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葱·姜·蒜·酒·茶·醋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3376000000038

第38章 儿科病良方(2)

小儿解颅

小儿到了一定年龄,囟门应合而不合即为此病。一般小儿前囟在出生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时或闭或微开,最晚2~4个月时闭合。呆小病、小儿脑积水和佝偻病即会发生囟门晚闭即小儿解颅。

1.【组成】生姜适量。

【制配】将生姜捣如膏状,敷于囟门。

【主治】小儿解颅。

2.【组成】猪骨适量。

【制配】将猪骨入锅煎取髓敷于囟门。

【主治】小儿解颅。

3.【组成】干姜25克,细辛、桂心各15克,乳汁适量。

【制配】将干姜、细辛、桂心共研细末,用乳汁和匀,涂在囟门上,干了就换,直至痊愈,以面赤为见效。

【主治】小儿解颅。

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俗称羊角风,发作时神志失常,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目上翻,四肢抽搐或做猪羊叫声,发作一过即可苏醒,仍如常人。

1.【组成】明矾1克,鸡蛋1个,面粉适量。

【制配】将鸡蛋开口加入明矾,湿面密封,蒸熟食之,1次吃完,每隔7日1次,坚持服6个月以上。

【主治】小儿癫痫。

2.【组成】鸡蛋黄、乳汁各适量。

【制配】将蛋黄、乳汁混搅均匀,依小儿之年龄大小适量服用。

【主治】小儿癫痫。

3.【组成】绿茶1克,钩藤10克,蜂蜜15克。

【制配】钩藤加水500毫升,煮沸3分钟去渣,加入绿茶与蜂蜜即可,分3次温服,幼儿分5~8次,4小时1次。

【主治】小儿癫痫。

4.【组成】红茎叶的蓖麻根60克,鸡蛋1~2个,黑醋适量。

【制配】将鸡蛋破壳煎熟再加入黑醋、蓖麻根再煎,每日1剂,连服数日。

【主治】小儿癫痫。

5.【组成】红蓖麻根60克,黑米醋10毫升,鸡蛋1个。

【制配】先将红蓖麻根煎取浓汁约200毫升,调入米醋,上火煮至极沸,冲鸡蛋或打荷包蛋,顿服,每日服1次,连服10日。

【主治】癫痫。

6.【组成】姜片、艾炷各适量。

【制配】将姜片切3毫米厚,放到长强、会阴、太溪、太冲穴位上,姜片上放艾炷(黄豆粒大),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

【主治】癫痫。

7.【组成】经霜老茶叶15克。

【制配】开水冲泡老茶叶,渴则饮之,常服。

【主治】癫痫。

8.【组成】经霜老茶叶30克,明矾15克。

【制配】将茶叶、明矾共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主治】癫痫。

9.【组成】白酒60克,鸡蛋2个。

【制配】将鸡蛋置瓷盘内,加白酒60毫升燃烧,不停翻动,酒尽即成。

【主治】癫痫。

10.【组成】绿茶3克,甘草10克。

【制配】用绿茶和甘草配煎成茶水,每日饮1剂。

【主治】癫痫。

小儿夜啼

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重者可通宵达旦哭个不停。

1.【组成】鸡蛋壳、粥各适量。

【制配】将鸡蛋壳炒黄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1.5~3克,和在粥里或蘸在母亲乳头上吃。

【主治】小儿夜啼或惊厥抽搐。

2.【组成】大蒜1头,乳香1.5克,母乳或牛乳适量。

【制配】将大蒜慢火煨熟,捣烂在太阳下晒干,把乳香捣末,两药混合搓成芥子大药丸,每次服用7丸,用母乳或牛乳送下。

【主治】小儿夜啼,面色发青。

3.【组成】生姜10~30克,红糖适量。

【制配】将生姜切片,用红糖水煎服。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所致夜啼。

4.【组成】陈茶叶(越陈越好)。

【制配】将陈茶叶嚼烂捏成小饼,敷儿脐上,外用棉花盖上扎好,10余分钟后即可停止哭闹。

【主治】小儿夜啼。

5.【组成】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100克。

【制配】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主治】小儿脾脏虚寒所致夜啼。

6.【组成】葱白3段,生姜5片。

【制配】将葱白和生姜入锅加水煎服。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所致夜啼。

7.【组成】葱白1根,胡椒3粒,艾叶3片,热米饭适量。

【制配】先将胡椒研末,艾叶揉绒,再与葱白共捣烂,加入热白饭中,趁热(以小儿能够承受为度)放小儿肚脐上,用布扎紧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主治】小儿夜啼。

