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蓟县文化志(终)
3354500000043

第43章 民风民俗(3)

四、婚嫁习俗

民间婚俗各地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县域内,也可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1.“相人”

所谓“相人”,就是男方由媒人领到事先选好的地方(一般是媒人的家里,或其他一个双方认可的地方),让女方及其家里人(一般是长辈)看一看,如果看上了,也可以领到女家来,让乡亲们看一看。在见面的时候,媒人要安排男女双方单独见面谈话的机会,如果女方对男方的印象不错,就可以进一步发展,但女方当时往往并不表态可否,而推说要回去考虑考虑。此后如果通过媒人给男方传过话来,要定女方到男方相家的日子,这就意味着亲事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

2.“相家”

女方到男方家里,称“相家”。相家是女方对男方及家庭的深层次了解,是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最重要环节。因此男方全家都十分重视,除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外,一家大小的穿戴也要分外整齐新鲜。如果女方表示满意,一般就会在男方家里用饭,男方则殷勤招待女方一行,但水果不能有梨,因为梨与“离”同音,寓意不吉。席间一定要有“合子”(一种用白面包馅,烙熟食用的馅饼),取其“合”好之意。饭后,男方要给女方一笔订婚礼金和较好的布料。此后,双方就算正式订婚。

3.“领证”

男女双方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半年、一年或几年不等),一般由男方提出婚姻登记,也就是通常说的“领证”。但在民间,虽然双方完成了结婚登记手续,在法律关系上是合法夫妻,但因没有举行结婚典礼等传统仪式,人们还不认为他们已经结婚,也不能同居,要等到举行了结婚仪式后,才能成为人们承认的夫妻。

4.娶亲

娶亲在农村是一件大事,程序繁杂,讲究也很多,在蓟县,不同地区的习俗也不完全一样。

(1)“择(发zhāi音)日子”。一般由两家商定,也有请人们敬重的老人或当地会批八字、看风水的人选日子,然后再由两家商定。所选日子大多是农历带有六、八的双日子。旧时蓟县农村有“腊月不娶,正月不订”的习俗,意即腊月不娶亲,正月不订婚。订好婚期后,男方要通过媒人把彩礼送到女方家中,也有的地方在结婚登记时就已经完成了这一程序。

(2)做被褥。择了日子,双方就为结婚做准备了,首先是要被褥。做被时,要请村子里心灵手巧且儿女双全的四位“全和人儿”来帮忙完成。

(3)“请客(发qiě音)”。男女双方分别请客,通过发送喜帖或口信通知亲友。女方的亲戚得到消息后,在女子出嫁前把礼金送到女方家中,俗称“填箱”,意即给出嫁的女子填买嫁妆之用,多有祝福之意;男方的亲友则要在举行婚礼时来“喝喜酒”,并把礼金交与男方,以示贺喜。

(4)“送嫁妆”。举办婚礼的前两天,女方要把备好的嫁妆送到男方家中,俗称“送嫁妆”,送嫁妆的大多是新娘的近亲属如兄弟人等,同时要有“开车的”(旧时为抬“食盒”)等人伴同,而且人员要偶数,取“成双”之意。嫁妆的多寡,随时下俗成而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流行缝纫机、自行车、钟表(手表)和收音机,称为“三转一响”,以后逐渐演变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和电视机或音响等,现在的嫁妆已经有楼房、汽车了。

(5)祭祖。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 男方还要自家到祖坟去上香烧化纸钱,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同时也向先人报喜。

(6)“压炕头儿”。新婚前一天晚上,洞房内不能只睡新郎一人,要由2个以上的童男(未婚)陪着睡,称“压炕头儿”。在新被新褥的四角,要缝有花生、大枣和栗子,小男孩可以随意摘下来吃,寓意新郎新娘结婚后早生贵子。

(7)娶亲。娶亲当天,迎娶的喜车一般要在太阳出山前赶到女方家中。喜车,解放初期一般人家用毛驴车,到生产队时用大马车,20世纪70年代之后普遍用自行车,近年来则用轿车,足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接新娘子(称“娶亲”)的多是一对较年轻的夫妇,近年来也有由一对小姑娘娶亲的。在娶亲的队伍中还有一个被称为“夹毡子”的小男孩,由他提着一个“帽盒”,帽盒为一约长一尺二、宽一尺、高八寸的花纸盒子,纸盒里装着“四色礼”,即猪肉2斤,栗子、枣和少许大米白面或4把生面条,到了新娘子的家中,女方要把帽盒中的肉割下大块,留下小块放回盒内,割下的肉称为“离娘肉”,米面枣栗子等也大部留在女方家,小部分留在盒内,同时盒内再放进女方家事先包好的长不足2公分大小的“子孙饺子”99个,以备当晚煮好后由新郎新娘分吃,借以提醒新婚夫妇要早生孩子。

