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战争进化史:军事百科
3402900000005

第5章 军队大家庭(1)

在整个军队的大家庭里,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角色和单位,既要有英勇冲锋陷阵的作战部队,还要有默默支援付出的后勤补给;既要有果断发号施令的指挥机关,还要有机智多谋、严密谨慎的参谋和情报机构,以及严格的训练和保持通信的机构等等。各种不同角色、不同分工的机构,最后组成一个英勇强大的战斗团队。

特别作战部队——冲锋陷阵的主力

特别作战部队,一般是指国家或集团为实现特定的政治、军事目的,在军队内部专门组建的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等特点。

特别作战部队起源

特种部队最早源于德国。二战前,1936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军情报局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成立勃兰登堡特种部队,该部队成员素质相对普通士兵高很多。二战爆发后,该部队成员潜入敌对国家中实施广泛破坏行动,战果显赫,世界上特种作战部队的主要作战模式因此确立。

美军特别作战部队由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空军特别作战部队和海军特别作战部队组成。美军特别作战指挥机构包括联合特别作战司令部、陆军特别作战司令部、空军特别作战司令部、海军特别作战司令部和战区特别作战司令部。

美军特别作战部队的任务是由国家的安全环境、军事战略及特别作战部队的能力所决定的,其可能担负的主要任务为非常规作战、外国内部防卫、特种侦察、保障援外活动、反恐怖主义行动、心理战及营救等。非常规作战主要包括游击战、颠覆、破坏和情报搜集等活动。援外活动主要是帮助美国的友好国家制止反政府活动和暴乱,有时也可直接参加镇压行动。

陆军特别作战部队的主要装备,轻武器有轻机枪、冲锋枪、手枪等,其中有一部分经过特殊改装。海军特别作战部队的单兵装备与陆军特别作战部队的相似。空军特别作战部队装备的飞机达150架,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MH-60G、HH-3等型号直升机。MC-10E运输机经过改装后具有超低空输送能力,新装备的MC-130H飞机装备有空中加油系统、高速低空投放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942年3月28日,英国“哥曼德”特别作战部队偷袭了圣纳泽尔,炸毁了法国唯一的被德军占领的“诺曼底船坞”的水门,重创了德国潜艇隐蔽所,可以称得上是所有奇袭行动规模中最大的一次。

英军特别部队始建于1940年,当时丘吉尔首相曾亲自命名其为“猎豹突袭部队”,1942年又正式更名为“哥曼德部队”,即延续至今的“特别空勤团”。这支特别部队不隶属任何一个兵种,由陆军参谋部特别部队处实施指挥。

指挥机构——军事行动的大脑

指挥机构相当于军队的大脑,命令从这里发出去,使得军队的各项行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指挥机构能够使军队的整体能力和效率发挥到最大化。本章以世界军事指挥机构的典型代表——美国五角大楼为例。

历史背景

五角大楼坐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镇,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从空中俯瞰,这座建筑成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

美国五角大楼的建设还要从二战说起:1941年初,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部分,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当时迅速壮大的美国陆军部(国防部前身)急需一座新的指挥基地,于是五角大楼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动工。

五角大楼的设计负责人是陆军准将布里恩·伯克·萨默维尔。当时,鉴于战事形势的紧迫性,上级仅仅给了他4天时间提交出一个具有防火和全空调功能的、能容纳4万人办公的行政大楼设计方案。萨默维尔最初将办公大楼设计为不规则的五边形。基于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建筑形状的限制(正方形或矩形占地面积过大),五边形被认为是这座大楼最佳的建筑形状。

1941年7月,五角大楼立体版的建筑图绘制成功。尽管它的不规则形状还是引出了许多问题,但基于客观环境的限制,五边形的设计方案还是最佳的选择。绘图者苏格拉底·托马斯后来回忆说:“我们惊讶地发现,五角形是最适合它的。”

五角大楼可同时容纳4万人办公,而每人的可使用面积达9.3平方米。

五角大楼工程遭到当时美国国会的反对,议员们称五角大楼工程进度过快、耗资过大,并且会破坏阿灵顿烈士陵园周围的环境。1943年1月,仅仅16个月的时间,这一号称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办公建筑宣告竣工,并按其建筑外形命名五角大楼,立即投入使用。

国家历史标志

五角大楼于1943年5月启用。1947年9月,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建立的国防部开始在此办公。从此,五角大楼便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称。楼里除国防部机关外,还包括下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军总部。

大楼南北两侧各有一大型停车场,可同时停放汽车1万辆。有“国防部灵魂”之称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二楼,这一层办公楼铺有金色地毯,人称“金厅”,国防部长办公室和陆军部在三楼。三楼走廊一角有一个“英雄厅”,这是为纪念独立战争以来的“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而专门设立的。

另外五角大楼还有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三位将军的“纪念走廊”,陈列着他们各时期的照片、军装、勋章、手枪,以及他们所签署的命令、文物等。