8.【组成】生姜适量。

【制配】将生姜捣烂用纱布包擦,甚效。

【主治】小儿夜啼(小儿遍身奇痒啼叫不止)。

9.【组成】干姜30克,大葱20克,花椒15克。

【制配】将干姜、大葱、花椒同捣如泥,把锅烧热,同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主治】小儿夜啼。

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乃指儿童的口涎不自觉、无法自控地从口内流溢出来。此疾在3岁以下婴幼儿中比较多见。

1.【组成】吴茱萸2份,生南星1份,醋适量。

【制配】将吴茱萸、生南星共研细末,贮瓶中勿泄气,睡前取上药末15克用陈醋调成糊,敷贴两足心,外用纱布包扎,每次贴12小时。

【主治】小儿流涎。

2.【组成】肉桂末10克,醋适量。

【制配】将醋和肉桂末调成糊,做成饼状,在小儿睡觉前,将药饼贴在两足心处,并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敷3~5天。

【主治】小儿流涎。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指细菌感染所致小儿喉黏膜急性炎症性病变,发病较急,常与鼻炎、咽炎、气管炎同时存在,表现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喉痛、声哑等,严重者可致喉腔狭窄,呼吸困难。

1.【组成】独头蒜、食盐各适量。

【制配】将独头蒜去皮加盐捣烂如泥外敷,左侧肿大敷右手寸关尺脉上,右侧肿大则敷左手寸关尺脉上,双侧肿大,则左右手都敷,以热痛为度。

【主治】单侧或双侧急性扁桃腺肿大。

2.【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如泥敷于足心,半小时之内取下。

【主治】小儿急性咽喉炎。

3.【组成】白萝卜100克,生姜50克。

【制配】将白萝卜、生姜分别洗净切碎,以消毒纱布绞汁,将汁液混匀,不计用量,频频含咽。

【主治】小儿急性喉炎、失音、喉痛。

小儿湿

疹、水痘1.【组成】绿茶0.5克,白梅花3克,蜂蜜25克,大枣30克。

【制配】大枣剖开加水350毫升,煮沸3分钟,加入绿茶、白梅花、蜂蜜即可,分3次温服,每日1次。

【主治】小儿痘。

2.【组成】茶叶末适量。

【制配】用茶叶末煎水趁热洗后,再用茶叶末直接敷患处。

【主治】婴儿湿疹(奶癣)。

3.【组成】泡过又晒干的茶叶、五倍子、鸡蛋清各等份。

【制配】将干茶叶和五倍子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

【主治】小儿痘疹。

小儿乳娥

小儿喉核充血、红肿疼痛伴有咽部疼痛的急慢性炎症即小儿乳娥,西医称咽炎或扁桃腺炎。

1.【组成】鲜苋菜30~6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

【制配】将苋菜洗净捣烂取汁或小煎,酌加白糖或蜂蜜调服。

【主治】小儿乳娥。

2.【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捣烂敷足心,用干净纱面固定,每天换药1次。

【主治】小儿急性乳娥。

3.【组成】大蒜汁、僵蚕、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制配】将僵蚕研细末,以蒜汁、姜汁、蜂蜜调成糊状,每次服2~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小儿风热乳娥。

