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与美国的相似之处:美国房地产的繁荣从2001年开始,房价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到了泡沫最兴盛的2005年末,房价的年增长达到了17%左右。而从2004年6月开始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负担,美国住房市场逐步出现降温和低迷。与美国房地产发展相类似的是,中国从1996年至2002年的八次降息,从而极大地拉动了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政府出台的鼓励住房抵押贷款的政策更是加快了房地产发展步伐。从2004年开始,我国楼市的升温已呈现过热趋势,为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央行开始加息,并出台一系列措施为楼市降温。2007年房地产调控政策达到一个高潮,但因为金融危机来袭,政府重新放开房地产紧缩政策,使得房地产抵押贷款迅速进入另一个疯狂,2010年政府重拾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调控力度史无前例。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与美国的不同之处:第一、房地产信贷资产在中、美两国中受到的控制和监管不同。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出现问题已非一日之寒,但是美国金融管理机构却没有重视这种连锁性风险的危害,反而鼓励这种次级债进入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使得这一有缺陷的链条越拉越长,以至于酿成今天的大祸。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贷监管,尤其是在房地产信贷管理上一直比较紧,在不同时期多次出台相应管理政策与法规,反复重申贷款人的信用度、住房按揭首付比率、房地产商资质的各项贷款原则。各商业银行自身也对房地产信贷的风险管理异常重视。监管部门还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保持充足拨备,因而中国主要商业银行都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第二、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中美两国都经历了多年的住房市场的繁荣期,但结果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在美国,住房价格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持续上涨,2003年开始猛涨,到2006年,三年间房价累计升幅52%。住房市场繁荣的结果是资产增值、信用膨胀、负债扩大。在中国,2002年以来住房市场繁荣的结果,是使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得以充分释放,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有效需求。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年里提高了三倍,这在美国用了60年,中国住房发展的速度比美国快四倍。在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前期,市场上的购房者主要是中高收入家庭,目前我国尚不存在大范围的次级房贷户。第三、最为主要的是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人一般都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且没有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而且,国内商业银行对房贷的首付比例要求非常严格,且贷款风险评估比较谨慎,政策上不允许发放零首付贷款。与美国次贷相比,中国房贷的资产质量要高很多。
2、美国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和贷款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的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作为过去近四十年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进而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发展也带来了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灾难。
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某种可预见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以此来融通资金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能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其适应特定的经济环境需要,以创新的交易结构设计和技术处理,使不具流动性或流动性不强的资产流动起来,提高了资产运营的效率,通过把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满足了市场的巨大融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给市场的各个参与方带来了不同的好处,形成一个多赢的利益格局。
资产证券化的巨大作用体现在对美国储贷危机的解决中。储贷危机是1980年开始,因为美国政府鼓励储贷机构对房地产发放贷款,最后引发房市泡沫并触发了储贷机构体系内大量坏账和流动性危机的事件。为解决储贷危机,美国三大政府信用机构收购了储贷机构持有的大量住房抵押贷款。利用出售住房抵押贷款获得的资金为储贷机构补充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使其可以继续开展甚至是扩大发放抵押贷款的业务。一般情况下,储贷机构还充当了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服务人角色,提供本息收取、到期债权追索、贷款信息披露等服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服务费收入,在不承担风险的条件下拓宽了其收入来源。同时,由于抵押贷款的出售,储贷机构持有的风险资产规模缩小,对资本金的要求也相应减少,有利于其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本金,更加主动的管理资产负债表。可以说,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拯救了危机之中的美国储贷行业。
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打破了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促进了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信贷市场长期积聚的风险被转移到了资本市场上,由市场上有能力和意愿承担风险的参与者主动承担相关风险、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外,资产证券化通过改善相关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还引起了新的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模糊了传统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增进了金融业的竞争,因此逐渐推动了市场化、自由化的金融交易制度的形成,而这种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有利于改善资源分配状况,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同时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使美国个人贷款业务具备了再发展的原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早已粗具雏形的美国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个人贷款证券化趋势大大增强。二级市场的发展提高了银行资本的利用率,增加了贷款资金的来源,使个人贷款的提供者能以更低的成本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从而促进了个人贷款市场的发展。
我国目前也进行了抵押贷款证券化。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设银行发起的建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发行交易,标志着我国第一支规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此后,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搭建了基本的法律框架。2007年,浦发银行和工商银行成功发行了第二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从2005年试点至2008年底,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规模为667.8亿元,无论是数量和规模在债券市场中所占比重均较低。尤其是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人们谈衍生工具而色变,资产证券化也停止了推进的脚步。
3、次贷危机对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启示
第一、应当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目前,国内银行业对个人住房贷款普遍观点是风险低,但是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决不能放松警惕,应该认真跟踪市场,做好个人住房贷款的价值重估和压力测试。加强银行的住房贷款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出现系统系风险。
第二、必须科学推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银行根本的利润来源,是银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创新工具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注意适度和科学,注意控制创新业务的风险。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创新的过度使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制度上的不完善,如监管制度的缺失、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等。而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往往是系统性的,破坏力极强且不易扭转。因此,必须建立起严格的金融创新产品透明度监管标准和公正的信息披露与信用评估机制。
第三、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次级债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早在2003年末,美联储就已经注意到信贷门槛标准的下降,但由于贷款机构这一做法并没有违规,所以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错过了防范和消除危机的最好时机。
第四、注意防范操作风险,做好贷前尽职调查。银行永远不要懈怠贷前尽职调查,银行贷前尽职调查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对不适合贷款的客户提供信贷支持。
第五、银行不要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次级债是建立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之上,而次级贷却是建立在房屋静态价值,而非借款人真实偿还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除了注重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以外,银行对于客户现金流的管理,即对于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永远要摆在信贷管理的首位。
第六、不可过渡信赖风险转移。作为结构性融资的金融创新,次级贷通过资产证券化衍生为次级债,大量不同金融市场对冲工具和风险转移工具的运用,理论上将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成功的进行了分解,让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不同领域的投资风险和分享相应收益。但实际上转移风险不代表降低风险,更不意味着风险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出现。
第五节中美银行财富管理和个人理财业务
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管理客户的资产、负债和流动性,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财富增值。需要与财富管理相对应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它直接包括了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但现实中,个人理财业务一般被等同于财富管理业务,由于国内使用较多的是个人理财业务,因此以下所述均采用个人理财业务为主。私人银行业务则是指向顶级客户提供的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
在美国银行业内,财富管理一般是由银行控股公司的投资银行子公司负责。例如摩根大通银行有两个主要的子公司,大通银行负责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个人银行业务),而JP摩根则主要是负责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方面的服务。JP摩根的财富管理显然覆盖面更为广泛,其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公司机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公司,甚至包括他国的中央银行和主权基金。
(一)中美个人理财业务总体比较
1、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并相应设计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性服务活动。
1995年至2001年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初始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不同,一些银行推出了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并对客户提供资产运用等咨询业务。如:1995年招商银行推出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集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包含理财咨询设计、存单质押贷款、外汇买卖、单证保管、存款证明等12项内容的理财系列服务。这一阶段,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发展迅速,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当时国家政策层面限制,许多理财产品仅停留在计划中。2002年到现在,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成长阶段。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深化,一些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迫切需要运用各种财务资源来实现人生目标,为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开始主动寻求称职的、专业的个人财务策划人员,以获取理财咨询。这一时期,理财产品开始分层,个人理财从业人员增加,出现了理财规划师认证考试,理财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200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可以推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等产品,这从法律上确认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