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聚焦中国改革
3345100000030

第30章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保是民生之基,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近年来,很多地方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高房价成为时刻牵动人们神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第二,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地方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从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事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三、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意义。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

(一)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体制

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社会治理任务的基本保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的工作格局,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第一,党委领导,既要发挥好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治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科学制定社会治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社会治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特别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努力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全覆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统筹好各种社会治理资源和力量,真正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第二,政府负责,主要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努力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更加协调有效。各级政府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治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对于应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一定要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只有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才能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特别要科学界定各职能部门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任务,确保各职能部门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合力。同时,要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等,切实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社会协同,主要是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网络。社会治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大量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社会治理,如果统统由党委和政府来管,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完善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做好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发挥好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社会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发挥好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企业要形成兼顾国家、社会、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各方面利益的平衡治理机制,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加强对员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保持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事业单位要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要着力强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会治理和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公众参与,主要是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在我国,人民群众一直是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群防群治模式、人民调解模式等都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好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遍布城乡大街小巷的“红袖标”,就是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我们要认真总结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化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积极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切实履行公民义务。

第五,法治保障,就是要健全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实施社会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立法、执法工作,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各项社会治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要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从法治的角度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当前,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并存,但是,法律应该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工具。因此,需要积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重视法律手段,以法律法规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指引,以制度保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果体现提供规范化、强制力的支持,最终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化。

(二)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二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全民健身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从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人民群众上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