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3387300000012

第12章 中美银行个人业务(2)

(二)存款账户与中美存款业务比较

1.存款业务的重要性

存款是银行最古老的一项业务之一,该服务是指存款人在保留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将资金短暂地让渡于银行的活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金融行为,它要求银行迅速承兑客户本人或指定取款人的提款。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因而是银行利润和发展的源泉。

尽管银行业务发展日新月异,但存款在银行总体经营中的重要性则丝毫未受影响。尤其是国内银行业,虽然目前中国银行业在转变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但不可否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贷款业务还将是中国银行业的主流业务,利差收入依然在银行收入中占绝对重要地位,尽管它的重要性在迅速下降。国内银行靠的是负债经营,存款立行是我们银行的经营基础,若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如果低成本、稳定性强的负债来源不足,则银行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同样的,存款业务在美国银行经营中也非常重要,同样是银行利润和发展的源泉,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存款定价和营销计划就意味着失去客户和利润。与国内银行业不同的是,美国金融界的存款竞争主体更为多样。竞争不仅存在于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还需要与储贷联盟,信用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互助基金和保险公司等竞争客户存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竞争对手往往把持着比银行更为长期和稳定的存款来源。当然,尽管存款在美国的银行经营管理中也很重要,但相对而言,它不像中国的银行那样,居于银行经营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利差收入并不是美国银行的唯一主要收入,另一方面,由于信贷资金证券化的高度发达,银行的信贷资金并不直接来自银行本身,很多情况下是来自于购买银行证券化债券的投资人。

本部分的存款比较分析包括个人存款和对公存款。

2.中美存款产品比较

总体上看,我国银行的存款产品目前还是比较单一的。例如,被誉为个人银行业务标杆的招商银行,其个人存款产品主要包括:第一、活期储蓄;第二、定期储蓄,依方式不同又分为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存本取息、零存零取和定活两便;第三、个人通知存款;第四、教育储蓄。中国工商银行的公司存款主要包括:

第一、活期存款;

第二、定期存款;

第三、协定存款,银行对客户一定存款额度内的存款按结息日或支取日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超过该存款额度的部分按结息日或支取日人行公布的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低于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的协定存款利率给付利息的一种存款。

第四、单位通知存款。

总体上看,美国银行的存款产品则要远比中国银行丰富的多。例如,在PNC银行的2010年年报中,其存款大类及余额分别为:货币市场存款,余额8458亿美元;活期存款,余额5007亿美元;定期存单CD,余额3734亿美元;储蓄存款734亿美元;定期存款及其他406亿美元。

第一、活期存款(demand,支票账户存款余额)。活期存款是可以随时提取的,因此是存款机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最差的资金来源,因此大部分是不支付利息的,主要是企业持有。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是一种以支付命令书取代支票的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即能像传统的活期存款那样使客户在转帐结算上得到便利,又可让客户获取存款利息。

第二、储蓄存款(savings)。是相对支票账户而言的。它不能使用随时支取,但是该账户支付较高的利息。如果客户想使用储蓄存款消费,则必须先将资金转移到支票账户,而后取款使用。

第三、货币市场存款(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其实是介于支票账户和储蓄存款之间的一种存款,当余额低于一定金额,将只支付活期存款的利息,高于一定金额则支付较高的利率,通常是银行按照货币市场工具的平均收益率确定账户的利率水平。该存款是银行提供的能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相竞争的存款服务。一般期限较短,可能只有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开立这种账户,可支付较高利率,并可浮动,还可使用一定数量的支票;

第四、定期存单(CD),是银行向富有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固定期限的存款,要求存入的金额较大。近来,美国存单市场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类型,如突然提高定期存单,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允许存款人将资金转入利率较高的账户,递升定期存单,允许定期存单的利率以事先商定的利率定期增加,流动性定期存单,允许存款者提取出部分资金,且不收费用。定期存单的特色是可转让,与定期存款不同的是,它是不记名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交易单位为100万美元,只能到期支取,不能提前支取。可转让定期存单兼顾了存款的收益性和流动性,是重要的存款创新产品。

第五、定期存款(Time deposits),是相对存单而言的,无最低的起存金额,但是也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定期存款不像定期存单,它在到期前是可以支取的,只不过将损失一定的利息收入。

当然,除了以上主要存款产品外,还有退休储蓄存款账户,工薪阶层每年可向个人退休存款账户存入有限数额的资金,对此不用交税。退休储蓄存款账户项下又有许多的子产品,例如美国大通银行开发的退休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主要特点是随着余额的增加,其利率也将不断提高。此外,还有教育储蓄账户,用来支付大学学费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教育费用,账户存款直至使用前都是免税。其实在整个美国银行业的存款中,退休和教育基金账户所占余额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对于银行而言,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高度的稳定性。

