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3347600000028

第28章 猴子长出了美国人的嘴巴,它就是美国人吗?——哈佛大学的趣味认知心理学(1)

猴子长出了美国人的嘴巴,就是美国人了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错误的认知罢了。因为即使猴子长出了美国人的嘴巴,它自身的属性还是猴子而不是人。作为认知心理学奠基人的乔治·米勒曾经说过:“认知心理是人类行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机制。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们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变化。”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直接地观察到一个人内部的心理变化,只能从输入和输出中加以研究和推测。因此,在对认知心理学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大多会通过外部可观测到的现象去推断观察不到的人的内在心理变化。

1. 难道科学家的智商还没有清洁工的高吗?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非常喜欢这个有趣的故事:

18世纪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经常到美国各地参加智商测试。令他得意的是,每次他的智商得分都在160分以上,位于“天赋极高”之列。有一次,本杰明·富兰克林走在街道上,迎面遇到了一位清洁工,而这个清洁工很快便认出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于是,清洁工上前对富兰克林说道:“嗨,尊敬的科学家,你是美国最聪明的人,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富兰克林听后点了点头。清洁工随即说道:“有一个聋哑人要到商店去买几根钉子钉家中的家具。来到商店后,他将左手的一只手指立在柜台上,而右手握着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商店的售货员看到这样的动作后,首先将一把20英寸的锤子放在聋哑人面前,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立在柜台上的手指。售货员明白了聋哑人的意思,从柜台下面拿出一盒钉子交给了聋哑人,最终聋哑人面带微笑地离开了。十分钟过后,商店里又来了一位戴着墨镜的盲人。这个盲人想买一把剪刀,那么他会如何做呢?”清洁工说完望着富兰克林,期待他的回答。富兰克林脱口而出:“呵呵,盲人也会做出手势动作。”说完他向清洁工伸出手指,做出剪刀状的动作。但清洁工听完以后却大笑起来,甚至把眼泪都笑了出来。对此,富兰克林感到莫名其妙,于是追问道:“我说的难道不对吗?”清洁工止住了笑声后对他说道:“你回答得不对,盲人没有做手势,而是直接对售货员说自己要一把剪刀……”

此时富兰克林猛然觉醒过来,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个“聪明人”。而清洁工则继续对富兰克林说道:“在问您这个问题前,我就料到您会这样回答。”

虽然富兰克林读了很多书,但他的思维存在定式,所以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实际上,读书多少与能否正确回答出问题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人的高智商与渊博的知识会让人在头脑中形成很多思维定式,而这种思维定式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从而使人单一地按照固有的思维路径进行思考。

这个有趣的故事反映出的就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定式效应”的一种现象。定式效应是指,人们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在现实中,定式效应经常体现在一个人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事物或者认知他人。比如,一些年轻人在与年长者进行交往时,年轻人会认为年长者的思想已经僵化,甚至有落伍的感觉。相反,年长者会认为年轻人缺少社会经验,需要锻炼和学习。而事实上,定式效应经常会让一个人产生偏见,从而阻碍人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不能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

定式效应在心理学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主要思想是指一个人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这个人此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这个人此后心理的活动变化。而在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形成最初印象时,这种效应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向两个不同的人展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在观看照片前,对第一个人暗示说,照片中的人是个十恶不赦、异常残暴的人,而对第二个人暗示说,照片中的人是一位对人类进步做出过贡献的伟大的科学家。随后,让两个人对照片中的人给出自己的评价。结果显示,第一个人认为照片中的人深陷的双眼是极度仇恨的象征,而尖尖的鼻头则是残暴的标志,等等。第二个人则认为照片中的人深陷的双眼是智慧的象征,而高耸的鼻头则象征着睿智。显然,这便是定式效应所起的作用。