1993年5月12日美国内政部把五角大楼定为国家历史标志。

组织情况

美国国防部当前体系由国防部长办公厅、参谋长联席会议、3个军种部、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国防部所属16个局和6个专业机构组成。

美国国防部长是五角大楼的领导官员,负责所有军事方面的事务。国防部长的角色是担任总统的主要国防政策顾问,并负责规划一般国防政策和与国防部相关的其他政策、执行获得认可的政策。而且国防部长有副部长和负责不同领域的几位次长提供协助,包括:采购、科技和后勤、监察官、财务官、情报、人事、政策。所有这些次长的任命都需要经过参议院的认可。

另外,国防部长和总统共同组成了国家指挥当局,其具有发动战略性核武器的专有权限。所有的核武器都在“两人规则”的管理下。在核武器发动前,必须同时获得国防部长和总统的同意。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国防部的陆、海、空三个军种部对全军实施行政领导。美国1949年的《国家安全法》修正案,以国防部取代国家军事部,并规定其为政府一级部,三个军种部降为其下属部门,从而确立了国防部对全军的统管地位。

美国的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下达到美国各个地区的将军。五角大楼建成以来,美国国防部在当代世界军事史上可谓叱咤风云。

参谋部——军队的左膀右臂

所谓总参谋部就是军队或武装力量的军事指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国防部长的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可以说是军队的左膀右臂。在军队,参谋部掌管军队的组织建设、装备计划以及军事训练、行政管理等事务。

参谋部是怎么产生的呢

普鲁士军队于1785年开始设立参谋部,负责为领导搜集情报,直到1806年发展为独立的作战参谋机构。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奥匈帝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很多国家纷纷效仿普鲁士建立同样的参谋部或者类似的机构。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参谋部开始发展成为军事领导指挥的中枢。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设有参谋部,行使的权力也不尽相同,名称、隶属关系与性质也不完全一样。

各国的武装参谋部

苏联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就是苏联的国防部长通过参谋部指挥军队实施行动的机构;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是总统、国防部长作战时的指挥机构;英国的国防参谋部,也是英国首相和总统咨询军事和指挥军队的地方。

但是法国的参谋长委员会,则仅仅是国防部长领导下的军事咨询机构,但是战争时却又在总统领导下实施作战指挥。1911年4月,中国清朝政府设立了类似总参谋部的军咨府。1946年,国民政府军队设立了参谋本部,由参谋总长负责领导。

参谋部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在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与发展起来的。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设立了参谋团,负责制订军事计划,指挥军事行动。1931年l1月,正式成立工农红军总参谋部,统一负责红军的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1935年6月,总参谋部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到抗日战争初期,又改为总参谋部,中央军委设立参谋长,负责领导总参谋部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总参谋部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有作战、通信、情报、军务、军训、军校、军事运输、人民武装、测绘和气象等部门。到1954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隶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进行了调整,增设外事、机要与管理部门。

根据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规定,总参谋部作为中央军委统率全军的军事工作机关,其职责是: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负责组织计划军队的编制、装备、训练、兵役、动员、战场准备、工程建设、作战指挥、行政管理、后备力量建设等方面,并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协同,调节和解决军事工作中有关的各项问题。

随着国防建设的发展,总参谋部经过整顿、精简、调整,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不断加强指挥手段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组织指挥效能。

谁曾担任中国参谋部参谋长

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担任总参谋长的有叶剑英、刘伯承、肖劲光、滕代远、彭德怀、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任总参谋长有徐向前、聂荣臻(代)、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代)、黄永胜、邓小平(兼)、杨得志、迟浩田、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陈炳。现任总参谋长:房峰辉。

17世纪中叶,普鲁士总参谋部始见雏形,当时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在组建部队时创建了一个军需总监部,这便是最早的总参谋部。那时,军需总监部的主要职责是担负工兵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等任务。到了弗里德里希时代,军需总监部又增加了传令、为行军部队指路以及为将帅们起草报告和文书的任务。在普鲁士后来对波兰的作战以及1778年巴伐利亚王位的继承中,军需总监部又承担了后备部队的计划和领导工作,为国王立下汗马功劳。

训练机构——士兵的大学

训练机构就是指对士兵进行基本军事知识和作战技能训练的机构,目的是使士兵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技能,熟悉战斗原则和方法,熟练战斗动作,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使其适应艰苦条件下的作战。

漫长的发展历程

就历史发展来看,士兵训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冷兵器时代,主要培训的就是练习武艺,以弓、戈、殳、矛、戟等兵器的使用为主要内容,重点是锻炼体格的同时训练排演阵法。火器时代,发射训练逐渐占主导地位,枪法、炮法成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发射训练的发展也促进了战法训练。核武器时代,新式兵器装备军队,先进器材用于训练,士兵训练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现代科技知识、新武器操作使用和专业技术等内容,因而更加强调士兵要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精通技术,突出精神训练和体质、意志训练,以适应紧张、激烈、艰苦战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