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33712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古代节日风俗(7)

腊八粥

亦称“佛粥”、“五味粥”等。农历十二月八日,俗称腊八,相传乃释迦牟尼成道日。宋代至此日,各僧寺俱以果、菜等及米煮粥馈送信徒,称为“腊八粥”。民间仿为之,遂成风习,直至现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宋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腊八粥》:“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者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时令》:“各家布施斗和升,化米都将腊八称。铙鼓喧阗人络绎,一群道士一群僧。”原注:十二月初,僧道各率其众上街化米,谓之“腊八米”。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粥煮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

唐花

亦作“堂花”。北方天寒,腊月所卖鲜花供新年所用者,出于暖室,称为唐花。《日下旧闻考》:“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所谓唐花,又名堂花也。其法自汉即有之。汉世大官园冬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煴火得温气,诸菜皆生……唐人诗曰:‘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亦是此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唐花》:“凡卖花者,谓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冶,尽在一堂,故又谓之堂花也。”

送历本

历本,古称“时宪书”、“宪书”。俗称“皇历”。记载一年节气、月令、农事、宜忌等,古代由国家统一颁卖,为民间农家所必备。至清代苏州一带,下一年之新历本,则例由当地任保者分送,藉以获利。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送历本》:“各图地保,以新历逐户分送,人家必酬以钱文,如市价而倍之,号为‘送历本。’”又:“吾乡新历,在阊、胥一带书坊悬卖。有官板私板之别:官板,例由理问厅署刊行;所谓私板,民间依样梓印,印成,仍由理问厅署铃印,然后出售。闻诸父老云,里正(指地保)送新历,始行于乡村,后沿于城中。张渔川有《咏时宪书庆清朝》词云:珠殿颁初,书棚悬后,行行墨翠朱殷。须省数时探节,趋避多端。纵不识丁也买,开编春早又冬阑。随年换,糊窗帖绣,故纸抛残。闲儿女,多拘泥,为上头穿耳,撰日偷看。那得此身重见,花甲循环?却笑虫鱼草木,厕名《月令》管暄寒。闻郎返,检逢归忌,又蹙眉山。”

祀灶

亦称“祭灶”、“送灶”。本为古代“五祀”之一。汉代祀灶日在夏初,至晋代乃定于腊月二十四日,此后则普遍于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送灶。迷信认为,灶神于此日上天,故向天帝禀报一家善恶之事,民间有请灶神、供灶糖、焚轿马灶疏、食糯米饭等习俗。接灶在除夕表示灶神已由上天返回本宅。又,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礼记·月令》:“孟夏祀灶。”汉班固《白虎通》:“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一说户以羊,灶以雉……井以豚。”

《后汉书·阴识传》:“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至识(阴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晋周处《风土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买五色米食、花盯、胶牙饧、萁豆,叫声鼐沸。”清潘荣陛《京帝岁时纪胜·十二月·祀灶》:“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桂天灯。祭品则羮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说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谓曰挂袍,燃灯默拜。”清筱延《成都年景竹枝词·卖灶马》:“涂烟黄纸卖盈城,到处喧呼灶马名。祭灶人家都来买,一张送去一张迎。”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糖元宝。又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谢灶糰,祭时妇女不得预。先期,僧尼分贻檀越灶经,至是,填写姓氏,焚氏禳灾。篝灶载灶马,穿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拨灰中篝盘未烬者,还纳灶中,谓之接元宝。稻草寸断,和青豆,为神秣马,具撒屋顶,俗呼马米豆。”又引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镌神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合家少长罗拜,祝: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扫尘

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旧时至农历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宋吴自牧《梦梁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

小年夜

宋代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宋文天祥《二十四日》诗题注:“俗云小年夜。”清叶名沣《桥西杂记·小年》:“文天祥作此诗,在祥兴二年己卯。其年以十二月二十六日立春也。此风始于宋时禁中,大中祥符元年,以是日为降圣节,至乾淳时为小节夜。”明陈士元《俚言解·小尽大尽》:“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后以旧历除夕为大年夜,前一日为小年夜。清顾禄《清嘉录·小年夜大年夜》:“祀先之礼……或有用除夕前一夕者,谓之小年夜。”