或许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那就是能够将一个人限制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人的思维空间非常广阔,只要冲出思维的限定,就能够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一些人正被困在一个看似没有回路、没有希望的绝境中,也或许正在经受着心理的煎熬。但此时要明白,出现这种没有回路、没有希望的境遇只不过是自身固有的定式思维所导致的,只要敢于突破定式思维并重新思考,就能挣脱思想的束缚,开辟出一条充满无限希望的星光大道。

罗伯特·弗罗斯特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很广阔,同样也可以非常狭小,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否突破思维的定式。如果能够突破,其思维就会非常广阔,而如果不能突破的话,其思维方式就只能被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内。基于以上情况,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真的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恐怕就会出现科学家的智商输给清洁工的有趣现象。”

2. 人真的能和动植物进行沟通吗?

早在1979年,哈佛大学生物科学部就做了一系列证明植物有超凡感情知觉能力的有趣实验。

测试人员将自己的手与水仙花的叶片连起来,然后改变自身的情绪,测试仪器就会观察出植物的情绪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当测试人员表现出高兴的情绪时,水仙花的叶片能随着测试人员的情绪竖起来,而当测试人员的情绪变差时,叶片则会显得有些蔫。

测试人员通过对水仙花的情感研究发现,虽然植物没有心脏更没有大脑,但它却有感情,更具有一种特殊的辨别能力,可以时刻监测到来自人类细微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监测到人类是否在撒谎。哈佛大学生物科学部对植物的研究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心理学家的兴趣,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对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研究和实验,而实验中也证实了植物确实具有感情知觉的超凡能力,甚至还有一些研究人员从中得到启发,研究出了人与植物感情交流的设备。

此外,哈佛大学生物科学部的研究人员还认为,植物不仅具有感情知觉,还具有音乐细胞。比如,一位喜欢乐器的音乐家总是坚持在自己的私人花园中演奏乐器或播放轻柔的音乐,而通过观察他发现,同样的植物,自家花园中的要远远比别人家的生长得茂盛。或许有人怀疑音乐家给这些植物多施了肥料,其实不然,音乐家的植物和别人家的植物都是在同样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为了让人们认识到植物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哈佛大学生物科学部的研究人员还用番茄做起了实验。

研究人员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番茄每天“享受”5个小时的轻音乐。数天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听了音乐的番茄要比其他没有听到音乐的番茄多一倍的重量。此外,研究人员又用超声波来栽培蔬菜,他们发现蔬菜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生长速度明显增快,且发芽率也要高于普通的蔬菜种子。

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研究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喜欢听轻柔的音乐,而这些轻柔的音乐则可以促进植物的成长,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产量。不过,摇滚类的音乐就不适合植物听——听过多的摇滚音乐,反而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现实中一些人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用伐木机将一棵树砍倒之后,这棵树周围的树也会出现枯死的现象,似乎是因为“亲人”被人类砍伐掉而哀伤至死。

哈佛大学生物科学部的科研人员曾经表示:“从多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植物看似没有情义可言,但实际上它们也和人类一样蕴含了丰富的感情知觉。”

一些人不禁要问:“在万千生物中,既然植物具有感情知觉,那么昆虫有没有感情知觉呢?”对此,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这样表示:“现实中昆虫和植物一样,同样具有感情知觉,只不过人们不容易察觉到而已。”据他回忆,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他在麦田里的一株麦穗上发现了一只淡绿色的螳螂,它一动不动地在麦穗上趴着,显然是在等待猎物。通过观察,丹尼尔·吉尔伯特发现,这只小螳螂的左翅膀底部有一块黑色的斑点,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烫过一样,而正是这样的特征,使丹尼尔·吉尔伯特加深了对这只螳螂的印象。

一个月之后,丹尼尔·吉尔伯特惊奇地发现,在自家院落里的树上也有一只左翅膀底部有黑色斑点的螳螂,而通过仔细辨别后他发现,这只螳螂就是自己当初在麦田里看见的那只螳螂。此时吉尔伯特的心里既惊喜又不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还能见到这只螳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一有时间,吉尔伯特便来到这棵树旁观察螳螂。幸运的是,这只螳螂一直在这棵树上停留着。

