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拿着一把榔头的孩子,他眼中的东西全是钉子。
──约翰·奈斯比特
创造力和改革更新总是建立在过去之上的,但是过去总是要限制创造力和改革更新的思维。所以创造力和改革更新的成功与否就在子,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利用明天来限制过去!
一、我们对朋天的了解是零
“培养一代明天的领导”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口号,人们纷纷开设许多类似的培训班、学校,大学里开设类似的课程。人们努力为明天的领导人下定义,并勾画出一个明天领导人的轮廓。比如,比较典型的领导人培训计划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如何引导机构组织的变化,如何形成自己的领导风格,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调动团队的能动力,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入门法律问题,如何建立职业道德,如何掌握技术及其运作,如何展望未来并具有全球视野。
其实,“培养一代明天的领导”这句口号实际上非常模糊,只能说明我们不知道如何看待明天。
1976年美国有一部电影,片名是《未来世界》(Future World)。今天,中国许多中老年人都还记得这部 20世纪 80年代初期在中国轰动一时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什么轰动?除了这部电影是“文革”后几部不多的美国电影之一,还因为电影的故事在当时看起来真是有些离奇。电影中的坏人企图借机器人乐园开幕的时候,以机器人代替前来参观的政界、商界的重要人物,然后以此控制全世界。他们的阴谋被两名记者发现,并被他们公之于众。这部电影很有想象力,机器人都是外披人皮。用刀子撬开人皮,里面就是一台机器。这是当时观众的感觉。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想象力越来越发达,类似的科幻电影更离奇。我们今天再看那部《未来世界》,可能觉得十分落后。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今天回顾过去,会觉得过去比较“落后” ,但却没有仔细考虑过为什过去展望的将来也是“落后”了。
人类早就有像鸟那样在天空翱翔的愿望。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基蒂霍克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飞行的新时代。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飞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影响。从运作角度看,飞机一下子就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运输工具,既可载人又可以拉货,而且还成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战争工具。但是飞机出现的真正意义是使得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变小,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是莱特兄弟和所有被他们的成功所激励的人没有展望到的。
再看信息系统发展的轨迹。信息系统原本是用来加工数据的。在冷战期间,为了避免系统被对方的原子弹一下子摧毁,人们便搞出一个分布型的网络系统,这就是后来互联网(Internet)的雏形。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人员顺便弄出一个电子邮件(E-Mail)这种通讯方式。当时人们对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本没有了解。计算机技术原本的服务对象都是组织机构,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却催生出一个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这个本是个人交际平台的社交网络反倒渗透到组织运作中,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有人在 1990年声称要为下一代培养领导人,那么今天的我们就会知道那个主张实际上与将来完全不沾边。
再看谷歌(Google)和脸谱(Facebook)。这两个今天在互联网上占统治地位的系统都是出自于平平常常的大学生之手。当这些年轻的学生在他们家中的车房里开始他们的创业历程时,又有谁会想到他们手下的系统会在几年内变成亿万美元的网上帝国。今天,那几位从自家车房起家的年轻人成为网络技术的领衔人物。可当年又有多少理论家、分析家能预测到这些年轻人能够如此改变人们的生活呢?
当明天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吃惊之后,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明天根本不了解!
我们对明天不了解是因为今天限制了我们的展望力(vision,第二章)。人们对明天的展望是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倾向为基础的。展望的能力再强,也不能超出当时发展的基础。我们今天就是过去的明天,我们就是在这个“明天”中来检验过去的展望。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们对带来社会发展重大转折的事件、新技术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而事先没能正确地“展望”。所以什么是阻碍我们清楚地认识明天的事物呢?今天!
为什么今天会限制我们的展望能力呢?这还要再回头看一步,检查一下昨天和今天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昨天到今天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付出艰苦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到达“今天”。同时,这个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犯错误→纠正错误→再犯错误──再纠正错误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恰恰就是因为今天来之不易,人们往往会无限珍惜。尤其是那些今天比较成功的领导人或者组织,对于来之不易的今天就会更加珍情。
历史的教训和来之不易的现实使得我们对明天的展望仅仅停留在“今天”,至多是“一个比较好的今天”的水平上。我们常说,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工商企业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提供优质的服务、高质量的产品。在另一方面,许多公司在发展和研制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力求研制出新产品,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新产品也就是在现有产品上改进的新版本。所以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一种基于“今天”的、渐进式的发展。再来看信息技术领域的那两个公司——谷歌和脸谱。这两个公司的产品基本上没有“昨天”、没有历史。当谷歌的网上搜索功能和脸谱的社交网络开始在网上运行时,没有人拿这两个学校操场上的新生当回事。谁知道,后来“ Google”居然变成了标准的英文动词,意思是“网上搜索”。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想全盘否定“今天”,而是指出昨天和今天对我们的限制。故此,要成为一个优质领导人,就必须能够带领团队成功地过渡到那个未知的明天。进一步讲,我们应该将组织运作的每一时刻都看成是从今天向明天发展的过渡时期,而不是终点。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重新检查自己的一些观念。当然,我们也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们在前文讨论过的一些概念。
