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3357100000012

第12章 周鸿祎 吴伯凡(3)

再比如,今天在电脑上打一个词说“餐馆”,电脑上只能给你列出一堆餐馆的名称。以后在手机上你可以直接用语音搜索,而且肯定不是搜索全国带有餐馆的关键网页,因为手机可以知道你的地点,可以把周边的饭馆找出来推荐。手机这种模式,会颠覆传统互联网。

吴伯凡:对于现在的移动搜索,或者不仅仅是搜索,你们的优势是什么?

周鸿祎:对我们来说还是安全。安全是我们的品牌,也是我们的老本行。个人手持设备,安全的问题其实很多,很多网络犯罪也会转移到手机上。手机上有很多涉及隐私的资料,在手机上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认为在手机上,安全是一个基础服务。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手机防盗软件。手机都可能会丢,怎样在丢了以后把手机找回来,或者至少把数据给抹掉,否则别人可能根据你的地址本,给你认识的人发短信,可能带来欺骗,带来更多的损失。这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一件事情。在安全之上,我们也做了不少开拓,但坦率地说我们还都在探索。

吴伯凡:你觉得在这方面你们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周鸿祎:目前我们肯定是中国手机移动安全的第一品牌,也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

吴伯凡:2012年年初,你热热闹闹与众多手机厂商展开360特供机的合作。然而到现在,360特供机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据媒体报道,360特供机销量惨淡。更有文章这样描述:曾经风光一时的“360特供机”,正迅速走向没落。周鸿祎曾经的“好机友”们,已开始“不欢而散”。

360这样的传统互联网企业怎样才能搞定手机硬件,以便更好地布阵抢地盘?

周鸿祎:我们对手机行业是门外汉,两眼一抹黑。但我觉得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跳进去,跟手机厂商无论是谈判还是合作尝试,都会让我们快速对手机行业有一个最深入的了解,

互联网企业缺乏做硬件的基因,这种基因一旦决定很难改。小米能做硬件,因为是一个新公司,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打造。但我并不看好很多互联网公司做硬件,当初我做360特供机,实际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在未来,这种商业模式,可能不是靠硬件挣钱,而是要靠改变产品模式。

互联网模式,也会变成一个前店后厂的模式。比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先搜集很多用户的反馈,做的时候再立项。

吴伯凡:包括融资模式也会改变,现在好多所谓的预订,其实是在集资。现在的互联网手机,好像谁都想做,有一些不相干的人,不做互联网,也没有做过传统制造的人,也进来做手机。

周鸿祎:总有人说互联网泡沫,其实有的时候没有泡沫,没有过度的投资,一个行业也不能快速地成熟。

吴伯凡:我以前说泡沫就是力量,而且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浪费。在成为蝌蚪之前,大量的卵是浪费的,蝌蚪能成为青蛙的,其实是很少的。

周鸿祎:所以目前,我觉得智能手机在中国,可能比所有人预想的都更快加速。在未来一两年,可能会有3到5亿功能手机用户换成智能手机。这种加速,就会带来一场革命。

我们这个行业,不可能像传统行业基业常青做个百年老店。这个行业像在冲浪,来一波浪你冲上去能滑行一会儿,但如果抓不到下一波浪就掉下去,可能再也起不来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永远在浪尖。

吴伯凡:我很认同这个比喻,乘风破浪不大可能。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冲浪板,能掌控的东西太少了,大浪的势头又是不可控的。

周鸿祎:藤森有本书叫《创新者的窘境》,里面讲了很多游戏规则,我是他的中国信徒,我也努力地在尝试。但是我发现,在中国,特别在无线互联网行业,即使有新的机会出现,也会变成巨头的机会,因为巨头往往会盯着这些地方,他们更有资源,更有用户。

吴伯凡:《创新者的窘境》里有一个词叫“征用”,就是说小的公司发现了一个机会,大的公司一旦发现这个趋势对它有威胁、会颠覆它根基的话,它就有动机了。就像狮子追兔子,如果它发现,这个兔子要追不着,它就得饿死,它会全力以赴地来免费征用。

