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兼评介《财政学原论》
罗毅
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悠久历史,但应该建立怎样的财政学体系,财政学界没有定论,需待进行探讨。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学界专家学者撰写论著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西南财经大学许廷星教授、谭本源教授、刘邦驰副教授合著并由许廷星教授主编的《财政学原论》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对如何确立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试图根据其所阐述的财政研究对象来写一本中国式的财政学教材,在体系安排上颇有新意。
作者指出苏联和我国某些财政学者关于财政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明确。“由于不明确财政学的研究领域,以及在研究领域中研究什么,所以,所编财政学讲义与教材中,内容面广而不深入,基本上停留在一些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办法,加上一些经典著作的语录,只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而忽略客观经济规律和财政规律。”许廷星教授在1957年即巳研究并出版了《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的专著,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财政学的对象是国家关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也就是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中国家对社会的物质资料的分配关系。而财政的分配关系必须同国家职能联系起来理解。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随着国家的性质及职能的不同,财政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财政的分配关系也有范围广狭的不同。所以从奴隶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财政,其内容都较为狭隘,其分配关系仅限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内容则较为广泛,财政的分配关系深入于国民经济的生产领域而具有国民经济的特点。本书在其所阐述的财政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家财政系列分配过程及其所发生的各种分配关系,即:财政资金的积聚和集中及其与社会经济诸关系;财政集中的积累资金在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再分配诸关系;财政平衡与国民经济总体平衡的关系等。全书共分四篇。始终以财政学研究对象即国家分配关系论观点,贯串到各篇的内容中,从现象到本质,脉络贯通,表里清晰。它没有把国家分配关系论观点停留在财政本质的局部叙述上;又与资产阶级财政学罗列收支表象而不触及本质的四分法体系迥然不同。从而建立起比较系统严密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这也是本书的重大特点。
本书除财政学体系外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例如“国家所有与国家主权所有的观点”。作者根据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国家财政作了新的论证。马克思说:“国家既作为土地所有者,同时又作为主权者而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那末,地租和赋税就会合为一体”。这就是说,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它就以地租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作为主权者,它就以赋税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所有”和“国家主权所有”的学说,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使人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观念,国家财政之所以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运动,是根据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和国家主权所有二重性进行的。又如“财政与经济综合平衡的观点”。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界为了解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所谓功能财政理论,他们认为预算平衡并非国家财政的主要目标,重要的是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只要能保持经济上的平衡与稳定,在必要条件下可以采用赤字财政办法。这种论点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界中也不乏其人。本书作者则不然,认为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平衡不仅要求预算收支平衡,预算内与预算外平衡,财政与信贷平衡,而且应扩大为财政与经济综合平衡。固然,组织财政平衡不能脱离保持经济综合平衡,但也不能为保持经济综合平衡而以牺牲财政平衡为代价。财政与经济综合平衡,在目标上要求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下的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在方法上,指令性计划范围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范围将逐步扩大,过去通过指令性计划进行的综合平衡,将有相当范围的资金与物资,要通过指导性计划进行调节,或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调节来平衡,即通过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调节来平衡。毋庸置疑,这种观点对搞好财政平衡会有积极意义。
此外,在理论上作者解放思想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值得我们思考。比如,企业职工工资的列支问题。作者认为一般把企业职工工资作为流动资金的垫支,列入新产品的成本中,成了“旱涝保收”,外无压力,内无动力,能否完成利润计划,不易引起企业和职工的关注。这从理论上来研究,也是值得推敲的,因为企业职工工资为国民收入消费基金部分,是职工新创造产品中为自己创造的必要产品的价值,不是自己对自己劳动的垫支,从而也不应该当成流动资金垫支的劳动力的转移价值而列入成本。因此,作者主张把职工工资划出流动资金垫支,划出成本,使企业生产的国民收入,在上交税利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后,再对职工实行按劳分配。这样,把职工工资同利润挂钩,把企业收入和职工工资同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挂钩,就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又比如:剩余产品与必要产品的界限问题。一般论者认为财政税收主要取自社会剩余产品。本书作者对此有所突破,认为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征取税金,这是劳动者为社会生产必要产品的一部分,只有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才是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以上这些突破,是本书独特之处,本书在某些地方,还存在前后表述不一致的现象,这种不足,有待于今后再版时克服。
二、一部适世应时的力作——评《中国强大财政建设导论》专著
姜维壮
刘邦驰教授等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基础上编著的《中国强大财政建设导论》一书,体现出很高的系统性和深刻性。首先,书中的章节结构是一个相当严谨完整的理论体系。开题从问题的理论界定入手,通过对国家的政策目标、现实形势、传统财政平衡观、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财政综合实力等的分析论述,逐步展开对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财政总量结构与财政的稳固平衡、财政制度改革与创新、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对策选择、国债经济运行、财政效益及其评估、财政风险与防范、财政投融资制度建设等各个范畴,逐个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体现出特有的力度、深度和创新性。下面仅是其中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作者从经济决定财政这一传统的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符合实际的和颇具新意的结论:尽管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是财政稳固的基础,但是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并不能代替建立稳固财政本身,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时期,还可能出现国民经济稳固发展而财政却陷入困境的现象,并强调指出:可以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根据这一特殊现实,作者提出的任务是:在廓清财政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财政状况,通过对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使财政与经济的关系重新“归位”,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深化财政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认为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财政税收改革,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等,目标是通过这些改革,扭转财政职能的弱化和改变财政实力不强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