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蓟县文化志(终)
3354500000028

第28章 文学艺术(11)

真武显圣保古城

位于大平安村中的平安古城北门有座真武庙,内供真武神君塑像,据考证该庙建于辽代,只可惜“文革”时期被毁了,但真武神君保平安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据传,明代敌国屡犯中原,但由于长城守军百倍警惕,奋力抵抗,他们始终没有得逞。那年,由于内部出了奸细,黄崖关太平寨城墙被敌军凿穿连夜攻进来并直捣大平安(当时叫后营)后防基地,想两面夹击致长城守军于死地。由于是夜间偷袭,敌人没敢走大路,而是在奸细带领下沿着山间小路蜿蜒行进,眼看接近平安古城时,突然一个巨人从天而降挡在前面,只见那巨人面若银盆,双目如炬,左脚踩一龟右脚下一条蛇,走路虎虎生风。那带队的奸细只看了一眼就嗷地惨叫一声:“真武大帝。”遂七窍冒血扑地便死了。那伙敌兵见此个个吓得屁滚尿流撒丫子就跑,谁还敢回头哇,只恨爹娘没多给生了几条腿,有那跑得慢的摔倒了也没人敢拉一把,干脆就当了垫脚石,就这样一直跑出边界长城仍不敢收步,天亮时回头看看,当官的一清点人数,过去一千回来竟不足两百,自此多少年都没敢再次进攻。

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次,鬼子在蓟北山区实行“三光”政策,想一举消灭八路军十三团,当时也是凌晨,鬼子进村后就四处放火,可那火把咋点也点不着,于是就往村里柴火堆上泼汽油,这回总算点着了,可火起后那火苗子不往上窜而是直奔点火的鬼子汉奸追过去,烧屁股燎眉毛吓得鬼子汉奸吱哇乱叫。那日本人也是特信佛教的,队长见此,前后左右一踅摸,见面前有座真武庙,知道这村里是有真武神君保佑的,遂下令撤退,从此再也没到平安古城放过火,所以这平安古城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原貌。

棋盘子地里话神猪

蓟县下营镇郭家沟村南有一块地叫棋盘子地,此地块方方正正状似棋盘,老辈子在这棋盘地边儿上曾经有两块大青石,高丈余,地下有深根,常人很难撼动。就是这块地里,那时候曾先后多次出现过一个奇怪的事情,村里人到地里放猪或赶着猪从这里经过总会多出一头猪来。

最早发现这事儿的是村里一财主家的猪倌。那天他赶着八头小猪崽儿到棋盘子地里放,刚进地猪倌就发现多了一头,而且那猪的个头颜色跟其他八头一模一样。猪倌见多了一头很高兴,就赶着猪就往回走,可刚走出那块地再一数又剩八头了。他感到很奇怪,掉过头又把猪轰进地里,仔细一数又变成九个了,如此往返数次始终不变。后来又有别的猪倌进去试,结果仍然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这可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那么一天,村里一个老头儿起大早出门儿拾柴火,见村旁道沟儿里趴着一头小猪,不知被啥东西给咬的血淋淋浑身是伤,疼得直哼哼,站都站不起来了。老人家见了很心疼,就把自己的破褂子脱下来裹上那小猪,小心翼翼抱回家,精心巴意儿又是上药又是喂水喂食,小猪很快就好了,欢蹦乱跳特别讨人喜欢。渐渐地那老人还发现,自从把那小猪抱回家以后,家里的米缸、面缸长期满着,咋舀也舀不没,穿的用的包括那钱褡裢里的银子也都长流水儿似的且只多不少,对此,他们一家子都觉得奇怪但谁也不点破。就这么着过了好几年,慢慢儿地村里人也发现这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可除了种地也没见他们有别的进项,于是就悄悄地议论,说自从老头儿捡回一头小猪就发了。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谁也没想到村民的议论猜测竟然被一个外地盗贼听见了,夜里偷偷摸摸钻进院子抱走了小猪。

第二天,老头儿早晨起来不见了小猪,急得够戗,一家人四处寻找也没找着,遂断定是自己家宅子风水不好压不住福,于是举家搬迁到了山外。

再说那头小猪,原本是财神手下一个小管家,因犯错误被贬下界错投猪胎,偏偏那老母猪性子野专门啃猪崽,幸亏他跑得快才得以逃生又被老人救下,为了报恩,经常施法术帮助恩人。那日被盗贼打昏装进麻袋背出村子后,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苏醒过来,略施小计逃出贼手后却找再也不到回恩人家的路,遂隐身在两块大青石里面,见有放猪的到跟前就混进猪群玩儿一会儿,一边到外面透透风一边寻找恩人,可始终没能如愿——你想那一家子早搬走了,上哪儿找去。就这么着才有了棋盘子地放猪的一进地,猪群里就多一头猪的新鲜事儿。

