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消灭了农村的富农经济,改善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避免了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支援了工业建设,农业生产逐步有所增长,有利于进行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缺点和偏差,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农业合作化,开始几年是比较慎重的,步骤比较稳当。但是1955年夏季以后,特别是1956年要求太急,发展过快。原来估计,到1958年春季,农村人口的一半将加入初级社;1960年,基本上完成半社会主义的改造;1960年以后,再逐步分批分期由半社会主义发展到全社会主义,大约需要18年左右。然而,实际上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3年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算起,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便完成了。有82%的农户是最后一年加入合作社的。由此可见,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简单粗糙的现象,这样的做法,既不符合党规定的自愿互利原则,也不符合党坚持由点到面,分期分批发展的方针。因此,要想建立起来的合作社都能巩固地办得好是不可能的,相反,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就在1956年底到1957年初,出现了一些群众要求退社甚至闹社的事件,绝对不是偶然的。1957年,我们党十分重视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整顿工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新生的农业合作社初步得到巩固。但是,这个整顿和巩固工作没有坚持下去,更没有保留一个相当长的稳定时期,让合作社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打好基础,而是在一片胜利声中,不停顿地把农村合作事业推向脱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更高的阶段。1958年又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合作化运动遗留的问题不仅不能得到解决,而且更加复杂化严重化。
2.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手工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发展大工业的同时,对手工业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手工业经济同农业个体经济一样,都是分散经营、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的小生产。个体手工业者一方面是劳动者,同时又是私有者。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改造,既不能适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可能向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
解放以来,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手工业生产发展。引导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重点试办、典型示范,发展了一批手工业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从1949年到1952年,手工业合作社(组)员从88000人发展到22.8万人。到1952年已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3280个。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于1953年11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这次会议上,朱德作了《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讲话。会议正确分析了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必须走合作化道路来实现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总结了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组织形式和初步经验,提出了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计划。会议明确提出,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方针上,应当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在组织形式上,应当是由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方法上,应当是从供销人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应当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会议强调,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既要反对要求过高过急,贪大贪多,盲目发展,也反对放任自流,停步不前。要培养典型,做好榜样,推动广大手工业劳动者自觉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全国合作总社党组《关于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并作了指示。指示肯定了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是好的,责成各地切实办好现有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取得经验,作为广泛开展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准备。强调全党在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重视发展轻工业、地方工业和手工业,以补充国营大工业生产的不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央还责成省以上的党委指定一定的工作部门负责领导手工业的工作,地、市委也要指定专人或一定的机构负责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具体领导这方面的工作。从1953年到1954年,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的进展。1952年底,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4629个;从业人员27.1万人,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的3.5%;产值4.86亿元,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5.3%。1954年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1741个;从业人员发展到59.6万人,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的6.7%;总产值8.56亿元,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8.2%。
1954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由于各级管理机构很多尚未建立、或开始建立尚不健全,也无经验,对于手工业合作化的工作注意较多,而对于手工业和外部的联系及其内部的联系考虑较少,因而,迫切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问题。这样,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为此,在1954年12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朱德作了重要讲话,提出要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办好。陈云作了关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问题的报告。会议总结了1954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确定了1955年的任务,讨论了基层社的社章草案,并成立中华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筹备委员会。会议确定了1955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把手工业主要行业的基本情况继续摸清楚,分别轻重缓急按行业拟定供、产、销和手工业劳动者的安排计划,以便有准备、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改造;整顿、巩固和提高现有社(组),每一县(市)分别总结出主要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整顿社的系统的典型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在上两项工作的基础上,从供销人手,适当地发展新社(组)。这就是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的具体贯彻。1955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筹备委员会《关于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并作了指示。指示强调,各地要加强对各种手工业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务必在今明两年内调整清楚,以便于对手工业进行安排和改造。指示要求认真贯彻对手工业的“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改造方针,逐步克服工业与手工业、手工业H行业之间、手工业组织起来与未组织起来之间及手工业与其他有关行业之间在供产销方面的不协调现象。指示还指出,1955年应当比较普遍深入地对现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一次整顿、巩固和提高的工作。根据中央的指示和第四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精神,各地有关部门对手工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和健全了各级手工业联社;加强了对手工业的供产销计划平衡和行业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供产销的不平衡的紧张状况。与此同时,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发展比以前加快了。全国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20928个,比上年增加近一倍;从业人员有97,6万人;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的19%;产值13.1亿元,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12.9%。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出来,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
1955年12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这次会议拟定在1956年和1957年两年以内,基本上完成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任务,从而在今后几年内争取把全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组)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并且逐步进行对手工业的技术改造。要求改变过去零敲碎打的建社方针,而实行全行业改造和分期、分批、分片的方法。1956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并作了指示。指示各地要加快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随后,各地出现了整个行业和整个地区组织起来的情况,也还出现了越过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直接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北京在1月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天津、南京、武汉、上海等大城市也相继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到2月份,全国有143个大中城市(占全国大中城市的88%)和691个县手工业全部合作化或基本上合作化。到2月底,参加手工业合作化的从业人员达到300万人。同年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说:“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我觉得慢了一点。”“今年基本上可以搞完,这很好。”他还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到年底,全国合作化手工业社(组)达10.443万个,其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4669万个;合作化手工业从业人员发展到603万多人,占手工业人员91.7%,其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484.9万人,占手工业人员的73.6%;合作化手工业产值108.76亿元,占手工业总产值的92.9%,其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产值109.3亿元,占手工业总产值的86.2%。这样,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与此同时,盐业、渔业、运输业和小商小贩的个体经济,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化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手工业总产值应达到117.7亿元,到1956年就达到了这个指标。手工业合作化为手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技术革新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改变了手工业的生产关系,由个体经济变为集体经济,扩大了社会主义经济力量;由旧的家长制和师徒雇佣的关系变为社会主义合作社社员之间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但是,应该指出,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同样存在着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的缺点和偏差,“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多地实行合并和统一计算盈亏,使手工业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品种减少,不利于手工业生产和经营,不便于人民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