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3369700000013

第13章 食疗——药食同源,食物归经(4)

饮食习惯要相宜

中医对饮食讲究“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贴心提示】

中医还讲究早餐宜早,晚餐不宜迟等原则。同时,要求在饮食过程中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黏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是如此。

【语录链接】

荤素搭配,长命百岁。

——医学谚语

搭配得宜能益体,搭配失宜则成疾。

——医学谚语

膳食四配搭:粗细配搭,主副配搭,荤素配搭,海陆配搭。

——医学谚语

黄金分割四配搭:细粮四粗粮六,主食四副食六,动物四植物六,陆菜四海菜六。

——医学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粗茶淡饭易入口,青菜豆腐保平安。

——谚语

10.所食之物,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

——《金匮要略》

中医特别讲究饮食禁忌,认为食物总是搭配着食用的,食物的配伍是为了增强食物的食疗效果和可食性,以及营养保健作用的,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应用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食物搭配的禁忌

食物禁忌,是关于吃的“纪律”。该“纪律”对人的健康和生命非常重要,吃得合适,食物可在人体内得到充分利用,能促进健康;吃得不当,不仅可以降低营养成分,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从而损害健康。

饮食中有“食物相克”的说法,意思是说两食物放在一起食用,如搭配不当,极容易导致生病或中毒,从营养学的观点看,食物相克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是两种食物在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发生拮抗作用,互相排斥。

二是两种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如河虾不宜与辣椒、西红柿、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配吃,因为虾肉中的无毒五价砷会被维生素C还原为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吃多了会危及生命。

三是从中医角度来讲,食物分寒冷温热四性,如果两种大寒食物同食就会把人吃倒,大热食物吃多了就会上火,只有四性食物搭配着吃,才不致使人寒热失衡。不过,人本身有解毒和调节平衡的能力,偶尔少量摄入有害物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碍。

四是尽量不吃已被证实有毒的食物,如含铅的松花蛋、街头卖的毛鸡蛋、脏油炸的油条等。

病患的饮食禁忌

中医认为,身体在某些状态或吃某类药物时,必须限制进食属于某些性质之饮食,例如水肿患者要限制食盐摄入,腹泻患者忌吃肥腻食物。

一是患有某些疾病必须限制饮食,如肝病忌辛热食物,心病忌咸食,水肿忌盐食,骨病忌酸甘食味,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生冷水果蔬菜,皮肤疮疡忌鱼虾,晕眩、失眠忌胡椒、辣椒及茶等。

二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证型来考虑病人的禁忌。凡表现热症病人,如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或津液耗伤者,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产热食物;凡外感未愈,或在喉疾、眼疾、皮肤病之后,应忌食芥末、蒜、蟹、鸡蛋等发风动气食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麦芽糖、猪肉、酪乳、米酒等助湿生热的饮食;凡中焦脾胃虚寒、大病、产后者,应忌寒凉之饮食,如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者,应忌食慈姑、胡椒等推动血流之饮食;妊娠期禁服强烈的袪淤血、有毒、催吐、辛热及刺激蠕动的食品。

用药的饮食禁忌

俗话说“服药不忌嘴,医师跑断腿”,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讲究饮食。病人在看中医后应问医生:“吃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服中药时,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吃?”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不能吃某些食物,否则就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这就是饮食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为了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应该注意如下饮食禁忌。

一是在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食葱、蒜、萝卜。服用薄荷时,不应吃鳖肉。服用茯苓时,食物里不能放醋。吃鳖甲时,不要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过早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驱虫药时,也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服药为宜。

二是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避免食用。有咳嗽症状的病人,饮食不能过甜、过咸、过于油腻,也不要吃辣椒,同时要戒烟、戒酒,以助早日痊愈。

怀孕的饮食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是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二是慎用的包括通经去淤、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食时的禁忌

食时就是指食用食物的时间禁忌,也就是什么时间不宜吃什么,什么时间吃什么好。主要指下列情况。

一是季节食忌。在中国被奉为医圣的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他的养生名著《金匮要略》中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这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吃饭四大禁忌:春肝、夏心、秋肺、冬肾,这也是中国宫廷饮食的禁忌依据。

春天为什么不能吃肝?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春天的时候,肝气很旺,脾气较虚弱,如果春天吃肝,岂不是肝气更旺,脾气更弱?春、夏、秋、冬四季的禁忌,就是这个道理。懂得进食禁忌的人,把四季分出四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是说,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

二是昼夜食忌。白天的饮食忌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晚上的饮食忌生理超标。晚餐不宜多饮酒,饮酒会加速血液循环,易使人兴奋,影响睡眠。晚上经常饮酒,还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引发“神经性血糖症”。晚餐忌饮食过饱或暴食,以免使胃机械性扩大,导致消化不良及胃疼等现象。如果晚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不但会因胃肠的紧张蠕动而难以入睡,还会影响大脑休息。

三是三餐食忌。早餐禁食所有糕点、成品饮料、熟制品、半成品、餐馆食堂的饭菜和忌用所有的塑料、化纤制品,也不宜全吃干食和只吃鸡蛋。午餐忌吃得太辣,忌饮酒,忌简单应付了事。晚餐忌过迟,忌进食过多,忌进食大量蛋、肉、鱼等厚味,忌大量饮酒等。

四是餐前、餐中、餐后禁忌。饭前饭后忌饮水,忌吃冷饮。吃饭时不宜吸烟。饭后不宜马上睡觉,不宜立即干活,不宜饮茶,不宜马上吃水果。

食量的禁忌

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一日三餐的饮食量都要有所讲究。饮食过量和营养过剩会增加体内各脏器的负担并导致畸形发展。长期食量过多,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导致骨骼过量脱钙,发生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