车神庙传奇

车神,其前身乃远古轩辕黄帝,古往今来,在我们这个地区建立车神庙的不多,可蓟县下营镇车道峪村就有一座,而且香火很盛。

北齐至明朝时期,车道峪始终处于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势险峻,进可攻,退能守,而且山路较平坦能走牛车,还是兵家囤积粮草的宝地。

据传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地安营扎寨驻守多年。有一次,敌寇入侵,戚继光率众将士在黄崖关与入侵者奋力拼杀,因为敌众我寡,战事进行了三天三夜仍不能退敌。前方吃紧,后方粮草供应更加重要,为保证前方将士吃好喝好有足够的精力对付倭寇,军需官连夜征集运送粮草到前方。时值盛夏,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那天,一支运送军粮的车队刚刚行进到车道峪村南,就赶上了起暴天,瓢泼大雨一下就是两三个时辰,雨停了天也黑了,可这军粮必须赶在第二天天亮之前送到前线,否则前方将士将面临挨饿。

军需官那个急呀,命运粮车队点起火把摸黑前行。

本来山道就不好走,再加上雨后湿滑,粮草车辆又是负重行进,更是难上加难。当爬过一道山梁时,最前面的那辆车扑通一下就陷进了泥坑,驾辕的老牛几次用力车都是纹丝不动,众兵士也都凑过去连推带扛往上拉仍是不见动弹,眼看就半夜了,人困牛乏,可这时间不等人呵,大家都急得够戗。正在这时,忽然一阵清风袭来,那带头的老牛不待扬鞭自奋蹄,稍一用力那车竟轻飘飘出了陷坑顺畅地走了起来,后面的车随后鱼贯而行,爬坡过岭如走平道。军需官和押车众军士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但他们已经顾不上别的了,只盼快点儿把军粮送到前线。就这样一路顺风,到五更天时,粮草车顺利到达前线军营,卸完车军士们这才又想起一路走来如有神助的蹊跷事,回望来路,忽然看见半空中一朵祥云飘飘悠悠时隐时现,云端上站一长髯老者,目光如炬,面露慈祥,军士中有读过史书的仔细一辨认立刻扑地跪拜,口称轩辕大帝,众人听了也忙跪拜,待大家齐齐跪拜完毕再抬头看时,那祥云早已不见了,而有了粮草供应的军队自是越战越勇,很快就击败倭寇,大获全胜。

从那以后,人们对车神更加敬重,庙里香火不断,所有路过车道峪的大小车辆,不论晴天雨天再没出现坞车现象,而车道峪的村民直到今天都极少发生交通事故,这可能还是车神的保佑吧。

歪嘴儿鱼

从前,蓟县城东营房村头山根儿下有个大水塘,水深不见底儿,且鱼虾成群,引来众多垂钓者到此过钓鱼瘾,但钓上来的鱼很少有人敢下锅炖了吃。为啥呢?因为从那个水塘里钓上来的鱼,鱼嘴都是歪着的,看着让人发瘆。

那年,有个外乡来的打渔的,听说这个水塘里钓上来的鱼都是歪嘴儿,觉得挺奇怪的,就在那塘里可着劲儿撒了一网。打渔人把那网撒下去以后就感觉出不对劲儿了,网绳拉起来特别沉,好像网住一块大石头似的,拽了半天也没拽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出了一身白毛子汗总算把网收起来了。待那鱼网出了水面儿,打鱼人仔细一看,差点儿没吓死。只见那网中扑扑棱棱都是歪嘴儿鱼,其中那条大个儿的不但嘴歪得厉害,且浑身颤抖,更奇的是那滴溜溜乱转的一双眼睛竟然淌着泪,还是红泪,一滴一滴落进水里,打渔人一见立刻心软了,赶紧松了鱼网,把所有鱼儿一个一个送回水中,然后收拾渔具上岸,头也不回地逃离了水塘。

打渔人一口气跑回了家,进了家门顿觉四肢无力,浑身冒冷汗,遂扑倒炕头,蒙上大被就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中,他发现一个身着清朝官服的人立在炕沿根儿下,先是冲他作了个揖,接着又开口说话了:“恩人,谢谢你救了我,此恩来世定当回报。”

“你……,你是谁呀?我啥时候救过你呀?”

