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3357100000034

第34章 代后记:追梦的老男孩们

网络上红了起来。初试牛刀,有各路朋友义务帮忙,成本低,拍摄难度小。但在开始第二部作品时,困难接踵而来。

第二部作品,音乐短片《你在哪里》。当时我们需要的预算是20万,那时的互联网视频领域,几乎没有盈利模式,所以找投资特别难。我写完故事,到处给别人讲,到各种公司里游说,甚至一边给人家讲故事,一边唱歌表演。最后终于得到了12万的投资,勉强开机,历经坎坷拍完,自己还垫了4万块钱。

在视频短片还没有盈利模式的时候,自然没有任何赚钱的可能。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我又重回广告业,而王太利,也回到音乐的行当里。

那个时候我做广告导演开始有一些稳定客户了,拼死卖力没日没夜,赚到了一些钱。一晃自己也快30岁的人了,在北京生存不容易,也想着是不是该把理想抛一抛,买个车,买个房。但忙到晕头转向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问自己,现在做的这些事,是不是我真的想做的,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老男孩》关注“80”青春

其实在执导微电影《老男孩》之前,同样是80后的我常常思考很多关于我们这代人的现状。为什么年轻的80后总在怀旧?这十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0年4月,对我们来说注定是不一样的,当时由优酷出品牵头的“11度青春”工作组正在广泛寻觅以8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的代表人物,在大量的调研筛选之后,最终他们找到我,希望筷子兄弟加入这一计划。我和太利很兴奋,双方一拍即合,此时的王太利,已经悄悄写出了《老男孩》的歌词,我则根据歌词中的情怀创作出了老男孩的剧本。

终于有了一次接近电影梦想的机会,我们铆足了劲,完成了一部40多分钟的电影短片《老男孩》。完全没想到在优酷播出后轰动了,很多人留言说这部作品引发了他们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在这部戏中,我们将偶像迈克尔·杰克逊的离开作为一条线索,充满敬意的缅怀了他带给我们的一个时代的美好,也展现了作为80后的我们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迈克尔·杰克逊对于我们80后来说,哪怕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偶像,也一定承载了很多难忘的回忆。与其说他的去世喻示了80后与一个时代的告别,不如说他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东西是需要认真地与之告别的。不管你有没有勇气告别,所有的事情都有终结的一天,但没关系,新的开始又来了。

趁热没有打铁

微电影《老男孩》火爆后,众多投资商纷纷找上门,劝我们趁热打铁,筹备大银幕电影《老男孩》。机会确实很诱人,但是我和太利一致认为,还不是时候。

电影导演需要更深厚的功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积淀,我真的还需要学习和磨砺。而且电影行业又是一个更大的擂台,小毛头迈上大擂台,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一些才行。

梦想不老 遥而可及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继续和优酷出品合作,双方都比较信任彼此,也在很多想法上比较一致,觉得还是要做接地气的作品。2011年,我们的微电影《赢家》《父亲》在优酷网播映,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是时候考虑拍一部院线电影了,优酷出品也很支持我们的想法。这三年,我一直在筹备剧本,今年终于完成。太利也为电影版《老男孩》写了新歌。这一次对于我们,对于一路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优酷出品,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电影就是和观众的一场沟通,在我看来,不用真诚的态度面对,做不来这事,那个艰辛的过程,没有梦想的支撑,走不远。这次大电影《老男孩》的创作,我们继续保持真诚。

王太利托我跟大家说:“我和肖央的梦想,只是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平凡却也不容易,在艰难的时候,我们也曾想放弃过,但梦想,终归是梦想,你想放弃它,它却早就根植于你的内心,默默指引着你,完成向上人生路。”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我们很庆幸,我们坚持下来了,也很幸运地遇到了靠谱的“合伙人”。现在的我们,感觉像回到了当初拍《老男孩》的时候,两个老友,为了一部电影一起奋斗。看着我们的梦想一步步实现,我真的挺开心的。青春可能是短暂的,但是青春也仅仅是个开始,人一辈子那么长呢,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