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家评大家
3354000000025

第25章 老舍

王斤伇

老舍回国,带来强健的身体和小说家的称号。当他将上英国的时候,熟人对他的母亲都说:“老舍回不来了!这么瘦的身体!”

六年后,证明这种顾虑的狂妄。

他的面容有江浙的清秀,油黑的头发向左右分开,右边略长。一身洋服,穿得很自然,像在异国长大的。指头细小,显出作家的征象。

曾因贫困到当东西过日子,又加以六年的小学校长和中学校教员,那时的老舍已经呈现中年的心态。但暮气却被伦敦的空气涤去,描写事物的技术开始活动着。

他现在齐鲁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授,课馀主编齐大月刊(以后改为季刊)。千佛山,大明湖,公园……吸引他的兴趣。他厌恶那叫闹的上海。

虽然喜欢清静,这和写小说并没有冲突。他只对感觉过的人事做批判的回忆。

有两种理由可以说是汉族以外的作家,姑志于此以待考。

一、他姓舒,北平舒姓多半是旗人。

二、他的小说描写北平北城的生活很是细致入微,北城是前清旗人的往宅,现在成为穷人汇聚的地方。

古代中国文学并没有给他很深的影响。从英文文学的浸润,他劝学生多读英文书。也不知是否汉族以外的作家,是会鄙薄汉族的遗产,虽然他说过他的旧诗比新诗还写得好。又由身世的遭遇,对于中国人不能肃然起敬,幽默的格调传述愤怨的情感。

宗教情感的狂流使他写和以前格调不同的“微神”和“黑白李”。宗教信仰的成分曾救拔他堕落过的生活,使他有出国的机会,在中国文学史造些记录。

幽默是喜谑的,宗教却是严肃的,他能统一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是靠喜欢清静的癖性。

他的结婚不是恋爱成功的。

这个时期,人们不能遗忘他,因为他写给我们幽默的文字。积弱的国家增加几幕悲剧,或许会改变他的作风——幽默和宗教性融合的作品,或幽默失、宗教性存的小说。在这模糊的时局和富弹性的民族,前者却较后者有可能的。

载《人间世》第4期(193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