“恩人,忘了吗?我就是你方才从水塘里网起来又放掉的那条鱼呀。”

“鱼?你怎么会是鱼呢?”打渔人使劲儿揉了揉眼睛,这才发现那官人的嘴也是歪的。

“那……,你又是怎么到的水塘里变成鱼的呢?”打鱼人疑惑地问。

“嗨,一言难尽呐。”官人叹了口气,顺势坐在炕沿上,前前后后仔仔细细把自己的身世和一肚子的苦水倾诉出来。

原来,那官人还真是大清朝的一个王爷,名叫胤禵,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禵才恢复了自由。

康熙帝在位时特别喜欢这位十四阿哥,本意传位于第十四子(胤禵),并在临终前写下“传位十四子”的遗诏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可狡诈的胤禛(雍正帝)设法得到了遗诏,在“十”字上加上一横一勾,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胤禵对胤禛称帝很不服气,从不肯跪拜行君臣之礼 ,也不愿听从雍正皇帝的调遣,后来朝中大臣又顺着皇帝纷纷弹颏胤禵,使他屡屡遭贬,直到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坐殿,他才恢复身份,但几十年的起起落落,早就让他心灰意冷,直到死都在耿耿于怀。死后就葬在这山根儿底下,可陵墓又先后几次被盗掘,让他的灵魂都不得安宁。几番折腾那陵墓竟成了坑塘,一年四季清水盈盈。俗话说,有水就有鱼,可那塘里的鱼嘴都是歪的,因为那都是胤禵托生的,他本来就对世事不服哇,所以气歪了嘴。

打渔人听完胤禵王爷的倾诉,“扑哧”乐了:“这就是命啊,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比起来,您不也在天堂呢,有啥可生气的。”

“谢恩人指点。”胤禵王爷又作了个揖,转过身儿就走了。

打渔人从睡梦中惊醒,细想梦中情节竟如真事儿一样,回头再去那水塘中撒网竟无一条鱼儿入网,后来人们再去垂钓也都空手而回,再后来就有人说十四阿哥已经想通了看开了,所以那歪嘴儿鱼也就没有了。

半壁山传奇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蓟县九龙山中盛产一种双芯木,其木质既结实又美观还防潮,实是建房造屋的好材料。不知啥时,这民间的好东西竟被东海龙王相中了,想那龙宫建在海底,长年被海水浸泡,缺的就是这种不怕水的木料。于是,那老龙王亲率虾兵蟹将到九龙山中采伐双芯木。

那时候的半壁山还是一座完整的山,山上峰峦叠翠,风光秀美,山下清亮亮一汪碧水,穿村绕户直奔远方。其实,那老龙王进山时就看中了这汪溪水,绝好的一条运输航道。进山后,虾兵蟹将们将砍好的双芯木结成筏子,一排排顺流而下,运往山外。龙王的这一举动很快就被住在山洞里的黑鱼精发现了,那黑鱼精也不是个等闲之辈,千年修炼早已化作人形,正筹划着在村里盖间房子成家立业,过几天有妻有子有人伺候的好日子呢,那龙王顺水放下来的木料,正好帮了它的大忙,况且这可是掉到嘴边的肥肉,谁不想叼一块呀。黑鱼精越想越美,就偷偷地把上游漂下来的木料截留下来,藏在洞中,留待日后建房。可没过半天就被老龙王发现了,一怒之下,发龙威,挥龙爪,直奔黑鱼精扑去,那黑鱼精也是成了气候的,光棍不吃眼前亏,不等龙王过来,嗖地钻入泥里土遁了。龙王扑了个空,没抓着黑鱼却把好端端一座山劈为两半,留下立陡石崖一面峭壁和滚落一旁的半个山头。

鼓楼传说

鼓楼,蓟县城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可是,你知道吗?它本来是独乐寺的山门呢。

自古以来,凡是大的寺庙都有一座与之相匹配的山门,可是位于蓟县城内的独乐寺就没有,只是在大门对面竖了一道影壁墙,这是为什么呢?

据传说,唐代始建独乐寺时,总监工是唐王最亲近的一个拜把子兄弟尉迟敬德。这尉迟敬德虽然出身贫素,但对父母极其孝敬,是个有名的大孝子。当独乐寺主体庙宇建筑基本竣工,正准备建山门时,那天,负责设计山门的工匠拿着图纸找到尉迟敬德,让他看看山门的样式并请他标一下具体位置。可那尉迟敬德虽然职位不低但文化水儿有限,斗大的字认不到两升,接过图纸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半天也没闹明白那图上标明的上下方位,可又不好意思问人家。正那儿犯难呢,忽然,手下一侍从急急忙忙外边跑进来,离着八丈远就喊上了:“报尉迟将军,不好啦,您…您…您老母亲故去啦。”

“什么?我老母亲怎么啦?”尉迟敬德扔下图纸,吹胡子瞪眼揪住侍从盯问。

“报将军,您老母亲故去了。”侍从战战兢兢又说一遍。

“啊呀呀,母亲,我的老母亲!”尉迟敬德大叫一声,立刻泪如雨下,啥也不顾了,一个箭步冲到马厩解下自己的坐骑翻身骑上,顺手在马屁股上狠拍一下,那马翻蹄亮掌“嗖”地就蹿出去几丈远。

眼看着总监工着急忙慌要走了,那工匠这时才醒过闷儿来,连颠带跑追着喊:“尉迟将军,您还没说好那山门建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