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3354200000011

第11章 战前国际关系史(7)

48.“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向列强提出的瓜分中国的政策。在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牟取殖民利益的时候,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其中。因此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主要内容为: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不得干涉,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由于该政策并没有实质损害各国的在华利益,因此并没有遭到各国的反对。这样,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门户开放”政策的执行使得美国的垄断资本得以进入中国,为美国在华也取得了一定的殖民利益。“门户开放”政策也成为后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

49.两次摩洛哥危机

20世纪初期,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引起两次战争危机。进入20世纪以来,法国迅速向摩洛哥扩张势力,大肆进行经济渗透,并同西班牙划分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而与此同时德国也在北非积极扩张,法德发生冲突导致两次国际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1906年。1904年4月,英、法签订协定,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1905年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苏丹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表示反对,德国首相比洛向参加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德国在给法国的照会中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长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显紧张。6月,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总理鲁维埃兼任外长,同意召开《马德里条约》参加国的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即1906年1月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最后议定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由于英俄的支持,德国被迫让步,危机结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5月,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及其他城市。同月,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作为补偿。7月,又借口保护德国商人的生命财产,派遣军舰进入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的港口阿加迪尔进行军事威胁,危机爆发,被称为“阿加迪尔事件”。德国的行动震惊了世界。英国认为德国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是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同时又适逢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就较小规模的补偿问题进行谈判。11月,法德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作为补偿。1912年3月,法摩签订《非斯条约》,使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通过两次摩洛哥危机,法国和英国的同盟关系得到加强,而英、德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促使英、德两国加紧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50.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一个帝国主义集团。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实力高速膨胀的德国,要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国大力扩充海军,使英国对帝国的安全非常担心。

英布战争发生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1904年4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和法国驻英大使康邦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即《英法协定》。其主要内容为:①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②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③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秘密条款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苏丹政权终止,其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让给西班牙。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虽然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俄、英的矛盾。1907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利斯基和英国驻俄大使尼科尔森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即《英俄协定》。主要内容为:①划定波斯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②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③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与它进行交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协定关于西藏的条款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却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一战后随着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协约国集团逐步瓦解。

三个条约的签订使得英、法、俄三国结成了对抗同盟国集团的协约国集团,进而欧洲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

51.海牙和平会议

1899年和19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两次国际和平会议,又称海牙会议。19世纪末,在各帝国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和军备竞赛中,俄国因国内财政拮据、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而力不从心。为了赢得时间,限制对手,1898年8月24日,俄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在位)建议在海牙召开和平会议,并邀欧、亚及北美各独立国家参加,各国为了实现各自的外交目的,都没有表示拒绝。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于1899年举行,与会国有中、俄、英、法、美、日等26国。由于德国等国家的反对,军备限制与裁减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只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和《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三个公约;规定在海牙设立一个永久的仲裁法庭,以处理国际间的争执,但争议提交与否的权利在于各个国家。会后,帝国主义国家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连绵不断,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由尼古拉二世出面再次召集和平会议。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1907)有44个国家参加,限制军备问题仍无进展,重新审定了1899年的3个公约,通过了有关中立问题、海战法的10项新公约。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几个宣言、决议和8年后召开第3次和平会议的建议(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项建议未能实现)。两次海牙会议所通过的13项公约和文件,被总称为《海牙公约》或称《海牙法规》,海牙会议确立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海牙体系。

52.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2—1913年间,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为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意土战争(1911—1912年)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门的内哥罗、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向土耳其宣战。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六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四国处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使得土耳其丧失了几乎所有的欧洲领土,并且由于在战争中巴尔干同盟得到了俄国的支持,使得土耳其进一步靠近了同盟国集团,为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诸国统治集团扩张欲望增长。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拥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这些争吵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插手其间,日益激烈。1913年6月,塞尔维亚与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战争开始。8月10日,参战各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和约规定: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

两次巴尔干战争虽然是局部战争,但集中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各种矛盾的对立,真正的祸首是争霸的两大军事集团。战争的结果未能使斗争缓和,相反使斗争更加激烈。

53.巴尔干同盟

巴尔干同盟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为反对土耳其而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塞保同盟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双方还约定,当任何大国(暗指奥匈帝国)企图兼并巴尔干领土时,双方应以全部武装力量彼此援助。同年5月,保希两国签订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的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根据条约或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以一切武装力量彼此帮助。9月,门的内哥罗和塞保也达成共同对土作战的协议。至此,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遂告形成。本来俄国基于对付奥匈帝国的目的,希望巴尔干国家结成对抗奥匈的联盟,但最后结成的却是针对土耳其的联盟。

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使巴尔干各国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反对大国对巴尔干的兼并。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同盟各国联合对敌,取得了反土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长期的封建统治,但在反土战争胜利后,同盟各国因争夺领土,于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致使同盟瓦解。

54.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随着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尤其是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于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空前激烈,在欧洲表现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战争一触即发。作为同盟国集团的奥匈帝国为了对与俄国结盟的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派普林西波去暗杀了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

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使得德奥同盟找到了发动对协约国全面战争的借口。经过“七月危机”,两大军事集团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同年8月初全面爆发了。

55.《和平法令》

《和平法令》是苏维埃俄国政府成立后公布的第一个重要纲领性对外政策文件,由列宁亲自起草。1917年11月,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揭露和谴责一战交战双方参与战争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平进行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宣布废除资产阶级的秘密外交,并着手公布沙俄政府所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并予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