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3407300000116

第116章 345公里

谭克修

长沙和古同村之间,345公里的

作用力,已经过精密计算

让人处于哪一个位置

都难以稳定。潭邵高速公路

赶在年前通车,为了证明

只要有绳子,长达345公里

也能轻易牵回一只高飞的风筝

又故意让身旁胆怯的女子,只能

按住胸脯,惊慌地赞颂,车窗外

一闪而过的村镇缠绕的炊烟和丛林

下了320国道,不用急于问候

道路两旁熟悉的苦楝和梧桐

它们一挥手,就坚持70公里不停

再转一道弯,又一个

事故多发地段,有1公里的

坑洼不平,准备向技术精良的

美国底盘举手提问。它们更拥护

我往年乘坐的敞篷小四轮。它们

培养过的清华学生,也喜欢

将疑虑对准演讲台上神气的小布什

应该问候一片家乡的胆大的

雪花,敢于骑上尖锐的雨刮器

试图透过陌生的挡风玻璃

辨认一张熟悉的脸孔

必须留意345公里的尽头

一棵千年银杏,和一群

未满百岁的亲人们,在北风中

挥动的手臂。他们递过来的微笑

如此明亮,让我提前看见

堂屋里那只15瓦的白炽灯

2003年

纵览《新世纪诗典》,我深切感受到一个诗人的职业在其作品中所打下的深刻烙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某种特殊的题材,而是思维方式,甚至决定了诗歌的快慢节奏、感性理性的搭配比例——读谭克修这首诗,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吗?一首30行的诗,它的前20行是客观冷静的陈述、近乎机械的描写,后10行才是个人感觉,是让诗意飞起来的努力。这一定来自诗人的控制。