新娘子在上车前,要哭出几个泪来才好,表示女儿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子上车要由别人搀扶或背到喜车上,最好是脚不沾土。娶亲的车上路后,不能重复来时走过的路,意为不走回头路。与新娘子同行的女方亲友称为“新亲”,新亲在男方家中做客时,要随一份“新亲礼”,此礼为象征性,钱数一般2至10元不等,礼单上则详写新亲的姓名、住址(包括村镇)、与新娘新郎的关系等,目的是从此建立了亲戚关系,以便相互来往走动。

喜车到达新郎家门前时,男方燃放鞭炮迎接新娘,新娘下车后要先饮一碗婆家事先预备好的糖水,意为喝下糖水嘴甜,期望小夫妻生活甜美,公婆与儿媳关系融洽。

(8)典礼。结婚典礼的程序各地繁简有别但大同小异,大体由传统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几个程序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进化,近年来又借鉴了某些西方的习俗,相继增加了送花换花、讲述恋爱过程、互赠戒指、主婚及证婚人讲话、喝交杯酒等内容。

(9)“认大小”。婚宴前(也有在宴席间),新娘要“认大小”,即由媒人逐一介绍长辈给新娘,相认后长辈会发给新娘子红包,“认大小”随即完成。

婚宴席间,新婚夫妇由“大了(发liǎo音)”(婚礼主持者)引领到席间敬酒,以表示对亲朋好友的欢迎和感谢。喜宴后,新亲们不分男女都要来洞房小坐,饮茶、客套,等新娘用完饭后,新亲们起身回程,新郎新娘一同随行。

(10)发“散伙钱”。新娘回到娘家,先要向本家小孩子们发放“散伙钱”,散伙钱是婆婆在新娘出门前刚刚给的,大多是零钱,过去是分币,现在是1元或10元一张的,每个孩子人人有份,以图喜庆、吉利。

(11)“陪姑爷”。新郎来到女方家中后,女方家要安排宴席款待新郎,用罢宴后才返回男方家。蓟县地区把女婿称作“姑爷(爷字读轻声)”,新郎则被称为“新姑爷”。一般陪新郎同席的,是新娘的姐夫、妹夫或姑夫姨夫等,俗称“老姑爷陪新姑爷”。在午宴开始之前,新郎也要“认大小”,即逐一介绍长辈给新郎,相认后“认大小”随即完成,而长辈却不用发红包。

(12)“会亲家”。陪姑爷的宴席结束后,新娘要随新郎一同回婆家去,同行的还有新娘的父亲,他的使命是“会亲家”。男方也要摆上宴席招待,席间男女双方两“亲家”相会,喝酒唠嗑,一般女方父亲会自谦地说自家女儿的不是,恳请对方包容与眷顾等,相互客套一番。

(13)回门。“会亲家”结束,新娘随父亲一起回娘家,称为“回门”。回门时,新娘要带回一个装被褥的大包裹,到了娘家后,要把被褥搬到屋子里,打开、翻过来,再打成包,然后装回到车上。新娘在娘家停留时间不长,就可以上车回婆家了。

(14)“闹洞房”。新娘回到婆家,吃完子孙饺子,就等待晚上“闹洞房”的考验。闹洞房是农村的重要婚俗程序,乡亲中不管辈分长幼,都可参与。闹洞房的花样五花八门,各地不尽相同,总之,通过闹洞房,新郎家中充满着愉快与喜悦的气氛,一般至夜深时分,人们才会离去。至此,婚礼圆满结束。

五、丧葬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繁琐,讲究封建礼仪。新中国成立以后,蓟县各级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农村建立公墓或骨灰堂,旧的丧葬习俗大为弱化。1969年建火化场,1975年以后,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蓟县的丧葬习俗也随之变化。

以下纪录的,是旧时蓟县丧葬习俗之一部分。

送终。长辈在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长辈在临咽气时,晚辈能守在身边,叫“得济”。

更衣。死者在咽气之前弥留之际,家人为其脱下旧衣,更换寿衣。寿衣有的在死者生前就准备好了,或自己做或子女做或找人做,也可到寿衣店购买。用白线扎腿,白线的根数与死者年龄相等。后来演变为用麻批儿扎脚,大概有多挽留死者之意。

打狗棒。用秫秸棍等材料做成,共5根,供桌上的碗里插3根,死者衣袖各放1根。

执客。也称“大了(liǎo,重读)”、“执宾”,是操办丧事的总指挥。在举办丧事期间统领落(发lào音)忙的人,分配活计,招待客人,主持丧礼,支配份子钱,安排酒席、临时采买等多项工作,大执客下面还要有小执客,小执客类似小组长,是伙夫、端菜、洗碗、倒酒、打杂等项活计的小头头,小执客直接向大执客负责。现在基本上各村都有专职执客,也有村干部兼任的。执客男人居多,但也有女执客负责接待女客人的。