4.【组成】生姜、生萝卜汁、白糖各适量。

【制配】将生姜、萝卜汁、白糖共煎频服。

【主治】小儿虚火乳娥,喉核潮红。

小儿口疮

口疮是指发生在口腔内唇、颊、上颚等部位的黄白色、豆粒大的溃疡疾病。小儿口疮会使其哭闹不止。因而,应及早治疗。

1.【组成】茶叶5克。

【制配】以200毫升沸开水冲泡茶叶,加盖待温后,含漱口腔,每日10余次,治愈为止。

【主治】小儿口疮、鹅口疮。

2.【组成】吴茱萸1.6~4.7克,米醋适量。

【制配】将吴茱萸研末,用米醋调匀,每晚包敷患儿涌泉穴处,连敷3次可望痊愈。

【主治】鹅口疮。

3.【组成】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20克。

【制配】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

【主治】小儿口疮。

4.【组成】食盐、香油各适量。

【制配】用凉开水1匙,将盐溶化,滴入香油10滴搅匀,在吃奶、喂水、睡眠前滴入患儿口内。

【主治】鹅口疮。

5.【组成】鸡蛋、绿豆各适量。

【制配】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

【主治】小儿口疮。

6.【组成】葱白、灶心土、竹叶各等量。

【制配】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

【主治】小儿口疮。

7.【组成】生姜汁适量。

【制配】用生姜汁漱口数次,涎出则见效。

【主治】小儿口疮。

8.【组成】白矾、鸡蛋、醋各适量。

【制配】将白矾、鸡蛋、醋调匀敷足心。

【主治】小儿舌疮。

9.【组成】天南星末、醋各适量。

【制配】用醋调天南星贴脚心。

【主治】小儿口疮。

10.【组成】干姜(炒黑)9克,黄连15克。

【制配】将炒黑的干姜和黄连研为细末,用末搽患处,涎出即愈。

【主治】小儿口疮。

小儿脐突、

脐部红肿新生儿脐突与小儿脐部发育不全多与小儿啼哭过多、剧烈咳嗽造成的腹腔内压力过大有关,多随发育健全而自愈。

1.【组成】生姜6克,没药3克。

【制配】将没药研为细末,以姜汤送服。

【主治】小儿脐部红肿,发热恶寒,甚则角弓反张。

2.【组成】荆芥、葱叶各适量。

【制配】将荆芥以水煎浓汤洗脐及脐周,再把葱叶捣烂成泥敷于脐孔上,包扎固定,每日1次。

【主治】小儿脐突,脐部红肿。

3.【组成】猪颊车骨髓10克,杏仁15克。

【制配】将猪颊车骨髓和杏仁捣烂如泥,共调匀,敷脐中。

【主治】小儿脐部红肿。

小儿秃疮

1.【组成】紫皮独头蒜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捣烂取汁。先温水洗头擦干,再以蒜汁涂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15天1个疗程,1疗程即见效。

【主治】小儿秃疮。

2.【组成】葱白、蜂蜜各适量。

【制配】将葱白捣烂如泥,以蜂蜜调和涂于患处。

【主治】小儿脐部红肿,发热恶寒,甚则角弓反张。

3.【组成】独头蒜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洗净,切去外层,以切面反复搓擦患部,每日3~5次,每次10~15分钟,10天为1疗程,停3天再行下1疗程,治愈为止。一般3个疗程,之后白发消失,新发长出。

【主治】小儿白秃疮。

4.【组成】葱白、轻粉各适量。

【制配】将葱白捣烂取汁,调和轻粉如糊状,涂于患处,每日1次。

【主治】小儿秃疮。

小儿疝气

小儿睾丸偏坠胀痛,腹股沟处出现肿块,哭闹时肿块明显增大,安静时可消失,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症状。

1.【组成】醋500毫升,麦麸500克,葱白5根。

【制配】将醋、麦麸、葱白共入锅内置炭火上加热,搅成糊状,趁热用布包,熨小腹20~30分钟。布包必须反复加热,使热度不减。操作完毕,令患儿卧床盖被休息,出汗见效。

【主治】小儿疝气。

2.【组成】黑胡椒7粒,醋适量。

【制配】将黑胡椒捣成末,用醋调成糊状,摊布上,贴会阴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连用2~3次。

【主治】小儿疝气。

3.【组成】醋适量。

【制配】将醋少许涂患处,用温水洗去,然后再涂再洗,如此2~3次。

【主治】小儿疝气。

小儿佝偻病

1.【组成】虾皮10克,鸡蛋1个。

【制配】将鸡蛋与虾皮搅拌均匀,上笼蒸熟佐饭吃。

【主治】小儿佝偻病。

2.【组成】猪或羊骨头、醋、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配】将骨头砸碎,加少许醋、适量水(以漫过骨头为度),葱、姜、食盐、味精熬煮3小时,汤浓即可,每日2~3次,每次服汤1碗。

【主治】小儿佝偻病。

3.【组成】葱、姜各20克,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盐适量。

【制配】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与附片同入锅,微火煮数沸,加葱、姜、盐调味食用。

【主治】小儿佝偻病。

4.【组成】葱、蒜各50克,鲜鸡枞500克,青辣椒、火腿、猪油250克,酱油20克,肉汤、淀粉、味精、芝麻油各适量。

【制配】将鲜鸡枞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入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鸡枞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再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枞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调匀,加入味精及少许香油。

【主治】小儿佝偻病。

5.【组成】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盐、味精各适量。

【制配】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一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入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1剂可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主治】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6.【组成】鸡蛋壳若干。

【制配】将蛋壳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日2次,每次1克。

【主治】小儿佝偻病。

7.【组成】炒鸡蛋壳20克,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白糖30克。

【制配】将蛋壳、胎盘粉、鱼骨、白糖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0.5克,宜久服。

【主治】因肾气亏损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8.【组成】醋10克,田螺100克,酱油适量。

【制配】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主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