进,并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分别予以指导。中央、省、市、县分别对所属事业单位改革进行分级负责,中央主要负责政策指导,地方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负责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实施工作。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要分步完成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实现2020年的总体目标。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认真操作,抓好落实;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精心实施,平稳推进。

此外,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五、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我们党确立和实施的依法治国方略,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遵守法律没有特权、执行法律没有例外的原则,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在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础上,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四是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五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法治精神作为高度自觉地尊重、服从和维护法制权威的理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赖以运行和发挥效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升华其优势必须倚重的重要因素。六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做出表率。七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权力的支配性和强制性决定了任何权力都存在着变异的可能,为防止权力被滥用,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定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我们党一直强调“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就说明,任何对权力的滥用都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都是对人民民主的亵渎。第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第二,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约束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制约。第三,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第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五,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必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