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人力资源管理
3388200000050

第50章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

引言

本章学习要点

员工培训的含义、目的和特点

员工培训的方向、内容与原则

培训方法与培训技术

培训投资收益分析

培训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

员工能力开发

引导案例:经理培训计划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最近被调出公司的生产部,提升为训练部主任,公司总裁雷德威克先生认为,查尔斯在生产部取得的经验连同他在大学主修人事管理的专业知识对这一职位是有用的。

除了正常的训练职责外,雷德威克想要查尔斯拟定一份中级经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雷德威克先生把查尔斯安置以后,就叫他到办公室商谈有关他职责方面的问题。

“查尔斯,我们每年都花了很大一笔钱派好几个中级经理人员到全国各地参加经理培训会议。我们派出去的每个人的费用大约是1500美元。我认为,管理人员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而管理培训也是重要的,不过我的想法是,我们也可以在公司会议室实施我们自己的培训规划来节约一些房租费和住宿费。在确定我们包括的培训科目之后,我们可以由几名我们自己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和可能一名或两名教师主持这个会议,你认为怎么样?”

查尔斯不知道回答些什么才好,不过他认为最好还是顺着雷德威克先生的示意。

“我认为你的主意不坏”。“那么,”雷德威克先生说,“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呢?”查尔斯对此匆匆考虑了一会儿,便说,“我们可以参阅一些现有的中级经理人员的培训规划,然后,修改一下来适应我们的特殊要求。”

“听起来那是个好主意。研究一下,下星期向我报告。”

在下一周中,查尔斯花了大量时间阅读有关经理培训规划的小册子,想着各种各样的培训内容,但是有一些科目似乎在大多数的规划中都有。比如说,计划和组织工作的科目受到很大重视,在规划中也常常包括沟通联络、动机诱导和控制这样一些科目。有一些规划特别重视销售、生产、财务和人事等方面的内容。他决定提出两种不同的中级经理人员的培训规划。第一个规划集中在管理的一般职能方面,诸如组织理论、计划工作、沟通联络以及动机诱导等。第二个规划突出管理的专业化领域,诸如销售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查尔斯准备向雷德威克先生同时推荐这两个规划。

第一节员工培训概述

人力资源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要使组织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重视对组织人力资源即组织员工的培训,以提高组织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的优势,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员工培训的含义与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培训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改变组织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使他们能在自己现在或将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训练活动。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说明了组织人员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二是说明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范围;三是说明培训是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活动。

但是,组织人员培训与正规教育不同,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培训是以工作为中心,其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职业岗位上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它对改进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而正规教育则是以人为中心,其目的是传授知识,以提高人们的一般文化水平和社会道德水平,它对改进工作的作用是间接的。

(2)员工培训是一种终身的、回归的继续教育,是属于“第二教育过程”的再教育;而人们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所受的教育,可称为第一教育过程,其主要是学习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员工培训是正规教育的发展与继续,是在第一教育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3)员工培训是针对其职位的具体要求,向受训者传授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而正式教育一般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从德、智、体、美、能几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通用的培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4)员工培训不像正规教育那样整体划一,而是根据工作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期限上有长有短,伸缩性比较强,既有定期培训,也有不定期的培训;既有内部培训,也有外部培训等。

二、员工培训的意义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一个组织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是一项高瞻远瞩,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具体说来,员工培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是调整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提高组织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职位对组织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与事的结合处在动态的矛盾之中。一般说来,我国组织人员的素质还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技术落后、专业技能缺乏等弱点,与“事”的需要差距较大。因此,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不断地提高组织人员素质,“使人适事”,实现人与事的和谐。即通过必要的培训手段,使其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重新适应职位要求。这是保持人与事科学结合,提高组织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培训是组织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实现人员素质与时代同步的战略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出,出现了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未来的社会将是知识密集型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对组织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一些新理论、新学科很快渗透到了组织管理工作中,如系统论、控制论等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已广泛运用到组织。这就要求组织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因此,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地培训人员,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更快地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而采取的一致做法。

(三)培训是发现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以其劳动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层次的人才,仅仅依靠正规学校教育是难以满足要求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而人员培训则是发现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人员的任用和晋升,与培训有密切的联系。通过人员培训,不仅可以开阔选拔人才的视野,并使其智力资源得以深入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建立储备库,为国家的高级管理层次输送人才,实现人才的梯度开发。