会计。也有称“先生”,一般由2—3人组成,设账桌、账本,负责整个丧事过程中的钱物收支、记账、书写挽联、供条等。丧事过程中,所有开支都从会计处领取。会计必须做到账目清楚,收支平衡。

落(lào)忙的。主动前来帮忙或由大执客找来操持丧事的人,称之为“落忙的”,一般都是自愿,且不要报酬。

报丧。也称“送信儿”、“送话儿”。人咽气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顺序为先通知死者娘家人,然后通知其他亲友。送话儿一定讲清楚死者咽气时间、出殡时间等。

灵床。也称“床排(发pāi音)子”,用门板或床板,搭在两条长凳上。人死后,全家痛哭,将尸体停放在灵床上,灵床前设供桌香案,摆供品,点长明灯(在碗中放豆油,灯捻,点燃,直到死者被抬走前不能熄灭)。孝女烧纸七刀半(一刀纸100张)。

烧导头车。在门外烧纸车、纸马,谓之“烧导头车”。

送纸儿。孝子手捧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到村头小五道庙祭祀鬼神,其他亲人随孝子后面痛哭,谓之“送纸儿”,也称“报庙”。没有小五道庙的,就在村头用4块坯或砖搭建替代。导头纸连送3遍,也有送7遍的。每次吃饭前送1次纸,直到送葬之前。

吊纸儿(即吊唁)。人死后,乡亲邻里人买些“烧纸”前去吊唁,并宽慰家属,吊纸儿者多为女性。一般都不在死者家中吃饭,随来随走。由死者儿媳行礼、陪祭。

命纸。用白纸剪成,挂在死者家门口。一般由扯孝人剪或在寿衣店购买。命纸的数目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条。

批榜。也称“殃榜”,作用同讣告。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父亡,讣告上书“故严亲先考,生于×年×月×日,因××医治无效,于×年×月×日辞世(或寿终正寝),享年××岁。泣告乡里。×年×月×日。”母亡,讣告上书“故慈母先妣,生于×年×月×日,因××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仙逝,享年××岁。泣告乡里。×年×月×日”。还要注明死者子女、晚辈的姓名等,顺序: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

扯孝人。由2—3位中老年妇女组成,负责为死者子女、晚辈及前来吊唁的亲友制作、发放孝服、孝帽等。

孝服。死者的嫡系子孙,披麻戴孝(县内满族,不披麻戴孝),旁系子孙,戴孝不披麻。死者有曾孙时,谓之“白喜”。曾孙戴孝,鞋帽上有红布条。持供品吊唁,近亲给孝袍、孝帽各1件,远亲给孝带1条,男人系在腰间,女人系在头上。死者儿女穿孝3年,父母双亡,其鞋为全白,亡1人,其鞋面大部分蒙白布。守孝期间,儿女不给长辈拜年,不办喜事。后来披麻演变为用麻批儿系在腰间。孝服,死者儿子的必须缝好,其他人可以披在身上,事后还可以做他用。孝帽,死者孙子、重孙子辈的要戴红布条,并且可以从孝帽上分出辈分来。女的不带孝帽,带塔头。

供品。前来吊唁的亲友,要到账桌交份子钱,也称礼金。此外还有带供品的。供品分为全供、果供、酒供等。死者娘家一般带全供,包括:猪头、整鸡、整鱼、馒头5个、米饭5碗、水果5样、菜5盘。摆供在家中要摆5样,上坟时则摆4样,故有“人五人六、神三鬼四”一说,在家中死者还是人,没有变成鬼。果供,一是指点心供,二是专指大女儿带的果供,是一种用面粉做好蒸出来的工艺品,上面雕塑着各种人物等,底大上小顶部有花儿,一般自己做或到市场购买。也有摆猪头供的。所有供品都要清楚地记在账本上,会计还要写供条,一式两份,一份挂在灵棚上,一份放在供品上。也有亲友送帐子(布料)的,应该挂在灵棚内显要位置,并写明送帐子人的姓名、与死者的关系等内容。

纸活。用秫秸、纸等材料糊制而成。包括金银库、纸车、纸马、纸人、摇钱树等。纸活还包括幡杆(也称“招魂杆”)、哭丧棒等。幡杆由死者长子在出殡时手持,老坟地用白色,新坟地用粉红色。也有满堂幡的,儿子、侄子都持。哭丧棒由死者的孙子、重孙子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