除夕

亦称除夜、大年夜。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驱疫之俗,谓之“逐除”,除夕之称,盖由此来。汉以后,逐除之俗改在除日谓之“驱傩”。举行驱傩仪式时,驱傩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谓如此便可驱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参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纸裹火药的爆竹,始于宋。此夜红烛高烧,爆竹声不绝于耳,民间与宫廷,并无例外。除夕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此俗于时已有。又,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亦始于晋。后世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之俗,由此而来。此外,民间除夕有于门上贴门神之俗,每至夜半,辄除旧门神,易新门神,至于门上帖春耿,则源于古时的桃符。以红纸书写联语,帖于门上,明以后才普遍流行。除夕夜或岁首,长辈给儿女钱物,谓之压岁钱,盖源于宋时宫廷于岁除,赐钱物于后妃之礼。

年夜饭

农历除夕晚饭,吴地称为“年夜饭”。因一家团聚共餐,又称“合家欢”。其俗源于晋代以前之“分岁”。晋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年夜饭》:“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筯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

接灶

亦称“迎灶”。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此日,民间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接灶》:“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祭以酒果糕饵,谓之接灶。谓自念四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迟至上元夜接乾。”又引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又:“长、元、吴《志》皆云‘接灶,多以除夕。’《昆新合志》则于‘上元夜,煎油饨,烤糊涂,接灶。’《常昭合志》亦云:‘上元日,家和米粉为丸以接灶。’吴榖人《接灶诗》自序云:‘抗俗,元旦接灶,其神号曰东厨司命。’”

将军碳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为旧时北京风俗。亦名“彩妆”。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各家团拜。”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挂喜神

喜神指祖先画像。旧时人家多于除夕悬挂,以香烛果品茶点供奉,并率家人以拜,称为“挂喜神”。清顾禄《清嘉录·正月·挂喜神》:“比户悬挂祖先画像,具香蜡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戚相贺、或有展拜尊亲遗像者,谓之拜喜神。”又:“厉樊榭《可庵遗像记》‘古者人子之于亲亡也,至汉氏以来,乃有画像。虽非古制,实寓生存,遂相沿不能废’……《月令事宜》:‘除夕祭飨,即悬真(画像)于家庭,供奉以拜节。’”

欢乐图

亦省称“欢乐”。一种上有人物故事的大红剪纸。由汉晋时春幡变化而来。长江南北一带,农户及居民于新年前买自市上,贴其上端于各处门楣,三五张一排,下垂于空,以取吉祥欢乐之意。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欢乐图》:“门厅之楣,或贴欢乐图。图皆买自杭郡,以五纸为一堂,剪楮堆绢,为人物故事,皆取谶于欢乐,以迎祥祉。”又:“马如龙《杭州府志》谓之合家欢乐图。吴榖人诗云:‘披图春色好,欢乐相相兼。自妙青红意,无烦笔墨添。紫衫仙乐部,翠烛美人帘。隔岁痕犹在,房栊一例粘’。”又姚春漪诗自注:“欢乐图上贴福、乐、寿、喜四字,旁粘小春联,谓之欢乐对。”

守岁

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源于晋以前,至今犹然。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袁文《瓮牖闲详》:“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宋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守岁》引席振起《守岁》诗:“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压岁果子压岁钱

旧时除夕,家中长辈以红绳穿铜钱与橘、荔、糕、枣(谐“吉”、“利”、“高”等)之类果点、一同置于小儿枕下,俟其元旦一早醒来得之,称为“压岁钱”,果子则称为“压岁果子”。或曰起于宋代宫中赏赐之制。至清初已普遍行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岁除》:“后妃诸阁,又各进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金银器皿,并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巨珰。”清郭麟《淮阴岁除·咏压岁钱》诗:“红索青铜贯。”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压岁钱压岁果子》:“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相赍献,谓之压岁盘。长者贻小儿,以来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徵。”休,美好。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诗去:百十一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