二、如何摆脱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
(一)什么是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Mindset)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对问题时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①。当这些思维方式在潜意识中决定我们对事物的反应时,这些思维方式就成为思维定势了。思维定势有一些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特点。
第一,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就是“固定”。“固定”这个特点使得人们对某类事物持有不变的看法,尽管事物总是呈动态发展。
第二,思维定势的第二个特点是从第一个特点派生出来的: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解释是被那些固定的、不变的、事先形成的看法所左右的。
第三,人们头脑中那些固定的看法是受过去发生的事的影响而形成的。
第四,尽管思维定势“控制”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但我们却是在无意识地受其支配。
第五,由于人本身的群体性,思维定势也具有群体性(趋同性)的倾向。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这五个特点综合地在我们的头脑中起作用。思维定势起作用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当人们处理问题时(包括日常生活和职场上的工作),头脑中无意不断地回顾、对照经验中(昨天)的类似事件和处理方法,不断地将昨天相关的行为中导致成功和不成功的因素与眼前的事物加以对照,然后作出判断,解决眼前问题或者制定下一步(明天)的计划。这是一个简单的描述。但我们也可以从其中看出,思维定势也许十分有助于解决眼前(今天)的问题,但却不适用于处理明天的困难。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明天仍然是一个未知。
需要强调的是,思维定势起作用的时候,限制新事物的成分大于鼓励。因为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或者重大项目时,经验中(过去)负面的记忆会首先占上风。比如,以前在类似的项目中犯过错误,那么眼前的这个项目会不会重新让自己再摔跤呢?再比如,一旦自己觉得工作完成得圆满,在听到批评意见的时候,“认为自我完美而错误都是他人的”这样的思维定势就会立刻起作用,使我们从他人身上开始找问题的根源。即便是成功的过去,思维定势也会限制我们寻找更新、更好的办法完成我们手边的项目。我们头脑中那个思维定势通过潜意识告诉我们,“以前成功过,这次还应该如此照办”,而不再考虑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思维定势的“局限功能”在美国 20世纪 70年代的电影《教父Ⅱ》中就有反映。第二代教父麦克就刺杀被关在美国军事基地里敌手的计划问手下人有没有什么办法。曾经为他父亲当“军师”的汤姆·黑根( Tom Hagen)回答道:“不可能。”麦克显然对这个答复不满意。麦克的另一个亲信奥·纳利(Al Neri)说:“极困难,但可能。”在那场戏结束时,麦克对汤姆 ·黑根说他以后不能再担当军师一职,因为要与其他黑手党家族开战,他的思维方式不适合“战时”的要求。现在回头看这个电影的场景,教父就是因为军师脑子里的思维定势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而不再信任他。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也存在组织层面的思维定势。我们可以说,在今天的经营环境中,绝大部分组织,包括政府和工商企业组织,都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势,以便能成功地向明天过渡。随着科技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全球经济重新组合。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的地域和时间界限很快消失,以消费者为驱动力的服务网络成为目前工商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这与在过去一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世界经济格局大不相同了。面对这新布局,工商企业组织中原有的运作文化、组织内部的关系、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方式,都要发生变化,以便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必须提到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这样一来,在过去多少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新环境、新挑战之间形成的矛盾就出现了。 21世纪初,全球性的信息领域的大崩溃,几乎将全球经济拉垮。结果是科技领域重新组合,优胜者生存,反倒使得信息科技领域更加健康。但是金融界却没能够举一反三,从别人的失误中学到点什么。时至 2008年末,终于发生全球性经济大衰退(是否能被如此定义,各界尚未形成共识)。美国失业率高达 10%,全国性房产业大衰退,连累了更多的产业。一时间,全球性破产的威胁迫在眉睫。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舆论以及各界的高级分析家们都在试图抓住目前危机的实质,以便对症下药。但是人们的处理方式与以前处理类似经济危机的方式是一样的,而且公众的思维定势也是认为,如此的状况仅仅是暂时的,体现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大家都在等待经济复苏,各国金融和经济学界的精英们以及公众在思维定势的支配下所没有意识到的是,目前的这个经济状态,很可能就是今后的模式了;眼前的经济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低谷,而是一种新经济;10%的失业率也许就是标准的就业状况。为此,我们所做的一切不应该是“挽救”,而应该是“适应”。这种说法仅仅是个人猜测,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但其包含的可能性却是很高的。
美国学者伍德认为,当一个组织机构的核心以及传统经营行为受到威胁的时候,变化就要发生了。而且最常见的威胁来自于新技术、新的政府规则,或者是客户的选择发生变化。②但是如果一个组织由于思维定势在“作怪”而根本没有认识到威胁就在眼前,那在自身内部发生变化就不可能了。比如,一个组织在常态的经验状况下,对付利润低甚至亏损常用的办法是裁员、减少开支等措施。如果面临的是“新经济模式”,而不是暂时的低谷,那又如何解决呢?我们不能从历史或者经验中找答案。也许这正是需要重新检验组织运作中思维定势的时刻。
(二)如何己巨变思维定势
如果思维定势是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又是如何改变呢?
1.重大事件
第一种改变人们思维定势的方法是一些重大的事件。就拿人们对待劫持飞机这一非法活动的看法来说,在“ 9·11”事件之前,劫机分子的行为是以挟持乘客为人质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用乘客的生命作为交换条件,索求巨额的赎金,或是提出某种政治要求,或是飞往某个国家。如果遇到劫持飞机的事件,多数乘客会保持冷静。但“ 9·11 ”事件之后,劫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劫持者的目的是以飞机为武器攻击重大目标。至少在公众眼中,飞机一旦被劫持,全机的乘客和乘务员无一幸免。乘客的思维定势发生了变化,而这个新的思维定势导致不同的反应行为:一旦发生劫机事件,或者是飞机上有可疑的人,大部分乘客就会主动采取行动制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