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3387300000023

第23章 中美银行中小企业业务(1)

第一节中小企业业务及特征

1、中小企业业务概述

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是特指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存贷款、支付结算、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的业务。中小企业笼统地讲就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相比都较小的经济单位。关于如何准确划分中小企业的规模,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不同行业企业的差别较大,另外,同一行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标准可能也不一样,因此,总体上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划分何为中小企业。

美国银行业的中小企业业务一般按企业的销售经营收入来认定。如富国银行将中小企业认定为销售经营收入2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大通银行则认定为1000万美元。花旗银行的划分则更为多样,它将企业的规模分为年销售经营收入5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年销售经营收入500到2000万的中型企业,以及年销售经营收入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

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可以划分为公司和个人业务两方面。之所以还有个人业务方面的中小企业服务,是因为国内存在大量的个体工商户,他们的资产都登记在个人名下,企业经营缴纳的是定额税,因此比较适合通过个人贷款的方式来管理。

2、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久的问题了,但该问题并非是中国所独有的,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一问题。中小企业往往在数量上占一个国家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一般却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一步的发展。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状况。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管理者素质较低,企业信用不高,经营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往往与银行信贷指引的要求相差甚远。

第二、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且连续的经营记录,加上中小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对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业绩等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增加了银行的审查和审批难度。因此银行部门不愿发放贷款,即使发放贷款,门槛也相当地高。

第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美国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为其融资提供担保,另外还设立有专项基金以给予财政援助。中国则缺少这方面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中美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和状况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及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第一、融资渠道单一。虽然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致力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中小企业目前只能从现存的金融体系中获得短期信贷,中小企业的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量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说,最为缺乏的不是短期信贷而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

第二、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担保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目前中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空间有限,还仅处于保生存的状态,且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合法化尚有待提高。

第三、借力民间金融。中小企业由于正规融资渠道有限,因此往往借助民间借贷市场。事实上,中小企业集中、发展势头良好的地区往往也是民间金融比较集中的地区。

(2)我国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随着金融脱媒趋势和利率市场化的演进,未来我国直接融资规模将逐步提高。大企业贷款收益率难以提升,而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收益率也较高,且发展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有利于降低贷款集中度,减小信贷系统性风险。近期,我国监管部门接连出台鼓励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出台和落实相关激励措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小企业规模和收益也不断壮大,其融资需求也将随之提高。根据《2010年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报告》,2010年约31%的中小企业有贷款需求,平均每家企业需求贷款金额平均约为130万元,其中45%的贷款需求在50万元以下。总体上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烈,急需的贷款需求就已达2.5万亿人民币。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良好的收益性和市场潜力,国内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增加,截止2011年6月份,全国共计3366家,比2010年年底增加752家。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875亿元,比2010年底新增894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信贷规模增长平稳的情况下,调整信贷结构,发展息差水平较高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手段,甚至将成为未来银行的决胜之地。可参考的证据是,民生银行由于先于其他银行开展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使得其贷款收益率大大提高。

随着对中小企业业务的重视,各家银行也不断开发中小企业业务专项品牌。如通过个人贷款的中小企业业务品牌,有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兴业银行的生意通;通过专门中小企业部门开发的品牌有,招商银行的“点石成金计划”,华夏银行的“龙舟计划”等。在中小企业业务模式上,以民生银行首创的“一圈两链”最为著名。所谓“一圈两链”即重点商圈、超市供应链和核心企业供应链,一般主要选择行业为银行重点支持对象,针对介入的每类行业不同客户,制定客户准入标准,例如对于特点的商圈,详细规定最高贷款金额、期限、担保方式等等,并将在商户最集中的地方,进行统一营销,达到批量营销的目的。

中国中小企业业务专项品牌和支持计划,以及标准化,工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生产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小企业业务的逐步成熟。

2、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

由于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实行了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很多传统美国银行的盈利业务正变得缺乏吸引力,比如信用卡业务,尽管仍然竞争激烈,但基于严格的新金融政策,其利润空间正在收缩。另一方面,最为盈利的业务之一,投资银行业务,也面临很大的限制以及市场风险和重建。因此,很多美国银行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他原本未受重视的领域。其中就包括中小企业贷款。JP摩根反复强调在过去的两年里,自己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实际上,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和中国有极大的差别,这也导致了在中小企业业务这一块,美国银行业的经验可借鉴程度大受影响。