小公司的商业模式、技术思路,大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调过来。所以一些公司面对新的趋势就会后发制人,永远不做第一个,先等小公司去开发。

周鸿祎为何拒绝长大

极度追求创新活力的周鸿祎,宁愿一直做创业型小公司,拒绝长大的他甚至有些谈大色变。

吴伯凡:这些年来,你总是跟创业者,跟小公司站在一起,但你的公司也会逐渐大起来,你担心自己的公司变大后,你的视角会不一样吗?因为,在野公司和在位公司利益的视角都不太一样。

周鸿祎:你说得特别对,这是我最大的担忧,从骨子里来讲,我并不喜欢做成一个像雅虎那样的官僚大企业,那样的大企业,看起来好像很有钱很有实力,但是没有创新,没有锐气。我内心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创业者,我也愿意跟创业者站在一起,而且我认为自己在创业上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所以我特别愿意跟很多小创业者去交流。

我不希望360无限地长大,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做太多的业务,我个人也没有管理几万人的能力。我从来没给360定义要成为一个巨头,中国互联网业已经有几家巨头了,我认为这几家巨头,会“大者恒大,强者恒强”。360的角色可能更像一条鲶鱼。让这个生态系统更多样化。由于我们的存在,这个行业可能会变得更加活泼,更加有开放性。

如果我做什么,巨头公司都会比较重视,我也变成一个风向标。比如说--我开放,腾讯也开放,腾讯开放就逼着百度也不得不开放。我认为如果没有像360这样一家企业,几个巨头就会垄断了整个市场,有的人垄断用户,有的人垄断流量。他们之间再有一个寡头的默契和结盟,那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人就成长不起来了。

吴伯凡:我也觉得很困惑,中国互联网行业现在在台上的人,十年前也在台上。在美国不是这样,扎克伯格十年前就根本不在台上。

周鸿祎:美国每十年会换一拨人。美国真正的强大,并不是美国有几家高市值的大公司,他们强大是一种软实力,总会有一批年轻人不断创新,再做一些大公司出来,这才是新陈代谢的力量。但是中国就容易形成“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反垄断法,或者有反垄断法也没有真正用过。这样一来,大公司做到一定时候,真的就能把整个产业的价值,包括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转换成公司的市值。

我们也有几个在国际上高市值的企业,但是这十年来,我们都是第一批人,根本没有出什么真正的新人。最近这两年上市的,无论是优酷的古永锵,还是人人的陈一舟,还是当当的李国庆,还有我自己,都是第一代人,都是老人。在今天的无线互联网上,看到的还是这些大家伙在玩,没有小家伙的机会。如果这样下去,有可能再过十年,中国互联网还是这批人继续谈论成功的经验。

吴伯凡:那是很悲哀的,国家的竞争力也就会很弱。

周鸿祎:我们天天鼓励年轻人要创业、要创造,但年轻人看到的榜样,永远是一批老头子。

我看过一本书叫《亚洲教父》,很多人都很羡慕香港,觉得香港有一些奇才,都七老八十了,还是年轻人的楷模。但这本书就批判说,香港没有年轻人的未来,这么多年的首富永远是老人家,没有年轻人成长,这跟美国的硅谷文化完全不一样。香港盛产有钱人、盛产富翁,但不盛产创业英雄,不是年轻人的天堂,所以这就决定了香港跟硅谷没法比。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虽然我也很尊重老一代的企业家,在传统行业资历确实也很重要,但是在IT行业绝对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应该每隔十年,有一批新人出来。但我们现在缺乏真正创新的力量。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可我们的创业环境有很多问题。很多的公司,远远谈不上能够输出价值观,甚至都没有价值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一种一元价值观——成者王侯败者寇,只问成功不问过程。我们盲目地崇拜成功,大家不论用什么手段,哪怕是卖虚假医疗广告,一年几百亿的收入,也被封为英雄。

吴伯凡:我觉得你有一个相当立体的评价标准,好像对把公司做大兴趣不是太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还有点担忧,有点恐惧。因为你觉得掌管一个大公司,并不那么幸福。对你来说不好玩,最重要的是也没有创新性,这是你非常惧怕的一种状态吧?

