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3348900000016

第16章 慢慢让孩子学会爱(3)

也许很多中国人会认为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美国孩子与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美国的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们应该从美国的父母身上吸取很多东西,特别是鼓励孩子走向自信这一点上。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没有尊重和了解,就没有教育。

一个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在母亲眼中却“几乎没有优点”,原因只有一个:“考试成绩不是前三名,其它再好也没用。”

一个学生从小酷爱制作各种模型,父母却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学习才是一切”,封杀了孩子的爱好。

一个学生在老师要求用“闻”字造句的时候写到:“我还没走到厕所,就闻到臭味。”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他的父亲了居然非常生气,大骂孩子从小“头脑简单”。这个父亲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增加了很大心理压力。

上述种种贬低孩子的现象简直是不胜枚举。可见,要教育好孩子,先得转变某些父母的观念。

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们普遍反映:目前幼儿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大大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结果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一味地执行高压教育。

这样的教育思路是父母们普遍存在的功利观念及目光短浅造成的。绝大部份父母并未明白成才先要成人的道理,也就是说,并没有明白孩子要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首先做一个勤劳、正直,自信的人这个道理。

目前许多父母的做法是会适得其反的,因为他们的做法抹煞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最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目前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一大盲点就是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这不仅应该引起父母们反思,也应该引起学校老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其实,孩子的许多“缺点”正是孩子与众不同之处,正是他们勇于创新的表现,正是他们个性上的光辉。所以,值得反思的不仅是父母,因为在许多学校,老师依然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少数老师缺乏的不仅是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有时还随意为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当然,鼓励应是具体的、适度的、绝不过分的。不适当的鼓励会使孩子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到自己的全部能力。过分的鼓励还会使孩子失去冒险的勇气。父母如果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说“不了起”、“好极了”或“真惊人”,也就不存在什么出类拔萃,如果父母用一次审慎的表扬如说:“完成得不错”,就会使受表扬的孩子感到自己确实做得很不错,促使他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

鼓励孩子的正确方法,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太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习惯于受表扬的学生少有创造性,在竞争面前也容易很快就败下阵来。他们的努力往往更多是为了受表扬而不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相反地,受鼓励较少的学生则能独立地学习,面临挑战也能顽强应战。他们都习惯逆水行舟。

2、由衷而真实

父母应该知道,鼓励孩子是最好的勉励,但鼓励必须由衷,而且要真实。研究发现,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充满自信,如果虚伪地鼓励孩子,很可能就产生相反效果,会使孩子对真与假、好与坏无法分辨,使孩子学会了虚伪。

3避免说失望的往事

在鼓励孩子时,父母千万要注意不要特别提及使孩子失望的事,而要透过谈论幸福的回忆和成就来增强孩子的信心。因为常提起失望的往事,会降低孩子的信心,以致使孩子丧失自尊心,使孩子不能发挥独创性思考,也就很难取得成就。

4、具体而适度

具体而适度的鼓励,还应注意在孩子所做的各种努力中找出一些东西来加以表扬,表扬细微之处是使各种年龄的孩子提升技能的关键。当孩子去做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时,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告诉他努力比结果更为重要。

因为孩子建立自尊的过程是长期的,幼年期的任何事,比如从学会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决定事情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能否形成这种自尊。当孩子发展这些技能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孩子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学会背诵一首诗等一些小事,父母都可以记下来,比如记录在冰箱上等。

父母还应该经常关心并和孩子讨论他做的正确之事,比如父母说:“我看见你自己做作业,而且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二十道题目,你真棒!”

如果父母想要鼓励孩子,直接赞扬他所做的事情,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我看见了你拿了礼物后,向奶奶道谢。你想得真周到、真有礼貌”、“我注意到你把饼干分给弟弟吃,你真大方”、“我知道尽管你不想收拾房间,但是还是收拾了。所以我决定带你去看电影”……这样的效果远比说那些一般的表扬如“你真好”、“你真棒”、“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的效果要好的多。

无论你想要教会孩子什么,都应该先示范一下并且给予口头上的指引,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你所期望的目标。如“现在应该把积木放到盒子里。我们一起来吧。”事情做好了,你应该说:“谢谢你帮我的忙。”

引导孩子向目标努力并且不让他感到压力是很重要的。当然,当你看到孩子学会上厕所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他偶尔一次尿湿了衣裤,你就没有必要骂他,千万不能让他造成一种印象是“你不爱他了”,哪怕只是一会儿时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后做个思维清晰的成功人士,父母从小就应该要对他们进行语言环境的熏陶。

人们通常都明白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人们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却存在一种显而易见的误解:认为教孩子是无师自通的事情。

这是很不正常的,也是极为有害的,因为为人父母实际上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特别是希望作一个合格父母的人,更应该下一番功夫。