(1)专门政府机构的设立和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的国家。195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拨款并授权联邦政府专门成立小企业管理局(SBA),其基本宗旨是尽可能地对美国的小企业予以保护、援助、指导和扶持,维持自由竞争的企业制度,从而保持和加强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代表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国会内进行游说,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宣传来影响政府制定相关决策,以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第二,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援助,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帮助;第三,帮助广大的中小企业有效参与政府采购合同,从而能够更多地获得产品或者劳务采购合同;第四,帮助广大的中小企业提高获得资金的机会,即通过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项目和直接贷款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特别是专门为那些不能从其它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上的帮助。

(2)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立法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之所以在美国得到较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小企业的融资。

1964年通过《机会均等法》,为确保中小企业的贷款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尤其是其中的“机会均等贷款”规划了向中小企业以及寻求创建中小企业的个人提供资金援助。《1974年联邦采购政策法》,增加了中小企业承包或转包政府采购合同的机会。1975年实行的《公平信贷机会法》再次强调保障中小企业在金融上的公平待遇。1977年生效的《社区再投资法》,保证了社区银行将其在本地区吸收的存款资金继续投入到当地中小企业和市场。1982年通过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联邦政府拨款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并促进这种研究成果转化。1992年通过《小企业股权投资促进法》小企业管理局以政府信用为基础,为那些从事股权类投资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公开发行长期债券提供担保等。1993年出台《信贷担保法案》,允许银行向高风险创业企业贷款所占项目比例增大。

(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在美国信用产品主要是由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美国的信用服务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美国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降低了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一般根据信用评估的不同等级,确定贷与不贷,确定贷款利率,以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另外,美国还有成熟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信用评估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对美国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保证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在美国形成了三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由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直接操作的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由地方政府操作的区域性专业担保体系;三是社区性担保体系。

(5)金融创新

在美国,对小企业融资产生影响的金融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上。创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是对传统的融资制度的一种替代和补充,极大促进了美国创业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成长。另外,美国的纳斯达克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二板市场制度,为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和创业资本的退出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第三节美国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技术

中小企业贷款作为一个世界难题,同样得到了美国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美国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技术可分为财务报表型贷款(Financial Statement Lending)、资产保证型贷款(Asset-Based lending)、信用评分型贷款(Credit Scoring Lending)和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四种方式。前三种技术总称为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s-Based Lending),主要依赖于借款企业的可量化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这类“硬”信息可以快速搜集,并且容易观测、证实和传递,不用事先与借款企业进行接触。关系型贷款技术主要依赖“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通常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积累和搜集,并且很难被观测、证实和传递。大银行运用交易型贷款技术具有比较优势,中小银行由于距离企业较近,有许多特殊的渠道可获得贷款审批所需要的“软信息”,尤其是基层客户经理往往较为全面掌握这些信息,因此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中具有比较优势。总体上看,大银行倾向于采用交易型贷款技术对中小企业贷款,而中小银行倾向于采用关系型贷款技术向中小企业贷款。

由此可见,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如果能获取可靠的中小企业相关的信息,交易型贷款技术的运用将起主要作用,如果不能或获取成本较高,则关系型贷款技术将起主要作用,由于中小银行需要地理优势,则中小银行数量成为关键。

1、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

该类型的贷款技术着重于评价企业的财务报表,金融机构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对企业财务信息做出评价,进而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贷款。财务报表型贷款最适合于具有适于审查的财务报表、透明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和一些具有长期经营记录、财务符合严格审查标准的中小企业。

美国历来重视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规范化管理,例如2005年底制定并发布的《小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引》,以财务报告可靠性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目标、法律遵循目标。财务报告的规范化和真实性为银行使用财务报告型贷款技术提供了便利。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不仅在中小企业中使用,当然在公司贷款中也广泛应用,以下叙述美国银行报表分析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其实总体上与国内银行贷款审查的报表分析根本上相似,只是美国银行做的更全面和细致,另外,最主要的是其报表分析的基础——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更为真实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