(四)培训是提高组织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组织员工的智力、技能、经验、品德是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员工的智力水平、专业技能和品行道德,已经成为组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与工作有关的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能适应和担负起随着工作内容变化的新工作。只有保持一支科学技能水准合格,价值观与行为标准都与组织要求一致的素质好的员工队伍,才能不断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许多成功的国内外组织的实践证明:它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极为重视对本组织员工的不断培训;反之,失败的组织也往往是由于它们忽视对员工的培训。

三、员工培训的特点

培训是对成人的再教育,它是成人的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培训的性质。成人的继续社会化主要是通过教育培训而进行的。组织员工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范畴。组织员工培训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组织培训性质决定的。

与正规教育相比,人员培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培训对象的广泛性,体现在组织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培训方向看,上至公司的决策层,中至中间的管理层,下至一般员工的操作层,都为组织的受训者。从培训内容看,凡属组织的计划、技术、劳动、财务、统计、营销、生产等各方面的知识都为组织的培训内容。从培训对象看,培训的对象是成人,他们在年龄、学历、专长、阅历、信念、价值观、兴趣、习俗、精力与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他们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兴趣志向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要求。

(二)培训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组织人员的培训是分层的。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等级水平和不同需要的组织人员,由于他们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知识和技术需要各异,因而培训的内容应当有所不同。

一般人员主要应根据其工作的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其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解决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差的问题。中层人员主要拓宽技术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高层人员则侧重于通过培训活动,及时掌握国内外同行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向。组织培训还要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或集中授课,或自学为主,辅导为辅或采取专题讲座。

(三)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组织员工培训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组织制度和员工自身的特点,立足于现实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期限上,可长可短,既有较长时间的定期培训,又有不定期的短期培训;在方式上,既有脱产培训,又有不脱产的在职培训;在方法上,既有一般的理论讲授,又有讨论、研究、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考察了解等,以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参与的精神。这种培训形式与全日制形式的正规教育相比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就体现在这里。

(四)培训网络的协调性

组织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各结构的环节、层次要协调,从而使网络运转起来。首先要从组织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确定培训模式、管理体制、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其次,适时地根据组织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合理确定组织培训员工的总量与结构,使培训的规模与组织发展速度相适应。最后,要准确地根据员工的培训人数,合理地调配培训的时间。

(五)培训投资的有效性

培训的有效性是指培训投资产生的回报。培训网络只要运转,总要发挥出它的功能。第一,培训可以不断地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从而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第二,培训可以使员工现在的工作做得更好,改进不正确的操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组织效益。第三,培训可以促使员工做好将来工作的准备,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的组织,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开拓新领域,开发新技术,通过培训可以为组织的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节员工培训方向、内容与原则

一、员工培训的方向结构组织

经营在于人,组织的主体是组织的所有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生产经营的总目标,人员培训的方向就是要造就组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层次的人才。只有人尽其才,组织才能达到经营目标。

组织人员培训的方向结构

(一)决策层人员

决策层人员,即高层管理人员。由于决策层人员决定组织的经营方向、生产规划、分配制度以及重大的人事安排等,因此对决策人员的培训首先必须保证其具备领导决策者的素质,使其具备决策能力,科学地决策重大改革方案及措施,如生产经营改造与建设技术的发展、分配制度和长远规划、重大的投资项目、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等。保证决策层人员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例如,美国IBM公司所采取的职务晋升培训制值得我们借鉴。首先经过竞争,优胜劣汰,从中发现一些拔尖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其次,从一般基层经理进行、部门经理到高层经理,每一次晋升前,均需接受岗位培训。基层经理课堂培训,学习公司历史、观念、政策、管理技巧等;部门经理需进入公司的管理学校培训,学习经营、战略计划、人事管理等;高层经理则必须进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牌大学进修,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此外,作为高级经理,还要参加两个月跨国公司经理培训,内容从南美到中东,从贸易到联邦预算,凡是对公司经营目标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都要培训。

(二)管理层人员

管理层人员,即中、下层管理人员。管理层人员具体指挥、调配、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使决策得到落实和执行,这是他们的培训方向。管理层人员可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管理层,即在生产第一线执行管理职能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实际操作层的员工最接近,因此他们的管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和对组织的忠诚。二是间接管理层,即从事设计研究的技术人员和人事劳动、财会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在较高层次上行使管理职能,主要精力是间接地处理生产第一线传报上来的信息,技术更加专业化。管理层人员目标的实现途径,可借鉴日本公司的工作进修交替制。如日本银行和多数工业组织干部每工作几年就挑选优秀者送去培训进修,返回岗位一二年后再去进修,其中包含职务晋升。这种制度实际上保证人才跟上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