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中美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一)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银行业的新业务,它是指向顶级客户个人及其家族提供高质量的全面金融服务的银行业务。它是以收费产品和服务为基础的业务体系,准入的客户都要求具有高额的净值产。它高度强调服务质量与客户关系,实行顶级的专业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与其他银行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经济资本金要求低,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分支网络的需求有限,收入流稳定且盈利性高,并有比较强的金融机构内协同效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百万富翁的数量持续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全球各大商业银行和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的一个业务领域,成为全球金融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服务特定客户对象。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是拥有庞大资产,并且有潜在财富管理需求的高端个人客户和家庭,例如JP摩根要求的客户最低客户资产规模为500万美元。第二、服务内容是全面的财富管理和客户服务。与普通的个人理财业务不同,私人银行业务并非是简单的存贷款和销售理财产品,而是专业化和全面综合的的财富管理,包括投资、资产管理、理财顾问、流动性管理等等,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个人资产,组合最优和最合适的资产结构,如投资于一般人投资不到的股票、债券、对冲基金和外汇等金融产品。同时私人银行提供全面的客户服务,包括购车、买房、收藏艺术品、打理客户税务,为客户子女的事业传承和财产接受出谋划策。第三、服务凸显个性化。私人银行通过对客户进行细分,了解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不同的营销服务团队去开发和维护客户。例如为客户引荐一些重要人物,让客户的子女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邀请客户出席体育和娱乐盛典。第四、服务私密性强。私人银行业务在欧洲具有较久的历史,但因其私密性强,因此鲜为大众所知。进入新世纪,私密性已然是私人银行业务非常强调的重点之一。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力和发展必要性
1、中国银行业发展私人业务的潜力
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各种要素商品化和资产化以及中国资产市场发展的影响,中国人的财富效应开始显现。人们不仅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而且通过财富投资产生新的收入。据《2010年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报道,2009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共计85.4万亿元,估计2010年将达到100万亿元左右。2009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总数量约为33.1万人,他们的总可投资资产总计18.3万亿元,这里的高净值人士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个人。估计2010年高净值人群总数将达到38.3万人,总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22.4万亿元。根据《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资料,2010年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超高净值人士总数已经达到128人,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应该说中国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高净值人士和私人可投资资产,但更为关键的是这两个指标还在迅速增长,过去的几年可以说是中国私人财富增长的黄金时期。金融危机中,中国私人财富也遭受较大的影响,但2008年以后,私人财富又进入高速增长期。2009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85.4万亿元,同比2008年末增长了27%,中国高净值人士拥有的可投资资产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达到21.4%。
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世界工厂的特殊地位,中国的高净值认识主要来自贸易和制造业,另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也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要来源。因科技传媒和通讯行业的快速增长,也有很多人在该领域创造了巨额财富。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和福建是中国高净值人士最多的省市,其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超过70%。高净值人士的资产主要分布于房地产、股票和基金。
经福布斯和中国建行的调查,中国高净值认识的兴趣爱好主要有。第一、艺术收藏。经调查,10.3%的高净值认识热衷于艺术品收藏,他们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投资正逐渐增加。并且资产规模越高,年纪越大的个人越喜欢艺术品收藏。第二、热衷慈善。中国高净值人士对慈善公益兴趣浓厚,约有11.8%的高净值人士经常参与此类活动,其中救灾、教育和扶贫是最受关注的三个领域。
中国大量的高净值人士和高额的可投资资产为中资银行开展私人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高净值人数数量和他们所拥有的可投资资产的不断提高使得中资银行开展该业务潜力巨大。
2、中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从银行自身的盈利来源看,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在资产、负债领域均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出现了金融脱媒化现象。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发展迅猛,它以更低的融资成本吸引了众多客户,造成了银行资产业务客户的流失。负债业务方面,保险、证券业的发展,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了更多保值升值的机会,银行的负债业务客户大量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迫使我国银行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转而发展中间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西方国家主要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应该受到我国银行的重视。
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利于我国银行打破传统经营界限,充分提升客户价值,整合组织资源,从而更加科学地理解、看待、研究和运用银行业务资源,走出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的局限。因此,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丰富的金融产品供客户选择,没有丰富的产品,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私人银行。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能够促进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
(三)中美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1、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由于私人银行具有高资本回报率、收入流持续稳定等特点,例如美国有的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超过60%,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利润贡献接近50%。因此,私人银行业务受到了中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成为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中国真正的私人银行业务起点应该是2005年,当时瑞士友邦银行将私人银行引入我国,其后花旗、德意志、渣打、汇丰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私人银行业务。国内中资银行中,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于2007年在上海第一个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3月获得国内首张由中国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牌照,其它银行也纷纷先后开办了该业务。目前,从客户数和资产管理来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可作为中资行私人银行的第一梯队。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属于第二梯队的。其它银行也跃跃欲试,部分券商也成立了专门的财富管理部门,向“准私人银行”靠拢。