麦田里的麦子被收割完后,很快便迎来了秋天。一天,吉尔伯特来到树旁,只见螳螂扇动着发黄的翅膀飞了起来。此时,吉尔伯特意识到螳螂的生命很快就要终结了,而螳螂的飞走好像是在和他打招呼一样。后来,丹尼尔·吉尔伯特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只螳螂。

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脑海中。为此,他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难道螳螂会有感情知觉?”通过对心理学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丹尼尔·吉尔伯特认为昆虫和植物一样是具有心理感应的,只不过昆虫的心理世界要比人类简单很多。在丹尼尔·吉尔伯特看来,不同类型的昆虫的感情知觉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人在适当的时候能和昆虫有足够的时间接触,是可以更清楚地看懂昆虫身上存在的特殊感情知觉的。当然,这种感情知觉不仅有友谊,还会有防备与惧怕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不可忽视那些看似不可能研究成功的问题,尤其是对植物和昆虫的感情知觉的研究问题。可以说,加深对两者的研究,不仅可以读懂它们与人类之间独特的感情知觉,还能为研究人类的心理提供借鉴作用。

3. 是什么让记忆发出错误的指令?

美国神经科医师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一位癫痫病患者切除脑肿瘤的过程中,由于他知道如果切多了会破坏脑组织的正常功能,而切少了又会让患者的癫痫病复发,因此,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以及精细,他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肿瘤四周的脑组织的健康情况进行了测试,以便对患者脑组织发生病变的原因和范围有个充分的了解。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用带有很弱的电流的探针在肿瘤旁边刺激了一下,观察患者的脑细胞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对稍远一点的脑细胞再次进行相同的测试。

接受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治疗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当齐默尔曼博士刺激到老者肿瘤四周的组织时,老者发出了一阵四五岁孩子似的天真幼稚的声音,并且他还呼唤着“爸爸妈妈”以及玩具的名字。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而齐默尔曼博士则尝试着与他对话。在对话中,老者回答的话语描述的竟然完全是儿时生活和学习的情景。后来,齐默尔曼博士停止了对老者的刺激,对话也随之中止。过了一会儿,博士问及老者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时,老者竟然回想不起来了。而当齐默尔曼博士把他刚才的表现告诉老者时,老者反问道:“怎么可能?我刚才真的像孩子一样呼唤着爸爸妈妈?”随即,齐默尔曼博士再次为老者通上电流进行测试,老者还是像刚才那样呼唤着。可在停止电流刺激后,老者又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事情了。

对此,或许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种情况下,为何老者能够完全体验到醒着的时候绝对回忆不起来的童年生活呢?”在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看来,这就是因为老者的脑肿瘤压迫了四周的脑细胞,使得脑细胞出现了极度兴奋的情况。与此同时,和脑深部结构神经相联系着的相关回忆的“网络”还保存完好,这时借助电的刺激,就可以让老者的这些记忆马上“复活”起来。老者过于强烈和频繁地产生这种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可以被看成是癫痫病的早期症状,同时也意味着储存记忆的脑细胞正遭受着外界强烈的刺激。

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通过研究发现,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过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大多数人在自身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会受意识的控制,似曾相识的情况不经常发生。安德鲁·齐默尔曼博士强调,如果一个人总是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非常强烈,那么这就是一种病态,或者说是癫痫的早期症状。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看来,其实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是一个人记忆与知觉相匹配的结果,而偶然出现这种情况属于人的正常反应,也是人们的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和强烈,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因为过于强烈的感觉就是一种病态。他曾表示:“一个人无论是知觉还是记忆,在大脑里都是被分类的,这些是知觉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也可以看成是记忆的基本特性。”根据米尔格兰姆的解释,人的知觉主要包括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对方向和位置的知觉、对另外一个人面容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