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印度微型金融
7.3.1印度微型金融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到2011年其人口有12.10亿,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就占到总人口的70%,2009年贫困人口估计有3.5亿。近几年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显著,2003-2007年GDP增长率都保持在8%以上,人均GDP也在不断上升,但失业率较高。此外,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2003年农业占比为21.5%,到了2007年比例依然高达18.5%;相对来讲,服务业在印度显得异常不发达,在GDP中比例一直在10%以下。
1、农村综合发展项目(IRDP)
印度政府于1979年选择了2300个社区开展IRDP,并于1980年10月将其扩展到所有社区。IRDP项目的目标在于促进自我就业,方法是向贫困家庭提供银行软(贴息)贷款,增加它们的生产性资产,贷款补贴可以高到50%。到1998年11月借贷者数量达到5380万,但使贫困农户脱贫的只达到收益者的16-18%。还贷率也差强人意,只达到25-33%,致使贷款资金萎缩。后果是加深了银行的固有观念:穷人是不值得信赖的。
2、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tional Bank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NABARD)
1982年,印度借鉴印尼模式由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缩写为NABARD)进行了试点,并于1996年在全国推广,序言中指出“提供和管理信贷及其他政策,促进发展农业、小规模产业、农业产业、工艺品和其它农村工艺品,以及有关的农村经济活动,最终实现农村综合发展和繁荣农村的事业”。182到2007年,NABARD组织共有资产371.1亿美元,NABARD的使命是到2008年使2000万贫困家庭或全国贫困群体的1/3获得小额信贷服务。现在它主要是在南部的2个邦开展银行和自助小组连接项目,占了全国自助小组的60%。
3、自助团体(self-help group,SHG)
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主要是以自助团体为基础的联系银行计划(Linkage Banking Programme,LBP)所推动。SHG是由10-20个穷人组成,可以不需要注册登记,1户只能有1个人参加,成员有相似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也面临相似的困难,通过小组的形式可以互相帮助。SHG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村民自发筹集(1%)、银行资助(17%)、非政府组织(30%)和政府部门(52%)。SHG成员所获得的小额贷款,可以是生产性,也可以是非生产性。
4、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NGOs)
目前在印度大约有2000多家微型金融机构,大部分的MFI都属于NGO。由于对微型金融的巨大需求,很多规模比较大的MFI的业务规模以每年150%的速度增长,2006年银行对MFI的融资增长率也达到了50%。目前,70%的小额信贷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四个南部省份。MFI的坏账率不到2%。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功能有:将穷人组成团体;培训帮助穷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帮助他们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联系及贷款;帮助他们抓住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帮助穷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3.2印度微型金融机构灾害风险管理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南沿海地区常受热带风暴袭击、易遭水灾。据估计,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的54%的土地易受地震灾害影响、8%的土地易受龙卷风灾害影响、5%的土地易受洪水灾害影响。为减少自然灾害对当地贫困群体的不利影响、降低MFIs的流动性风险并维持贷款组合的完整性,印度MFIs非常重视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形成了一套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印度MFIs的具体经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事前安排
(1)内部安排:①高素质人力资源。印度MFIs一般在管理层面上建立具有丰富经验的灾后干预领导团队,及时地对自然灾害风险做出有效反应。该领导团队通常在MFIs内部建立自然灾害转移基金或自然灾害转移策略,研究并执行有效的灾后再融资运行机制。②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充分地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印度MFIs的监管系统和高素质员工能够有效地规划出一系列自然灾害应对策略。③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在正常时期,印度MFIs通常对内部资金、用于满足即时需求的可获得性现金储备,如扶贫贷款、应急贷款以及再融资策略中的可获得性潜在资金需求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账户管理经验。④良好的机构管理体制。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印度MFIs总部一般会缩减分支机构层面上的业务操作,而MFIs的分支机构通常已经具备了明确的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管理能力和决策灵活性。⑤优质客户。印度MFIs普遍地拥有纪录良好的长期客户。优质客户不仅有利于为小组贷款客户树立信心,而且在实际运作中可以避免大量违约和缺乏信心情况的发生。
(2)外部安排。印度MFIs通常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事前的外部安排:①与外部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②通过捐赠组织和微型金融网络机构作为跟踪、传播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的渠道。此外,后一种方式还可以考虑将MFIs与捐赠组织、救援组织联系起来,开展与商业银行或捐赠者的循环信贷,共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所导致的一系列影响。通过与外部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印度MFIs不仅获得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机会,而且能够在灾后不丧失金融服务最终目标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
2、事后处置
(1)贷款重新安排。灾后的贷款重新安排容易使MFIs受到客户不满的影响,降低客户对机构的长期忠诚度,阻碍MFIs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MFIs一般面临两个选择:贷款取消和贷款重新安排。客户贷款的重新安排可以帮助MFIs避免贷款组合损失和贷款违约,并保证处于灾情最严重地区的任何现金流均保留于客户之中。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该操作能够树立客户对MFIs的信心和忠诚度。在实际运作中,绝大部分印度MFIs都倾向于贷款重新安排,从而保证更好地偿还贷款,而不是发展新的客户关系。
(2)避免贷款取消。印度MFIs的贷款取消通常是取消利息偿付和未偿余额,这种安排对受灾严重的客户具有显著的帮助效果,但是却严重地影响着未来贷款的偿还。无论何种类型的自然灾害,贷款取消通常都不被推荐采用,因为该项操作不仅会影响MFIs的当期收益和当期成本,同时会对MFIs长期以来在当地培育的信贷文化产生不利影响。
(3)产品修改。产品修改安排一方面鼓励了客户在具有偿还能力时及时偿还贷款本息,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新贷款的发放。
(4)建立自然灾害贷款基金(DLFs)。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客户不仅要面对受破坏的健康生存环境,而且还可能由于资产遭受到严重损失丧失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为了解决该问题,印度MFIs和不同国家的捐赠者合作开发或建立了自然灾害贷款基金(DLFs),该基金通常由捐赠者捐赠以应对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当自然灾害风险发生时,该基金的资金可以转入MFIs,对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客户提供贷款,使他们能够从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中逐步恢复。
(5)小额保险。自然灾害风险将显著地增加MFIs的贷款组合风险,因此,MFIs的最佳选择是作为客户与信誉良好保险公司之间的桥梁,实施小额保险计划,共同承担风险。
(6)强化组合管理系统。贷款组合分析帮助MFIs确保客户能够及时偿还自身贷款,使他们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具有执行债务的较好条件。同时,较高水平的贷款组合质量、获得准确的贷款组合信息同样可以确保MFIs在灾后具有更强大的适应性。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确保灾后MFIs的运作,维持监督和管理贷款组合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节玻利维亚微型金融
7.4.1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的业绩
玻利维亚是拉丁美洲第六大国,国土面积109.8万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043万,人均GDP为1973美元,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00年玻利维亚的贫困人口占51%,2009年12月已经下降到35%。玻利维亚是世界上微型金融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其中,阳光银行(BancoSol)是成功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微型金融机构的代表。BancoSol成立于1992年,是一种非政府组织的项目成功地转制为专门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私人商业银行模式,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PRODEM)。到1991年底,PERDEM组织已有2.2万个客户,贷款余额为450万美元,拖欠率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