与美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对比,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职能说还处于发展的最初级阶段,目前市场格局尚未形成,没有明显的市场领导者,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具备制胜的资源以及足够强大的业务能力。五大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在于大集团背景,客户资源丰富,分行和网点覆盖面广泛,高信用等级和雄厚的社会基础。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在于,更为注重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往往受到细分客户群体的认可,操作上较国有银行更具灵活性,产品和服务创新程度高,而外资银行的优势是利用成熟的服务模式和工业化的咨询流程,以及专业化的私人银行家队伍和咨询小组提供较为成熟的私人银行服务。
2、美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经历了初创期、扩张期、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初创期,是理财业务产生与初步发展的时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二战结束以后,经济重建和金融发展,扩大了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水平,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开始引入理财服务并将其逐步发展为一项日常业务。由于受到当时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的限制,一直到60年代,个人银行业务仍主要局限于简单的委托代理活动,商业银行主要是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70年代起,是真正意义私人银行发展的时期。基于美国的经济角色,全球资本汇聚于美国,客户对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产生量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另外,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务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法律还是相关制度设置方面都相当完善,这也是私人银行服务能够美国深化发展的保障之一。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成熟稳定期。这一时期,金融管制开始松动,各类投资工具和衍生产品市场、场外交易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拓展了理财产品的投资空间,理财产品的组合方式、投资对象、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模式更加多样化。90年代末期,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私人银行业务进一步与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业务等结合起来。
现在美国许多银行已经有了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例如摩根大通集团的下属子公司JP摩根,被认为世界上最顶级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单位之一。今天,JP摩根已经有160年的帮助顶级客户打理财富的历史,现在JP摩根私人银行部门运营的客户资产超过6000亿美元,客户遍布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人数超过5600人。
3、我国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约束
(1)客观金融环境和监管约束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经营。
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许多颇具市场前景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大量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产品无法推出,无法满足高端资产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综合化的资产管理需求。而美国银行业却是混业经营,混业经营能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能够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将各种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供客户选择,取得有利的竞争优势。
(2)私人银行业务产品单一
一方面由于分业经营,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能力较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较为单一。虽然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但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并未实现真正的创新,有些只是改换了名称,实质并未改变,而且各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现象严重,缺乏特色。除了储蓄、信贷和一些中间业务产品外,主要是代销基金、券商的理财产品及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而这些实质上是标准化的产品,并不符合私人银行客户个性化的要求。
(3)缺乏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
这是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私人银行业务是新兴的金融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较高。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私人银行家及其团队的要求己不仅仅局限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或理财师而己,私人银行服务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了为客户设计财富管理规划,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外,还要为客户提供纳税筹划、保险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从美国的情况看,私人银行业务从业人员一般必须具备AFP、CFP、CFA、EFP资格之一,同时拥有律师、会计师等多方面的能力。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而合格的从业人员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业务的发展。
(4)缺乏风险管理经验
由于是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也必然将缺乏风险管理经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纠纷、声誉风险以及洗钱风险等,风险组合略有不同于一般的银行业务,因此需要专门的风险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在产品设计、营销宣传、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办法,无法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模式
1、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分类
美国和欧洲都是私人银行业务比较成熟的国家地区,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欧洲,但是兴盛于美国,这两个地区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美国银行主要依靠交易手续费收入,即对客户每笔业务交易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欧洲私人银行则主要依靠账户管理费用收入,即对客户账户内的资产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