周鸿祎:我是觉得今天我的价值观,可能跟很多主流价值观不太一样。我认为今天的社会应该鼓吹多样的价值观,甚至要支持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如果我们大家都是一种价值观,我认为这个社会也不对。至于我自己怎么形成的价值观,我也不知道,可能跟性格有关系,我天生就很调皮,总是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或者想别人不敢想的事。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想,上完大学就要跟父母一样,分到一个叫单位的地方,一辈子就被安排好了,这种生活肯定特别恐怖而令人窒息,所以我觉得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因为我喜欢电脑,从那时候我就说将来一定要做电脑相关的生意,这样可以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可以很自由。只是当时想的比较简单,以为不需要很多人配合,就能自己干成。

编导手记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摊上周鸿祎,你算是赚到了。外号“红衣(鸿祎)大炮”的他,每一次面对媒体,都会妙语连珠、快意恩仇,套罗胖罗振宇的一句话就是“有种、有趣、有料”。这不,《老友记》录制周鸿祎对话吴伯凡,没几句话,周鸿祎的炮弹就上膛了。先是在狼性的话题上,他直喷百度,“缺的不是狼性是人性”;随后,自比鲶鱼,说自己是在搅动暮气沉沉的互联网市场;再加上,媒体人身份的吴伯凡总是以观察者的角度,出言引导,因此,两集《老友记》录制下来,老周的“大炮”气质毕现。

其实,约到周鸿祎上节目并不容易,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奇虎360和百度发生的3B大战开始不久,我们的记者拨打周鸿祎的手机联系采访,当时周鸿祎在回避媒体,因此手机多为无法接通状态。为营造一种屡次拨打未接听的效果,我们顺道录制了完整的拨号声音,并将之制作成节目传到了优酷上。结果南京一位大学生凭借拨号声音的频率,就完整地破解了周鸿祎的手机号,并公之于众,引起了一段不小的震动。让奇虎360的公关团队一时凌乱,也对我们心生烦躁,《老友记》的录制也一度搁置了。幸好周鸿祎本人非常淡定,微博承认这位大学生破解正确,并且邀请他到奇虎工作。我们的录制也在不久之后提上了日程。

2012年冬天,录制终于要进行了。当时,奇虎360正在搬家,从原来北京四惠桥附近的惠通时代广场,搬到酒仙桥去,因为原来的办公区要被拆迁改造。一片废墟包裹的这栋独立小楼,就成了我们的录制地点。周鸿祎,这位移动互联的积极倡导者和拓荒者的《老友记》录制就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孤岛”中开始,颇有寓意。

《21世纪商业周刊》的出版人吴伯凡,是周鸿祎的圈中老友,对他极为熟悉,他曾给我们讲过一个这样的段子,让我们对老周心驰神往。老周在北京郊县有一个真人CS场地,他酷爱真人CS和射击运动。一次,老周邀请吴伯凡等几位好友到场地对战,他独自一人挑战吴伯凡等几位好友,竟然毫发未损地将他们一一“击毙”。

这位江湖传言身手矫健的悍将,我们初见之时,未免有些失望,他身材不高,不过一米七左右,一身红色线衫,一副程序员模样,感觉斯文有余、霸气不足的样子。但是,和吴伯凡的对谈开始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此处省略8000字)

节目录制的尾声,我们邀请周鸿祎和吴伯凡,在冬日的拆迁废墟中缓步而行,拍摄一些空镜,他们在夕阳的斜光中慢慢散步,探讨移动互联的现在和未来,老友、废墟、话英雄的感觉顿现。也许现在移动互联对于网络格局而言,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构一个时代。

(优酷《老友记》导演: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