单说一件人人都认为轻而易举的事:怎样和孩子说话,其中的学问就不少,甚至可以说做父母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怎样得体地说话。

父母说话的方式对孩子的习惯、思维和说话方式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孩子学会说话基本是透过模仿父母,而孩子的思维则是透过听到其它人表达的观念而逐渐形成的。因此,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越小,这种作用越大,这一点,父母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完整的句子

尽量对孩子说完整的句子,而且尽量不要使用代词,而要使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例如说“把它捡起来”不如说“孩子,把书从地上捡起来”;把“饿了吗”变成“孩子,你饿吗”。这样做,孩子就可能听到更多的词语,他们就会逐渐地学会使用这些词语,加上经常重复,孩子很快就学会使用了。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使用单词或短句来替代向孩子说的话,于是孩子也就模仿父母重复着同样的语言,这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启发是不利的。

当然,使用单独词句的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必须经过的阶段,但并不意味着父母要说大量短句或省略句子。人们通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对孩子说长句子或完整的句子,孩子会听不懂。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最新科学证明,孩子的听觉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很强的,只是他们有一种嘴巴不说心里明了的情况:很多内容孩子都是可以听明白的,只是无法用语言来响应对方。

2、增加与孩子语言交谈的次数

语言的训练确实影响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学龄前期,让两个孩子接受不同的交流形式和不同的学习刺激,他们就产生了不同的智力和言语能力。例如,孩子的词汇量是由和他交谈的次数所决定的。交谈的次数越多,孩子掌握的词汇也会越多。如果你经常与孩子交谈:到两岁时,他就能掌握丰富的词汇;两岁半时,他就可以进行正常交谈了。一个好的“言语模式”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赞扬孩子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并温和地纠正孩子的言语错误,会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如果父母因为事务太忙而无暇与孩子交流,或自己经常说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话,并且对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又不感兴趣,那么往往会使孩子在掌握语言技巧方面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如果父母长期坚持对孩子说完整的句子,孩子一旦学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很快说出完整的甚至长的句子来。父母应该充份地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对孩子进行有效训练。就凭这一点,就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力。

3、重复重要的词语

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词语的时候,重复是很重要的。

孩子使用的词语越多,学会阅读就越容易。如果父母向孩子说很多词语,你就会很快发现孩子使用大量的单词。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且最重要的老师,你是孩子首先选择的模仿对象,你的思维和说话方式影响着孩子至深。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未来发展就由父母的启蒙而定。

许多父母都知道锻炼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健康,也知道孩子的潜能和智力是开发的重点,可是苦于找不到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有一样“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办法:向孩子说完整的话。这就是一种锻炼孩子大脑的好方法,可以使大脑机敏和增加创造力。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步骤,父母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我们知道,任何说话都是经过思考的,可是思考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语言进行观察。单词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实际上是如何把我们的观念放进一个位置的最佳方式。因此,教会孩子说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否优秀,与他们小时候所接受的语言熏陶息息相关。如果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后做个精明和思维清晰的思想家,父母从小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语言环境的熏陶。所以年轻父母要改变上一代留下的习惯。开发孩子潜能和智力要从练习说话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不能再图简单省事。

4、让孩子“说真话”,培养正义感

俗话说“孩子比成人离真理近”,意思是说孩子天生是不会撒谎的,但是前提是孩子处于一个他能说话的环境中,这样他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能保护和培养孩子说真话的环境,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说真话的好习惯,长大后必定会成为一个很正派、很真诚的人,会受到人们欢迎和尊敬。因为只有一个说真话,相信别人的人,对生活有信心,才会问心无愧地面对各种事情,也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

作为父母,一定先要自己说真话,为孩子做出榜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不能撒谎、不作假,有一说一、说到做到。父母要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并要让孩子懂得为什么不能撒谎说假话。有些父母在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或是在自己很高兴的时候,常常会“哄”孩子,给孩子开空头支票,许下一些并不准备兑现的诺言。这样,父母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基础——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没法教好孩子的。

只有孩子说真话,父母才能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从而才能适时地给孩子以鼓励、引导、帮助和劝阻。要是孩子说假话成了习惯,孩子的行为就会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错误、做坏事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谎、说真话。

父母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人,孩子听到什么事情或是想到什么东西,都统统会告诉爸爸妈妈。这时,不要管孩子说的是什么,父母都要认真、耐心地听完,就是有些地方说错了,甚至使父母不愉快,父母也不要吹胡子瞪眼发脾气,而要亲切地跟孩子交谈讨论,说自己的心里话,而不要应付、含糊带过。如果孩子因为说真话在外面吃了亏,父母应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难题,明确表示支持孩子讲真话,鼓励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总之,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鼓励孩子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