3.中美存款产品定价比较

中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其设计要素主要仅为期限和利率,而利率又是中央银行决定的,因此,其实唯一变动的只是期限。所以,根本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是以期限为依据的。由于美国银行监管当局实行的是市场化的利率竞争原则,因此美国的银行可以制定任何符合自己发展战略的利率。这样,美国的商业银行在设计产品时,所能添加的设计要素则要丰富的多,这些要素包括,开户金额、日均余额、综合账户余额、期限、利率、减免账户管理费等因素。不同的要素组合便会搭配出不同的存款产品。另外,不同的分行也能根据当地资金供需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地区的利率政策。故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使得客户能够完全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存款产品。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不同的账户余额有的时候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这对于大客户群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对存款产品定价方面来说。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的定价很大程度上是由央行决定的。而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及其服务的定价则主要靠市场供求状况来定。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与相关服务的定价是统一的,且定价几乎只用利率表示,这样产品的要素就很单一。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定价与相关服务的定价是分开的,即银行占用客户资金需要付利息,而客户享受银行的存款服务则要支付服务费。这样就便于银行计算不同产品与不同服务的经营成本与收益,对占用银行资源而为银行贡献较小的客户则要收取一定的存款服务费,对为银行贡献较大的客户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其存款利率,还可以免去其账户管理费等银行服务的各种费用,这样的产品设计体现出了多层次性。

以下列举PNC银行的其中三种存款产品进行分析:

存款产品1:最低起存金额25美金,每个月允许三次提款,如果月提款次数超过3次,且此时账户余额低于1500美金,则每多一次提款,收取3美金。18岁以下客户不收取月综合账户管理费,18岁以上客户需要设定一个至少25美元的自动转存,即每月银行将把该额度的现金从支票账户转存累计到该存款账户上,无转存的将收取月账户管理费。不管余额多少,利率固定为年利率0.05%。

存款产品2:最低起存金额100美金,允许每月使用6次及以下的支票服务,免费使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机,可开通自动转存。每月的日均存款余额必须高于1000美金,否则将收取月账户管理费。利率随着账户日均余额的增加而提高,10000美金以下年利率0.1%;10000美金至25000美金,年利率0.15%;25000美金至50000美金,年利率0.2%;50000美金至100000美金,年利率0.25%。

存款产品3:最低起存金额100美金,免费使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机,每月的日均存款余额必须高于10000美金,否则将收取月账户管理费。利率随着账户日均余额的增加而提高,25000美金以下年利率0.2%;25000美金至50000美金,年利率0.22%;50000美金至100000美金,年利率0.32%。

以上三种存款产品均为储蓄存款,无存款期限要求,由其可见,存款产品1最适合低收入的人,如青少年学生等,该产品附带的服务最少。存款产品2要求有一定的存款余额,且鼓励多存,余额越大利率越高,同时附带一定数量的支票服务。存款产品3则适合于高收入客户,无支票服务,但利率比产品2要高。如果是存单,则还需要考虑存入期限等。

美国银行的利率定价可以深刻反映该银行的经营理念以及试图吸引的不同类型的客户。例如,有的银行可能更注重吸收高余额低活动性的存款,有的银行更倾向于小额活期账户,不同的银行在不同大类的产品方面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当然,地理位置也将大大决定银行的定价,例如,一家银行位于一个富裕的住宅区或是高级办公区附近,则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高收入的个人和企业,他们的存款账户通常余额较高,且开出支票的数目也较大,因此该银行所设定的最低存款余额则可能较高,而所给予的支票使用数量也较多。反之,如果一家银行位于大学里面,或者中低端的住宅区附近,其所定价的存款产品也必然大大不同。

4.中美银行存款产品及定价差异原因

从市场化的角度看,美国的存款产品及定价要比中国多样和先进,但是,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存款产品及定价体系的产生具有其必然的原因。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临近,中国银行业必然也需要在存款产品及定价方面做一定的准备,应该说,美国同行的实践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参考。具体来看,中美银行存款产品及定价差异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第一、银行监管方面。中国一直都是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和业务管制,银行缺少产品创新的基本要素和政策环境。而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务的管制较少,为美国银行业不断开发存款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条件。

第二、两国的经营模式不同。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是存贷利息差。银行通过支付存款利息吸收客户存款获得大量资金,然后再放款收取贷款利息,从而获得高收益。而我国高企的储蓄率使得国内银行资金充裕,另外,国内存款市场尽管也竞争激烈,但存款主要还是依靠关系营销,这就造成各商业银行缺少产品创新的动力。而在美国,存款的增加主要依靠的是富有竞争力的存款产品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存款定价,因此它们必须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存款定价来获取利润。

第三、金融市场的差异。中国金融市场尚未成熟,其他金融机构对银行存款来源所造成的冲击较小,这也造成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创新动力不足。而美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创新较快,新出现的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使得银行的存款来源屡屡遭受重要挑战,这也逼迫银行必须不断创新存款产品。比如,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就是货币市场基金出现后,抢夺了大量的存款后,美国银行业开发出来的应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